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一个字评价《红楼梦》中人物性格 (共80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一字千金:一个字评价《红楼梦》中人物性格 (共80张PPT)

ID:498350

大小:250.32 KB

页数:8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字千金: 一个字评价《红楼梦》 中人物性格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9 题。(共 6 分) 19.《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 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 ”“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 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19.(6分)答案:略 【评分参考】对“一字”的准确解读2分,结合作品举例恰当2分(笼统 1分,具体2分),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未从五人中进行选取, 只要所用的“一字评”是书中回目所写,也可以给分。 2020东城高三一模语文 二十一、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五十二、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五十六、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五十七、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六十二、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六十六、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六十八、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七十三、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七十七、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七十八、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粖 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九十八、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一百零七、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一百一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qū]失人心 袭人——贤(贤惠)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没有比袭人更贤惠的了,可以说贾府上下没有人讨厌袭人的, 宝玉离不开她,王夫人视她为将来宝玉身边可靠的人,宝钗也不得不对 她暗自佩服。要知道能让宝钗佩服的人可没有几个。宝玉与黛玉、湘云 厮混得过分亲密时,她对宝钗说:“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 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以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来 衡量袭人,无疑是个贤妻的代表。 平儿——俏(娇俏美丽,体贴,善良)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平儿这个角色本身是很难做的,夹在王熙凤和贾琏中间,王熙凤是个“ 脸酸心硬”的“烈货”,贾琏还是个好色之徒,稍有不慎就可能大祸临 头,但平儿凭借她独有的一股俏劲征服了贾琏,摆平了凤姐。贾琏与多 姑娘通奸之后,被她抓到把柄,她没有把事情给凤姐说漏,因为她知道 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曹公通过细节的描写,越发突出了这股可爱可亲 的“俏劲”,让人欲罢不能。抑或,曹公使用了通假字也不一定,这个 “俏”通“巧”? 在《红楼梦》中,丫鬟们各秉其性,各为其主。平儿与凤姐的人物 设置很像《水浒传》中李逵与宋江的关系,作者用的是“互见法”以便 形成对比,令人物性格形象更鲜明,更突出。平儿本性善良,平等待人, 有同情心。她左奉“威辣”脸酸心硬的凤姐,右侍“淫俗”贪财好色的 贾琏。作者用凤姐的泼、辣、狠、毒、酸来衬托平儿的温、良、恭、俭、 让。平儿是“俏”也不争春,完全是一幅美人心。 平儿,平者,正也。她在对上有忠心与对下有良心中寻找平衡关系。 平衡主子、主仆以及奴仆之间的矛盾冲突,息事宁人;她一生平等待人, 平常心处事;侍上以敬,待下以宽,平和友善;她独自一人供应琏、凤 夫妇二人,贾琏之俗(鄙),凤姐之(淫)威,她竟能周全妥帖实在令 人既爱又怜;难怪有人言其:“不衿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市恩,不 辞劳苦,有古明臣事君之风。”所以,《红楼梦》里心灵最美丽的女孩 儿是平儿! 曹雪芹编撰回目四次提到了平儿,这是非常难得的。但两次都点出 平儿“俏”。“俏”这个字曹雪芹只给了平儿和晴雯,分别是“俏平儿 软语庇贾琏”“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不同于 晴雯还有个“勇”字褒贬参半,“俏”是完全褒奖的字,是作者对她们 的爱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一次看到平儿,还以为平儿是王熙凤呢。 可见平儿的美丽和大气,平儿美丽,也善于展示自己的美丽。 平儿体贴。 同样是“俏平儿软语庇贾琏”“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两回,都体现 了平儿的体贴。无论是第一次帮助贾琏遮掩偷情证据,还是后边坠儿偷 了虾须镯顾全怡红院全体的面子而不揭发,都体现了平儿的体贴。平儿 难得之处是懂得从他人角度推己及人,这让他比王熙凤更多一种温暖。 贾家上下都喜欢平儿,也是大有道理! 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助手,很多时候是需要提点王熙凤甚至给王熙凤 做挡箭牌,帮助王熙凤临时决断,这些平儿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滴水不 漏。比方初见秦钟的贺礼;贾琏想典当贾母的古董,平儿给凤姐儿要提 成;最出色的是第五十 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章,平儿面对探 春,李纨,宝钗的谋划,对答如流,应对得体,处处体现了探春等谋划 的正确性,又突出了王熙凤的英雄所见略同。连宝钗都赞叹不已,玩笑 着让平儿张开嘴看看她的舌头什么做的。 平儿善良。 平儿与王熙凤最大的不同是善良。作为王熙凤的助手,平儿可能有 时候身不由已,但具体事宜又不助纣为虐。尤二姐被折磨致死前,只有 平儿可怜她,安慰她,给她弄汤弄水照顾她,直到被王熙凤知道后打骂 了一顿。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临回家前,也是平儿嘱咐她,让她定时 送点晒的干菜,这样既保证刘姥姥好容易建立的关系不会断,也避免了 每次来前的费心准备。体恤刘姥姥的不容易。 平儿出场极多,还有非常多的精彩表现,但这样一个娇俏可人,却 活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中间,虽难得周旋齐全,却终是薄命之人。 世人都希望平儿能够如通行本所写被贾琏扶正。但事实证明,这不过一 厢情愿。她做为王熙凤通房丫头,与王熙凤一损俱损,王熙凤结局凄惨, 平儿也绝对好不了。 晴雯——勇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红楼梦》中有很多叛逆的女性,但没有一个敢做得像晴雯这样外 露。她很看不起袭人那样逆来顺受,唯唯诺诺的人。抄检大观园时,还 在病中的她“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 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敢当着凤姐的面这么放肆, 晴雯是第一个。但是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她最后也难逃被迫害至死的命运。 她勇得可爱,勇得洒脱。 聪慧机智与勇敢。如果说袭人是细致小心的,那么晴雯便是机智勇 敢的,最能说明这一切的就是书中第五十二 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宝玉对于老太太送的俄罗斯国的 雀金裘“不妨后襟子上烧了一块”, 对于明日急穿的褂子连 能干的织补匠人都因不知何物不敢缝补,晴雯 却在这时知难 而上。晴雯在关键时刻证明了自己的机智与勇敢,“这 是孔 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 只怕 还可混得过去。”在晴雯这在病榻上时,面对宝玉的困 境也只能“说 不得,我挣命罢了”,于是“一面说,一面坐  起来,挽了一挽头发, 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脚轻,满眼金星 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 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 牙挨着。”