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池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ID:553834

大小:1.58 M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24.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 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 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25.有学者认为:“刘邦之皇权,是一种新型的相对性之有限皇权。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材料观点可以用来解说,汉初 A.无为而治国策难以实施 B.郡国并行符合当时治国实际 C.社会动荡导致君权弱化 D.内外朝制度出现具有必然性 ‎26.下表为唐代不同时期户口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的唐朝 A.均旧制将难以为继 B.安史之乱必然爆发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户籍管理走向成熟 ‎27.针对统治者暴政,孟子指出,“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而黄宗羲则指出,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敞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据此可知,黄宗羲对孟子思想的发展体现在 A.突出了对个别暴君的抨击 B.明确了推翻君主制度的方案 C.超越了对君主个体的批判 D.突破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窠白 ‎2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坚持“人臣无外交"理念,认为“天子亲揽万机",官员“非派令兼办夷务,本无外交之意”,这一理念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国家利益 C.加剧了外交危机 D.激化了社会矛盾.‎ ‎29.据天津、烟台、胶州三个港口统计, 1894年输人的洋纱仪为18万多担,但到1898年已激增到近50万担,4年内增加到264%。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导致 7‎ A.民众的反洋货运动高涨 B.华北自然经济的全面解体 C.加快华北地区经济发展 D.进一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 ‎30.1942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自愿基础上.组织农民建立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农业集体劳动合作组织,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这一指示的主要日的是 A.推动农业集体化进一步深入 B.巩固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 C.保护和发展根据地小农经济 D.增强反抗外来侵略的力量 ‎31.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毛泽东的这一讲话,‎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进一步阐释了“双百"方针的作用.‎ C.强调对科学艺术工作的态度应慎重 D.意在构建社会主义的艺术意识形态 ‎32.据统计公元前404- 362 年雅典有8起告发案件由公民大公审理,只有4起是在陪审法庭上审理,但是公元前361--322年,27起告发到公民大会的案件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这--变化反映出 A.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制约 B.陪审法庭代表了公平正义 C.陪审法庭的司法地位提高 D.公民大会不再是权力中心 ‎33. 16世纪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而工人工资只上涨了20% -30%。资本家用比15世纪价值还低的劳动力生产商品,卖出的价格却比15世纪高出好儿倍。导致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 A.黑奴贸易增加了西欧人力 B.商业革命扩大了贸易规模 C.价格革命影响了西欧市场 D.工业革命刺激了市场需求 ‎34.法国大革命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想像空间,但是,大革命经过多次反复之后,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欲望横流、道德沉沦的讽刺画面。当时有诗人写道:“为什么我从白天到晚上总是想到疯狂呢?”以下能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是 A.《十日谈》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35.1949年11月,美英等西方15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其中对华禁运的项目比对苏东国家多300余种。据此可知,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意图是 A.激化中国与苏东国家间的矛盾 B.阻止苏东国家的科技进步 C.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发展 D.促进西方“新经济”的出现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发生着重大变化。1801年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5% ,1841年为22.1%,186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7. 8%,而1901年则为6. 4%。在收入差距方面,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 ,到1848年,1. 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工业革命已完成的1867 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 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由于英国近代工厂大多建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旁边,这样在就近取水解决工业用水和动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处理日益增加的工业废水。连续不断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自然排放,完全超过了河流和大地的自净能力,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臭河”,‎ ‎——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7‎ ‎——摘编自王志安《中外工业化道理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指出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化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12 分)‎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近代西方重大理论成就及政治事件对应简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4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慈禧太后、奕诉等清朝最高统治者,对外依靠侵略者的帮助,对内则注意调整同曾国藩集团的关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慈禧太后上台后对曾国藩集团的放手使用,改变了过去既使用又限制的方针,调整了满族贵族和曾国藩湘军集团的关系,而曾国藩湘军集团也就得以发展成为地主阶级当权派中最大的实力派。以1863年为例,当时清廷共设8个总督.15个巡抚实缺,相军集团竟占了5个总督、9个巡抚。曾国藩湘军集团不仅拥有军事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政权和财权。