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 认识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4、 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
活动性顺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
激情。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能用金属活动表的顺序的知识,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现实。
3.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解题思路
三.教材分析:
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动
性顺序是一个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知识板块中
的重要部分,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知识。
学生分析:
学生对金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条件记忆困难,特别是铁与氧气,铜与氧气的反应条件,对加热和点燃理解有困
难,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常忘了写反应条件:学生对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控制变
量的理解有困难,学生对实验感兴趣,通过实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金属与
盐溶液的置换反应的理解,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
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有利于纠正凌乱的知识,有利于巩固遗忘
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我诊断 复习金属物理的
性质
研究物质性质
时,通常分为哪
两 方 面 来 研
究?
怎样证明金属
具有导电、导热
性?、延展性?
怎样比较金属
的硬度?
回忆思考、回答
完成学卷 1。
让学生感性认
识金属光泽。
培养学生设计
实验能力。
定位提升
合作交流
复习金属化学的
性质
(1) 与氧气反
应
金属有哪些化
学的性质?
金属都能与氧
气反应吗?反
应 难 易 一 样
吗?
问 : Fe +
O2____
Cu +
O2___
反 应 条 件 怎
样?哪一个更
容易反应?
完成学卷 2
构建金属化学
性质知识网络
完成 Cu+O2__
实验
加强对加热和
点燃的理解加
深对金属活动
性顺序的理解
(2)金属+酸→ 金属都能与酸
反应吗?反应
的剧烈程度一
样吗?
完成实验 3 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控制变量
实验 3 能得镁
条、铝、锌、铁、
铜金属活动性
顺序吗?怎样
才能比较这几
种金属活动性
顺序?
完成练习
的重要性
知识应用 (3)金属+盐→ 展示同学的作
业
讨论同学的设
计方案,完成完
成实验 4
培养学生利用
化学知识设计
实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