这一切在面对危难时刻的宝玉 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对于这种带病织布的勇敢行径很是感动,结果织 补后竟 “哎哟一声,便身不由倒了下来”。 可以说晴雯是可爱的对于突发事件反映是机敏的,对于困难时勇敢 的,这些也体现在晴雯的整个人生中,也为她整个个人魅力添彩。第七 十四回中也能体现出的晴雯勇于维护自尊的反抗意识。无畏的率真与感 情的真挚。晴雯犀利的言辞不仅体现了自己的尊严价值也将自己的率真 暴露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背景下。晴雯作为反对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虽 不是十分彻底,却也表现出了时代的真实想法,至于其悲惨结局也是对 于时势的一种映射。一个奴才丫头在那样的社会中保持了自己率真的性 格,撕扇子一回说明了一切。对于宝玉的赔礼道歉,晴雯作为一个天真 的少女提出了撕扇子的无理要求,在得到宝玉的许可后竟然当真撕了起 来,正对宝玉的个性。这种率真是无邪的也是无畏的,对于不同的主人 来说这样的任性是不被允许的,可以说宝玉是个巧合,但是笔者并不认 为在其他主子手下便能掩盖晴雯这种性格。死时才16岁的女孩身上则更 加深刻地体现着这一点。 探春——敏(敏锐,敏捷,敏慧,敏感)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因为是赵姨娘所生,是“庶出”,天生要强的三姑娘对别人看她的 眼光很在意,很不喜欢别人提及她的身世。在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能决 定一个人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心气很高的探春容不得别人异样的眼 光,十分敏感。当亲生母亲赵姨娘提起“你舅舅”,探春当时脸上就挂 不住了:“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 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她不接受自己的命 运。任何人只要提起,她就会变得十分敏感。 曹雪芹词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 敏锐,做事敏捷,心地敏慧。贾府的人送她绰号“镇山太岁”,又称“ 玫瑰花儿”,好看扎人。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像一头 藏爪狮子一样谁也招惹不得。倘若有人敢冒犯她,她就会像狮子一样伸 爪扑倒任何人。小说第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有一段对话,写出了对探 春才干敏捷的评价来。文云: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 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 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 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 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第二十六回黛玉评价探春时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 些事,倒也一步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她“最是心里有 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可谓评价中肯。王熙凤与探春都堪称现代女强人的典范, 但是探春之所以高出王熙凤一头,最关键之处是探春“知书识字”,也就是文化素质 高,所以王熙凤不得不承认探春比她“更利害一层了”。 如果说湘云的豪迈具有诗人气质、名士风度,那么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 “自我”,希望生命之光能普照人间。她说过,自己但凡是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出 一番事业,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这是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正因为 如此,在贾府中探春最早感觉出这个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只有一个有政治头脑 的人方能敏锐地体察出来,并且敢于指出它的弊端的严重后果。第七十四回发生“抄 检大观园”之事,探春的伤心也好,愤怒也好,其实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 的征兆。她愤怒地说:“别忙,抄你们的日子有呢!”这才是探春担心的真正缘由。 只有探春一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凤姐一流人物如何能想到、看到、说出这一层来! 不过,探春之“敏”还有胎带来的“敏”——庶出的敏感。她生性反 对迎春的懦弱忍受,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她反对这种弱者行为。因 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她就不惜一切地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 面,但也透露出她极为“敏感”的一面。有许多人评论到这件事时常以等 级观念来批评探春。我以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家族中,这不能不伤 害探春的自尊心,但更重要的是她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强烈地反对这种等 级势力的束缚。当王善宝家的挨了她一巴掌后,她大怒地说道: 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 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 !如今越发不得了了!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 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 声色俱厉,义正词严,这里维护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自尊心,而且维护的 是整个家族的尊严。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 而且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这才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 探春对大观园进行了一番改革,办了哪三件大事 凤姐患病时,她和李纨、宝钗暂摄家政,对大观园进行了一番改革,办 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她提出来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月银 ,该项是以上学为名的开支,实际上津贴了袭人、李纨、赵姨娘。 第二件,把各位姑娘每月头油粉钱二两银子也取消了,因各位姑娘,每 月各有其月费银子,此项开支是重复。 第三件,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有办法,联想到大观园中每 年所产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等,年产可值四百两银子,全 都糟蹋了。因而提出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来,除给姑 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等外,各自享有剩下的盈余。探春的改革 ,部分地纠正了贾府的弊端 薛宝钗——时(合时与待时,识时务)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这个“时”可以理解为“识时务”。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那 么宝钗无疑是大观园里的“俊杰”。懂得讨好别人,达到目的。自己过 生日,听戏的时候却专点贾母喜欢的戏文,整部书中,她都为了成为“ 宝二奶奶”费劲心机。最终她的目的达到了,可也失败了,宝玉心中没 有她。 贤、识、时三字都有版本根据,但究竟用哪一个字更准确、更能概括出宝 钗的人格呢?应“时”字为最佳。 贤”字,之前已用在袭人身上了,第二十一回回目作“贤袭人娇嗔箴宝 玉”,以曹雪芹之文才不可能用重字。如果用在宝钗、袭人两人身上一主 一婢,又有正副册之别,这显然不妥当。薛宝钗是寄居贾府的重要客人, 而非贾府内的人,将“贤”字用在她身上也不妥,况且宝钗与宝玉的关系 或她对贾府长辈的关系,她不可用“贤”字。可以说,“贤”字只能用在 贾府内女性身上,包括像袭人这样极特殊的大丫头身上。“贤”字用在袭 人身上寓有暗讽之意,但却是袭人的人格,这从她对王夫人的忠诚、对宝 玉之体贴、“娇嗔”相“箴”,都能证明用“贤”字极妥。 识,用在宝钗身上,表面看很合适,因为宝钗确有“识” ——识人、识 文、识事、识时务……似乎道出了宝钗的为人行事来。但是细究一下,这 个“识”又太表面化了,作为宝钗人格的概括显然没有触及到她的人格本 质。从小说中所写到的故事中看,宝钗的“识”是她人格“时”的表现, 她骨子里是“时”——合时与待时。 在贾府人的眼里,薛宝钗“稳重和平”、“随分守时”。