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上海)物理高二第二学期(试用版)-第十一章A专题复习:电磁感应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复习:电磁感应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一、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作为教学基本要求中唯一包含 D 级要求学习内容的章节,电磁感应能整合能量、电路、 运动等多个知识点,历来是高考考核中非常重视的内容。针对等级考改革趋势,电磁感应综 合性问题需重视过程分析和表述,教学设计中合理创设问题情景,帮助学生经历分类讨论, 分析推理,缜密表达等思维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考试 成绩。 学情分析: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构建了核心知识网络,具备自行梳理知识点的能力,课前 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整理,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介绍交流即可完成知识点回 顾。另一方面“电磁感应”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强,题目难度较大且变化多样,学生难以灵活 应用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以致对复杂过程分析能力较弱。在第二部分,设计几个典型 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行分类梳理,进行运动分析和功能关系分析,在学生参与问题解决 的过程中,重温解题方法的串联应用,达到复习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巩固电磁感应章节知识网络,建立各章节知识点间内在联系,提升电磁感应力学综合问 题的处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系统整理,锻炼模块化思维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提升复杂过程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磁感应问题中功能关系的理解,建立物理量守恒和联系的观念。 通过分类讨论,养成分析问题严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化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动力学、功能关系两条主线的分析。 教学难点:复杂运动过程的分析。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尝试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合适的途径让学生自发地总结整理已有的物理观念,在过 程中锻炼科学思维,在交流互动中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着重设计两个环节(1)学生梳理知识网络,交流补充; (2)问题情境串联综合题常见考点。第一个环节教师的作用是点评提升,查漏补缺;第二 个环节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思维锻炼的材料,引导、总结、归纳。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保证 二轮复习课模块化复习的效果。 2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 根据周末学案中的思维导图作业,反馈整理情况,优秀案例由作者分享交流。 师:强调重点知识,从功和能的角度对电磁感应进行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建立起从运动分析 和能量分析两种角度认识电磁感应的观念(应该还有动量角度,现在不做要求) (二)综合例题分析 【开放式问题分析】 例 1:如图,水平方向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磁场高度为 l,一质量为 m、 电阻为 R、边长为 d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磁场上方竖直平面内,其上、下两边与磁场边界平 行,其下边距磁场上边界的高度为 h。线框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 试分析、讨论线框下落全过程的速度、加速度变化情况。 1、分类讨论运动过程 学生口头表述,学案上利用表格进行梳理 2、功能关系梳理 师:为什么克服电场力做功就等于电能增加量? 3、电量分析 师:平均电流适用于求电量,不适用于求电能。 4、小结: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动力学、功能关系两条主线的分析。动力学角度注意受力分析、把 握过程;功能角度注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守恒。 【拓展巩固——单棒→双棒】 例 2:如图所示,两根相距 L=0.4m,电阻忽略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竖直固定放置且足 够长,导体棒 a、b 的质量和电阻相同,ma= mb=0.1kg、电阻 Ra= Rb=0.08Ω,都置于边界水 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 h=0.8m 处。磁场宽为 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 a,a 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 b,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不 计 a、b 之间的作用,g 取 10m/s2)求: (1)分析导体棒 b 过磁场的加速度、速度变化情况 (2)导体棒 a 经过磁场的过程中导体棒 b 中产生的热量 (3)导体棒 b 经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 1、学生分析讨论运动过程,教师动画演示 2、引导讨论热量计算的三种方法 ——焦耳定律、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3、学生自行完成第三问计算,强调解题规范中二级结论不能直接使用 × × × ×× × × × × × × ×× × × ×B h l d 3 (三)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日”字形线框,线框总质量为 m ,每条短边长度均为 l。线框横边的电阻为 r ,竖直边的电阻不计。在线框的下部有一个垂直竖直平面、方向远 离读者、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磁场的高度也为 l。让线框自空中一定高处自由落下, 当线框下边刚进入磁场时立即作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日”字形线框作匀速运动的速度 v 的大小 (2)“日”字形线框从开始下落起,至线框上边离开磁场的下边 界为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 t 2、如图,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 L,与 水平面夹角为θ,两导轨上端用阻值为 R 的电阻相连,该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 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质量为 m 的金属杆 ab 以沿导轨平面向上的初速度 v0 从导 轨底端开始运动,然后又返回到出发位置。在运动过程中,ab 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 计 ab 和导轨的电阻及空气阻力。 (1)分析并说明 ab 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2)分析并说明 ab 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3)分析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 3、请在本节课例题的基础上,原创一道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补充在学案空白部分,由同桌 相互解答(已知条件可采用字母条件) B L R v0 θ a b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