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巴金这个人》课文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冰心:巴金这个人》课文解读

ID:562217

大小: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课文解读 ‎2. 冰心:巴金这个人……‎ ‎ ‎ ‎ ‎ ‎1.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作者吴泰昌是文坛的有心人,多年来,他随身总是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一架口袋型的自动相机。在种种文友之间相互拜访与聚会中,种种文坛盛事或笔会里,他会随手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或者掏出小本子把一些谈话及细节飞速地记录下来。吴泰昌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来观察今天,选择今天,记录今天和收藏今天的。当“今天”渐渐成为历史时,这些资料珍贵的历史性便一点点显现出来。吴泰昌对文坛有浓烈的热情。他与文友们真诚交往,尊敬先辈,亲切后生。为人又急公好义,替人出力,排难解纷,不辞辛苦。从他个人的视角看,文坛是情感化的。他把文坛看做花坛。所以,他才会这样珍视文坛的点点滴滴。许多年里,吴泰昌供职于《文艺报》。由于他的敬业心强,整日奔波于各个城市和各种会议之间,因之亦得便于广泛地采撷文坛生活。他所收集的文坛资料少人可比,大大小小写满了文字的记录本至少可以装满一箱,他自己拍的和他保存的他人拍摄的照片更是难以计数。这一切,全是第一手的,无可重复,都是他身临目见的记录与发现。‎ 本文是作者为巴金百年寿辰而写的暖寿文章。‎ ‎⑵基本解读 ‎《冰心:巴金这个人……》记录了几件冰心与巴金交往的鲜为人知的事情。文章看似松散,但由作为冰心与巴金之间友情见证人的吴泰昌所写,无论是作为文学史料,还是对后人研究冰心与巴金两人的友谊却都是很有帮助的。冰心与巴金的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好好休息,尽情享受”。这一部分以冰心建议给巴金的电文为标题,八个字非常随意,却恰恰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 第二部分“淡交如水,大道若弦”‎ ‎。这是借用冰心、巴金研究者的话作小标题。这句话是对冰心与巴金关系的最好概括。表面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交往,但是他们又都在仰慕着对方,欣赏着对方,支持着对方,他们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三部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以冰心题赠给巴金的话作小标题。这是他们两人之间友谊的见证。作者试图从多个角度探寻冰心与巴金之间友谊的源流,最后以余思牧先生的话作结:“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文章就是以这三句话作领起,穿插了许多冰心与巴金交往的片段,给读者展现了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在零散的材料中作作出分析和概括,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巴金这个人┅┅”是文章的线索,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参考答案:‎ 文章很少直接写到巴金,但是从各人尤其是冰心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巴金的轮廓。冰心说:“巴金这人辛苦一辈子,勤奋一辈子,认真一辈子”。冰心还常说:“巴金是讲真话的”。余思牧认为“冰心欣赏巴金的纯真、坦诚、大公无私,巴金也一样欣赏冰心的坦率、坚强、友善”。‎ 另外从巴金的行为上也可以总结其为人:巴金几十年不拿工资;参加作协会议也不报销飞机票;巴金大力倡导建设现代文学馆,并带头捐款捐物;冰心研究会成立,巴金乐意担任会长;等等。‎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巴金这个人……”:巴金是一个勤奋、认真,敢说真话、大公无私、人品文品俱佳的现当代文学大师。‎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筛选与分析材料的能力。‎ 参考答案:‎ 冰心提议用“好好休息,尽情享受”作为电文给巴金拍电报。用这么随意的八个字作为电文,既轻松活泼,又反映了冰心对巴金的了解,只有挚友才会想出这么一句贺词来的。‎ 冰心丧夫,反倒担心巴金牵挂自己,因而嘱托泰昌转告自己赏花的一些细节给巴金,以免除巴金的牵挂,足见两人的互相关心。‎ 冰心热情支持巴金提议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多方呼吁,而且积极捐赠自己珍藏的手稿,就是要完成老朋友的心愿。‎ 巴金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巴金曾公开表示不再兼任一切荣誉和名誉职务,但他却乐意担任冰心研究会的会长,还亲自签名聘任了顾问、副会长,足见他对冰心的仰慕和支持。‎ 巴金给《冰心传》作序,在序中热情赞扬了冰心的为人与为文的优秀品质,也足见他对冰心的敬仰。‎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比较,体会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的特色。‎ 本题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必强求一致。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是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文章结构形式,它的好处是一目了然,层次感非常强。但也有缺点,文章的整体性被削弱,同时标题的拟定是一个难题,标题拟不好反倒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3.相关资料 ‎⑴冰心简介 冰心(1899—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有冰心女士、男士等。190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福建长乐县。父亲是清政府的海军军官。1904年她随父移居烟台,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自幼热爱大海。1911年进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子中学学习,1918年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两个家庭》,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随后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姊》等。1921年后,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作品多以“母爱”或“人类之爱”为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理想。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英国文学,同时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1926年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31年写了小说《分》,标志着她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32年北新书局开始分集出版《冰心全集》。抗战爆发后,冰心于1938年到昆明,1940年到重庆,曾以“男士”的笔名写了散文《关于女人》。1946年抗战胜利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秋回国,写了散文《归来以后》等作品,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出版了《陶奇的暑期日记》。