她的一言 一行,都特别重分寸、讲礼仪。她做任何事,都非常务实,重视人际关 系(大者社会)的稳定和传统的价值。她不多言多语,有一种默默的观 察和理性的思考,而在关键时刻又有极深的攻击力。她“任是无情也动 人”,但却坚守着“淡极始知花更艳”的主张,所以她以“合时”作为 自己的行为规则,一副大家闺秀的风范。 “合时”仅是薛宝钗处世的一种方法、手段而已,并非是她的终极 目的。她的目的是“待时”,即“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一点,我们可 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她进京的目的是响应“当今”的号召,竞选宫中 的才人赞善,想从此一登龙门做人上人,光宗耀祖。二是当她失去了一 登龙门的可能性时,把目标选定在坐上宝二奶奶的宝座,实现金玉良缘。 这虽是退而求其次,但也不失为一次关乎自己未来的最佳选择,总算千 里北上没白走一趟。 薛宝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方面使自己一切行为都合于时宜, 自己设限,自我控制,内敛而不外露。除了在自己的母亲和哥哥面前外, 她决不任性做任何事,讨得贾府上下老幼极佳的印象。另一方面,她深 懂“父母之命”在婚姻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对贾府的当权者和能够起 到作用的每一个人她都着意联络感情,扫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深 刻的观察力和理性的成熟,不要说黛玉不及,就是有大丈夫气的三小姐 探春也不如。由于选取的对象是贾宝玉,所以她必须在宝玉心目中占据 一定位置。首先她抓住了宝玉配金锁这一重要的“锁链”,牢牢地拴在 一起,“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一次成功的试探。宝玉爱林妹妹,但他 还是提出了为什么林妹妹没有这个呢?可见这个“金锁”的重要意义。 小说中写薛宝钗有热毒症,而且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是胎毒。这种 毒来自她的家庭——皇商世家。在这种商人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的全 是一种“交易”——买与卖,交易中的“待价而沽”、“待时而飞”的 商业诀窍和手段,时刻影响着薛宝钗的心灵和她的人生态度。但是,薛 宝钗与她的同龄女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希望、追求和梦想,然而长期的 渴求得不到释放,压抑的结果就是“热毒”时常发作。从现实生活中和 作为观念形态的古今中外小说,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上每个人都受到 他们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构成他们世界的推测和价值的范围内行动, 并且必然据此而决定他们的人生路向,乃至自己的最终命运。薛宝钗也 如此。她的谜语中说:“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是热毒 发作的真实写照。 作为“待时”的结果,薛宝钗终于嫁给了贾宝玉,登上了宝二奶奶 的宝座,算是实现了她“上青云”的梦想。然而,她只赢得了一个名分, 而没有得到贾宝玉的爱情。对这样的结局,第五回的《终身误》写得明 明白白。曲云: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 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 难平。 紫鹃——慧(贤惠,聪慧) (慧紫鹃情辞试忙(莽)玉) 做林黛玉的丫鬟比做王熙凤的丫鬟容易不到哪去,这位小姐动不动 就潸然泪下,经常平白无故唉声叹气,身体还不好,整天跟她在一起, 要是没点洞察力和智慧,搞不好两人一起得忧郁症。宝玉又不能时时刻 刻守在林妹妹身边。对于宝黛钗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紫鹃也心知肚明, 她希望宝玉和黛玉能终成眷属。所以当薛姨妈说宝玉和黛玉般配的时候, 紫鹃居然冲到屋子里极力表示赞同。 分享: 作为书中第一女主角的身畔之人,紫鹃心思缜密且重情重义。平日 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处,有主意,有胆识。不仅帮着黛玉协调贾 府上上下下的人际关系,还替黛玉筹划着终身的幸福。她的聪慧,她的 勇气,都是别的丫环无法比拟的。       紫鹃之慧,首先应该从她对自己的定位说起。紫鹃虽然是贾母的丫 环给了黛玉,但她却没有把自己当成仆人。在她的心理,她和黛玉是极 好的朋友,她对黛玉的好,是确确实实的关心,而非对主人的忠心。有 人说,紫鹃对黛玉忠心,可真是看轻了她。在她的心里,黛玉真心对她, 她也真心的对黛玉,她们是好姐妹,好朋友,而绝非是好主仆。天冷了, 她会打发雪雁给林黛玉送手炉,是怕姑娘冻着,多贴心;紫鹃会对宝玉 说,她和黛玉一时一刻也分不开,哪有半点的奴婢之意;她为黛玉和宝 玉的事发愁,乃至于不惜冒险试宝玉,这都是出于一个好姐妹的关心, 而绝非是一个奴婢的忠心为主。 紫鹃之慧,在于她从不树敌,在贾府 中无半点张扬。曹公对于紫鹃着墨不多,可能是因为紫鹃做人低调,很 少处在贾府内风暴的中心点。 紫鹃也是贾母从前身边的大丫环而给了黛玉,可她并没有在众丫环 中享受更高的待遇。螃蟹宴,她是第二批才轮得上的,第一批是鸳鸯、 琥珀、平儿、袭人等。宴会上吃剩的菜,她也没有资格领。司棋都去向 柳家的要一碗要炖得嫩嫩的鸡蛋,更不用说怡红院的晴雯、芳官时不时 的去点菜了,可是紫鹃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做。像林黛玉这样体弱多病又 深得贾母宠爱的小姐,她的丫环紫鹃完全可以差不多就作威作福了,但 是紫鹃却从来没有,她不是不能,而是不愿;她深知这个贾府的局势, 从不张扬,贾府中没有人不树敌,没有人没出过错。晴雯的火爆脾气自 不必说;就连宝钗的丫环莺儿也和贾环吵过嘴;抄捡大观园时,迎春、 惜春的丫环都出了问题;连以贤惠著称的袭人也曾经被李妈妈说成是狐 狸精;自始至终,惟有紫鹃没有出过差错,从没有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连贾母都说她平时挺灵俐,可见,紫鹃的的确确是一个贾府上下无有敌 人的聪慧之人。 也许有人会说,紫鹃第一次正面出场,情辞试莽玉,不就是她的一 大错吗?但是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宝玉有惊无险,并让府中之人都知 道了宝玉之心,对宝二奶奶的人选都明朗化,黛玉,就会是将来宝二奶 奶的不二人选。紫鹃这一试,不仅试出了宝玉的真心话,即要和她们, 活着一起活,死了一起化灰化烟;更是让府中之人,尤其是一直竭力希 望二宝联姻的王夫人,薛姨妈看到,宝玉对黛玉的深情。紫鹃在明知宝 玉性格,深知有可能会让宝玉发狂,还大胆地试探,真可谓聪慧、勇敢 过人,而事实也证明,紫鹃这一试成功了,她不仅给黛玉吃了颗定心丸, 而且也为宝黛的未来做了铺垫,紫鹃之慧,不得不让人佩服。 在宝黛 的未来上,紫鹃应该是费心力最多的一个人。从宝玉处回来,紫鹃对黛 玉的一席话,真是让人动容,“……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 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 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 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 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 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 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 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 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 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每每看到这一段,我 就忍不住要流泪,紫鹃,想黛玉之所想,愁黛玉之所愁,言黛玉之所不 能言,行黛玉之所不敢行。她为了黛玉,真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她了解黛玉,了解婚姻,为黛玉出谋划策,暗暗发愁,并付出行动,勇 敢试玉,若非至聪至慧之人,又如何能够做到呢? 另外,她对于宝黛 婚姻路途上的障碍,看得很清楚,她知道老太太是支持她们的,所以让 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时早日定下此事,以防不测。许多人被高鄂的结续 书误导,相信贾母参与了调包计,甚至于会不顾外孙女的死活忙着张罗 二宝的婚礼。 其实,从前八十回就可以看到,首先,贾母是一个很懂生活的老太太, 自然不会喜欢薛宝钗的太过朴素,所以会在看到宝钗的屋子时,大呼太 过于素净;第二,黛玉的母亲是贾母的女儿,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宝 钗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儿,孰远孰近,贾母自然分得清;元春在端午赐物 时,将给宝钗的礼物和宝玉的  一样,自然暗含指婚之意,但贾母却 装糊涂,并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对宝黛的关心,溢于言表。 凡此种种,紫鹃必是细心观察,才知道老太太的心意,让黛玉早做打算, 好个聪慧的紫鹃! 紫鹃知道薛姨妈和王夫人一直希望二宝联姻,于是, 在薛姨妈试探性的说要把黛玉说给宝玉时,立刻说出了“姨太太既有这 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一句话,挤兑的薛姨妈无话可说,只好指 东打西,顾左右而言他。