清王朝在义和团运动中几乎墙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已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进行改革。‎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统治秩序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统治秩序变化产生的影响。(6分)‎ ‎46.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经过几 年的努力和追赶,到70年代中期,苏联在军事上已同英国达到了某种均势。在此基础上,苏联利用美国“越战后遗症”未消,"水门事件”和经济危机,一面同美国在欧洲大讲”缓和”,一面在非洲、中亚、南亚发动攻势,扩张势力。1976年1月插手安哥拉,支持安哥往人民解放运动,击溃了安哥拉解放阵线,把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赶出城市,后又支持安哥拉入侵扎伊尔。1977 年支持埃塞俄比亚同索马里作战,迫使索马里从欧加登地区概兵。1978 年苏联把越南拉入“经互会”,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不久就支持越南侵略束埔寨。1979 年,苏联又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王春良祝明《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在外交上“四处出击”的背景。(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这些外交活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47.[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孙承宗(1563年- -1638 年)直隶保定人,明代杰出军事家。孙承宗年轻时曾在边境教书,喜欢和低级军官和老兵们谈边境情况和山川险要等兵要地志。万历年间他中进士,步入仕途。天启初年升任兵部尚书。当时辽西局势危急,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原职前往辽东督师山海关、蓟、辽等地军务。到任后,即着手定军制,建营寨,练火器,治军储,善甲仗,筑炮台,买马、采木。修筑城堡数十处,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还拯救难民,增练骑兵,招募兵员,克实军队。在孙承宗的领导下,明军在辽西建立了一个坚围的防街御体系。它以山海关为根本,在关外层层设防。其中以辽宁的宁远和锦州为重点,凭“坚城与大炮”屡次击败后金军的大举进攻,并拓地二百余里,几乎恢复了过西全部失地。直到吴三桂降清前,清军一直未能攻占山海关。虽曾几次烧道入关,铁骑闯入冀鲁平原.但终因山海关未下,后方感受威胁而不得不撇出关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承宗在辽西备战的特点。(6分)‎ 7‎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孙承宗构建辽西防御体系的作用。(9分)‎ ‎24.[答案] 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来看,自中丁以来至阳甲,殷固有王位继承制度被破坏,违反嫡长制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政治生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折射出王位继承缺乏理性思考,故本题选B项;材料中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方式,不能说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和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故排除A、C项;血缘宗法关系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看不出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故排除D项。‎ ‎25.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刘邦之皇权是-种新型的相对性之有限皇权,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 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诸侯王国”的存在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制度创新,符合当时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且这些同姓王在汉初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故本题选B项,其他选项体现不出材料的这一主旨。‎ ‎26.[答案] A ‎[解析]从表格中唐代户 口的数据变化看,自唐朝初年至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户口数迅速增加。随着户数及人口数的急剧增长,导致唐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无法继续维持,所以选择A项。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到南宋时期完成的,C项与材料不符。材料只是户口数的增加,未涉及户籍管理,排除D项。‎ ‎27.[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孟子反对暴君。若君主不仁不义,就失去作为君主的资格,成为民众讨伐的对象;黄宗羲超越了对君主个体的批判,对以天下为私产的君主群体进行批判,故本题选C项。突出了对个别暴君的抨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故排除A项;在明清时期,还没有明确推翻君主制度的方案,故排除B项;黄宗羲的思想仍然是儒家人本思想的范畴,没有突破儒家人本思想的窠白,故排除D项。‎ ‎28. [答案] C ‎[解析]“人臣无外交"理念是出于维护皇权需要而进行的设计,认为官员如无皇权授权则无权处理外交事宜,并非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故A、D错误。“人臣无外交”理念属于封建性质的外交思想,阻碍了中外外交联系,不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 ‎29.[答案] A ‎[解析]天津、烟台、胶州三个港口1894-1898年的洋纱输入量急剧增加,严重冲击了华北地区的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未完全解体,B、C项错误。洋货对自然经济的冲击进一步激化了群众对洋货的抵制,属于民族矛盾,而非阶级矛盾,故A项正确,D项错误。‎ ‎30.[答案] D ‎[解析]‎ ‎1941-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的大规模进攻,根据地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缓解根据地面临的困难,各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展开了大生产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D项正确。A项中农业集体化这个名词概念的内延外涵要把握清楚。它开始于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渐推行由初级社到高级合作社的转变,实现农村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的转变。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平二调、一大二公的更高一级的集体化,故错误。B项中土地革命成果的巩固应该是打压地主豪强。抗日战争期间是积极联合各个阶层的民众积极参加御辱。故在土地政策上“双交双减”。材料无体现对地主豪强的打压,故排除。C项中是对材料的总结归纳,以此在艰难的相持中保存实力,为持久抗日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故排除。‎ ‎31.[答案] B 7‎ ‎[解析]题干所示为毛泽东的讲话,他主张“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进一步阐释 了“双百”方针的作用,故B项正确。