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主观题专练:第三章第三节
氮的循环
一、填空题
1.已知 HNO2 是一种弱酸,向 NaNO2 中加入强酸可生成 HNO2,HNO2 不稳定,易分解成 NO 和 NO2 气体;
HNO2 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Fe2+氧化成 Fe3+。
AgNO2 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 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 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而中毒,
可以服用维生素 C 解毒,维生素 C 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 NaNO2 和 NaCl 的是_________。
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 AgN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FeCl2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观察外观
2.现有下列 4 种物质:①Cl2、② NH3.③浓 H2SO4、④A12O3。其中,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的是__(填序
号,下同);与强酸、强碱溶液均可反应生成盐的是______;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___;能使
蔗糖变黑并有气体生成的是_____。
3.将下列性质的选项,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A.脱水性;B.强酸性;C.二元酸;D.氧化性;
E.吸水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 H2SO4 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________)
(2)NaOH 与 H2SO4 反应,可生成 Na2SO4 和 NaHSO4 这两种盐。(________)
(3)在冷浓 HNO3 中放入铝片没明显现象。(________)
(4)浓 H2SO4 敞口久置会增重。(________)
(5)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________)
(6)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 H2SO4 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________)
(7)在稀 HNO3 中放入铜片产生 NO。(________)
4.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 A、B 两室,向 B 室充入 1 molN2,A 室加入一定量的 X 固
体,加热,发生化学反应 X
2Y↑+CO2↑+H2O↑,反应结束后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 A 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 CO2 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
(2)Y 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装置可用于作为 Y 气体的尾
气处理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反应后 A 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48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_______倍,X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4)若在 A 室加入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可吸收 CO2 和 H2O,忽略固体所占体积),保持温度不变,最终活塞
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___刻度,此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加碱石灰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5.已知把 ag 金属铜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反应开始产生红棕色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颜色
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反应过程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VL,剩余固体 bg。
(1)写出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
(2)在产生无色气体的反应中___是还原剂;被还原的 HNO3 与参加反应的 HNO3 的质量之比为___;当有
1molHNO3 参加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
(3)在上面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HNO3 的物质的量为___。
二、计算题
6.已知 19.2g Cu 与过量的 200mL 6mol/L 硝酸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除了产生 Cu(NO3)2 以外,还产生了
NO 与 NO2 两种气体共 8.96L(标准状况下测定),请计算(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1)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中,产生 NO 气体的体积为______mL(标准状况下测定)。
(3)反应后,NO 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7.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2)若铜片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
(4)若将12.8 g 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后,共产生气体5.6 L (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
质的量是______(气体中不含 2 4N O )。
8.将 10 mL 充满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 2 mL 的无色气体,
求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各多少毫升____________?
9.将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水进入至量筒
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比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10.硫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通常用接触法制硫
酸,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
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
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的 SO2、SO3 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 SO2 及(NH4)2SO4
和 NH4HSO4 固体。为了测定上述(NH4)2SO4 和 NH4HSO4 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
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50.00mL,加热至 120℃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 和 NH4HSO4 的分解
温度均高于 200℃],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实验 样品的质量/g NaOH 溶液的体积/mL 氨气的体积/L(标准状况)
1 7.24 50.00 1.792
2 14.48 50.00 3.584
3 21.72 50.00 4.032
4 36.20 50.00 2.240
(1)由 1 组数据直接推测:1.81g 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L。
(2)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 和 NH4H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求所用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mol/L。
三、解答题
11.水体中植物营养素过多蓄积会加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利用微生物对含氮
废水进行处理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有氮元素和_____ (填字母)。
a.磷元素 b.氧元素
(2)根据图 1 和图 2,推断使用亚硝化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
(3)过程③,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氮废水的优点为_____
12.某学习小组为验证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NO,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
仪器已略去)。
(查阅资料):NO 与 NaOH 溶液不反应,NO2 与 NaOH 溶液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3+NaNO2+H2O)。
备选药品:浓硝酸、3mol·L-1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NaOH 溶液及 CO2 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是:______,加入药品,打开装置①中的弹簧夹后通入 CO2 一
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④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通入 CO2 的目的是______。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①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根据实验设计,装置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5)做实验时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⑤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
(6)验证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NO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13.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 A、F 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 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的烧瓶内固体不宜选用_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多选或者错选均不给分)。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烧碱
(2)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 请从图中的备选装置中选择。
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3)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若从装置 C 和 G 处逸出的尾气只含有 N2 和少量 Cl2,应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___。
1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 6 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 2
4SO 、 4NH 、 2
3CO 、K+、Na+。为确认溶液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①200 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 4.30 g,向沉淀中加
入过量的盐酸,有 2.33 g 沉淀不溶。
②向①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12 L(已换算成
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2)原溶液中 c( 2
3CO )为____,c( 4NH )____c( 2
4SO ) (填“>、<或=”);
(3)如果上述 6 种离子都存在,则 c(Cl−)__c( 2
4SO ) (填“>、<或=”)。
15.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氨气,二氧化硫气及有关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
(1)如果 A、E 是气体制取装置,则按照题目要求,A 中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2)B 仪器称为_______,在此实验中 B 应加入_______(写名称);
(3)先加热 A 装置,使产生气体通入烧瓶 F 中,此时弹簧夹 a、b 打开、c 关闭。当 F 中充满 A 中气体后,
A 停止制气,关闭 a,打开弹簧夹 c,使 E 中气体通入 F 中;
①如何测知 F 中已充满大量 A 中气体:________;
②D 的作用是干燥气体,D 中盛的是_______(写名称);
③E 中气体进入 F 后,触发 F 中气体发生反应的操作是将烧瓶导管与塑料瓶 C 连接,并完成喷泉实验,F
中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A、E 中产生的气体都是有污染性的,吸收 A 尾气的试剂是____,吸收 E 尾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
1.还原 BD 2.① ④ ② ③ 3.E C D E B A、D B、D
4.2mol 11.2L ACD 12 96g/mol 3 2:3
5.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
1∶4 0.75mol ( a-b
32
+ V
22.4 )mol 6.0.6 2240 4
7. 3Cu 4HNO (浓) 3 2 22Cu NO 2NO 2H O ═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红棕色气体
产生 33Cu 8HNO (稀) 3 223Cu NO 2NO 4H O ═ 加入稀硫酸后,硫酸提供的 H 与溶液中
的 3NO 共存,相当于形成了稀硝酸,故铜又溶解 0.65mol
8.若剩余的气体是 NO,则 NO2 和 O2 的体积分别为 9.2 mL 和 0.8 mL;若剩余的气体是 O2,则 NO2 和 O2
的体积分别为 6.4 mL 和 3.6 mL 9.2∶3 10.0.448 1∶2 6
11.a pH=8、32℃ 2HNO2+O2
硝化菌
2HNO3 降解能力强,条件温和,处理产物为氮气,不会产
生二次污染物等 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出装置内残留的空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NO2+H2O=2HNO3+NO 3mol·L-1 稀硝酸 氢氧化钠溶液
装置②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13.C I
Ⅱ Ⅲ 3Cl2+8NH3=6NH4Cl+N2 连接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14. 2
3CO 、
2
4SO 、 4NH Cl−、K+、Na+ 0.05 mol/L > >
15.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干燥管 碱石灰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 b 管
口,看试纸有无变蓝 浓硫酸 NH3+H2O+SO2=NH4HSO3 或 2NH3+H2O+SO2=(NH4)2SO3 水(稀硫
酸或稀盐酸都可以) SO2+2OH--= 2-
3SO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