紫鹃为什么让薛姨妈去和太太说,原因就是她 知道真正不同意宝黛成婚的人是王夫人,而并非老太太。 宝玉是红楼 梦中惜花之人,可是她还骂过晴雯;平儿处处小心,还被凤姐打骂;莺 儿是宝钗的丫环,仍不免时常被训斥;红楼梦中的黛玉,众说纷纭,有 人喜欢,有人讨厌;讨厌她的人,大多都会说她小心眼,爱哭,说话爱 刻薄。 可是,仔细看来,紫鹃从来没有被黛玉刻薄、重骂过,相反的,她还常 常会教训黛玉,可黛玉根本就不会恼。凭这,就不得不说紫鹃聪慧。  宝玉来见,要茶吃,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 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绝对有主张,自行自事, 几乎是在给黛玉讲解待客大道理。  宝黛二人为了张道士提亲的事闹不 和,紫鹃私下里劝黛玉:“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甚 至说,“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 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这已经是非常尖 刻的批评了,而黛玉仍能悉心听教,并不曾回一句“用你管?”  正劝 着,宝玉来叫门,黛玉不许开,紫鹃道:“这又是姑娘的不是了。这么 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人家,怎么样呢?”再次派了黛玉一个“不是 ”,然后施施然开门去了。      紫鹃为何敢如此的独断专行,而令人 惊奇的是,黛玉居然从没有恼过,而是很深有体会的听了她的话。我想, 原因就是因为她真正的了解黛玉,真心的为黛玉着想。 紫鹃给黛玉讲待客之道,并非是在给黛玉讲大道理,只因她知道黛玉所 说的别理他,也只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当宝黛吵架后,紫鹃也知 道黛玉是有悔意,但自是不肯自己认错的,她需要一个解开她心结的人, 而不是一个奉承她的  人,只有真正把黛玉当好姐妹的紫鹃,方能说出 进入黛玉心里的话,自然不会惹来反感,反倒觉得亲切;宝玉叫门,紫 鹃深知,黛玉自然心里想开,但是却碍于面子,不叫开门,更重要的是, 她知道黛玉最担心宝玉,所以,紫鹃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并且去开门。 像这样的例子在《红楼梦》中,还有多处,正是因为紫鹃的聪慧,才会 赢得黛玉的真心相待,黛玉才会视她比自己从南方带过来的雪雁还要亲 近,投缘。 有人说,紫鹃之所以极力促成宝黛婚姻,是想像袭人一样嫁给宝玉。理 由是,如果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话,必然会带几个陪嫁的丫环,而和林 黛玉最要好的紫鹃一定包括在内。但我却总觉得,这必然是违背了曹公 的本意的。从紫鹃对宝玉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在第五十七回中,对于宝 玉的亲切关心,动手动脚,紫鹃是排斥的,她并没有任何刻意亲近宝玉 的行为,只是全心全意的在为黛玉着想,为宝黛的婚姻着想,紫鹃,真 是一个很好的闺中蜜友。  “紫鹃”这个名字,不仅新奇,还有一个众 所周知的寓意:“鹃”即“杜鹃”,传说周末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 鸟,每到春天苦啼不止,古人见杜鹃鸟嘴上有一块红斑,就认为这是它 泣血的印记。黛玉《葬花词》中偏偏有“杜鹃无语正黄昏”的句子。倘 杜鹃竟然无语,自然是泣下成血,啼至声嘶了。 绛珠下世原是为了“ 还泪”而来,那么聪慧的紫鹃,用尽她全部心血,全部智慧,都在护持 着心灵敏感的林黛玉,温暖着她这颗孤独的心灵,让黛玉短暂的一生有 了丝丝的暖意。 是紫鹃,最了解和体贴黛玉;是紫鹃,支持着宝黛的爱情,甚至不 惜以身犯险而情辞试莽玉。她是冬夜里送到你冰冷的双手上的一只小手 炉,是你久立在花荫下伤感时一声亲切的劝慰,是深夜中烛光帐影里喃 喃的细语,是让你的心一下子舒畅的最温暖的笑容。如此聪慧、善良、 端庄、淡然的红楼女子,当然可称得上是大观园里的聪慧之人! 贾宝玉——莽 (同上) 这个“莽”还不完全是鲁莽的意思。很难说宝玉是什么性格,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莽撞,做事欠考虑,而且还有点屡教不改。别 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然后自己就难受大半天。堂堂宝二爷,一大清早跑 到林妹妹的闺房里,还给湘云盖被子,洗脸的时候居然就着湘云洗剩下 的水就洗了,这也就是黛玉湘云不避嫌,要换成宝钗,又是一堂政治课, 不管他爱不爱听。紫鹃骗他说林家要把黛玉接回去,他就信以为真,结 果弄得黛玉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紫鹃恶语相加。 史湘云——憨(本义是痴呆、傻气,引申为天真、顽皮。史湘云之憨, 是说她天真直率、活泼顽皮、善良侠义、任性洒脱、聪慧敏捷)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说湘云憨恐怕没有人反对,她性格豪爽,乐观豁达,心直口快,有股子 憨劲。宝钗生日那天,大家都看出来戏子像黛玉,可只有她当着大家的 面说了出来,结果弄得宝玉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到头来也没 觉得自己哪不妥。芦雪亭大嚼鹿肉,联即景诗力战群芳,醉卧芍药茵更 是传神,把一个憨态可掬、天真烂漫的湘云刻画到了极致,我一直认为 在《红楼梦》众多经典片段中,湘云醉卧是最能打动人的一段。 史湘云,书中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千金小姐,贾母的内侄孙女,在 襁褓中父母即亡故,由叔婶抚养。因贾母疼爱,常到贾府寄居,参与了 大观园中重大的活动,彰显了她富有浪漫色彩的个性。她明里上过两次 回目: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第七十回“史湘云偶填柳絮 词”。暗里,回目里也有她: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她 是“双星”之一;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她是“脂粉” 。那么,该如何评价史湘云这个人物呢?我觉得,用第六十二回回目中 的一个字最恰当,就是“憨”字。“憨”,本义是痴呆、傻气,引申为 天真、顽皮。史湘云之憨,应当是说她天真直率、活泼顽皮、善良侠义、 任性洒脱、聪慧敏捷等,自有她独特的品格。 其一,天真直率。   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贾母带领众人点戏看戏。贾母深爱那作小 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就命人带进来,赏赐些果品、钱财。凤姐笑道: “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宝玉都知道凤 姐说的是黛玉,但是不说出来,怕黛玉小心眼。此刻,史湘云接着笑道: “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忙瞅了湘云一眼,使个眼色,意思是怕 黛玉听了这话拿不高兴。晚间,史湘云收拾衣服,就要走:“明儿一早 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忙着赔不 是,湘云还是不依不饶:“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原不如你林妹妹, 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 主子小姐,我原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在这里,史湘云一 点儿也不藏着掖着,口无遮拦,心口相投,即不会顾及林黛玉的小心眼 儿,也没有给宝玉留一点脸面。在书中,湘云只要一出场,就是一副大 大咧咧、天真直率的样子。 其二,活泼顽皮。   第三十二回开头,史湘云捡到宝玉丢的金麒麟,对宝玉笑着说:“幸 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宝玉病中洋相百出。当宝玉病好时,湘云天天 过来瞧他,便将他兵种狂态形容与他瞧,引的宝玉自己伏枕而笑。第五 十八回,香菱、湘云、宝琴与丫鬟坐在山石上玩,宝玉慢慢行来。湘云 见他来了,忙笑说:“快把这船打出去,他们是接林妹妹的。”众人都 笑起来,宝玉红了脸,也笑道:“人家的病,谁是故意的,你也形容取 笑儿。”湘云笑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样,原招笑儿,反说起人来。” 如此看,湘云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尤其是爱开宝玉的玩笑。书中设计湘 云说话咬舌,把宝玉呼作“爱哥哥”,很是有趣。不过,湘云的玩笑, 虽然活泼顽皮,却总是充满善意,流露出对宝玉的关怀、体贴,让人觉 得温暖。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显示出的是她金子般的心。 其三,善良侠义。 第五十七回,邢岫烟因家贫,被迫典当衣服,当票被史湘云捡到。 宝钗趁屋里无人之际,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黛玉、湘云。此时,黛玉、 湘云有截然不同的表现。黛玉便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免感叹 起来。史湘云便动了气说:“等我问着二姐姐去!我骂那起老婆子丫头 一顿,给你们出气如何?”宝钗、黛玉拦着,湘云道:“既不叫我问他 去,明儿也把他接到咱们苑里一处住,岂不好?”