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备考必备知识汇总:是时候要搞清楚这些地理概念了!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地理备考必备知识汇总:是时候要搞清楚这些地理概念了!

ID:542383

大小:304.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理备考必备知识汇总:是时候要搞清楚这些地理概念了! 很多同学说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地理得分很低,该怎么办?有的同学说选择题会出现各种失误,选项无法正 确识别,综合题也是会失误多多。其实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对基本概念没有识别清楚。这里选择了一部分易错误 的地理基本名词,希望能让大家慧眼识别,不再出现错误。 1 春小麦与冬小麦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 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 种的,一般在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上旬播种,翌年 5 月底至 6 月中下旬成熟。 冬、春小麦的主要区别: 种植时间不同,收获时间不同。 春小麦是指春节过后播种的,8、9 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 冬小麦:是指在 9、10 月份播种,次年 4、5 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 2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 10 ℃以上时才 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 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 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 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 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 (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3 土壤、土地、土地资源 土壤一般可简单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 心土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 50 厘米深度的土层。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掺杂有岩石风化而成的碎屑物。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有自然属 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4 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 分布最广的。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 率是一个比例,量却是一个数值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 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 率-人口死亡率。其代表的是数据变化的速度。 自然增长量——不是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 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6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 25°~ 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7 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 经常用降雨量来代替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 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 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8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因此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侵蚀。 9 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 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 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 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 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10日界线与 180°经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 0∶00 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 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 180°经 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 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 也可能不变。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 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 24 个时区,其中东 西 12 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 8 区的区时或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 0 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11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 0;夜半球,太阳光 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 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 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 也在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 阳高度可达最大值 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 90°。 12 地壳与岩石圈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 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13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 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 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 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14 生长期与生长周期 在实际学习与解题中,经常会看到诸如以下问题:东北大米生长期长,品质优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期长,一年 二熟到三熟。这让很多人迷惑。其实前者指的是生长周期,后者才是生长期。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把农作物的生长期区 分的那么清楚,不知道是教材编写的失误,还是有意而为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长期其实包括两层含义: 一、可供植物生长的时间周期(和热量相关,热量足,生长期长。生长期长,农作物可以一年成熟好多荐。),这个 一般是真正的生物学上的生长期,高纬地区生长期短,低纬地区生期长; 二、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这个准确叫生长周期,即一熟的时间,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农作物的生长 期。 比如同样的一种农作物,在东北地区可供植物生长的时间周期短(一年一熟),但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长,所 以农作物的品质较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