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2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考点12 力与运动的关系

ID:649240

大小:4.22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 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 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 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 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二、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 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 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 惯性也大。 4.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等。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等。 三、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3)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 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①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 力。②等大:大小相等。③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④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受力情况 受力物体是同一个,施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 两个物体互为施力者,互为 受力者 力的变化 一个力变化(增大、减小或消失),另一个力 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 消失 四、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做何运动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当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力平衡时它只能处于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不平衡的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物体的运动 方向和速度大小上,二者中任一个发生改变或二者同时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条件 力的方向和物体 运动方向 物体所处状态 运动状态 是否改变 不受力或受平衡 力(合力为零) —————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 受非平衡力(合 力不为零) 相同 速度增大,并且做直线运动 一定改变相反 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 不在同一直线上 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五、做受力分析示意图 1.概念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是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力的示意图就可以把物体受到的力形象地表示 出来。 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画的越长。 2.考查形式 (1)单个力的示意图 (2)多个力的示意图 (3)二力平衡的示意图 3.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可以采用“三定三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受到哪些作用。 (2)“三定” ①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面出作用点,不能画在受力物体的外面,更不能画在施力物体上。如果物 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就将重心作为这几个力的作用点。 ②定方向:以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注意题中关于方向的关键词如“水平”“竖直”等, 并及时链接已有的力学知识,如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压力方向与 支持面垂直等。 ③定长度: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线段的长短要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力越大, 线段应画得越长。 (3)“三标” ①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②标符号: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符号“G”表示。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③标数值和单位: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 4.画力的示意图需注意的问题 (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重力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要画在被压物体的表面 上;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找不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 存在的。根据要求画出需要画的力,不要“画蛇添足”地画出不存在的力。 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分析重力 只要物体在地球附近无论物体与地球接触不接触,都受重力作用。所以首先分析出物体受到竖直向下 的重力。 (2)分析弹力 如果物体间不接触是不能产生弹力的。但是物体间接触不一定有弹力,还必须发生挤压而产生弹性形 变。如何判断物体间相互接触有无弹力?我们可以假设撤去接触物体,判断研究对象是否维持现状。若维持 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因为接触物体使研究对象维持现状等同于没有接触物体而研究对象 处于现状,接触物体形同虚设,故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因为接触物体撤去随之撤去了应 该有的弹力。如图甲若撤去斜面,小球就不可能停留在原来的位置,要向右运动,所以斜面对小球有支持 力。如图乙若撤去斜面,小球仍保持原来位置不动,则斜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 (3)分析摩擦力 一般情况下只要接触表面粗糙且研究对象在其表面上滑动或者滚动即可很容易地判断出滑动摩擦力或 滚动摩擦力。若有静摩擦力除了接触表面粗糙,还要求研究对象静止在其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 动趋势有时很难确定,而且研究对象静止在其表面上不一定有相对运动趋势,从而就不一定有静摩擦力。 我们也可以用假设法,假设接触表面光滑判断研究对象是否维持现状。若维持现状则无摩擦力,因为粗糙 表面等同于光滑表面使物体维持现状,而光滑表面对研究对象是没有摩擦力的,故粗糙表面对研究对象没 有摩擦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摩擦力,例如图丙中假设墙面光滑,小球将维持现状不动,故墙对小球没 有静摩擦力。图丁中假设墙面光滑,小球将运动而不能维持现状,故有静摩擦力。 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慢慢停下来 D.改变运动方向 【参考答案】B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C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而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故 A 错;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 接由实验得出,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故 B 错误;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研究,而是牛顿总结 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故 C 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 都具有惯性,故 D 错误;应选 C。 2.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 (1)对“运动和力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英国科学家_______概况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惯性定律。 (2)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或静止状态。 学#@科网 【答案】(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2018·无锡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 点,使细线 处于拉直状态,然后,让小球以初速度 v0 从 A 点开始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当小球刚摆到与 A 点等 高的 B 点时,细线恰好断开,那么,小球将 A.沿轨迹 BC 自由下落 B.沿轨迹 BD 继续运动 C.沿轨迹 BE 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轨迹 BF 继续上摆 【参考答案】B 1.放在一辆足够长的表面光滑的平板车上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当车突然停止时,这两个物体在车上(不考虑空气阻力) A.一定不相碰 B.一定相碰 C.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一定相碰 D.若两个物体质量不相等,一定相碰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两物体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平板车表面光滑,又足够长,所以当车突 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个物体仍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不变,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它们一定不会 相碰,故选 A。 2.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速度向下撞击坚硬的凳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 柄撞击凳面 A.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答案】B 【解析】将锤子倒着握住向下撞击时,原来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碰到板凳后运动停止, 而锤头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故此时锤头能紧紧的套在锤柄上,故 B 正确。 学科#¥网 如图所示,a、b 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 F1 和 F2 分别拉 a、b 的 秤环,F1=F2=4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对 b 的拉力和 b 对 a 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a 受平衡力,b 对 a 的拉力是 4 N,a 的示数是 4 N C.b 受平衡力,a 对 b 的拉力是 4 N,b 的示数是 8 N D.a 和 b 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水平面上甲、乙两个测力计在拉力 F1 和 F2 作用下处于静止,则测力计受力平衡,所以测 1.(2018·遂宁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连接水平细线并通过定 滑轮与质量不同的钩码 A、B 相连,物体 M 保持静止(线重和线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对物体 M 受力 分析正确的是 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所受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左也可能水平向右 C.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D.竖直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答案】B 2.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 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学科¥%网 A.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并不始终大小相等 B.甲若获胜是因为甲拖动布带拉乙的力大于乙拖动布带拉甲的力 C.