此处,湘云见岫烟受 难,心中不平,立生豪气,拔刀相助,其善良侠义之情叫人敬佩。   其四,任性洒脱。   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节,湘云一身男子打扮,“越 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螳形”,十分俊俏美丽。湘云约宝玉一起烤鹿肉吃, 并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喝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 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当黛玉说她像个叫花子时,湘云冷笑道:“ 你知道什么!是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 腥膻大吃大爵,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一节,宝玉过生日,湘云尽兴 喝酒,醉卧山石,却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 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满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 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 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 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洌------’”这两节, 堪称书中为数不多的经典画面,那么美,那么真,把一个具有魏晋风度 的奇女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其五,聪慧敏捷。   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一节,湘云出联最多最快,一人独 对黛玉、宝琴等,毫不示弱。第七十回,“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一节, 写出“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的诗句,感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 情。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节,湘云与黛玉联句,联出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也就引出黛玉的“冷月葬花魂”的名句。 湘云以枕霞旧友的名号,积极参加诗社的活动,写出许多华美的诗词, 表现出她聪慧敏捷的才华。   如此看来,史湘云无疑是个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那么, 这个形象存在的意义何在呢?其实,她本身的处境比宝钗差很多,比黛 玉也不好,“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她就是一个无所依靠的 孤儿,在叔婶的管教下还要做些粗活维持生计。可是,她的身上拥有一 份“憨”。我觉得,这可贵的“憨”,应当是宝钗、黛玉艺术想象的补 充:她的天真弥补了宝钗的手拙,她的洒脱弥补了黛玉的柔弱。她的出 现,如同一朵盛开的芍药花,更加增添了大观园的美丽。 关于她的结局,书中没有明确的描写。有红学家猜测,书中草灰蛇线伏 脉千里,以金麒麟为信物,经判词考证,史湘云最后可能与卫若兰结婚, 却新婚守寡,孤老一生。还有一说,史湘云历经磨难后,与宝玉结合, 偕老白头。  这正是:  娇憨可爱史湘云,  顽皮侠义性本真。  名士风流自任性, 无端猜测金麒麟。 香菱——呆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可怜的人!小小年纪就被人拐走,虽然天资聪慧,但骨子里那股呆劲却 也让人够受。湘云是天真可爱,她是幼稚可笑。裙子脏了,让宝玉转过 身去就脱裙子换新的,这种事情即使在今天都够让人抓狂的了,别说是 在封建社会,而且是在堂堂荣国府。黛玉教她作诗,她能为了几句诗冥 思苦想一晚上,够呆。 第六十二回里这位才、貌、识三才兼备的香菱,却被曹雪芹赐了一个“ 呆”字。按字面理解,这“呆”字是“滞笨”、“不灵敏”、“愚人” ,薛蟠就有“呆霸王”之外号。怎么能说香菱也是一个“呆子”呢?所 谓“呆香菱”之“呆”,并不作“滞笨”、“不灵敏”、“愚人”之解, 而应该理解为“呆想”之“呆”。记得《长生殿·埋玉》里有句云:“ 生作呆想,忽抱旦哭介。”此可作为“呆”字涵义的注脚。 香菱的“呆想”有三: 一,香菱与小螺、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个人在子里坐在 花草堆上斗草,香菱说自己有“夫妻蕙”,并引经据典地说出“一箭一 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种,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并头结 花者为夫妻蕙”。因她手中所拿的是枝“并头的”,所以是“夫妻蕙” 。结果引起小伙伴的取笑,说她想“汉子”了,让她脸红不好意思起来。 这是一“呆”,呆在她只照“书本”上写着的去直说,而不去想“夫妻 蕙”的另一层意思,即女孩儿口中应避讳说“夫妻”之类的词儿。 二,当香菱与小伙伴们打闹起来,弄脏了自己的裙子时,不赶紧回去 换裙子,却穿着湿漉漉的裙子站在那里同多情公子贾宝玉大谈换裙子的 办法。此时此刻竟然怕“辜负”了宝玉的“心”,站在那儿等着宝玉去 拿裙子。这在别的女孩来说,当然不会像她那样天真地“呆”下去。 三,当宝玉取来了裙子,她还站在原处。拿到裙子后她竟毫不避讳, 仅让宝玉转过身去,自己就换下湿裙子。还对宝玉说了:“裙子的事可 别向你哥哥(指薛蟠)说才好。”正如宝玉说的,“可我不疯了,往虎 口里探头儿去呢!”这又是一“呆”。 这三“呆”,足以表现香菱的纯情和天真的性情。她虽以为人侍妾, 但心无存“夫妻”的意思,没有往深处想过。为了不“辜负”他人之心, 站在原处一直等下去。她心地之中没有一丝的邪念。她临别宝玉时所嘱 咐宝玉的一句话,固然有点“呆”气,但可见她并不傻气,知道利害关 键处呢! 香菱“呆”得可爱,有几分孩子气。 林黛玉——痴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黛玉的痴情有目共睹。谁让她是绛株仙子下凡,命中注定她的芳心只属 于神瑛侍者。也只有宝玉懂她的心,按照曹公的意思,宝玉是她来到贾 府的原因,她是来报恩的。除了宝玉,其他一切都只是浮光掠影。当无 法与宝玉成就终身时,她断然焚稿,郁郁而终。 尤三姐——情(痴情,耻情,殉情)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她只认得“情”字,对自己钟情的柳湘莲,她发誓非他不嫁,如果不成, 宁愿出家也不嫁给别的男人。同时她对滥用感情的人嫉恶如仇,贾琏贾 珍两人怎么被她弄得屁滚尿流相信大家都清楚。最终,她为了真情拔剑 自刎,她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纯粹为情而死的。可敬可叹。 一、识,指才识、见识、胆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眼光”。  (一)自知 人最难认清的其实是自己,谚云:“人贵自知之明”。一 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充满自信和智慧的力量。尤三姐自尊自重,自处很高, 认识到自己在人格上比贾珍之流高得多。她说自己是“金玉一般的人” ,而贾珍、贾琏不过是“现世宝”要被他们“玷污了去,也算无能”。  这就使她在精神上处于优越的地位,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贾珍、贾琏这般 蛆虫一样卑污的小东西。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是人们 赖以自立的强大的内在力量。尤三姐出身 寒门,比起尤二姐的一味攀 高心理,尤三姐则很清醒,自持了许多。她敢于当着贾府上 下,痛斥 贾珍。不过,痛骂并不能改变自身命运,面对尤家生活的艰苦,尤三姐 既不敢公然得罪贾珍之流,又要尽可能地保存一分尊严,对她而言比登 天还难。她意识到自己出身微贱,又寄人篱下的险恶处境,要想顶住贾 珍,贾琏这般淫恶势力的进攻,就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同他们斗争。你不 狠过他们,就保不住自己。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尤三姐胜利了。 通过斗争,她取得了自主择夫的权利。 (二)知人 尤三姐知宝玉,识湘莲,独具慧眼。三姐“冷眼看去”, 宝玉尊重女性,对这一弱势群体呵护有加。“只不大合外人的式” 却 与自己意气相投。“人之相交,贵在知心”,她和宝玉都是封建社会的 叛逆者,追求自由,率性而为,不受礼教约束,以清高自许。这就是所 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吧。 对湘莲,三姐惺惺相识。对他的侠义 寄予无限期待,渴望他将自己救出樊笼,梦想与他纵然浪迹天涯,也胜 做笼中之鸟。惜哉,湘莲有眼无珠,不识“和璧”,如此痴情女子,虽 走近身旁,终于失之交臂。湘莲痛失知己,顿悟人生,挥剑削发,遁入 空门。三姐曾经视他为知己,如今总算有了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 最终还不失为三姐的千古知音。三姐地下有知,也可以释怀而无悔了。  对于尤二姐,是一个逆来顺受对自己自轻自贱,甚至于糊涂地把贾琏等 人对她的玩弄看作理所当然的事,看作是一种“恩赐”,缺乏自知之明, 结果上当受骗,成为公子哥玩物,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尤三姐却看清 了本质,当尤二姐被贾琏百般哄骗为妾后,自以为终身有了归宿,就可 以安身乐业。 