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课文解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情境导入
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常与
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
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
楼》、《凉州词》等。 情境导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课文解读
楼    依    尽    欲    穷    层   
 瀑    布    炉    烟    遥    川
lóu   yī   jìn   yù qióng céng
pù   bù   lú   yān  yáo  chuān   课文解读
楼(       )
尽(       )
照(       )
烟(       )
川(       )
依(      )     
层(      )    
炉(      )     
挂(       )
高楼
香炉
层次
依靠
烟火
照亮
尽头
挂起
平川课文解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课文解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课文解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注解: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
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白日:落山的太阳。
依:靠着,挨着。 尽:完。课文解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
  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课文解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
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欲:想要。 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替、换。课文解读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
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
上的进取精神。课文解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课文解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
  注解: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
望如紫色的烟云。课文解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注解: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课文解读
飞流直下三千尺。
  注解: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直:笔直。
三千尺:辽阔无边的样子。课文解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解: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疑:怀疑。
九天:即天空最高处。课文解读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
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
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
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总结
   本课的两首古诗中哪句诗句是夸张的?
      欲穷千里目
      飞流直下三千尺解释下列字词。
     依:                             
      欲穷:
      遥看:
      疑:
练一练
怀疑。
从远处看。
欲:想要。穷:尽。想看到更远的地方。
依:靠着,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