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 北师语文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前赤壁赋 北师语文教案

ID:52559

大小:25.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前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       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设想:       重点:见教学目标1、3。       难点:见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       探究法(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并生成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并制作课件       三、课堂互动       (一)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可能回答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学生可能回答2、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学生可能回答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学生可能回答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听课文朗读带,总体把握课文        师: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学生可能回答1、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学生可能回答2、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学生可能回答3、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       (四)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你是如何理解月亮“徘徊”的?       学生讨论。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也可能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建议跟读课文第1段。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1、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学生可能回答2、《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美好事物、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学生讨论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爱慕"的意思吗?如果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 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问题三: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本段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       明确: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本段情感由喜而悲。          师: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 于悲风 "的悲哀。          师: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问题四: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明确: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明确: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问题五: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明确: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小结: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景(山水之乐)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情(悲)                       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理(达观之乐)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学生讨论。       观点参考: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小结: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言之成理即可。       可能有以下观点:       1、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3、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师:学了《前赤壁赋》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问题八: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九: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       明确:       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见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五)布置作业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