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2

ID:575430

大小:88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羽之死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字子长,今陕西韩城人。 司马迁 10 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拜儒学大师董仲舒学、古文家孔安国和玄学家黄生为师。 20 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 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撰写 《 史记 》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 《 史记 》 的撰写。人称其书为 《 太史公书 》 。 《 史记 》 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 本纪 、十表、八书、三十 世家 、七十 列传 五种形式。 《 史记 》 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 鲁迅 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 离骚 》” 。 《 史记 》 具有高度严谨公正的批判现实的史学精神和悲悯的人文主义精神 。 《 史记 》 最为传记文学的开端,司马迁尤其擅长对复杂时间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对复杂人格进行多为透视,极具传奇色彩。 楚汉争霸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胯下之辱 吕后专权 张良拜师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派兵驻守函谷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 约法三章 ”。 项羽 破釜沉舟 歼灭秦军主力,率诸侯军 40 万、秦军降卒 20 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项羽 进驻鸿门 ,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自料力量不敌,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 鸿门宴 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 刘邦:能屈能伸和狡诈 项羽:刚愎自用和优柔寡断 张良:多谋善断 范曾:老谋深算 樊哙:智谋果敢和粗犷中庸 项伯:简短糊涂 同年二月,项羽裂土分封 18 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 西楚霸王 ,定都彭城。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分别为王,企图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忍忿前往汉中, 途中烧毁所过栈道 ,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 西楚霸王 五月,田荣于齐地起兵反楚,刘邦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 56 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 项羽自率精兵 3 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 连老婆孩子都不顾 ,逃回荥阳。 战争开始 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有利地形, 分兵扼守险要 。 三年十月,韩信一反常规, 背水设阵 ,大败赵军。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之滨,平定齐地,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四年八月,楚军粮尽,划 鸿沟为界 ,东归楚、西属汉。 楚河汉界 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 。 十二月,调集各路大军 40 万人,将 10 万楚军包围于垓下。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 800 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至乌江兵败自刎。  乌江自刎 段意 第一段: 写垓下被围的困境 第二段和第三段 :写东城快战 第三段: 写项羽的东突溃围之战 第四段: 乌江自刎 比较性格 项羽:必可取而代之! 刘邦: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爱女人和女是 重情 爱战友是 重义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 多情善感 ,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 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 。 项羽悲歌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场面说明了什么? 众位勇士 对项羽的畏惧和尊敬 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 不忍心看到 他哭泣,写出项羽 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 勇猛无敌,骁勇善战,自负骄傲 项羽在乌江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那些性格特点? 拒渡:知耻重义 赐马:心地善良 赐头:视死如归 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 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 充满自信 ,又无法改变现实灭亡的现实,认为是 天命安排。 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 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残暴凶狠 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 命运的捉弄:鸿门宴会,田父指路 红颜祸水:儿女情长,沉迷女色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司马迁一直赞颂项羽是英雄,但为什么对他最后的评价却是这样否定和批评呢? 项羽的英雄事迹在 《 项羽本纪 》 中给予大量的描写和充分的肯定,不需要在最后多说了。 作为史学家,司马迁要给予项羽在历史上的公正地位和评价,而不能任随自己的感情行事,体现高度的治学严谨精神。 对项羽的失败 表示惋惜,怒其不争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