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知识点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世界人口最稠密和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大洋洲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非洲南部 D.北美洲南部
2.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读世界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大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
3~4 题。
3.在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人口占大
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人类诞生以来,经过漫长的繁衍与迁徙,如今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上。
各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为不均。据此完成 5~6 题。
5.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40°N~60°N B.20°N~60°N
C.0°~20°N D.0°~20°S
6.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度和降水适宜
B.南半球温带地区地势起伏大
C.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陆地面积大
D.北半球温带地区开发早
读图,回答 7~8 题。
7.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
8.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截至 2019 年 5 月 3 日,全球 230 个国家人口总数为 75 亿人,其中 70 亿人口主要分布
在北纬 70°至南纬 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 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
合图,回答 9~10 题。
9.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10.南纬 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 11~12 题。
1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1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
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
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如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据此回答 13~14 题。
13.下列关于 B 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城镇化水平高 D.工业发展最早
14.D 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 )
A.位于太平洋中部 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
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D.位于日本群岛上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 1~2 题。
图Ⅰ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
图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
图Ⅲ世界各大洲距海岸 200 km 范围内陆地面积、
人口占大洲总面积、大洲总人口的比例示意图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有( )
①海拔 1 000 m 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人口集中 ②海拔 200 m 以下的平原人口占
50%左右 ③距海岸 200 km 范围内人口分布较多 ④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亚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根据图Ⅱ判断,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经济落后 ②海洋面积大 ③大陆自然条件恶劣
④多高寒荒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
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 3~5 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
B.3 550~3 650 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C.距河流 8~10 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 4 500 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4.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非洲南部
C.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5.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 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便捷度 D.取用水方便程度
6.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该地区南部
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 7~8 题。
7.图中显示( )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 100~150 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
8.图中 K 处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9.读我国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2)西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区域存在大面积无人居住区,试分析原因。
(4)新疆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原因。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真实情境命题——学术情境)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象直线段,大致划
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
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读下图,完成 1~3 题。
1.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城市发展
C.交通状况 D.农业基础
2.图中 P 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纬度低,气候湿热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地势高,气候寒冷
3.可使我国人口格局发生较显著变化的措施是( )
A.加快东部城市化发展
B.扶持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C.平衡东西部资源分布状况
D.完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下图显示我国五省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 4~5 题。
4.甲、乙、丙三省区的人口密度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陕、新、鲁 B.新、陕、鲁
C.陕、鲁、新 D.新、鲁、陕
5.河南省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工业
6.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伊朗人口分布图(左图)和地形与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右图)。
材料二 下表为“伊朗各省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相关度”。
因素 相关度 因素 相关度
海拔高度 0.075 61 第二产业 0.313 294
年平均气温 0.206 16 第三产业产值 0.932 989
年平均降水 -0.072 49 经济参与率 0.110 722
可利用总水量 0.046 333 交通总长度 -0.226 76
国民生产总值 0.802 422 失业率 0.100 666
第一产业产值 0.240 478 识字率 0.377 501
(1)概括伊朗人口分布的特征。
(2)与伊朗各省人口密度相关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可以分析
出,伊朗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国土________。
(3)甲地区人口稀疏,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