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一、内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所以本课时通过实验来认识中和反应。并通过分析实验
现象及酸和碱反应的微观粒子变化示意图来认识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所以简单介绍
盐的概念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中和反应的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和反应往往是广州市中考考查的热
点。而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觉得学生掌握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学生在学习本课题
时可能会遇到下列问题:很多中和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怎样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如何设计有
明显现象的实验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如何控制中和反应的恰好完全反应。
但是通过进行实验探究、结合反应微观示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学生
上台展示,学生无论在情感还是心理上都会处于积极状态,许多学生都会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就是被认为较差的学生也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交流信息,观
察分析,归纳概括,联想创新都是常规课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从离子的角
度分析和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为学生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可能会遇到 3 个问题:一、很多中和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怎样证明中
和反应的发生。如何设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二、如何控制中和反应的恰好
完全反应。三、学生对反应前后水溶液中离子、分子的示意图变化的观察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并懂得如何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反应。认识中和反
应的实质。
2、知道盐的水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其中的一些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验证中和反应发生的实验操作,和控制中和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要点。
2、 分析方程式的相似点及物质的组成特点,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盐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中和反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运用
五、教学难点 盐的概念、中和反应的反应实质
六、教学线路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否
发生化学反应?
课前,学生研读[学习目标]并阅读教材,
尽可能完成【研学过程】中的内容。
展示研学目标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环节一] [环节二]、[环节
三]的内容。
小组合作要求
分析实验现象,读懂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的微观示意图,认真更正自主研学
做错的内容。重点探究中和反应的实质。
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结论
争取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并认真聆
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若有疑问积极提出
学生展示练习的结果、其他同学质疑
并补充
学生小结反思
巡视各小组活动探究情况,
对于有需要帮助的小组给
予适当的指引。
倾听学生的展示内容,点评学生
得出的结论,对表述不完整的地
方作出正确的引导
巡视各学生答题情况,并对部分完
成得快的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
小结中和反应的主要内容
教师演示[实验 10-8]
学生独立完成【研学练习】,部分
学生完成【拓展研学】。
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学习反馈小测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提前发放研
学案。
课前,学生研读[学习目标]并阅读
教材,尽可能完成【研学过程】中的
内容。
学生提前预习,对将
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大概的
了解。
教师演示[实验 10-8],并
提出以下问题:1. 氢氧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
在视觉上没有明显现象。如
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它们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2.
为什么要逐滴滴加稀盐酸?
3.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什么?4.什么现象说明恰好
完全反应?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环节一]的内容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 4 个问题。然后小组
代表进行展示。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
力和表达能力。问题 1 是
为了让学生理解酚酞的作
用的。问题 2、3、4 是为
以后学生做物质分离提纯
的题目和工艺流程图的题
目做准备的。
学生通过自学或者小
组学习归纳出盐和中和反
应的概念,还能培养学生
的分析归纳能力。而且通
过学生自行归纳,比教师
讲解,学生会掌握得更好。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环
节二]的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环节二]的内
容并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中和反
应的微观反应图,以及研
究研学案上的问题,归纳
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据转
化为化学知识的能力。
教师巡堂,适当指导部
分学生。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解决[环节三]
的内容并展示。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
应用比较简单。学生通过
阅读教材就可以理解了。
重点是中和反应时涉及的
一些反应方程式,可以通
过 研 学 案 让 学 生 多 练 一
练。
师生总结归纳。 师生总结归纳。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
容。
教师巡堂,适当指导部
分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研学练习】,部分
学生完成【拓展研学】。
通过练习强化本节课
的内容。
教师巡堂,观察学生的
做题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研学反馈内容。
检测本节课学生的学
习掌握情况。
八、教学效果
大部分学生基本在课前自主研学中完成研学案中 80%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
验现象、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和质疑答辩,知道酸和碱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并懂得如何
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知道盐的概念和盐的水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
和酸根离子,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其中的一些反应原理。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及分析酸和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学会控制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要点,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学生能积极展示自己的结论,并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展示,并对自己有疑
问的地方大胆地发表质疑。学生能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小结。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