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溶解度(第 3 课时)----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下册课题 2《溶解度》,关于本课题的知识架构,教材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 先介绍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逐步从课题 1 的 定性分析过渡到课题 2 的定量分析,知识间的逻辑性强,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 由于溶解度曲线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所以教材对溶解度曲线的内容是以探究的形式呈现的,通 过探究,学生既可以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又能逐步掌握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并处理信息的方法。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大,因此教师在上本节课时,可将难点进行分拆,逐步化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及时归纳小结,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该课题也是锻炼学生全面分析 问题、自主探究的好材料。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溶解度曲线加深对固体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结晶方法 等概念的理解; (2)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 (3)能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题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对比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溶液的变化,感受定量研究的重要性;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内容逻辑性强,概念较多,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且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过渡的过程,还未形成抽象概念学习的思维方法,因此,学生在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时,容 易对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学生虽然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结晶方法 的选择,但是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以上内容时学生仍感到吃力,容易因数据选取不当而陷入该类 型题目的常见陷阱。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基本信息、判断溶液的状态和结晶方法、分析温度变化时 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变化。 三、教学过程 时间 课堂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min 温故知新 引入课堂 回顾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 义及相互转化的方法、固体溶解 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常见的结 晶方法等内容,形成知识脉络, 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 跟着教师的提示, 回顾已学知识。 本课题知识点较为抽象, 需要反复回顾,加深理解。 10min 传授新知 巩固应用 内容一:结晶方法的选择 1、引导学生在书本 P37 图 9-12 中 分 别 找 出 NaCl 和 KNO3 在 85℃和 25℃下的溶解度。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为物 质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在 85℃ 时,往 100g 水中加入 185gKNO3 (38gNaCl),形成溶液的状态 为?现降温至 25℃,问:溶液中 的溶质质量变为多少?少了的溶 质以什么形式存在?析出晶体的 质量分别为多少?对比两者析出 晶体的质量,得出结晶方法选择 的依据。 3、归纳方法,即时训练。 内容二: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1、从浅入深,借助学生已有的知 识水平,逐步过渡至利用物质溶 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提纯的内容 中。 1、学生按照任务 在书本图 9-12 中 找出相应数据,并 在老 师的 引导下 学习 物质 结晶方 法的选择。 分析 老师 提供的 关于 物质 分离的 题组,结合图像, 对比归纳,发现规 律。 1、充分、合理利用课本中 的资源,借机培养学生读 图、析图的能力; 2、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帮 助学生形成与溶解度曲线 相关应用有关的题目的解 题思路。 25min 难点化解 方法培养 结合中考考情和学生思维水平, 我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联 系,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拆分成 学生 按照 题组顺 序完 成相 应题组 练习,通过互评、 1、利用题组训练,将难点 进行化解,配套适当的变 式训练,让学生在突破难 4 个题组,每个题组结束后配套 方法点拨,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应 的思维方法。 题组 1---直接从溶解度曲线上获 取信息 题组 2---溶质、溶剂、溶液质量 的计算(温度不变) 题组 3----析出晶体的计算(包括 比较析出晶体质量大小的前提、 具体质量的计算) 题组 4----温度变化时,溶质、溶 剂、溶液质量的变化(利用表格 和图像进行分析) 师评 等方 法向全 班分 享自 己的答 题成果,归纳解题 方法。 点同时能得到相应的提 升; 2、归纳方法,便于学生进 行知识构建; 3、通过习题,直观地展示 知识点,将概念直观化, 区分易混淆点,找全关于 溶解度曲线的“陷阱”; 4、通过老师与学生共同分 析、生生互相反馈,碰撞 思维。 3min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播放微视频《溶解度曲线的应 用》,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观看微视频,借助 视频 再次 梳理本 节课 所学 的知识 点。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以 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 生,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 的知识,形成知识脉络, 利于学生将知识进行构 建。 同时,利用多种材料对知 识点进行呈现,有助于学 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四、板书设计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结晶方法 降温结晶(s 随 T 变化明显) 蒸发结晶(s 随 T 变化不大) A(B):降温结晶 2、分离提纯 3、应用 B(A):蒸发结晶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