尤三姐曾严肃警告她:“他家现放着个极厉害的女人,如今瞒着, 自然是好的,倘若一日他知道了,岂肯罢休?势必有一场大闹。你二人 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 了尤二姐的危险处境和将等待她不幸的命运。  (三)知世     毫无疑问,尤三姐的婚姻恋爱观是当时社会的新事物。 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虽然是封   建礼教所不允许的,却古已有之。“在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起,对自由恋爱就有歌颂,之后历代不衰, 比比皆是。刘三姐继承了这个传统,而又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点, 有自己时代的新元素。”  由于三姐由于尤三姐闹得厉害, 尤二姐担心 “生出事来”,贾琏也觉得“未必降得住”, 于是他们想拣个人把她 聘了。但尤三姐这样申明己志:“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 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 拣择,虽是富比石崇, 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 过了一世。” 这是说:第一,婚姻要由她本人作主,不要姐姐和姐夫等长辈决定。 第二,她以是否“可心如意”,心里是否“进得去”为择偶标准。前一 点,,即自择配偶,是古已有之的,也是众多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作品 中的女主角所做的。后一点,尤三姐不以富贵才貌择偶,却比许多情史 丽妹高一筹。不以富贵,即不以门第家私取人易,不以貌、才、德、前 程等取人难,而尤三姐对这一切似乎都不加考虑,只尊重自己的心意。 在择偶这个问题上尤三姐以自己是否可心如意、心里是否进得去作为择 偶的首要条件。要是心里进不去,对方的条件再优越,也不能垂以青睐。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上来说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二、烈,指强烈,猛烈,刚正不阿,勇敢而有气节 (一)激烈 尤三姐 性情激烈,不守闺范,任性而行,置封建礼教于不顾。什么“三从四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一概不在话下。六十五回写道:“尤三姐天 生脾气不堪,仗着自己风流标致,偏要打扮的出色,另式另样,做出许 多万人不及的风流体态。”  贾琏偷娶了尤二姐之后,要主动挑破“妹 夫反倒是作兄的”尴尬,索性要把三姐配给贾珍,来个大杂烩。面对贾 家两兄弟得寸进尺的霸占,尤三姐的愤怒猝然爆发了,她的反抗是剧烈 的、果断的,方式是惊人的,她指着贾琏痛斥:“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你别油蒙了心,打量我不知道你们府上的 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权当粉头来取乐 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 如今把我姐姐 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看她是几个 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把 你们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再和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面对两个纨绔子弟的挑逗和侮辱,尤三姐义正严词,痛快淋漓地揭露 了封建贵族蹂躏妇女的无耻罪行,沉痛地倾诉了活在底层的妇女受尽侮 辱的悲愤。她的反抗如此之强烈,吓得两个风月场中耍惯了的纨绔子弟 魂飞魄散,连“酒都醒了”“得便就要溜” 。尤三姐哪里肯放,步步 紧逼,致使两兄弟狼狈不堪, 丑态百出。 这个场面的描写把尤三姐的 性格凸显得淋漓尽致,她像猫玩耗子那样捉弄贾珍贾琏,而且又在蔑视 他们的丑恶灵魂时开始洁身自爱了。她看到了封建贵族奢侈糜烂的罪   恶,也尝到了自己被侮辱的痛苦。一个柔弱女子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维 护自己的尊严不惜以恶制恶,她威严豪爽的气魄,尖刻泼辣的严词,狠 狠地打击了两个以玩弄妇女为乐的浪荡公子,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为 被压迫的女子长了志气。 (二)刚烈 尤三姐性格火焰般刚烈,刀斧般的 决断。她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她决不受骗,不当被人玩乐的粉头。不 像尤二姐那样既被公子哥儿所玩弄,又成为他们另寻新欢的祭品。 尤 三姐要跟贾琏赌酒,酒桌上一场龙争虎斗,把尤三姐性格刚烈的一面展 示得更加光彩夺目。 “喝酒怕什么, 咱们就喝!” 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 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说:“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 们来亲香亲香。” 好个尤三姐!虽是女孩儿家,却有几分男子汉的强 悍、霸气,又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样子,任情由性,把贾琏之流玩弄于股 掌之间。这是一朵火红的野玫瑰,浑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儿,热烈得令人 目眩,可远观,不可亵玩。 另外,尤三姐还“耍赖”,天天拣挑穿的 吃的。吃得不称心,连桌推倒;衣裳不如意,不管绫缎新整,用剪刀剪 碎,撕一条,骂一句。直闹得贾琏无法,只得劝贾珍说,三姐“是块肥 羊肉,只是烫得慌;玫瑰花儿可爱,刺大扎手。咱们未必降得住,正经 拣个人聘了罢”。贾琏贾珍宣告失败,尤三姐将跳出衣冠禽兽的手掌心 了。 “恒古至今,烈女无数,但能赋放浪疏狂之态以凛然不可侵犯之 气的,能将刚烈不屈的意志演绎得如此香艳妖娆、风情万种的,唯尤三 姐一人。” 由此可看出尤三姐是一个豪爽刚烈、犀利泼辣而不同轻辱 的奇女子。 (三)壮烈 在贾府那样一个淫乱的环境里,把人推入污泥或火坑,逼良为娼, 是 司空见惯的。二尤这两个“外来妹”,也在劫难逃。可是,尤三姐偏不信邪,内心 里燃起了反抗的烈火,她豁出去了。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难道女人 就只能忍辱偷生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尤三姐以特有的那种泼辣 酣畅的女性进攻方式,在男女关系上,向来的男子中心主义在她那儿翻了个。“她 那淫态风情,反将贾珍贾琏二人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 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 尤 三姐的行为近乎癫狂,以嘻笑怒骂作孤注一掷,捉弄嘲戏曾经伤害过她的贾珍兄弟, 借以发泄内心的积忿,表达她被迫失身之痛,于雄壮之中透露出一股英雄的悲凉情 怀。 反抗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屈辱,却要用屈辱的手段,这是在当时那个社会条件下, 尤三姐所仅能做的,也只有她才能做得出来,这真是一幕真正的壮烈悲剧!她虽然 看似取得了与贾珍、贾琏流抗争的胜利,但并没有跳出封建淫恶势力的包围圈。为 了争自由,求真爱,活得有尊严,尤三姐拼命挣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可是,到 头来,却依然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以壮烈殉情的悲剧结局。 情,指男女之间相悦相爱之情  (一)痴情 爱情是神奇的,不知不觉之间,它会突如其来地叩动你的 心扉。待字闺中的尤三姐就是这样被爱神叩开了心扉。原来,五年前给 老娘做生日拜寿,老娘家请了戏班,内中有个英武小生,名叫柳湘莲。 他唱念做打,表演十分精彩。尤三姐慧眼识英雄,一下便相中了他。她 心中的理想情人,并非什么王孙公子,而是寄人篱下,过着串戏生活的 柳湘莲。连贾宝玉都看不上眼的尤三姐怎么会看上他呢?这是因为他们 有着类似的身世和处境,却都有不甘堕落的心。只有尤三姐这样的视金 钱如粪土,抛开一切功利的女性才会看上这个一贫如洗的柳湘莲。自那 次邂逅之后,一直珍藏胸中,时过五年,仍不忘情。 尤三姐决意非他 不嫁,她对爱情诚挚、执著而又专一。她发下毒誓:“这人一年不来等 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此人死了再不来,我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 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 这是何等浓烈的情感,又是何等痴迷的追 求!尤三姐一旦相爱,就爱得一往情深,海枯石烂,生死相许。 (二)耻情 尤三姐出身寒微,寄食宁府,误落陷坑。她不甘被侮辱被蹂 躏的地位,决心自拔,挺立起来,她希望自己向传统社会回归。知妹莫 如姐,尤二姐熟知她的脾性,“三妹子从不会朝更暮改的。他说了改悔, 必是改悔的” 。自她以身相许柳郎后,判若两人。从此“改过守分”   ,重塑自我。她以玉簪为誓,此后,真个“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知耻为勇,她说到做到,“她小妹果然是个斩钉截铁的人,每日侍奉母 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随分过活。” 