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2历史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ppt

ID:493077

大小:10.33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文革结束后两年,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 活没有得到改善 2)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 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 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 导思想 ⑤拨乱反正──决定拨乱反正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 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等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①确立──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 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 误方针 ③作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④确定──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的伟大转折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是实 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从此,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 4)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 ②改革内容: ③改革目标: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 ⑤改革的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 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 队,改设村民委员会。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直接: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 经营,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 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使企 业失去活力 分 配:过于平均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 性,极大解放了生产力。 2.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 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 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处,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 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 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框架确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 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 到进一步完善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 变化 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了小 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 增长史上的奇迹。 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 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 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 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 应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 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 正确的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 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5.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在农村展 开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B.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农民对人民公社体制不满 6.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 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 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下面对这 一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7.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 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 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 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 反映了 ①农村经营权发生变化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 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10.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 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 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 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谢谢合作 客观上:“文革”造成的政治、经济、思想、 组织混乱局面一时难以解决; 主观上: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 ,坚持“两个凡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 干扰着前进的方向;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平反工作受阻; 目的目的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的冤假错案 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不满。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背景背景 内容内容 (1)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意义意义 (1)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2)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坚持“左”的错误,反对否定“文革” 危害: ①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拜; ②在实践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得不到纠正。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的伟大转折? (1)从根本上结束了“左倾”错误长期干扰的历史, 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全会不仅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徘徊的局面,而且开始全面认真地 纠正“文革”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并清除其影响;不仅纠正了华国锋的“左 ”倾错误,而且开始全面纠正1957年以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 想上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结束了“左”倾错误长期干扰的历史,使党领导 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历史转 变。 (2)全会决定把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全会不但恢复和发展了“八大”制定的正确理论 和政策,而且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4)全会在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过程中, 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5)全会还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 中国共产党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时间    背景 内容  意义 大革命失败 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 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 命即将胜利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 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 大问题。 “文革”结束, 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927 1949 1978 农村转移 到城市 阶级斗争 转移到 经济建设 城市转移 到农村 各各 界界 群群 众众 集集 会会 拥拥 护护 为为 天天 安安 门门 事事 件件 平平 反反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明朝) (文革前) 说凤阳,道凤阳,改 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 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改革开放后 小岗村的明天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安徽农民积极性提高 邓小平视察四川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 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 各户使用,“保证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 都是自己的”。 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 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 经营方式的改变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使用简陋的工具耕作(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牵着耕牛走 在田间(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行政机构的改变 取消人民 公社后全国最 早建立的四川 广汉县向阳乡 人民政府。 产业结构的改变 乡镇企业的创办——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 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 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流通渠道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的布票 阶段阶段 项目项目 改革前改革前 改革措施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政策性调政策性调 整阶段整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 阶段阶段 管理体制管理体制 所有制所有制 分配制度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单一的公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平均主义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多种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 产权制度产权制度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制国有制 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促进农村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在在1956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 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 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 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 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 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 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 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自主权))。。 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邓小平来到珠海,受到群 众热烈欢迎 广州三件宝的重大变化: 传统三件宝: 陈皮老姜禾秆草 50年代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 80年代三件宝:电视冰箱洗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家庭或社会带 来了哪些影响? 农民露出了笑脸农民露出了笑脸 满园春色关不住…… 无锡县西塘村一角。宝山钢铁公司安太堡露天煤矿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神舟六号普及义务教育中外合作加强中外交流频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