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读我国四大地区图,回答 1~2 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地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2.关于四大地区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B.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鼓励人口迁移到东部
C.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把重点放在开发资源上
D.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深挖资源的潜力
江湖关系和谐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 50 年来,洞庭
湖经历了 35 次水灾,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洪水接二连三暴发,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
剧下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 3~4 题。
3.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 )
①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入湖泥沙增多 ②暴雨
③长江洪水倒灌 ④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湖 ③拆除围垸,迁移居民 ④疏通出湖河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
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 5~6 题。
5.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6.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能力提高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
冀都市圈图,完成 1~2 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两地的优势有( )
①资金 ②土地资源 ③环境承载力 ④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易错题)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共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 3~5 题。
名称 成立时间 区域优势 产业发展规划
深圳
特区 1980 年 8 月 对接香港,位
于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
浦东
新区 1992 年 10 月 临太平洋,位于长江三角洲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现代服
务业
雄安
新区 2017 年 4 月 地处京津冀腹地 高端、高新产业
3.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D. 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4.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④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雄安新区在成立初期承接产业转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同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
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环境污染严重
C.缺乏政策支持 D.矿产资源缺乏
2016 年 9 月 25 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
发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鼓励新一轮的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要
求,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 6~8 题。
6.下列关于图中节点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节点城市都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
B.成都与合肥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
C.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相同
D.节点城市通过河流连接成网
7.长江经济带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 )
A.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8.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是( )
A.加强长江中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C.大力开发上游矿产资源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
覆盖 11 个省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 40%。下图为
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和主要资源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________条件。
(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提供了空间,________密集型,
________密集型产业可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
(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
1~2.解析:第 1 题,东部地区包括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
澳、台等 13 省级行政区,与东部季风区相差甚远;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川、
渝、贵、云、藏、桂、内蒙古等 12 个省级行政区,并非都是沿边省区;重庆市属于西部地
区;四大地区中,中部的能源和簇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第 2 题,东部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A 正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
但也要依靠自身优势进行发展,不能主动放弃,B 错误;中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但要把重
点放在改进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上,C 错误;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
政企和国企的改革,D 错误。
答案:1.D 2.A
3~4.解析:第 3 题,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湖面
萎缩,①④正确,故选 D。第 4 题,结合上题造成洞庭湖蓄洪能力下降的人为原因是长江上
游植被遭破坏,入湖泥沙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因此,应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在湖
区退耕还湖,同时要拆除围垸,迁移居民,疏通出湖河道,①②③④都对,故选 A。
答案:3.D 4.A
5~6.解析:第 5 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
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A 错误;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
移力度不同,C 错误;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D 错误;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
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B 正确。第 6 题,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
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A 正确;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
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B 错误;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一方面会加大河北省
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C 错误;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
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D 错误。
答案:5.B 6.A
1~2.解析:第 1 题,京、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和科技、人才;两地
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第 2 题,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
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
重工业;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
型升级,不是超越京津地区;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优
势,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
答案:1.D 2.B
3~5.解析:第 3 题,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的产业转移,降
低北京市人口密度。第 4 题,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开发程度低,
土地充足,②对。两地农业历史同样悠久,没有优势,①错。基础设施不如京津完善,交通
不如京津便利,③错。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④对。第 5 题,雄安新区地
处华北重工业腹地,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区成立初期就很严重,而深圳和浦东新区成立初期没
有严重的环境污染。
答案:3.A 4.D 5.B
6~8.解析:第 6 题,图中节点城市中,一级节点城市有的位于长江的支流上,杭州位
于钱塘江沿岸,A 错误;成都与合肥都位于平原上,两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都是团块状,
B 正确;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但省区面积不同,服务范围不同,C 错误;节点城市
通过铁路等交通方式连接成网,有的没有河运,D 错误。第 7 题,长江经济带位于长江黄金
水道,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A 正确;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主要
在上游河段,B 错误;长江流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资源较少,C 错误;长江流域下
游地区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缺乏,D 错误。第 8 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长江中游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工作,A 符合;河源地区是水源地,应当保护生态环
境,B 符合;长江上游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且大力开发容易发生环境问题,C 不符合;要充
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D 符合,依据题意选 C。
答案:6.B 7.A 8.C
9.解析:第(1)题,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航运
条件。第(2)题,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发
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第(3)题,长江经济带发展的
社会经济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资源、工农业基础、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
水运、陆运等交通发达,交通便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大城市集中,故市场广阔,人才
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长江经济带有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工业生产基地等,工
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
答案:(1)航运(水运、交通)
(2)劳动 资源
(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