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课件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堂教学课件2

ID:500396

大小:2.9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 诗 词 三 首 泊 船 瓜 洲 秋            思  长    相    思 古诗朗诵 古诗背景 古诗赏析 注      释  交流与讨论 泊 船 瓜 洲 返回 泊 船 瓜 洲 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古诗朗诵 返回返回 古诗背景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 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 的坎坷遭遇。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他 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 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 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 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 《泊船瓜洲》,难免将忧郁、伤感、消 沉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也更能理解 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 之意了。 返回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 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 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 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 并不遥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 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 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 ”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 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返回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返回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 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 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 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 ”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 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 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绿”的故事 返回 交流与讨论 1.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景。现在请和 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 呢? 2.诗人想干什么?他的家乡在哪儿?请你在 教室的地图上找找诗人家乡的具体位置。 返回 古诗朗诵 秋  思 音乐欣赏 古诗朗诵 古诗赏析 注       释 交流与讨论 返回 音乐欣赏 妆台秋思 返回 古诗朗诵 秋 思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返回 古诗赏析 返回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 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可使木 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 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 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 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 知如何表达。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取家书即将 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写出了诗 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 突然想起刚才太过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 匆匆拆开信封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 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 无定准的惶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更显出 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 恐遗漏了一句。 返回 1.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 注 释】 返回 返回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思考其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交流与讨论: 返回 长 相 思 长  相  思 古诗朗诵 古诗赏析 注     释 交流与讨论 返回 古诗朗诵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返回 古诗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 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 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 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是山海关,“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 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 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甚至有些豪迈的。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个场 景吧,风雪中,蓝得发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暖色调的 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 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 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 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 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风雪异乡的羁旅情怀。 返回 【 注 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 程,即山长水远。 2.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 处关外。 3.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 大。 4.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 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 夜风雪交加。 5.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6.故园:故乡 7.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返回 交流与讨论: 长 相 思 李 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返回 谢谢观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