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僵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始终大小相等,故 A、B 说法错误;在僵持 状态下,绳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甲与乙对带的拉力相互平衡,是一对平衡力,C 正确;在僵 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地面摩擦作用在鞋底,甲对乙的拉力 作用在腰上,故 D 选项不对,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 如图所示,将鸡蛋下的硬纸片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鸡蛋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B.纸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弹纸片时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鸡蛋的重力和硬纸片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参考答案】D 1.(2018·资阳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C.匀速上升的电梯受到的拉力与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沿草皮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当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状态就一定不会改 变,故 A 错误;B、推出去的铅球由于惯性继续在空中飞行,运动过程中铅球并不受推力作用,故 B 错 误;C、匀速上升的电梯,所受合外力为零。又因为电梯只受地球对电梯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所以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C 正确;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 球受到了摩擦力。故 D 错误。 2.一个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 A.做减速运动 B.做加速运动 C.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C 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A 所受力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详细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这两个 力是不平衡的,合力沿斜面向下,所以还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如下图所示。 1.如图所示,木块 A 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 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木块滑行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 示意图。 学@#科网 【答案】 2.如图所示,小球悬挂在细线下来回摆动。请做出小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 F 和重力 G 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结论的各种表述, 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 B.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由于惯性,小车到达粗糙的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摩擦力逐渐减小到零 2.(2018·运城模拟)当有人用力将图中装置右端下方的重物拉起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将增大,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利用图中装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图中装置不含杠杆 C.重物上升过程中受力一定平衡 D.手把上镶嵌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下列是他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的过程中,对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2018·郑州期末)“共享单车”被网友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骑自行车出行,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轮胎上的花纹主要是为了造型美丽 B.人对车的压力和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车把两端的刹车手柄,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D.脚蹬系统相当于一个轮轴,好处是可以省力 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如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 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 2 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运动时间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6.(2018·北海期末)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正在草坪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D.风中摇摆的树叶 7.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 M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 m 放在木块 M 上面,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一起向左做 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 F 和木块 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木块 m 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木块 M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 M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 F,木块 m 将向左倾倒 8.(2018·内江期末)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9.(2018·西宁期末)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推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人推车的力与车推人的力 B.人推车的力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车的重力和车对地面的压力 D.车的重力和人推车的力 10.(2018·安阳校级期末)如图所示,B 重 20 N,A 一部分浸入容器内水中,整个装备处于平衡状态,台秤 的示数较 A 物体没有浸入前增加 30 N,那么物体 A 重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A.10 N B.20 N C.30 N D.40 N 11.(2018·安阳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僵持过程中(认为都是静止的),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平衡力 B.甲队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队的拉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甲队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18·武昌期末)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A.橡皮受平衡力作用 B.橡皮能保持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C.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橡皮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3.(2018·来宾期末)起重机吊着 3 吨的货物,下列哪种情况下,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A.货物停在空中时 B.货物匀速上升时 C.货物匀速下降时 D.三者都一样大 14.(2018·宜宾期末)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如图所示是 关于杂技表演项目“顶缸”的过程中缸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缸受到的重力和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演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缸对演员的压力与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与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18·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 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 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相平 16.(2018·期末)用电线吊在天花板上的灯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哪对力是一对平衡力 A.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电线的拉力 B.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C.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灯的拉力 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17.(2018·武昌模拟)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 75 N 的力推箱子,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箱子在滑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75 N,方向水平向左 B.若该同学没有推动箱子,箱子所受摩擦力为 75 N C.若该同学推箱子的力增大,箱子所受摩擦力可能增大 D.箱子在滑行过程中撤去推力,箱子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一段时间 18.(2018·红安实验中学模拟)2018 年 1 月 30 日,景驰在广州生物岛进行无人驾驶常态化试运营。如图所 示,若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D.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 19.(2018·丹东期末)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玩具小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20.(2018·防城港期末)下列是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汽车司机使用安全带与惯性无关 B.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21.(2018·天津模拟)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小球所受的重力 G B.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F C. 力 F2 的力臂 l2 D. 家庭电路中,电灯和插座的安裝 22.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 s-t 图象。则他搭乘垂直电梯受 到的支持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当随自动扶梯到达 扶梯口时,若不小心,则会由于________向前倾倒。 23.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的总重为 7 500 N,则人和伞受到的阻 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 24.现在社会处处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如图所示),刹车时制动力改变了汽车的 ___________,抓住拉环可以避免由于________对人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拉环在抓手处还有凹凸不平 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5.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平邑县城区内安装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 汽车改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 因为自行车具有___________,自行车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_____的缘故。 26.(2018·沈阳校级期中)用钢丝绳系着一个重 500 N 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 拉力_____500 N(选填“>”、“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