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教案5

ID:568561

大小:79.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共1课时 ‎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 ‎1教学目标 ‎ ‎1、学习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品味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 ‎2、将课文作为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一石三鸟,既能学习传记文学的相关知识,又能积累增长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3、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为我所用。‎ ‎2学情分析 ‎ ‎       学生在诗歌这块领域中对杜甫是熟悉的,当然对于杜甫的诗歌也是熟悉的,但是哪个时期写了哪些诗歌有时候是不明确的,很模糊的。所以人物传记这一块常忽略一些的问题,就是学生们不能从作品实际出发,不能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本节课就是用教材中所学的人物经历从而了解相应时期的作品的风格。‎ ‎3重点难点 ‎ ‎1、传记中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论述性强,阅读难度较大。‎ ‎2、传记阅读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介绍“传记文体”,顺势导入新课 ‎ ‎(多媒体显示传记作品的封面:《武则天传》、《居里夫人传》、《苏东坡传》、《杜鲁门传》、《霍金传》等等)‎ ‎        同学们读过传记吗?读过哪些传记?学生开始介绍自己所读。        ‎ ‎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种文体——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辑、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的作者在记述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情感、想像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冯至的笔迹,同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他的诗歌一起去感受一份与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炽热而跳动的心灵。(板书或多媒体显示课文标题)‎ 活动2【讲授】二、相关知识介绍 ‎ ‎       1、解题:“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源自于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2、要求学生从教材“阅读提示”中了解诗人冯至,并从网上搜集、整理他的知识信息。‎ ‎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活动3【讲授】三、在诗中读杜甫 ‎ ‎       这篇传记文学性较强,牵涉到的历史事件较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一些预习,最好能够做一些笔记和摘录。按“时间”、“社会状况”、“诗歌特点”、“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提炼课文各部分的核心信息。主要是杜甫的每个时期中代表诗歌的风格又是怎么样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选取其中某一时期进而深入探究其人生及诗歌的风格。‎ ‎       ‎ ‎(一)  浪漫少年(712——745年)‎ 生于儒学传统的家庭,而他最为骄傲的,一是他远祖文武全才;一是他家有学诗的传统。‎ 多媒体显示诗歌:“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杜甫七岁就会写诗。九岁的时候作品就用麻袋装。‎ 多媒体显示诗歌: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所作成一囊。《壮游》‎ 杜甫十五岁时,很好玩,很顽皮,身体健硕的如黄牛犊一般。‎ 多媒体显示诗歌: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 二十岁,杜甫开始漫游。天宝三载,在洛阳结交李白,后又遇到高适,三人结伴游于梁宋。‎ 多媒体显示诗歌: 忆与高李辈,论文入酒垆,两公壮思藻,得我色敷腴。《遣怀》‎ 碰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收获了伟大的友谊。这个时期的杜甫豪放浪漫,对前途充满理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首诗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杜甫年轻之时很浪漫,有理想,是太平盛世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 ‎(二)  残羹与冷炙(746——755年)‎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第二年进考场,一考失利。这早在李白预料之中。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李林甫把持朝政,他最嫉恨文人和艺术家,使杜甫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里遇到打击。 李林甫还给皇上上书说“野无遗贤”。落榜之后,杜甫流落长安,没有什么积蓄,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他写了《奉承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书上P4)“残杯与冷炙”、“买药都市,寄食友朋”等经济上的困顿使他追求功名,但改变不了他的病和饥寒的现状。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这期间,杜甫经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有一首诗描写了这十年的遭遇:《贫交行》。‎ 多媒体显示诗歌: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当然,长安十年也有杜甫心情好的时候,这时他会显露开朗、幽默的本性,写出一些潇洒飘逸的诗来,例如著名的《饮中八仙歌》:‎ 多媒体显示诗歌以及图片:‎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诗歌里描写盛唐八位“酒仙”,醉后众生相。