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

ID:499586

大小:1.8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现在的俄罗斯,全称为俄罗斯联邦,当今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国家。882年,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诞生了第一个 国家——基辅罗斯 ,这是最早的俄罗斯国家。后来,俄 罗斯人受到了蒙古人的统治。再后来,俄罗斯人在蒙古人 统治下成立了一些小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莫斯科公国。 15世纪中期,莫斯科公国从蒙古人手中获得独立。此后, 莫斯科公国不断扩张并逐渐统一了俄罗斯地区,同时建立 起了沙皇专制统治。 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称帝,正式建立俄罗斯帝国。 其后,俄罗斯帝国向四面八方全力扩张,全盛时期的领土 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超过后来的苏联, 仅次于此前的蒙古帝国)。 1917年,俄罗斯帝国连续爆发革命,最终建立起苏维 埃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改国号为“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俄罗斯帝国灭亡后,除了主体苏俄外,又独立出了乌 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这些国家也先后建立起 了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12月,这四个苏维埃国家组成 了一个国家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苏联”。此后,从苏俄和南高加索联邦又独立出了一些国 家,加上二战前后加盟的一些国家,共有15个加盟国。 苏联,让世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强大威力,但也让世 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尚过于幼稚。1991年12月,苏联瓦 解为15个资本主义国家,69年历史就此结束。 成立后的苏联在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的领导下进行 了社会主义建设,其实力急速增强,在二战爆发前成为世 界第二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二战后,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作为原苏联的主体——俄罗斯,改国号俄罗斯联邦, 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力量。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 义”到斯大林模式 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起义工人和士兵 攻占了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起了 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胜利结束。 但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仍然面临着极大的危险。一方 面,国内忠于沙皇的势力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等反叛势力 组织白军发起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战争。另一方面,一战 结束后,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因不满苏俄单方面退 出对德战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报复,支持苏俄境内的白 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从 1918年夏开始,苏俄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困难的国内 战争。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只控制国内的1/4的地 区,其他3/4的地区均被国内外敌人所占领,整个苏维埃 控制区几乎被国内外敌人包围,形势极为严峻。 绿色区域为国内外敌人控制区 黄色区域为苏维埃政府控制区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紧急 关头下,列宁提出 “一切为 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诞 生了。 思考:列宁为什么要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形势严峻,为了集 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投入战 争,实行了非常措施。 列宁发表演说:一切 为了前线! 母亲在号召:一切 为了前线!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1、背景:国内战争形势严峻,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 财力投入战争,实行了非常措施。 2、时间:1918年夏到1921年初 3、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实行全部工业国有化; ③实行贸易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①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时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 确道路。 实行实物配给制。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苏俄集中了当时所能够 集中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与国内外敌人进行了激烈的 战斗。从1918至1920年,苏俄红军连续粉碎了协约国的 三次武装干涉,横扫了国内叛军,收复了全部失地,苏俄 红军取得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胜利。 思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挥了怎么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时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 国内战争的胜利。 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 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须的口粮。 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 过是“彩色纸片”。战后,该政策进一步加强,引起了农 民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 你们”。 实际上,布尔什维克政府试图通过加强该政策来迅速 消灭资本主义,然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然而,1920 年俄国的农业水平仅为沙俄时期的2/3,工业水平仅为沙 俄时期的1/3。苏俄远远达不到马克思所要求的,在高度 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过渡到社会主义。 思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弊端?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返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 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十大的召开 3、内容: ①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②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企业; 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核心) ④实行按劳分配制。 4、评价: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②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布尔什维克政府加强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这个在非 常时期已经严重透支了国家潜力的非常政策,面对恢复发 展经济的艰巨,已无力回天,经济困难越发严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个从农民手中拿走绝大部分劳 动结晶的政策,在战后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不满情绪 最终激起了暴动。暴动者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 ”的口号。1921年2月,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了反布 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夺取了当地的政权。苏维埃国家面 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思考: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状况? 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当前的经济政策特别 是农业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 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 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思考: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府错在哪里? 战后加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试图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 返 思考: 列宁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适应战后需要而引发严重的经济困 难和政治危机。 列宁也认识到:用无产阶级政府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 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管理经济的做法脱离了实际,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 项目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内容 作用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全部工业 国有化 贸易国 有化 实物配给制 允许私人开 办小企业 允许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制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增强了社会 经济的活力 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思考: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意义?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 于稳定政治形势。 返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 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 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 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思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通过部分恢复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返 思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有何重要意义? 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 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 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他就是约瑟夫·维萨里奥 诺维奇·斯大林 。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从1924年开始,在斯 大林的执政下,苏联逐渐 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并形 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 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即“ 斯大林模式”。 近代西方大国均采取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并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迅速成为近代世界的主宰者, 成为后起国家的发展模式。而苏联,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 发展模式。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 敌视和包围,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国防力量薄弱。在这 种情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 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但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种情况下,用行政手段来指挥 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可以集中国家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全力发展重工业。 思考:苏联为何采取了跟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 1、确立: 从1924年开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了国 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到30年 代中期,斯大林模式基本确立。 2、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特点:高度集中 4、评价: ①使苏联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 增强,也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存在着众多严重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着该模式的日益僵化,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练 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 实现工业化(苏联宣传画)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为了迅速增强经 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兴起 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 针的高速工业化。1928年, 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 划,到1932年超额完成, 苏联迅速由一个落后的农 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 国。1933年,苏联实施了 第二个五年计划,到1937 年超额完成,苏联的工业 实力超越欧洲各国,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 业强国。 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宣传画)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在高速工业化的 同时,苏联又兴起了 农业全盘集体化,将 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 体农庄里,使政府能 够对农业全面管制, 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调 配农民的生产资料和 劳动产品,从而为高 速工业化提供更多的 财力、物力。农业全 盘集体化,从1929年 全面发动,至1937年 基本完成。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配套活动——大清洗 斯大林时期的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 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为了镇 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又在政治领域里发动了大清洗。 大清洗从1936年全面发动,至1939年基本结束。这场大清洗, 超过500万人受到牵连。一半以上的苏共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 当年著名的列宁遗嘱中提到的6位苏共最高领导人,除了斯大林外, 其他5位全部被清洗。领导十月革命的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有2/3 被枪决;第1届苏维埃政府的15名成员中,5人已去世,除斯大林外 的9人全部被枪决。参加第17届苏共代表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 1108人被捕,几乎所有这些人死于狱中。到了1939年,苏共党员 干部中,80%是列宁死后才加入苏共。军队的大清洗也非常严重。 5个元帅中的3个,15个集团军司令中的13个,57个军长中的50个, 186个师长中的154个, 456个团长中的401个,被枪决。社会上的 大清洗,更是无可计量,仅东正教神父,就枪决了10.6万人。 通过大清洗,斯大林几乎消灭了所有的党内外反对势力,从而 为自己所规划的高速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 返 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 在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发展。例如,法国、 英国、德国、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 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生产增 长750%。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国、英国 和德国,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工业 化。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加1100%。 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德国摧枯拉朽般地横扫了西欧大 陆,所向披靡。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一如既往地势如破 竹,苏军一溃千里,胜利似乎即手可得。但德军很快发现, 苏军总是有数不尽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向他们涌过来,而 且似乎是越打越多。最终,法西斯德国在苏联压倒性的工 业生产能力面前,彻底被淹没了。 返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 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 少了26%。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人均粮食产 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当欧 美人民的家庭实现电气化时,苏联人民的家庭却很少 有家用电器。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返 项目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农业产值 8.1% 轻工业产值 210% 重工业产值 550%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 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 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4、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5、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 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 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 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