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死》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黛玉之死》教案

ID:65404

大小:8.6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宝黛感情的纯真、爱情所受的戕害及结局的凄美一 直令读者唏嘘不已,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从故事的结局入手,去初步地了解一下这个诉说了二百多年的爱情故事……     二、整体初读,整合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概情节,整体把握,井能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思考:根据情节发展,概括出黛玉之死过程中的几个阶段。     明确:惊闻娶亲,写黛玉从贾母丫环口中得知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探望宝玉,写黛玉 为知详情,往宝玉处问询,二人相见,宝玉自诉病因;焚绢毁诗,写自宝玉处回来后,“这病日重一日”“自料万无生理”,并将题诗的绢帕和一本诗稿烧毁;香魂飞散,写黛玉最终在疾病的折磨中直声叫着宝玉而死去。     三、深入理解,归纳提要     再次深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思考:在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找出描写黛玉心理变化的内容,并根据这些变化理解人物的心理。     明确:惊闻娶亲,“黛玉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已听呆了“心里竟是油儿 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的直接描写和“两只脚却像 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的动作描写都表明这个消息对黛玉的打击之重,这种重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逐渐加重,这可以看出黛玉得知消息后内心的活动非常激烈,由“心头乱跳”到“呆”再到“说不上什么来”,可见她对此事想得很多。     探望宝玉,两只脚“这时不似先前那样软了”自己坐下,却也瞅着宝玉笑。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无推让,只管对着脸傻笑起来”,“两十却又不答言,仍旧傻笑起来”,“瞅着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便回身笑着出来”,“走得比往常飞快”,“笑着随了往潇湘馆来”等等,这里反复写到黛玉的“笑”,见到宝玉“笑”、从宝玉处出来要“笑”、往潇湘馆 来也要“笑”,这些笑里包含的感情是复杂的,有见到宝玉后的高兴,有得到宝玉“我为林姑娘病了”的回答的满足,有心事得解之后的解脱,从中可见黛玉与宝玉问的一种纯真深挚的爱情。     焚绢毁诗,自宝玉处回来后,笑着对紫鹃等说“我那里就能够死呢”;想起傻大姐的话来“反而不伤心,惟求速死,以完此债”;紫鹃苦劝她保重时,她“微笑一笑,也不答言”,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自料万无生理”等等,这些内容中,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已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内心既有面对死亡的平静,也有着不甘,这种不甘表现在撕绢帕、焚诗稿这样的行为里,“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是从旁人的角度来写黛玉的心理。     香魂飞散,病症加重,“那黛玉已不能言”,”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没有了”;“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稍微缓和了一些后,对紫鹃说道“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临终之前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无疑,这些情节都在表明在黛玉死去之前,宝玉在她心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外阅读,拓宽延伸     课后阅读《红楼梦》第96、97、98回中除课文节选部分的其他内容,了解原作中这几回的完 整情节。                                     板书设计            惊闻娶亲(惊)         探望宝玉(真)         焚绢毁诗(痛)         香魂飞散(恨?怨?)         贾母绝情       紫鹃同情                                第二课时     一,重点解读,探究质疑     从节选部分来看,林黛玉之死的原因,除身染重疾及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纠葛而带给她的心理冲击外,贾府上下的态度也不可忽视,或者可以说,贾府中以贾母为代表的一股势力一手造成的宝黛爱情悲剧也加速了黛玉的死亡。那么,在黛玉之死这件事上,贾府各方都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呢?这些态度又怎样作用于黛玉之死呢?     思考:在黛玉之死的整个过程中,贾府各方都表现出了怎样的态度?找出这些内容并简要概括。     明确:一方以紫鹃、李纨为代表,他们对宝黛之间的感情很清楚,但在对贾母、凤姐安排的 宝玉与宝钗的婚事又无力阻拦,只能更多地对宝黛二人予以同情。如,宝黛在迷惑中表明心迹之后,紫鹃对黛玉说“事情到了这个分儿,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姑娘别听瞎话,自己安心保重才好”,黛玉欲撕毁绢帕的时候,“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黛玉病重,紫鹃来回贾母时,欲寻宝玉而不得,于是“咬着牙发狠道:‘宝玉,我看他明儿死了,你算是躲的过不见了!你过了你那如心如意的事儿,拿什么脸来见我!’一面哭,一面走,呜呜咽咽的回去了”;李纨在得知黛玉病重,赶着过来时“一头走,一头落泪,想着:‘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竞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偏偏风姐想出一条偷粱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等等。     另一方以贾母、凤姐为代表,他们是左右贾府局势的人,在对待宝玉的婚事上独断专行,又 用尽心计,宝黛之间的爱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是与贾府的利益无法统一的,故二人所遭之种种打击及创痛本不在贾母们抚恤的范围之内,因此,黛玉病重到最终死去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贾母这几日的心都在宝钗宝玉身上,不见黛玉的信儿也不大提起,只请太医调治罢了”;“黛玉向来病着,自贾母起,直到姊妹们的下人,常来问候。今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紫鹃寻贾母时“又想到黛玉这几天竟连一个人问的也没有,越想越悲”,在黛玉病危时,凤姐还差林之孝家的来叫紫鹃去“使唤使唤”等等。     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疾病之下,林黛玉怎能不死呢?     思考:分组讨论,在本文里,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去表现宝黛爱情悲剧的“悲”?     明确:主要是从描述宝黛的遭遇和周围人的不同态度来表现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个人之悲和社会之悲,此外,结尾处作者的评价和环境描写的作用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课后作业     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就《黛玉之死》写一篇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