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他赞美“饮中八仙”,也羡慕饮中八仙,他以酒仙们的洒脱来排遣自己人生的尴尬和落拓,悲夫诗圣!     诗歌特点: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反映在他长安前期的诗里: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三)穷年忧黎元( 755——759年)‎ 杜甫于长安混了十年,得一小官,异常激动,以为可为国效劳,随即回去探亲。途中写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杜甫将家安置于鄜州,只身到凤翔赴难,保驾,途中被俘,押至长安。次年逃出,到凤翔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很是狼狈。肃宗授予“左拾遗”。后因谏言而被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际遇坎坷,杜甫索性弃官,带全家逃至四川,投奔朋友严武。此时杜甫已经49岁了。‎ 现保存下来的杜甫的诗歌有1400多首,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大衰这一转折时期的种种社会矛盾、社会现实,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诗史”。安史之乱前夕,他有感于唐皇开边拓土,造成士兵大量伤亡,人民妻离子散和田园荒芜的现实,写下《兵车行》。(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如安史之乱中,目睹劳动人民因战乱所蒙受的痛苦,写下著名的“三吏”“三别”(多媒体显示诗歌)‎ 他还通过写自己经历离乱时的感受,写了《春望》表达天下人共同的感受。再如《月夜》、《月夜忆舍弟》念妻儿,想兄弟,亲情的表露。‎ 多媒体显示诗歌:‎ ‎《春望》 忧国忧民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兄弟》 亲情的表露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诗歌特点: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使脱去了浪漫主义斑谰的衣裳,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看到了杜甫惊人的写实功夫。‎ ‎     为了我们更好的、更加全面的了解杜甫,紧接下来再把杜甫后期的人生补充进来。‎ ‎(四)暂居西南时期(759——768年)‎ 多媒体显示图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总算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几间茅草屋住了下来。但在当年秋天,茅屋就被秋风吹破,杜甫于无奈之中写了这首诗,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慨叹。在成都,杜甫还瞻仰了他心中的偶像,三国时期名相诸葛亮的纪念祠,含泪写下了名篇《蜀相》,表达仰慕,感慨自己壮志难酬。‎ 多媒体显示诗歌:《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到了西南,先居成都,后因成都发生叛乱,又流寓梓州。之后又回到成都,又流落夔州。在州都的帮助下,杜甫总算有一间草堂住下来,草堂门前有一棵枣树,他的邻居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老太婆。老人因饥饿到杜甫门前打枣,杜甫总让她打,还时不时地接济她一些钱米。后来杜甫迁居,把房子让给一个吴姓亲戚居住。那位老太还是常来打枣充饥,但吴姓亲戚不让打,还用树枝插成篱笆墙把枣树圈起来。老妇很失望,找杜甫哭诉,杜甫便写了诗给吴姓亲戚,其中一首《又呈吴郎》。一棵枣树,几颗枣子,事虽小,但诗人却以小见大,情不自禁地将它同天下人的命运连在一起。‎ 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呈吴郎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五)漂泊时期(768-770年)‎ 多媒体显示诗歌:《旅夜书怀》老病一身,漂泊孤寂之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于大历三年离川东下,辗转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凭轩远眺,写出《岳阳楼》。‎ 多媒体显示诗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长期的流浪生活使得他患多种疾病:肺病,风湿病,糖尿病,耳聋,偏瘫。“右臂偏枯半耳聋。”请注意,杜甫自己老病一身,一介布衣,但他丝毫不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而是发自内心忧国忧民,此种思想境界,怎不堪称诗圣呢?‎ 诗圣之死:之后,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在沅湘一带又流浪了一年多。其间,他在耒阳差点被洪水淹死,耒阳的百姓还为他修了衣冠冢。后来,虽侥幸逃过此劫,但终因疾病折磨,就在从长沙回岳阳途中,在汨罗江上,在当年屈原投江的地方,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诗人永远合上了眼睛。‎ 杜甫的躯体曾流落在汨罗,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归葬他的故乡。至今人们仍有去前往凭吊!‎ 小结 ‎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活动4【活动】四、杜甫诗歌的情感 ‎ 我们从上面杜甫人生创作的诗歌中可以总结出典型情感。小组讨论归纳。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1、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2、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3、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4、眷恋亲情、友情。‎ 活动5【活动】五、培养探究能力 ‎ ‎1、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同时也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如果你是杜甫,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 ‎3、杜甫的人生事例,可以证明哪些观点?(如何将本文的材料充分用于我们的写作。) (1)逆境可激发人的斗志,催人成就一番大业。(论据:“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 (2)文学艺术家应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才能有更大的作为。