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诊答案以及文言文译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成都一诊答案以及文言文译文

ID:578818

大小:51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通“赀”钱财)为骑郎,事(侍奉)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调动)释之补谒者。释之既(已经)朝毕,言秦所以(...的原因)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谈了很久)。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登记),尉尽(全部)不能对。虎圈从旁代尉对(回答)上所问禽兽簿甚悉(很详细),(皇帝)欲以观其能(不断提问),(啬夫)口对(口头对答)响应(如声音回应)无穷(滔滔不绝)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被称赞)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曾经)不能出口,岂学此啬夫谍谍(说个不停的样子)利口捷给(成语,言辞敏捷,善于应对)哉!且秦以(因为)任刀笔之吏(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1]  ”刀笔之吏”古代指“审判员”兼“记录员”。这里指舞文弄法的官吏),吏争以(把)亟疾(迅疾)苛察(苛刻烦琐,显示精明)相高(认为高明),然其敝(弊端)徒(仅仅,只是)文具(具备文章外在形式)耳,无惻隐(怜悯同情)之实(实质)。以故(因为这个缘故)不闻其(自己)过,陵迟(衰落颓败)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有辩才)而超迁(破格提拔)之,臣恐天下随风麈靡(跟风的样子),争为口辩(口头的辩才)而无其实(事物的实际)。”文帝乃止不拜(任命)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弊端),具以质(真实情况)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司马门不下),于是释之追止(使动)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乃使使承诏(传诏命)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其后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跑)岀,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交付)之廷尉。释之治问(审问)。曰:“县人来,闻跸①,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判处):一人犯跸,当(判处)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使动)吾马,吾马賴(依靠)柔和(性情温和),令(假如)他马,固(难道)不败伤(摔伤)我乎?而廷尉乃(竟然)当(判处)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共同遵守)也。今法如此,而更重(另外加重处罚)之,是法(这样的法律)不信(取信)于民也,且方(当)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令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公平所在)也,一倾(一旦偏失)而天下用法(执法者)皆为轻重(故意轻判或重判),民安(哪里)所措(放置)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曰:“廷尉当(判罪)是(正确)也。”后帝崩,景帝立,张廷尉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王相。‎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用家中资财换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都没有被调动官职,默默无名。袁盎知道他有贤能,于是请求调动释之补为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谈了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上虎圈,汉文帝询问上林尉登记在册的各种禽兽的情况,上林尉全都答不上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十分详尽,(皇帝)想看看他的本事(继续发问),(啬夫)对答如流,如声响回应而无穷尽。汉文帝于是命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说:“周勃和张相被称为忠厚的长者,但两个人议论事情时都不善于言谈,难道让人们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秦代由于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 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土崩瓦解了。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文帝就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令。文帝上了车,让张释之陪乘在身旁,车慢慢前行。文帝问张释之秦政的弊端,张释之都据实而言。到了宫里,文帝就任命张释之做了公车令。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也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前去阻止太子、梁王。然后检举揭发他们在皇宫门外不下车犯了“不敬”罪,并上奏给皇上。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便派使臣秉承她的意旨赦免了太子和梁王,太子、梁王才能够进入宫中。文帝后来又任命他做了廷尉。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然后廷尉向皇帝报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皇帝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后来,文帝去世,景帝即位。张释之侍奉了景帝一年多,后担任淮南王的国相。‎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