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课文解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情境导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课文解读
宿     寺      危     辰      恐       惊   
 似     庐     笼      苍      茫
sù    sì    wēi  chén  kǒng   jīng
sì    lú   lǒng   cāng  máng   课文解读
危(       )
惊(       )
似(       )
苍(       )
敢(      )     
阴(      )    
野(      )     
茫(       )
危险
山野
阴天
不敢
苍天
好似
惊吓
苍茫课文解读
加一加:
忄+京=惊    ⺮+龙=笼   
艹+仓=苍    亻+以=似
 
换一换:
拢-扌+⺮=笼    芦-艹+广=庐   课文解读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唐】李白课文解读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课文解读
夜宿山寺
  注解: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
宿:住,过夜。课文解读
危楼高百尺,
  注解: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
一百尺的样子。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课文解读
手可摘星辰。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注解:
 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
上的星星。课文解读
不敢高声语,
语:说话。
  注解: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课文解读
恐惊天上人。
恐:唯恐,害怕。
  注解:
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惊:惊动。课文解读
这首诗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
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
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
般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课文解读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课文解读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
一首民歌。民歌歌咏了北方草原壮丽
富饶的风光,抒发敕勒人热爱家乡热
爱生活的豪情。课文解读
敕勒川,阴山下,
  注解: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课文解读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注解: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
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课文解读
天苍苍,野茫茫,
  注解: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苍苍:青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课文解读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解: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
时隐时现。
见(xiàn):同“现”,显露。课文解读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
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
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总结
     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
      行行朗读——反复朗读每行诗句
      字字思考——思考每个字的意思
      处处想像——根据诗句,想像画面解释下列字词。
      危楼:                             
      恐:
      茫茫:
      见:
练一练
同“现”,显露。
辽阔无边的样子。
唯恐、害怕。
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