(论据:杜甫忧国忧民、从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 (3)人民公仆就应心怀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论据:P9杜甫不愿重蹈高适覆辙,去过逢迎长官、鞭打人民的生活,虽然贫穷,也辞却河西县尉的任命。) (4)人民公仆应以身作则,敢于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论据:P14杜甫不顾生死上疏援救房琯,正是他认真履行“左拾遗”谏臣的职责。) (5)人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心中的理想,否则将一事无成。(论据:杜甫的一生是万方多难的一生、巅沛流离的一生,但他却从未放弃心中的追求,心中的理想,最终成为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6)文学艺术家应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和伟大时代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论据:杜甫从开始的个人奋斗、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的转变,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才成就了他“诗圣”的美名、“诗史”的诗歌成就。) ‎ 活动6【活动】六、拓展延伸 ‎ ‎1、杜甫其影响 多媒体显示:‎ 中唐诗人张籍曾把杜诗一卷烧成灰末掺入饭中吃下,目的是“使我肺腑常清新”,用杜诗的精神营养自己。‎ ‎2、写给杜甫的诗 多媒体显示:‎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退色的 街道和松林 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 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 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 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时惟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你甚至从未听说过济慈和叶芝 秋风,吹亮了山颠的明月 乌鸦,撞开了你的门扉 皇帝的车马隆隆驰过 继之而来的是饥饿和土匪 但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 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中途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 ‎——西川《杜甫》‎ 活动7【活动】七、课堂总结 ‎ ‎       在杜甫生活的近60年的时间中,随着年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以及作者本身思想、情绪的不同,所创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歌,有的记叙时事、议论时政,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有的流露出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亲朋邻里的真挚情意。但无论内容如何,杜甫诗歌总体来说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有着精于锤炼而又天然自成的语言。‎ 活动8【作业】八、布置作业 ‎ ‎1、课后再细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一步通过杜甫的诗章去感受那伟大的声音;‎ ‎2、课下寻找资料,最好能阅读《杜甫传》全文。‎ ‎3、写感动唐朝十大诗人——杜甫颁奖辞 ‎4、写《杜甫传》读后感。‎ 教师执笔:‎ 你从诗家走来,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你从朝堂离去,苦难让你痛断肝肠。‎ 身居茅屋却心忧黎元;广厦万间,是你庇佑寒士的心房。‎ 低下的是眉头,挺起的是脊梁。‎ 一代诗圣,当仁不让!‎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 第一课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 ‎1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介绍“传记文体”,顺势导入新课 ‎ ‎(多媒体显示传记作品的封面:《武则天传》、《居里夫人传》、《苏东坡传》、《杜鲁门传》、《霍金传》等等)‎ ‎        同学们读过传记吗?读过哪些传记?学生开始介绍自己所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种文体——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辑、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的作者在记述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情感、想像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冯至的笔迹,同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他的诗歌一起去感受一份与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炽热而跳动的心灵。(板书或多媒体显示课文标题)‎ 活动2【讲授】二、相关知识介绍 ‎ ‎       1、解题:“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源自于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2、要求学生从教材“阅读提示”中了解诗人冯至,并从网上搜集、整理他的知识信息。‎ ‎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活动3【讲授】三、在诗中读杜甫 ‎ ‎       这篇传记文学性较强,牵涉到的历史事件较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一些预习,最好能够做一些笔记和摘录。按“时间”、“社会状况”、“诗歌特点”、“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提炼课文各部分的核心信息。主要是杜甫的每个时期中代表诗歌的风格又是怎么样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选取其中某一时期进而深入探究其人生及诗歌的风格。‎ ‎       ‎ ‎(一)  浪漫少年(712——745年)‎ 生于儒学传统的家庭,而他最为骄傲的,一是他远祖文武全才;一是他家有学诗的传统。‎ 多媒体显示诗歌:“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杜甫七岁就会写诗。九岁的时候作品就用麻袋装。