春秋时晋人士会说得好:“人谁 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三)殉情 在父权社会中,女人往往不是被爱,而是被“占有”女人像 私有财产一样受到保护并要求保持“贞洁”,于是,女性“贞洁”的形 象自然而然就成了红楼梦那个时代女性的理想自我,成了女性追逐的幻 象和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成为束缚女性自由的精神锁链。三姐设想过 萍踪无迹的柳湘莲不来,她就出家,可她却没有想过:柳湘莲并不接受 她。她以为,柳湘莲会懂她的,懂她的无奈,懂她的挣扎,懂她的痛苦。  柳湘莲毕竟不是洞悉一切的神,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无法容忍自己的 妻子不贞洁。于是,他来索剑了。三姐在他冷然地坚持里知道了柳湘莲 对她的嫌弃,她百口莫辩。这种事情是解释   不清楚的,就是尽倾黄 河之水也洗不净自己身上的污垢啊。尤三姐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摆脱污 浊的希望,终于在贾府肮脏的名声的影响下,彻底地破灭了。当柳湘莲 对贾琏所要定情宝剑是,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悔,她痛,同时 她也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于是她绝望了。尤三姐被爱拒绝后, 丧失了一切生活的信心和价值,曾经定情的信物成了她的绝命剑,她只 能用殉情者的冠冕荣誉来埋葬自己。 只一句“还你的定礼” 尤三姐什么也没多说,就剑锋一横,倒在了柳 湘莲脚下。那一道冰冷的剑光,映亮了柳湘莲的眼睛,也划亮了整座红 楼,那是一个女子为了有尊严地存在而作出的无声的呐喊,刚烈的抗争。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尤三姐的死是悲壮的,它激起 人们的悲愤与崇敬!曹雪芹热情地歌颂了尤三姐向往自由的壮烈殉情。   尤三姐在那“除了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的污浊环境中, 却能保持着清醒 的头脑, 抗争的勇气,不畏权势,敢为天下先。宝黛爱情是不容于社会, 不容于自己的家族。同宝黛的爱情悲剧一样,尤三姐是封建社会婚姻恋 爱不自由的受害者。 为争自由,为追求纯真的爱情,从贫穷、孤弱、 被侮辱被损害的境地中奋然崛起。她坚决、果断, 临死不屈。宁肯站着 死,不愿跪着生,尤三姐以她的生命向冷酷虚伪的礼教作了最后的一搏。 这是高贵的一搏,也是伟大的一搏! 尤二姐——苦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她的命运太悲惨了,贾琏背着王熙凤偷娶了她,暂时把她放在府外面的 房子里,见面都是偷偷摸摸的,后来好不容易进了大观园,凤姐对她是 笑里藏刀,一心要置她于死地,不成想半路又蹦出个秋桐,被凤姐利用, 借刀杀人,步步紧逼,虽有平儿怜悯她,可也无济于事,怀了贾琏的孩 子却胎死腹中,最后只好吞金自尽。比起香菱,她更惨。 王熙凤——酸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实际上凤姐怎一个“酸”字了得,只是为了格式齐整,暂且这么归类吧。 家庭内部有了小矛盾,她拿平儿出气,一巴掌扇平儿脸上,平儿差点寻 了短见。贾琏偷娶尤二姐,她在家里不动声色,却跑到尤氏那里撒泼, 闹了个底朝天。 凤姐是女中豪杰,同时也是贾府台前的第一执政者,杀伐决断,撕脸皮 的活全是她的,这也不是啥美差,脸不酸心不硬,肯定镇不住这上上下 下百十来号人。 粉面含春威不露                          ——王熙凤之“威” “威”是人们的气质表现,又是人物的一种情态。作为气质的“威 ”,如人们说的“威风凛凛”“威武不屈”“威仪棣棣”“威严逼人” 等等。这种“威”,常常是人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够使他人畏惧的力量, 与生俱来。此外还有一种“威”,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与他的身份、 地位、权势有关,一旦他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有了“权”,“一 阔脸就变”,“得志便猖狂”,以“权”发“威”。但是失去了权势, “威”就消失了,由英雄落到狗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 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中,王熙凤之“威”描写得最多、最形象, 简直就是一个真实的“多面”人。不论你从哪一个角度看去,她身上都 有一股“威”力存在,让人又爱又恨。如果稍加剖析,王熙凤的“威” 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一是她手中有权。威权合于她一身,化 合成她的“权威”。 小说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介绍王熙凤,文中写道: 若问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年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 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谁知自娶了他令夫 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令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 样又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这“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九个字,已经暗含着一股“威”气和“ 威”力了。接着在小说第三回初见黛玉时,透过黛玉的眼睛向读者描绘 了她的穿着和长相。 小说中写道: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 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就是王熙凤的形象。美不美?美。但美中含威,且又“不露”, 就更可怕。“一双丹凤三角眼”再配上“两弯柳叶吊梢眉”,这样的女 人世间难找,真真是“恍若神妃仙子”了。小说通过各种人物的口,对 王熙凤之“威”作过评价,如说她是“有名的烈货”,这“烈货”二字 中就有“威”意,所谓“威烈”也。又如贾母告诉黛玉道: 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一个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泼皮破落户儿”是贾母的戏谑之语,但这“辣子”中却是“辣味 十足”,即常人所说的“不怒自威”,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辣子”! “威”字常与力量连在一起,如威逼、威力、威慑、权威,等等。将 威与权连在一起,是因为权是力量。这几年“权威”二字随处可见,媒 体上也经常推出五光十色的“权威”,让人眼花缭乱。由常见的“权威 ”,我想到王熙凤的“威”也是和“权”联系在一起的。本来,王熙凤 之“威”已是与生俱来,让人见了有点心突突的了,再有了“权”加在 她身上,那就越发让人闻“声”丧胆了。小说第三回写道王熙凤出场时 的情景,研究者最爱引用的一段描写,文中道: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 谁,这样放诞无理?”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 房门进来。 这是“声威”,人未到声先到,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声威”岂止黛 玉“纳罕”,就连读者也要跟着“纳罕”。这来者系谁?仿佛是武则天 出宫,慈禧太后上朝,否则哪里就用得上“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呢?《红楼梦》中写道此种景象,当是元妃省亲时方能用上“恭肃” 二字。如大奶奶李纨出场“声”如狮吼,大家只能发愣,继而大笑不止。 因为李纨手中无“权”,“声”中无“权威”。此处权融在声中才有震 撼力! 封建社会是人治高于法治,人一旦拥有了“权”,就是“法”的代 言人。在《红楼梦》中的贾府也是如此。王熙凤有了“权”,也就是法 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这在她协理宁国府时表现得最充分,可以 让读者看到“权”与“威”是怎样的一致了。小说中写宁府中王兴媳妇 迟到,凤姐听了“登时放下脸来”,喝命打了二十板子,还令来升“革 他一月银米”。接着宣布: 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 王熙凤也不过是“协理宁国府”,但她却敢如此,凭什么?就是因为贾 珍给了她“权”。她有了“权”就可以发“威”——“登时放下脸来” 。打了二十板子是“法”,可隔一天增二十板子,就是她自己的“法” ,她有“权”就可以随意“涨价”! 有人说,权可以腐蚀人。这话用在王熙凤身上也完全合适。她掌权 几年,贪污、受贿、行贿,在张华、尤二姐的婚姻案中大展手段,又写 信又托人,走官府买通下人,“吃了原告吃被告”,里外得利。到了锦 衣军查抄宁荣二府时,从王熙凤的房间里查出了大批的赃物,正是她利 用“权”所得的“利”。中国字太妙,权不仅带给人“威”——权威, 还可以带来“利”——权利。这就难怪一些人视“权”为命根子,没了 “权”如丧考妣,看来这“权”也是劳什子,还是砸了好! 当王熙凤没了权的时候,也就没了“威”,最终是“哭向金陵事更 哀”。小说第五回有一支《聪明累》曲是写王熙凤一生结局的,也是对 她的“权”与“威”的嘲讽。