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治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秦朝的统治2

ID:60452

大小:12.8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及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朝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从此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2.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商鞅变法的意义?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⑴客观条件: ①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⑵主观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赢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措施: ①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 ②取消“逐客令”,搜罗任用外来人才; ③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各个击破)。 2.统一的过程及措施 ①灭六国:结合《秦灭六国形势示意图》,讲清: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0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都咸阳。 ②平越族: A.越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散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他们有的以农耕为主,有的靠渔猎过活。 B.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军队征服了珠江流域的越族。秦朝政府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吏进行管理。 C.秦朝迁徙50万中原人到这些地区,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随之传人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生产事业的发展。 D.在秦军攻打越族的时候,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秦政府派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③击匈奴:结合《秦朝长城》讲清以下内容: A.秦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 B.秦朝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 C.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出去,西起临挑、东抵辽东。这道城防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农牧分界的一个最显著标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3.秦朝的疆域 ①让学生对照《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②教师指出,在这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人。以此印证“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⑴政治方面: ①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A.规定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为皇帝,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始皇帝”;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C.影响: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至清末,延续了2100多年。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A.在中央设“三公”及“九卿”。 “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三公”以下设“九卿”: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分掌政要。 B.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这些机构负责管理百姓,收取赋税,征发兵徭。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C.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 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A.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同时也参照了东方六国的律令。 B.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④销毁天下兵器,迁徙六国富豪,其目的是防止百姓造反和六国贵族的反秦势力。 ⑵经济方面。 ①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封建国家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 ②统一度量衡; A.引导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 B.指出统一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 ③统一货币; A.引导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 B.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④统一车轨、驰道和邮驿。 A.规定全国大车两轮之距为六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 6尺等于1.5m),史称“车同轨”。 B.“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⑶文化方面。 ①书同文,即统一文字。 A.指出小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C.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A.主观积极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客观消极影响:毁灭了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A.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 B.秦朝只许官府办学,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⑴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⑵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三、秦朝的社会经济 1.农业方面。 ①兴修水利。 A.继续发挥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作用。 B.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C.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对灌溉农田,预防水害和交通运输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推广牛耕和改进后的铁农具。 ③兴建屯田、移民实边。击败匈奴后,从内地迁徙大批刑徒和一般民众到北部边地,这些人一面屯垦,一面戌边,对开发北方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西南成为秦朝重要的粮食供给地。 ⑤人们对农学十分重视,秦始皇焚书,也没有烧掉有关农作的“种树之书”。 2.手工业方面。 ①采矿、冶炼、制陶、造船、漆器、纺织等官私手工业有所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冶铁和冶铜。 ②蜀人卓氏、宛人孔氏等,都靠冶铁成为巨富。 ③制陶业多集中于风翔,凤翔画砖最为出色。 ④造船业也有进步,秦朝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 ⑤秦朝设有专职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 ⑥纺织业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3.商业方面。 ①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内市场店铺很多。 ②民间商人增多,出现了不少大商人。巴蜀的大商人名字叫清的寡妇甚至得到秦始皇 的客礼招待。 ③官府也兼营盐铁等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四、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徭役繁重。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等;征发徭役,筑长城,开灵渠,戍边塞,修驰道等。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 ②刑罚严酷。秦的刑罚名目繁多,对农民和奴隶往往轻罪重刑,从严惩处,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 ③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秦朝的田租、户赋要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已是相当沉重了,再加上名目繁多的捐税,农民很难承受。 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注意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①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 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 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C.陈胜、吴广兵败被害; 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 ②刘邦、项羽领导起义 A.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B.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 C.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3.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直接意义: 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C.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②间接意义: 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王朝对后世的影响。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②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造;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