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几时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
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数。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
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教 具:自制课件,实物钟。
2、学 具:每小组一张情境图及每人一张时间表示图,每人一个学具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看钟面的整时和半时数
2、会看半时数。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1、 出示谜语让小朋友猜。
猜猜这是什么?(钟)
2、 认识生活中的钟。(挂钟、闹钟、座钟、手表等等)
3、 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12 个数字
分针长,时针短
4、动手数一数并指出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几时
1、出示表示 9 时、6 时、4 时的钟面。
学生讨论: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样知道的?
1、 观察钟面
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
分针指在那里?时针指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 9 时。
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9,就是 9 时。(学生开小火车练习说)
再来观察一下其他几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6 时、4 时)
小结: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齐读)
2、试一试
老师来考考你们,这是几时?课件出示三个钟面。(5 时、8 时、3 时)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刚才我们是看着钟面说时间,现在老师来说时间请你们来拨一拨好吗?
(1 时、7 时、12 时)
三、认识几时半
1、出示表示 7 时半、8 时半、4 时半的钟面。
学生讨论: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样知道的?
板书:分针指向 6,时针走过 7,就是 7 时半。(齐读)
2、交流讨论:几时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的位置?
其他几个钟面是几时半呢?(8 时半、4 时半)
3、小结:分针指向 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齐读)
4、练习活动:我来说你来拨。(5 时半、11 时半、3 时半)
5、连一连:1 时、9 时半、3 时、11 时半、8 时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为了简便,不容易出错,采用从 0 时到 24 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24 时计时法.
师:24 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夜里 12 时.就是 0 时,24 时计时法也
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 1 时、凌晨 2 时……(老师边拨边
讲)上午 8 时、9 时……直到中午 12 时.(再接着拨)下午 1 时、2 时……晚上 8 时、9
时……直到午夜 12 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0 时.刚才我们从中午 12 时拨到夜里 12 时,
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 12 小时.
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
24 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 24 时计时法.
2、口答.
①下午 3 时是几时?(15 时)
②早上 7 时是几时?(7 时)
③13 几时?(下午 1 时)
④20 几时?(晚上 8 时)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