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
和非金属,知道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相应的方程式。
(3)、让学生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规律,会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同
时会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
(1)介绍金属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中考中的比重,激发学生对金
属知识的重视。
(2)通过看知识框图、读记知能要点,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熟悉感”。通过
相互提问及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一步落实双基。
(3)通过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考题演练培养学生的考感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身边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回顾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的物理特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
3、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难点:学生对金属的活动性探究及其应用
三、教学流程
知识网络图→中考的考点→考点命题规律→连接中考真题→总结规律→回
扣相关知识点→历年中考真考练习→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四、教学过程
【知识准备】见学案
导入:与金属有关的知
识较多,在考试中出现频率
较高的有三个方面:
1、金属的物理共性及
特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
3、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的应用及探究。
考点一、金属的物理共性
和特性: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
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2、与酸的反应。
3、与盐溶液的反应
考点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6min 让学生读记学案上
的知能要点。
3min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找中游学生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忆,汞在
常温下的状态,铜、金、铁的
颜色等。
了解常见的合金的组成,与组
成它的纯金属进行比较。
回顾燃烧的现象
书写反应方程式
背诵活动性顺序,熟悉四种元
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归纳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意识
突出重点和考点
学会对比分析问题。
巩固基础
的应用及探究。
点评例题 1
总结做题规律
点评例题 2、3
课堂检测:本节导学案上的
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完成市编资料第八单
元复习题 1-9 题
素符号。
阅读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
用。
总结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练习、积极思考
学生分析归纳
学生先独立分析后小组
讨论,总结做题规律
独立完成
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挖掘知识死角
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学会运用金属的活动性解
决一些问题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发挥集体力量。
检测学生学习效率及掌握
程度
对所复习知识进行升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