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解决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
容,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
题》。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
100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能用乘
加、乘减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为信息窗
2 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乘法学习的知识经验,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
识。在这节课里,要引导孩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几个几
用乘法计算,求总和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大小用减法计算。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
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
有些困难,有些问题要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乘加乘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
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 2 -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
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
1.通过孩子喜欢的旅游活动开始一节课,紧张活跃的气氛
迅速使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
信息和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交流汇报的环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
堂生成的资源组织有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几个
问题的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算理。
4.各种巩固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
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习数
学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
(一)示标示导,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课板题
- 3 -
师:同学们,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季节,当完成作业后,你
最喜欢做什么?
生 1: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生 2:我最喜欢到游乐场去玩。
生 3:我最喜欢走进大自然或与同学门结伴外出旅游。(请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旅游经历)
师:旅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呀!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愉
快的旅游吧!(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 1:小汽车停了 3 排,每排 7 辆,停了 9 辆大汽车。
生 2:9 人一组,已经分了 4 个组。还剩五人。
生 3:小型车 4 元每辆。大型车 6 元每辆。
师:你们说的非常准确,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 1: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生 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生 3: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 4 -
生 4:停下所有的大汽车需要多少元?
生 5:停下所有的小汽车需要多少元?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2.学习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2.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
人?
出示自学指导:
(1.找一找,说一说,应该从情境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
息,你能把这些信息与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2.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呢?
3.试一试,你能列出式吗?
4.议一议,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的材料。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展示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正确列式
- 5 -
师:同学们,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呢?
组 1:9×4=36(人)
36+5=41(人)
2.理解思考方法与解题思路
(1) 方法 1:从问题出发
生 1:你能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 2:总人数等于已分组的人数加剩下的人数,剩下的人
数知道了,所以要先求 4 个组有多少人,用 9×4,得到 36 人,
再用 36 加上 5 就是总人数了。
(2) 方法 2:从条件出发
生 3 质疑:我们组不是这样理解的?
师:你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 3:9 人一组,已经分了 4 组,可以先求出 4 个组有多少
人,即 9×4,得到 36 人,再用这 4 个组的人数加剩下的人数
就是一共的人数,即 36 加上 5。
3.质疑提升
师:我们再来看算式:9×4=36(人),36+5=41(人),
这里都有哪些运算呢?
生:乘法与加法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乘加两步计算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两种思考方法与解题思路,你们想
进一步认识它们吗?
生:想!
- 6 -
师:第一种从问题出发,这种方法就是通常说的“分析法”,
第二种从条件出发,这种方法就是通常说的“综合法”,这两
种思路都是分析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4.巩固强化
师:请同学们自己解决“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体会两种
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及时练
出示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1.问题处理
先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再充分交流,根据学生交流
思考的过程,梳理出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
问题。
学生的解决方法:
7×3=21(辆)
21-9=12(辆)
(1)(分析法)要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需要知道小
汽车与大汽车分别有几辆,大汽车有 9 辆,所以要先求小汽车
有多少辆,即用 7×3=21(辆),再用 21-9。
(2)(综合法)先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7×3=21(辆),
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用 21-9。
2.对比提升
- 7 -
师:我们把“9×4=36(人),36+5=41(人)”叫做“乘
加两步计算问题”,那么你能给“7×3=21(辆),21-9=12
(辆)”取个名吗?
生: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师:你们真聪!想一想,这两种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思考方
法基本一致,是吗?
生:是。
(五)学情诊断,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教材 92 页第 1 题
课件出示题目与温馨提示:
(1)读一读,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2)议一议,该怎样列式呢?
(3)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轮子?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并纠正其
中的错误。重点交流: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2. 自主练习——教材 92 页第 3 题
- 8 -
温馨提示: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乘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
决方法。
3. 自主练习——教材 93 页第 4 题
课件出示题目与温馨提示:
(1)找一找,一年级对应的信息是哪些,二年级对的信
息又是哪些?
(2)试一试,解决图中的两个问题?
(3)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并纠正其
中的错误。重点交流: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六)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 1:乘加两步计算问题。
- 9 -
生 2: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生 3:两种分析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考方法:分析法、综
合法。
七、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4×9=36(人) 4×3=12(辆)
36+5=41(人) 12-9=3(辆)
答:旅游团一共有 41 人。 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 3 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