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能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分析归纳、找共同点进行分类的学习方法。
(2)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多方面对比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培养动手实验,辩证思维的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对比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学准备:棉纤维、合成纤维、聚乙烯塑料袋、酚醛塑料、酒精灯、镊子、坩埚钳、打火器、
湿毛巾、石棉网、三脚架、砂纸、烧杯、水槽。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2 分钟)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在十一章利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当时我们有一个困惑,
那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甲烷(CH4)却无处安身?难道它真的无家可归吗?那就让甲烷带领我
们进入它美丽的家乡吧!
二、课程新授
1、概念分类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和阅读 102 页的内容,1 分钟找出甲烷属于什么物质呢?(板书:
有机合成材料)
生:甲烷属于有机物。
师:什么是有机物呢?
生:含有碳的化合物。有机物一定含有碳,但含有碳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化合物,比如像一
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所以是无机物。
师:看来同学们阅读很仔细,把关于有机物的注意事项都找出来了,接下里请同学们阅
读 102 页至 106 页,把这些内容在你们的学案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时间是 3 分钟。
生:学生展示思维导图。
师:总结得不错,请看 PPt,这是本课的思维导图,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
机化合物又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有机高
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蚕丝;而蚕
丝,棉花,羊毛又属于天然纤维;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下面
我们首先来探究下塑料的特性。
1、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一、用两种不同的方向撕开聚乙烯塑料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并记录下来(2 分钟)
拉扯方向 用力程度 撕口形状 原因分析
竖撕
横撕
实验二、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3 分钟)并记录下来
所用样品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原因
聚乙烯塑料碎片
实验三、加热酚醛类塑料碎片(3 分钟)并记录下来
所用样品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原因
酚醛类塑料碎片
通过实验一、实验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实验二、实验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合成材料里面的塑料,而我们生活中使用多的还有合成纤维,我经
常听到有些人多天然的要好些,那么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2、探究实验一: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对比性研究(分组实验 12 分钟)
项目 天然纤维(棉) 合成纤维
吸水性(4 组) 好 较差
透气性(2 组) 好 较差
强度(3 组) 低 高
弹性(1 组) 差 好
是否耐磨(5 组) 不耐磨 耐磨
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呢?
我们已经通过实验知道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在吸水性,透气性,强度、弹性、耐磨方面进行
了对比,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进行鉴别呢?
3、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回家实验)
(1)物理方法-------手感触摸
种类 天然纤维(棉) 合成纤维
区别 光泽较暗、手感柔软、温暖、
弹性差
光泽较明亮、手感滑腻、褶皱
少、垂感较好
(2)化学方法---------燃烧
种类 天然纤维(棉) 合成纤维
燃烧现象 燃烧时 有烧纸的气味 近火即燃烧
燃烧后 灰烬为灰黑色,粉末易破碎 灰烬呈黑褐色、玻璃球状、不
易破碎
4、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呢?请举手回答。(3 分钟)
三、本课拓展:请课后欣赏材料的发展历史。
四、作业布置(回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