1956 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A项错误;“双百”方针并不是要求科学和艺术工作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而是我党对待科学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的态度,C项错误;“双百”方针的提出意在促进科学和艺术的发展,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3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得知,古雅典由陪审法庭审理的案件迅速增加,表明陪审法庭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故C正确。材料表明公民大会在司法审理中的作用下降,但并非指其权力受到制约,也不能说明公民大会就不再是权力中心,故A、D错误。陪审法庭只代表了程序正义,不等于实际正义,故B错误。‎ ‎33. [答案] C ‎[解析]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大量的黄金白银进人欧洲,引发价格革命,使西欧物价上升,打击了传统封建势力,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故C正确。黑奴贸易中非洲劳动力主要运往美洲,而不是西欧,排除A。材料主要涉及价格革命,而非商业革命,B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时空不符,排除D。‎ ‎34.[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后社会依然动荡,黑暗,并未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理性王国,人民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故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其特点为不再突出理性,想象与夸张的手法、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巴黎圣母院》正是对这一-背景下丑恶黑暗的鞭笞,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歌颂。所以B项正确。A项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的作品,主要抨击封建道德与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类个性,故排除。C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故排除。D项《老人与海》是美国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故排除。‎ ‎35.[答案] C ‎[解析]巴 黎统筹委员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发展,所以C项正确。A项中国与苏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关系良好。故错误。B项阻止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并无逻辑关系,新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故排除。‎ ‎41.[答案](1)有利因素: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长期稳定;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殖民地,积累了原始资本;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等。(7分,答出三点6分,四点7分)问题:牺牲了农业和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每点2分,共6分)‎ ‎(2)不同:在所有制上(1分):英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2分);在工业化路径.上(1分) :英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中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2分);在发展方式上(1分):英国属于粗放型增长,中国属于集约型增长(2分);在资金来源上(1分):英国主要依靠海外殖民地市场,中国主要依靠国家积累(2分)。(共12分)‎ ‎[解析](1)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市场等角度分析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结合材料一可知,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人的比重在近百年间急剧下降,收人差距悬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 ‎(2)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以从所有制、工业化路径、发展方式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对中国新型工业化和英国工业化道路进行对比,进而理解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42. [答案示例]论题 :近代平等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分)‎ 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7‎ ‎,这一思想推动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平等观的传播,有利于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该思想反对“王权至上”的封建等级秩序,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近代平等观,影响了美国、法国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进程。总之,近代平等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相辅相成。(10 分)‎ ‎.[解析]材料信息提供了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和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在拟定论题时既可以从宏观视角把握启蒙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微观层面谈某一具体思想与具体政治事件的联系。从宏观视角拟定论题,如:启蒙思想家的制度构想与近代西方政治实践。从微观视角拟定论题,如:近代平等观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思想与法国大革命;三权分立思想与美国政治实践;启蒙思想与美国《独立宣言》等。‎ ‎45.[答案] (1)变化:汉 族地主势力上升(1分) ;形成地方军事集团(1分);汉族官员权力有所扩大(1分)。原因: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太平天国等)(2分);争取列强的支持(2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分)。(共9分)‎ ‎(2)影响:对地方而言,获得- -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展(3 分) ;对中央而言,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3分)。(共6分)‎ ‎46.[答案] (1)背景 :苏联经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发展,军事实力大大加强(3分) ;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政局的影响以及越南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削弱(3分);亚非许多国家刚刚摆脱欧美列强控制(3分)。(共9分)‎ ‎(2)影响:进-步恶化了苏联的经济形势;苏联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恶化;导致中苏关系更加紧张;促使中美改善关系并进而建交。(6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分)‎ ‎47.[答案] (1)特点: 修筑坚固城堡(2分);充实并训练边境军队(2分);发挥火器作用(2分)。(共6‎ 分)‎ ‎(2)作用:屡次击败后金(清)军的大举进攻(3分);恢复了辽西全部失地,威胁入关清军的后方(3‎ 分);但消极防守,疲于应付,最终未能扭转局势(3分)。(共9分)‎ 7‎

资料: 9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