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分式§9.3 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列分式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根的合理性;以生活实践
为载体提高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际问题情境——建立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
性”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
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体会分式方程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
作用;引导学生全方位审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际生活中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分析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三.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引导、合作探究、讲练相结合等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节课课件,本节课导学案。
学生准备:复习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的解概念、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
骤,预习本节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你还记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吗?
(二).情境导入
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到距学校 15 千米的风景区游玩,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
40 分钟后,其余的人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
车的 3 倍,求两车的速度.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自行车所用时间–汽车所用时间=40 分钟 = 2
3
小时
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 x 千米/时,
则汽车的速度为 3x 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15 15 2
3 3x x
解得 x=15
检验, 当 x= 15 时,3x ≠0∴ x=15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由 x = 15 得 3x=45
答:自行车的速度为 15 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 45 千米/时.
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首先弄清题意,根据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
(三).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
探究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类型一】 工程问题
某工程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甲队单独做正好按时完成;乙队单独做,
超过规定日期三天才能完成任务。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
单独去做,恰好按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甲队完成的工作量+乙队完成的工作量=总工作量
解:设规定日期是 x 天,则甲队独做需 x 天,乙队独做需(x+3)天,
由题意得: 2 13
x
x x
解得 x=6
检验:当 x=6 时,x(x+3)≠0
∴ x=6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规定日期是 6 天.
方法总结: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方法: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 1, 常从工作
量和工作时间上考虑相等关系.
【类型二】 行程问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目的地 6 千米和 10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
比是 3:4,结果甲比乙提前 20 分到达目的地.求甲、乙两人的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思考:这是行程问题,三个工作量为:路程、速度、时间。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乙用的时间-甲用的时间=20 分钟= 1
3
小时
解:设甲的速度为 3x 千米/时,则乙的速度是 4x 千米/时
由题意得 10 6 1
4 3 3x x
解得 x=1.5
检验:当 x=1.5 时,12x≠0
∴ x=1.5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 3x=4.5 ,4x=6
答:甲的速度 4.5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 6 千米/时。
(四)达标反馈: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项工程,乙队单独做 5 天后,由甲、乙两队合作
4 天就能完成全部工程,已知甲队单独做所需的天数是乙队单独做所需天数的
2
3
,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分析:若设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 x 天,则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 2
3
x
天,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甲队工效×4+乙队工效×9=1”
解:设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 x 天,则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 2
3
x 天.
由题意得 3 94 12x x
解得 x=15.
1
经检验, x=15 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2
3
x= 2
3
×15=10
答: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 10 天,乙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 15 天。
2.从广州到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 400 千米,
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 1.3 倍.
(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
(2)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 2.5 倍,且乘
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了 3 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
分析:(1)根据高铁的行驶路程是 400 千米和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
行驶路程的 1.3 倍,两数相乘即可;
(2)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x 千米/时,根据乘坐高铁所需的时间比乘坐普
通列车所需的时间缩短了 3 小时,列出分式方程,然后求解即可。
解:(1)根据题意得 400×1.3=520(千米).
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 520 千米;
(2) 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x 千米/时,则高铁的平均速度是 2.5x 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520
x
-400
2.5x
=3,解得 x=120
.经检验,x=120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则高铁的平均速度是 120×2.5=300(千米/时).
答:高铁的平均速度是 300 千米/时.
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和合适的等量关系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题涉及的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六).板书设计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审清题意;
第二步,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第三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并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
第五步,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第六步,最后作答.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 109 习题 9.3 第 1、2、5、6 题。第 113B 组复习题第 4、5、6 题
2.基础训练同步。
3.预习课本第 116——117 面内容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采
用引导、启发、合作探究、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
学生列表分析、找重点语句、探寻等量关系等,使学生充分地动口、动脑,参与
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