‎ 多媒体显示诗歌: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所作成一囊。《壮游》‎ 杜甫十五岁时,很好玩,很顽皮,身体健硕的如黄牛犊一般。‎ 多媒体显示诗歌: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 二十岁,杜甫开始漫游。天宝三载,在洛阳结交李白,后又遇到高适,三人结伴游于梁宋。‎ 多媒体显示诗歌: 忆与高李辈,论文入酒垆,两公壮思藻,得我色敷腴。《遣怀》‎ 碰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收获了伟大的友谊。这个时期的杜甫豪放浪漫,对前途充满理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首诗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杜甫年轻之时很浪漫,有理想,是太平盛世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 ‎(二)  残羹与冷炙(746——755年)‎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第二年进考场,一考失利。这早在李白预料之中。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李林甫把持朝政,他最嫉恨文人和艺术家,使杜甫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里遇到打击。 李林甫还给皇上上书说“野无遗贤”。落榜之后,杜甫流落长安,没有什么积蓄,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他写了《奉承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书上P4)“残杯与冷炙”、“买药都市,寄食友朋”等经济上的困顿使他追求功名,但改变不了他的病和饥寒的现状。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这期间,杜甫经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有一首诗描写了这十年的遭遇:《贫交行》。‎ 多媒体显示诗歌: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当然,长安十年也有杜甫心情好的时候,这时他会显露开朗、幽默的本性,写出一些潇洒飘逸的诗来,例如著名的《饮中八仙歌》:‎ 多媒体显示诗歌以及图片:‎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诗歌里描写盛唐八位“酒仙”,醉后众生相。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他赞美“饮中八仙”,也羡慕饮中八仙,他以酒仙们的洒脱来排遣自己人生的尴尬和落拓,悲夫诗圣!     诗歌特点: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反映在他长安前期的诗里: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三)穷年忧黎元( 755——759年)‎ 杜甫于长安混了十年,得一小官,异常激动,以为可为国效劳,随即回去探亲。途中写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杜甫将家安置于鄜州,只身到凤翔赴难,保驾,途中被俘,押至长安。次年逃出,到凤翔见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很是狼狈。肃宗授予“左拾遗”。后因谏言而被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际遇坎坷,杜甫索性弃官,带全家逃至四川,投奔朋友严武。此时杜甫已经49岁了。‎ 现保存下来的杜甫的诗歌有1400多首,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大衰这一转折时期的种种社会矛盾、社会现实,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诗史”。安史之乱前夕,他有感于唐皇开边拓土,造成士兵大量伤亡,人民妻离子散和田园荒芜的现实,写下《兵车行》。(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如安史之乱中,目睹劳动人民因战乱所蒙受的痛苦,写下著名的“三吏”“三别”(多媒体显示诗歌)‎ 他还通过写自己经历离乱时的感受,写了《春望》表达天下人共同的感受。再如《月夜》、《月夜忆舍弟》念妻儿,想兄弟,亲情的表露。‎ 多媒体显示诗歌:‎ ‎《春望》 忧国忧民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兄弟》 亲情的表露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诗歌特点: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使脱去了浪漫主义斑谰的衣裳,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看到了杜甫惊人的写实功夫。‎ ‎     为了我们更好的、更加全面的了解杜甫,紧接下来再把杜甫后期的人生补充进来。‎ ‎(四)暂居西南时期(759——768年)‎ 多媒体显示图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总算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几间茅草屋住了下来。但在当年秋天,茅屋就被秋风吹破,杜甫于无奈之中写了这首诗,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慨叹。在成都,杜甫还瞻仰了他心中的偶像,三国时期名相诸葛亮的纪念祠,含泪写下了名篇《蜀相》,表达仰慕,感慨自己壮志难酬。‎ 多媒体显示诗歌:《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到了西南,先居成都,后因成都发生叛乱,又流寓梓州。之后又回到成都,又流落夔州。在州都的帮助下,杜甫总算有一间草堂住下来,草堂门前有一棵枣树,他的邻居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老太婆。老人因饥饿到杜甫门前打枣,杜甫总让她打,还时不时地接济她一些钱米。后来杜甫迁居,把房子让给一个吴姓亲戚居住。那位老太还是常来打枣充饥,但吴姓亲戚不让打,还用树枝插成篱笆墙把枣树圈起来。老妇很失望,找杜甫哭诉,杜甫便写了诗给吴姓亲戚,其中一首《又呈吴郎》。一棵枣树,几颗枣子,事虽小,但诗人却以小见大,情不自禁地将它同天下人的命运连在一起。‎ 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呈吴郎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五)漂泊时期(768-770年)‎ 多媒体显示诗歌:《旅夜书怀》老病一身,漂泊孤寂之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于大历三年离川东下,辗转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凭轩远眺,写出《岳阳楼》。