曲云: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 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 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 人世终难定! 贾迎春——懦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这个没什么争议吧,“二木头”不但木讷,而且懦弱无能,自己房里丫 鬟之间的矛盾都平息不了,自己没事就捧着《太上感应篇》逃避现实, 自己的东西被底下人偷去赌钱,她表现得像个局外人,很让人失望。贴 身丫鬟司棋要被赶出大观园了,她也没有什么表示,偏偏司棋的性格与 主子完全相反,又是摔饭碗,又是骂小丫头,颇有晴雯的风范,更衬托 出迎春的懦弱无能。 迎春的这种懦弱也来自她的自卑。在心理学上,自卑是指个体的一种软 弱、无能、低劣或自感不如别人的复合心态。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 卑情结起源于童年的弱小和无助,加上器质性的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 会使人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具体地说,迎春的自卑形成主要来自于两 方面的原因,一是庶出的身份,二是才疏的压力。   作为庶出的压力,迎春“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 封建社会里,其地位与嫡出子女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迎春的母亲早逝, 迎春的自卑感觉,可想而知。由于自卑,迎春变得越来越逆来顺受,既 不会积极追求自己的需求,也不敢勇敢表现自我的愿望,遇事大多采取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甘愿做个隐形人。 迎春母亲的早逝,使得她从小就缺乏关爱。在心理学上,一个人的 安全感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幼儿及童年时代亲密关系的亲疏, 其情感依附需求越得到满足,个人的人格发展及亲密关系就越完善。在 迎春的成长历程中,其情感依附可谓一直是空白,她从小就失去了母爱, 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父兄之爱。此外,作为父亲的贾赦,则是荒淫好色, 不务正业,对子女从来不加管束与教育。作为同父异母的兄长贾琏,也 袭承了父亲的好色风流,加上平日里还要为荣国府的事务奔波,根本没 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这个妹妹。再说邢夫人,虽然名义上是迎春的母亲, 却骨子里对迎春充满了仇视,曾冷笑说:“你是大老爷跟前的人养的, 这里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分, 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他一点?──倒是我无儿女的一 生干凈,也不能惹人笑话!”可以说,邢夫人对迎春的鄙视,自不待言。 作为才疏的压力,迎春在众多出众女子面前,可谓毫无特色。《红楼梦 》第十八回中写道,元春省亲,要求“试才题对额”,迎春写了首《性 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 不畅神思?如此的打油诗一首,连探春都不如,更遑论与薛、林争锋了。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元春让众姐妹猜灯谜,众姐妹都猜对了,唯 独她和贾环猜不对。在那种情境下,尽管在表面上,迎春尽量安慰自己 这只是“玩笑小事”,并不介意,但其内心的尴尬与挫败感,可想而知。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写道,众人起诗社,李纨听从了黛玉的建 议,让每人都起个雅号,迎春却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 么?”结果还是宝钗给她取了“菱洲”的雅号,才算过了关。由于迎春 对诗词不甚精通,也不积极参与,最后只得了“誊录监场”的名头。迎 春内心的不甘,不言而喻。 由于这一切,迎春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冰冷干涸,个性也是越 来越了无声息。平日里,迎春只有呆滞地活着,或是看书自慰,或是顺 从众姐妹的安排。在大观园中,她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感,在关键时刻没 有人可以替她撑腰,而迎春也只能希求得过且过,尽少惹事出错。由此, 当司棋被逐事件发生时,迎春表现出来的无奈与冷漠,完全是其个性使 然。但俗话说得好,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迎春逆来顺受的性格, 为她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大火烧了毛毛虫        ——刘姥姥之“谐”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有意地给我们写了一对德高望重的老寿星。 一个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的贾母,一个是在“世路难行钱作马”的 社会里不想坐困愁城而频“扣富儿门”的刘姥姥。两个老人身份、地位、 修养截然不同,但在《红楼梦》里却相映成趣,令人难忘——贾母给人 以“福趣”,刘姥姥给人以“谐趣”。相比之下,“谐趣”给人印象更 深刻,更富有人格的意义。 有人说,刘姥姥很“村”(不是“蠢”),我以为她“村而不俗” 。又有人说,刘姥姥是一个丑角,造出一大堆俗而又俗的“笑话”让人 发笑而已,我以为这是看了表面。其实刘姥姥的“丑角”,并不意味着 是“傻角”;她说出的笑话在别人听来可以发笑,但在她自己说时,她 的眼里闪动的是泪光,她的心里在流泪。刘姥姥之“谐”,就像她脸上 的一道道皱纹,是人生经验所集,是风刀霜剑所刻,是她“大智若愚” 的艺术表现。 从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开始,贾家的富贵豪华、奢侈腐败,就一一透 过她的眼睛传递给读者大众。如同一架“摄像机”,连一花一草都被摄 入、被定格。她同贾母站在一起、坐在一块,互相映衬着人世间存在着 一个差别悬殊的世界。她经历了贾家从盛到衰的全过程,成为一个真正 的见证人。“石头”所“记”者,竟是刘姥姥眼中所见也。 小说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有一段贾母给刘姥姥头上插 花的故事。小说道: 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在鬓上,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 “过来带花儿。”一语未完,凤姐儿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来 打扮你。”说着,把一盘花,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 不得。刘姥姥也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如今这样体面起来 !”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老妖精 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 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众人的开心一笑想来是无意的,笑中没有 嘲讽。但是刘姥姥听着笑声的时候,心情会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刘姥姥 也有自己的尊严,她的尊严在受到伤害。 刘姥姥之“谐”,使她在吃鸽子蛋、螃蟹宴上充分发挥出一等一的口才 和才华。她在诙谐之中不动声色地融进对贫富之差的见解。文中写道: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 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 当这小巧怪俊的鸽子蛋掉在了地上时,谁也不会想到刘姥姥竟说出了一 句寓意深刻的话:“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儿就没了。”在螃蟹宴上, 她是边吃边算:“这样的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 十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她画龙点 睛似的结论:“这一顿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这话说得似乎 很不经意,或许贾府内不会有一个人能体会到刘姥姥的深意,然而在这 句话的背后正是那句被人们早已忘记了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就是刘姥姥的“谐”,是“谐”的艺术。 现代的相声大腕、“小品”明星常以堆砌“丑陋”来表示幽默、诙 谐,是自降“品位”。刘姥姥之“谐”,则是在画龙点睛中提升自己的 谐趣品位,达到艺术的“谐”。    贾家最终的命运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们不知多少次地 寻问这落败的原因,去探索这“原因”的发展过程。然而在“久经世故 的老寡妇”刘姥姥的眼里早已看透了——“大火烧了毛毛虫!”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