1958年3月《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她的《再寄小读者》,内容多为介绍国外见闻、歌颂友谊以及勉励儿童努力上进。此外,还出版了《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小橘灯》,以及《冰心小说散文选》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香港朝阳出版社还出版了她的散文集《樱花和友谊》、《我们这里没有冬天》。粉碎“四人帮”以后,她开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三寄小读者》。建国以后,冰心曾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活动。‎ ‎⑵巴金的功业 之一:用文学扫除心灵垃圾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巴金对文学的见解。巴金多次说明他不是为当作家而提笔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他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们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感情。”《家》、《春》、《秋》、《雾》、《雨》、《电》、《憩园》、《寒夜》无不体现着这样的文学理念。‎ 之二:用翻译拥抱整个世界 巴金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身份经常被人们忽视。他懂得英文、法文、俄文、日文、德文等多种语言,还有世界语。从1922年根据英译本翻译俄国人迦尔洵的小说《信号》开始,翻译一直伴随着他的创作。他的译文全集足足有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中尤以俄国作品居多。翻译家高莽先生说:“巴金先生绝对是大翻译家。他曾说翻译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为了学习,他总说自己是‘试译’。他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思想形成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和他的思想都是吻合的。巴金先生的语言很美,他对翻译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要准确,也要用文学来表达情感,表现原著的韵味,不能完全死抠字句。”‎ 学者李辉认为:“巴金的翻译是世界性的,在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等人著作的同时,他也翻译了历来被认为是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还有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处女地》以及散文诗、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等等,这凸现出巴金浓厚的文化兴趣与独特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出他在文化创造上的丰富性。”‎ 之三:用出版举荐文坛新人 陈丹晨先生认为,巴金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从1934年创办《文学季刊》到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再到1957年创刊的《收获》,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巴金以决不惟利是图的严肃出版理念、以杰出的文化判断力和认真的编辑态度、以真诚、热情的友谊,把一大批作者吸引在他的周围。当年,曹禺、萧乾、鲁彦、刘白羽、何其芳、卞之琳、严文井、荒煤……一批作家的处女作或代表作,都是由巴金发表和出版。八十年代,从维熙、谌容、张洁、沙叶新、张一弓、张辛欣等不少在新时期走上文坛的年轻作家,同样得到了巴金的扶持、鼓励和保护。特别每当有年轻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评时,巴金总是公开站出来发表文章,声援他们,为他们辩护。在八十年代文坛,对于那些受惠于巴金的作家们来说,作为编辑家、出版家的巴金,无疑也是一棵为他们挡住风沙的大树。“他对文学的兼容并蓄,对年轻人的爱护和扶持,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之四:用行动推进文化事业 巴金晚年向国家图书馆等处捐献大量藏书;他还不遗余力地建议并促成现代文学馆的建成,并为此捐出了自己的15万元稿费、手稿和藏书,已建成的现代文学馆大门的把手上永久地留下了他的手印。他念念不忘的另一件事是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之五:用真话敲打麻木不仁 巴金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在1978年12月开始动笔,历时八年完成了150篇。合订结集的《随想录》出版后,在思想界和读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巴金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陈丹晨说:“巴金一生追求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做人要正义、互助、自我牺牲。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这些烙印。”以李辉的理解,是因为有了《随想录》,巴金才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格才最后以这种方式得以定型,并且与他早年希望成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而做出的那些未能实现的努力,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巴金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伟大就在于真诚。”‎ ‎(摘自《大公报》郑叶、陶澜文)‎ ‎⑶冰心与巴金 冰心与巴金80年的交往,为我们的文学史谱写下最真、最美、最纯的乐章。我在想:友爱正如美酒那样历久弥香,而友爱附着於生命之中,活着,才有不渝的友爱。“五四运动”把冰心推上了文坛,巴金正是从阅读到的冰心小说和诗文中结识了她。受冰心文学作品魅力的感染,巴金开始步入文坛。自三十年代初,冰心和巴金相识并逐渐结成了真诚的挚友。及至世纪之末,耄耋之年的冰心和巴金,依然亲如姐弟。80年始终不渝的友爱,成为当代文坛耳熟能详的佳话。活着,是一种无比美好的福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谊,因为活着,才释射出旖旎的光彩。人生在历经磨难后,往往会呈现出百炼成钢的色彩。自一九五七年后,冰心家出了三个“右派”。二十年间,冰心被裹挟於政治浪潮,忍受了许多的不公平待遇。巴金被视为“牛鬼”批斗,屡遭屈辱,十年“文革”,只以“一个读者”的署名发表过一篇文章,其妻萧珊遭迫害因病去世。可贵的是,巴金有信心“看他们(四人帮)的垮台,我果然看到了。”冰心也相信“存在就是力量,活下去就是战斗”‎ ‎。倘若缺乏生命的韧性,巴金和冰心的友爱之曲又怎能在拨云见日后再度奏唱?尽管步入晚年后的冰心和巴金一直被伤病所缠绕,但他们相互关怀和勉励,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他们的生命凸现出令人钦佩的韧性。巴金曾致冰心说:您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冰心致巴金说:你有着我的全部友情。1999年2月28日,冰心与世长辞,而巴金长年多病,依然坚韧地谱写生命之歌。冰心和巴金的友爱,注定会被后人所传颂。每个人都注定会死去,但为了我们身边萦绕的情谊,要努力地活下去。生命永不言败,友爱才能永葆青春。‎ ‎(节选自虹梓《活着才有不渝的友爱——<世纪之交——冰心与巴金>读后》)‎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