‎ 多媒体显示诗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长期的流浪生活使得他患多种疾病:肺病,风湿病,糖尿病,耳聋,偏瘫。“右臂偏枯半耳聋。”请注意,杜甫自己老病一身,一介布衣,但他丝毫不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而是发自内心忧国忧民,此种思想境界,怎不堪称诗圣呢?‎ 诗圣之死:之后,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在沅湘一带又流浪了一年多。其间,他在耒阳差点被洪水淹死,耒阳的百姓还为他修了衣冠冢。后来,虽侥幸逃过此劫,但终因疾病折磨,就在从长沙回岳阳途中,在汨罗江上,在当年屈原投江的地方,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诗人永远合上了眼睛。‎ 杜甫的躯体曾流落在汨罗,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归葬他的故乡。至今人们仍有去前往凭吊!‎ 小结 ‎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活动4【活动】四、杜甫诗歌的情感 ‎ 我们从上面杜甫人生创作的诗歌中可以总结出典型情感。小组讨论归纳。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1、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2、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3、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4、眷恋亲情、友情。‎ 活动5【活动】五、培养探究能力 ‎ ‎1、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同时也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如果你是杜甫,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 ‎3、杜甫的人生事例,可以证明哪些观点?(如何将本文的材料充分用于我们的写作。) (1)逆境可激发人的斗志,催人成就一番大业。(论据:“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 (2)文学艺术家应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才能有更大的作为。(论据:杜甫忧国忧民、从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 (3)人民公仆就应心怀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论据:P9杜甫不愿重蹈高适覆辙,去过逢迎长官、鞭打人民的生活,虽然贫穷,也辞却河西县尉的任命。) (4)人民公仆应以身作则,敢于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论据:P14杜甫不顾生死上疏援救房琯,正是他认真履行“左拾遗”谏臣的职责。) (5)人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心中的理想,否则将一事无成。(论据:杜甫的一生是万方多难的一生、巅沛流离的一生,但他却从未放弃心中的追求,心中的理想,最终成为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6)文学艺术家应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和伟大时代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论据:杜甫从开始的个人奋斗、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的转变,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才成就了他“诗圣”的美名、“诗史”的诗歌成就。) ‎ 活动6【活动】六、拓展延伸 ‎ ‎1、杜甫其影响 多媒体显示:‎ 中唐诗人张籍曾把杜诗一卷烧成灰末掺入饭中吃下,目的是“使我肺腑常清新”,用杜诗的精神营养自己。‎ ‎2、写给杜甫的诗 多媒体显示:‎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 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 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无数个秋天指向今夜 我终于爱上了眼前退色的 街道和松林 在两条大河之间,在你曾经歇息的 乡村客栈,我终于听到了 一种声音:磅礴,结实又沉稳 有如茁壮的牡丹迟开于长安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 你时惟一的灵魂 美丽的山河必须信赖 你的清瘦,这易于毁灭的文明 必须经过你的触摸然后得以保存 你有近乎愚蠢的勇气 倾听内心倾斜的烛火 你甚至从未听说过济慈和叶芝 秋风,吹亮了山颠的明月 乌鸦,撞开了你的门扉 皇帝的车马隆隆驰过 继之而来的是饥饿和土匪 但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 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 千万间广厦遮住了地平线 是你建造了它们,以便怀念那些 流浪中途的妇女和男人 而拯救是徒劳,你比我们更清楚 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 ‎——西川《杜甫》‎ 活动7【活动】七、课堂总结 ‎ ‎       在杜甫生活的近60年的时间中,随着年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以及作者本身思想、情绪的不同,所创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歌,有的记叙时事、议论时政,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有的流露出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亲朋邻里的真挚情意。但无论内容如何,杜甫诗歌总体来说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有着精于锤炼而又天然自成的语言。‎ 活动8【作业】八、布置作业 ‎ ‎1、课后再细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一步通过杜甫的诗章去感受那伟大的声音;‎ ‎2、课下寻找资料,最好能阅读《杜甫传》全文。‎ ‎3、写感动唐朝十大诗人——杜甫颁奖辞 ‎4、写《杜甫传》读后感。‎ 教师执笔:‎ 你从诗家走来,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你从朝堂离去,苦难让你痛断肝肠。‎ 身居茅屋却心忧黎元;广厦万间,是你庇佑寒士的心房。‎ 低下的是眉头,挺起的是脊梁。‎ 一代诗圣,当仁不让!‎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