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课件

ID:499647

大小:1.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 不懂就要问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 对这件事的看法。(重难点) 3.把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和同学交流。(重点) 学习目标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中国近代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清朝末年组 织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晚年,在中国共 产党的帮助下,实行“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 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925 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我会认 bèi sòng lì duàn 背 诵 例(照例) 段(一段) liàn hú tú dāi jiè 练(练习) 糊 涂 呆(发呆) 戒(戒尺) lì ái chǔ 厉(严厉) 挨(挨打) 楚(清楚) 多音字 背 b è i(背诵) b ē i(背包) 圈 ju ā n(圆圈) ju à n(羊圈)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sī)塾(shú)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 学生跟着念,咿(yī)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 们一个一个地背(bèi)诵(sònɡ)。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 讲。(第一自然段) “咿咿呀呀”是拟声词,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 读书的样子。“像唱歌一样”,比喻贴切,生动地写出了同 学们囫囵吞枣读书的样子,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先生”在文中是指私塾的教师。先生只让读书和背书,学 生们连书里的意思都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觉得先生的教学有 点单调和古板?那时的私塾教育和现在的教育真是不一样。 一天 ,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lì)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 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quān)了一段 (duàn),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liàn) 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 懂。孙中山想:这样糊(hú)里糊涂(tú)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 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第二自 然段) 照例”说明孙中山每次都 这样做。“流利地”说明 孙中山背得很熟练。 先生“连连点头”,是 先生对孙中山的赞许。 勤学好问本是应该表扬的,为什么孙中山是“壮着胆子”站起来 问呢?难道先生会因为他提问责罚他吗?没错,从前在私塾里先 生很严厉,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一般不敢发问。孙中山冒着 被责罚的危险勇敢地发问,可见孙中山强烈的求知欲。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dāi)了,课堂里霎(shà)时 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jiè)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lì)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第3-7自然段) “吓呆了”“鸦雀无声”表明孙中山 的这一举动出乎同学们的意料,非同 小可,从侧面表现了孙中山的勇敢。 戒尺是私塾先生用来惩戒学生的。“拿着戒 尺”说明先生准备惩罚孙中山。先生为什么 会惩罚孙中山呢?是因为孙中山发问吗?其 实并不是。“你会背了吗?”说明先生以为 孙中山好高骛远,学习不踏实,没有好好背 书,所以准备责罚他。 “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 背得非常准确。 “摇头晃脑”从视觉的角度生动地写出了同 学们读书的样子,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鸦雀无声”强调了当时教室里很安静。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 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第六、七自然段) 事情的结局是:孙中山准确地背出了那段书,先生收起戒尺,详细地给大家讲 解书中的意思。大家听得很认真。 我猜测在这之后上课时,先生会先让学生读熟书里的内容,然后,他再详细地 讲解书中的意思。孙中山和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会及时向先生请教。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ái)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chǔ)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第八、九自然段) 孙中山说的这句话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 好学精神。即使挨打,他也心甘情愿。 和同学交流对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这件事的看法。 思考并交流 我认为孙中山做得非常对,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 就要勇敢地问懂得的人,这样,我们才会由不懂 到懂,由懂得少到懂得多。思考并交流 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结合实例,说一 说你的做法。 有一次,爸爸买了一个路由器。刚好爸爸有事出门了,我按照说 明书自己安装起来。可是安装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安装不下去了。 于是我就请教电脑高手小欣,在他的指点下,我顺利地把路由器 安装好了。爸爸回来后,还表扬了我一番呢。   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 背完先生规定的内容后,请求先生给他讲解, 先生破例为同学们讲解的故事,表现了孙中 山好学的精神,启示我们:不懂就要问。改写句子。 改为陈述句: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