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机合成材料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单
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面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本课题重点介绍有机合成材料,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
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运用的范畴。因此,在课程标准里,对它的教学要求并
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内容。但是本课题的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
活常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一些性
能和常见的用途
2、技能目标:
学生在不断实验中完成本课题的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不断提出探究任务培
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负面影响,尤其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在本节课的学
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
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
重要性。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在本课题的教学设计中,多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所见材料进行
分析发言、讨论与总结,促使学生对合成材料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能够强化学生养成的
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服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验指导
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补充来完成本课题的教学。
2、由于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学生亲手做
实验来完成。为此实验探究学习法是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3、本课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材料,查阅相关资料等学会归
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部分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其性能,从而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
途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在本课题的
引入时,教师用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的生活日常用品:衣
服、塑料杯、药匙、笔筒、电
脑外壳等引入。让学生对这些
材料进行简单归类,从而得出
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是用有
机材料制成的(2)在对有机
物和无机物的概念的形成的
教学中,采取让学生填写课本
99 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在填
表的过程中认识什么叫有机
物,什么叫无机物,同时给学
生一个交流的机会,指导甲
让学生填写课本 99 面的活动
与探究,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
各种材料
情境导入,引起学生的情
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
质量比较小,而淀粉和蛋白质
的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而
自然引出有机物中:小分子、
和有机高分子的概念。为让学
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服务与生
活、教师和学生自己事先收集
服装标签让学生辨认服装的
型号、面料的种类及含量、及
洗涤说明等内容。
安排四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第一次探究:亲笔填写课
本 99 面的活动与探究,形成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从计
算中体会有机物中的小分子
和有机高分子
第二次探究:让学生亲手
撕扯塑料布感受链状高分子
材料的结构
第三次探究:学生动手实
验加热聚乙烯塑料并冷却,然
后再加热,体会这类塑料的特
性——热塑性,从而了解其特
殊的用途
第四次探究:通过灼烧合
成纤维、天然纤维学会区别合
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
不断提出探究任务培养
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探
究问题的方法
穿插三次讨论交流
第一次:在学生探究出热
塑性塑料的特性后,让学生展
开讨论:能否用这类塑料制
做:电视机的外壳、电脑外壳
和电源的插座?在讨论中了
解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使学生认识部分有机合成
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其性
能,从而知道物质的结构、
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在学生探究了合
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鉴别方
法,知道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的优缺点后,讨论:为什么通
常把合成纤维和棉纤维或羊
毛纤维混合纺织来制成各种
面料
第三次:在学生比较全面
的学习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
广泛用途后,讨论塑料制品的
广泛使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的例与弊。
组织一次自学,稍后配套 4 道
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1)给 3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
生看课本 103—106 面,了解
合成橡胶的性能和广泛用途,
并简单介绍课本没有介绍的
内容—天然橡胶,及复合材
料。
2、稍后完成巩固练习
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
法,提高自学能力。巩固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八、板书设计
一、有机化合物:一般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 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和合成橡胶等——三
大有机合成材料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重难点把握适中,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
开教学。教学中以生活中的实物和教材中的图片两者结合,引入新课。在后面的解决问题
中,先是让学生回答,并做适当了的补充,然后我再总结归纳重点内容并做了详细的解释。
此过程比较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随
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未来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用的电脑将会是什么样。。。。。
这样的设计即让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又不偏离课题,将知识巧妙的贯穿了进去,让学
生带着乐趣学习。
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刚开始时,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气氛不够活跃。在讲解如何区
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时,准备了一些实物,当堂做了简单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
更加深刻。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一反思一提高一再反思,我受益匪浅,也更加认识到在教学中
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吸取教训,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和创新能力。
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
害。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科学使用合成材料。本节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同学们兴
趣浓厚,结合试验、自学、练习,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本节内容,完成了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