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和反应,会书写常见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探究
的一般思路,通过观看动画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认识中和反应,加深
对酸、碱化学性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学会抓取事
物的本质,认识事物此消彼长的规律,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重点: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本质,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同学们有这样的经历吗? 蚊虫叮咬时,在蚊子
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用浓肥皂涂抹可迅速
止痒。这是为什么呢?相信能够在这里找到问题的答案。
过渡:那么,该如何减弱土壤的酸性呢?
探究 1: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引导学生思考酸与碱能否反应。稀 HCl 和 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
应?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完成实验→
展示交流→得出结论→反思评价
提出问题:稀 HCl 和 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能发生反应。
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提示:
如果会反应,物质将被消耗,而溶液的酸碱性将改变,可以借助酸碱
指示剂来呈现明显现象,从而证明反应是否发生。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在导学案的表格中,并讨论
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提示。
探究目
的:
。
实验试剂:稀盐酸、NaOH 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选择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
先滴加 ____________
再逐滴滴入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进行实验:做好记录(见上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提
示学生做好现象及结论的填写。
展示与交流: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教师点评。
最后讨论出最优方案。
得出结论:经过无数这样的科学探究实验证明,无论是否有明显现象,
酸和碱都__________反应。
探究 2:酸和碱为什么会发生反应?发生了什么反应?
(1) 观看动画,思考下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仿写反应方程
式,强化方程式的书写。
HCl + NaOH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NaOH +H2SO4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HCl + Ca(OH)2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Ba(OH)2 +H2SO4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结合动画,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思考: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如何确定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学生展示实验,师生合作探究中和实验中酸碱性及溶质成分的改变。
化学联系生活,“此消彼长”,“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过渡: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现在我们该好好想想该如何帮
助小明的爷爷改良酸性土壤了?
探究 3: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抢答。
改良土壤酸碱性。处理工程废水。用于医药。生活应用。
【小结】展示知识树。
【拓展训练】:
1.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CuO+ H2SO4 =CuSO4+H2O B. CaCO3+2HCl=CaCl2+H2O+CO2↑
C. Fe+2HCl=FeCl2+H2↑ D. 2NaOH+H2SO4=Na2SO4+2H2O
2.某高速路上发生车辆翻倒导致硫酸泄露事件,为减少污染,有关部
门采取了紧急措施,在泄露的硫酸上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你认为这
种试剂可能是( )
A 熟石灰 B 硫酸铜 C
食盐 D 干冰
3.服用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中和胃酸过多,方程式为:
、
。
作业布置:中和反应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同学们
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
我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对同组同学的表现进
行点评。
教师总结。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帮助小明爷爷解决了问题,今天
的收获满满,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不
断摘取知识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