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ID:671553

大小:27.4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溶解度教学设计 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 节 课 的 性 质、在教材中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先介绍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 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 从定性的角度学习过物质溶解形成溶液后,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从 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 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学情分析 学生从定性的角度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后,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对学生能 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数学课中已经对函数和图像有所学习,有利于溶解度曲线 的绘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进一步体验探究 的基本过程。 2.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初步学习运用数据、表格、图像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并能 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4.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饱和溶液、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知识。 难点 溶解度的认识、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 学 资 源 与 教学手段 仪器药品 烧杯(大、小)、玻璃棒、氯化钠、硝酸钾、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石棉网、冰水 演示文稿 溶解度课件 其他资源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挂图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时间 温故而知新 提问与回答 【引入】:温故而知新 环节。 回答问题,并引出新课 题。 回顾上节课所学 知识,为新课打下 基础。5 分钟 1.饱和溶液 与不饱和溶 液的定义与 理解 练习,巩固 新课: 【概念的建立】 演示实验与提问 【概念的建立】:演示 实验,在室温下,向盛 有 20mL 水的烧杯中加 入 5g 氯化钠,搅拌, 等溶解后,再加 5g 氯 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 15mL 水, 搅拌,观察现象。 组织交流并板书 【概念的深化】: 问题: 1. 请同学们小结饱和 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有关知识? 2. 结晶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方法 4.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溶液判断方法 具体问题见课堂练习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小组 讨论后得出结论,并进行 交流与展示。 讨论相关问题,并总结归 纳得到结论。深化对饱和 溶液定义的理解。 讨论并回答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建 立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的概念 并通过问题深入 理解。20 分钟 通过讨论问题进 一步理解饱和溶 液与不饱和溶液 的定义,并总结出 它们的相互转化, 并对在日常生活 中涉及到的具体 问题进行解释,使 得所学的知识真 正融入到生活中, 让学生体会到化 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10 分钟 运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5 分钟 在上一节课的基 础上引入溶解度 2.溶解度定 义与应用 回答问题并作检测题 【过渡】在前面的两个实 验中,可以说明,在一定 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 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 限度(溶解的最大值)的。 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 种溶解的限度。 【概念的建立】: 提问与学生讨论回答 【概念的深化】 练习与对错辨析 【概念的建立】:我们 把一定温度下,某固体 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 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说明:“100g 溶剂”系 人为规定。强调一定温 度;一定量溶剂;达到 饱和状态;溶解度单位 为克。 【概念的深化】:影响 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 温度,介绍溶解度的表 示方法:列表法和作图 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 克 A 物质溶解在 100 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 溶液 , A 的溶 解度是 20 克。() (2)20℃时,10 克氯化钠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 液, 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 度是 10 克。() (3)20℃时,10 克氯化钠 可溶解在 100 克水里,,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是 10 克。() (4)20℃时, 100 克水最 多可溶解 36 克氯化钠, 则 20℃时氯化钠的溶解 的教学。2 分钟 在与学生共同的 讨论中达到溶解 度定义的建立与 深化。特别是对一 些易错点的分析 可以加深学生的 理解。问题见课堂 练习。 10 分钟 3.溶解度曲 线所提供的 信 息 及 应 用。 4.气体的溶 解度: 【概念的应用与提高】: 绘图与思考讨论并回答 问题 【提问】 【概念的建立】 【概念的深化与应用】 【 概 念 的 应 用 与 提 高】: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和 根据溶解度曲线你能 得到的信息。 【提问】生活中打开汽 水瓶后可以看到很多 气泡,喝了汽水后会打 嗝,是什么原因? 【概念的建立】气体溶 解度 【概念的深化与应用】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整理归纳】 度为 36。() 根据已知的溶解度数据, 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通过对自己所绘制的溶 解度曲线的分析,交流讨 论并总结归纳出溶解度 曲线所提供的几大点信 息。 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自己整理归纳本课所学 知识并在班级内交流。 提前通过预习绘 制溶解度曲线,会 更进一步理解溶 解度曲线的得出, 并对其提供的信 息有所了解。具体 问题见课堂练习。 20 分钟 通过具体问题的 解决来理解气体 的溶解度,充分提 现化学教育的从 生活中来到社会 中去的理念。 8 分钟 5 分钟 【整理归纳】 课堂练习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在 20 克水中加入 8 克食盐,结果溶解了 5 克,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溶 质是多少?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句话对吗? 3.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4.如何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硝酸钾? 【溶解度】 1.挑战一下你对溶解度定义的理解: 教材 36 页,查表 9--1 ,完成下列练习。 (1)2O℃ 时, KNO3 的溶解度为 , 60℃ 时 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质量比为 。 (2)下列有关 NaCl 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20 ℃ 时,18 g NaCl 溶解在 5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18 g B.36 g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NaCl 的溶解度为 36 g C.20 ℃ 时, 36 g 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 2O℃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D.20 ℃ 时,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g NaCl , 20 ℃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 g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高于 20 ℃ 时,物质的溶解度 甲 乙(填“ > " " = ”或“ < " )。 (3)t ℃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在 t ℃ 时,把 80g 甲溶于 100g 水中所得 到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通过这个溶解度曲线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3.了解了气体的溶解度,你能解释夏天阵雨来临前,鱼塘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的原 因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整理归纳本课所学知识并在班级内交流。 课后作业 书后习题 P40-41,T1-9 三、板书设计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定义: 2. 结晶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法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二、溶解度: 1. 固体溶解度: 2. 溶解度曲线: 3. 气体溶解度: 四、教学反思: 本课题是在定性研究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之后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 度。在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教 师一定要结合教材,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先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和思考,使认识在实践和论证中不 断地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感受科学研究的方法,内化并逐渐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溶液 的知识体系。同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梳理认识一些知识之间的关系。溶液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 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授课中一定要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学 生体会到化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通过实际问题理解知识 的方法一定会让学生对本知识达到灵活运用。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