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溶液复习教案(1)

ID:666691

大小:3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理念: 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 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 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不饷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掌握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溶液知识,解决实验和生产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在我们之前的学习当中见过很多溶液如盐酸,硫酸溶液等 什么是溶液,其特征如何,溶液的组成如何,溶液如何分类,如何量 度溶液这些知识我们之前也都学习 了,这节我们一起再把这部分知识复习 一下。 一、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问:1 溶液的的概念和特征 归纳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2 练习:例:(1)、一瓶配置好的盐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若倒 出 10 毫升,剩余部分溶液浓度为( ) A 大于 10% B 小于 10% C 等于 10% D 无法判 断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 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KNO3 将 ( ) A 会沉降下来 B 不会分离出来 C 会浮上水面 D 不能确定 问: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都是无色的吗?.请举例说明 生:不是,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问: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生:不一定,例如水 小结: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问:2 溶液的组成? 答:溶质,溶剂 强调 (1)溶液的组成:注意: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体积 不等于两者之和(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问:溶质溶剂如何的判断 练习:完成下列表格 3 溶液 溶质 溶剂 二氧化碳溶于 水 CuSO4·5H2O 溶于水 75%的酒精 总结: 1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 当物质与水发生反应时,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3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在不指明溶剂时通常指水 (问:小明不小心将油滴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用汽油 或者洗洁精都可以清洗掉油污,这种两种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生:不同,汽油清洗是溶解过程,用洗洁精清洗属于乳化过程 讲: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滴,而 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肥皂、洗涤剂等都 具有此作用。) 4 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质 讲:3 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热、放热现象。这是 因为物质在溶解时,会同时发生以下两个过程: (1)扩散过程: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又称吸热过程)的过程。 (2)水合过程: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又称放热过程)的过程。 4 问: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就取决于这两个过程中热量的相对大小。 当吸热多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__溶于水;当吸热少于 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如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当吸热等于放热时, 溶液温度不变,如________溶于水。 二溶液的分类 问题:我们可以把溶液分为哪两类? 生:根据能否继续溶解某溶质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根据溶质的多少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问(1)什么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如何判断? 生: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看能否继续溶解 练习:能证明 20℃时某一硝酸钾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 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 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 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 50℃无固体析出 改变这些条件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转换: 升温、增加溶剂 降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5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总结: ①某饱和溶液是对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的 物质。如某饱和食盐水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②通过降低温度实现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 质而言,对气体和少数的固体(如熟石灰)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是不适用的。 ③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 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小 (4)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为了定量表示出溶液中物质溶解的能力的大小,我们引入了溶解度这个概 念。 三、溶解度(S) 回忆溶解度的定义 固休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 强调:“四点” :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 引出单位:克 找学生说出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意义 20℃时 KNO3 溶解度为 31.6 克的意义 6 2、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总结: ①物质溶解度大小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 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没有指明温度提溶解度是毫无意义的 ②判断某一数值是不是溶解度,关键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定温 度、100 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 ③在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溶解度:100: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 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 (过渡)为了直观表示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趋势,我们绘制出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考查学生读图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交点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④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 分离提纯的方法; ⑤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练习:如图所示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试根据图回答: ①t3℃时,a 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7 ②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 点对应的溶液为 t3℃时 a 的__________溶液,可通过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使 a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④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 ⑤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的方法。 ⑥从 b 溶液中获取 b 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⑧除去 a 中的泥沙可 采用________ 法;分离 a 与少量 b 的混合物,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总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1、过滤: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固体同液体分离 2、结晶: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原理。 溶质可以是固、液、气三态,那么气体的溶解度我们如何度量? 回忆、作答: 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气体溶解度指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决定因素:温度和压强 3、单位:体积单位 蒸发: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 大的物质的结晶 降温: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 小的物质的结晶 8 练习:见课件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分类,量度(溶 解度)几个内容 板书设计: 一溶液的形成 1 定义:分子分散到另一分子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3 组成: 二溶液的分类 1 按照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按照溶质质量的多少分:浓溶液,稀溶液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4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定: 三溶解度: 1 固体溶解度: (1)定义:四点 溶质(固、液、气) 溶剂(水、汽油、酒精) 9 (2)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2 气体溶解度: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四混合物的分离 1 过滤: 2 结晶: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