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课件及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高中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课件及练习》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 了解作者生平 , 积累名句。 2 . 置身诗境 , 发挥想象 , 品味诗歌的意境。 3 . 感受作者情感 ,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 连线作者。 王维 (701—761), 字摩诘 ,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 太原祁 ( 今山西祁县 ) 人 , 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开元进士科第一 ( 即状元 )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 , 安禄山叛乱时 , 曾被迫出任伪职 , 后两京收复 , 降职为太子中允 , 复累迁至给事中 , 终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 ,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东坡曾说 “ 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 ; 观摩诘之画 , 画中有诗 ” 。王维尤以山水诗成就最高 , 与孟浩然合称 “ 王孟 ” 。晚年无心仕途 , 专诚奉佛 , 故后世称其为 “ 诗佛 ” 。著有《王右丞集》 , 存诗 400 余首。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 ( 今四川眉山 ) 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 任杭州通判 , 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 “ 谤讪朝廷 ” 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 , 曾出知杭州、颍州等 , 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 “ 三苏 ”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 , 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 , 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代影响极大。《念奴娇 ·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传诵甚广。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姜夔 (1155—1221?),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饶州鄱阳 ( 今江西波阳 ) 人。南宋词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 , 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 , 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 ,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 , 由于他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 , 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 , 但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一生布衣 , 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 , 精通音律 , 能自度曲 , 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 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纳兰性德 (1655—1685),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 也以 “ 纳兰词 ” 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 , 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 , 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 ,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 , 使其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 . 探寻背景。 《积雨辋川庄作》 这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的诗 , 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逸生活。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 他早年就信奉佛教 , 贬官济州时已经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 , 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压抑、黑暗 , 理想也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 , 他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 , 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 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 , 王维并没有受到迫害 , 实际上还升了官 , 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深了。于是 , 后期的王维就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 , 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 “ 无可无不可 ” 的态度。王维最初隐居终南山 , 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 , 生活更为悠闲 ,“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 弹琴赋诗 ”, 并吃斋念佛 ,“ 退朝之后 , 焚香独坐 , 以禅诵为事 ” 。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正月 , 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 , 返居成都草堂。四月 , 杜甫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去世 , 使杜甫失去了依托 , 他只好携家离开成都乘舟东下 , 经榆州 ( 今重庆 ) 至忠州 ( 今重庆忠县 ) 。此诗即为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 , 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 《新城道中 ( 其一 ) 》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 春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 自富阳赴新城 ( 今浙江富阳新登 ) 时所作。此诗描写诗人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 , 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扬州慢》 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 冬至日 , 当时词人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1161), 金主完颜亮南侵 , 江淮军败 , 上下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根据此前小序所说 , 淳熙三年 , 姜夔因路过扬州 , 目睹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 , 抚今追昔 , 悲叹今日的荒凉 , 追忆昔日的繁华 , 发为吟咏 , 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康熙因云南平定 , 出关东巡 , 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 , 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 , 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 , 因而词人写下了这首词。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2 3 4 1 . 字音识记。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 . 辨字组词。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 . 词语释义。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 . 名句默写。 (1) 漠漠水田飞白鹭 , 阴阴夏木啭黄鹂 。 (2) 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 (3) 野桃含笑竹篱短 , 溪柳自摇沙水清 。 (4) 自胡马窥江去后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 。 (5) 纵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 , 难赋深情 。 (6) 二十四桥仍在 , 波心荡 , 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 , 年年知为谁生 ?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 . 《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 “ 诗中有画 ” 的特点 ? 是怎样体现的 ? 提示: “ 漠漠水田飞白鹭 , 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一联 , 白鹭雪白 , 黄鹂金黄 , 色彩差异明显 ; 白鹭飞翔 , 黄鹂啼鸣 , 一取其动态 , 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 ,“ 漠漠 ” 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 , 苍茫一片 ;“ 阴阴 ” 描绘夏日林木茂盛 , 境界清幽 , 自近而远 , 富有立体感。碧空中白鹭高飞 , 绿树与黄鹂相衬 , 高低和谐 , 极具层次感。此可谓 “ 诗中有画 ”, 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 . 《旅夜书怀》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 ? 诗人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 提示: 首联写近景 , 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 , 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 , 微风阵阵 , 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 , 揭示了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 , 大笔勾勒 , 写得真切细腻 , 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 , 从而反衬诗人的孤独 , 景中见情 , 景与情融。 3 . 《新城道中 ( 其一 ) 》尾联 “ 西崦人家应最乐 , 煮芹烧笋饷春耕 ”, 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 提示: 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嬉闹春耕 , 一片繁忙景象。诗意盎然 , 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 , 是诗人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 , 也表达了诗人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感。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4 . 《扬州慢》中 “ 杜郎俊赏 , 算而今重到须惊 ” 一句 , 词人为何而惊 ? 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 提示: 因 “ 空 ” 而 “ 惊 ”, 反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 , 何等令人心痛 ! 该句连缀全词 , 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 : 一边是萧条冷落 , 一边是繁华热闹 ; 一边是实 , 一边是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5 . 《长相思》一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 ? 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提示: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 这是边疆地区的景物。词的上片从 “ 山一程 , 水一程 ” 的叠用 , 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 “ 风一更 , 雪一更 ” 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词人的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的思乡之梦 , 懊丧之余 , 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祥和。本词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对边塞之雄奇风情的描述 , 这两者结合到一起 , 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1 . 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剖析: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 ,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 , 平旷的原野 , 浩渺的月光 , 奔流的江水 , 看上去是那样雄浑阔大 , 让人心旷神怡 , 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 “ 开襟阔远 ”( 浦起龙《读杜心解》 ), 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诗人 “ 喜 ” 的感情 ( 见《唐诗论文集 · 杜甫五律例解》 ) 。其实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 , 这两句诗是以乐景写哀情 , 诗人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 , 面对茫茫的宇宙 , 想想坎坷的过去 , 望望无光的未来 , 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 , 怎不悲从中来 ?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2 . 岭上晴云披絮帽 ,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 , 溪柳自摇沙水清。 剖析: 这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 , 用的是比喻手法 : 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 , 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钲 , 把晴天的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 , 用的是拟人手法 : 山桃花倚篱而笑 , 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 , 真是妩媚极了。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3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 剖析: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事物 , 词人将它们人格化 , 意即它们是 15 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 , 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 , 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 , 连它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 , 何况于人。这样写 , 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 姜夔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咎为 “ 胡马窥江 ”, 如此选材是为了表达他的 “ 《黍离》之悲 ” 。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4 . 念桥边红药 , 年年知为谁生 ? 剖析: 姜夔游扬州时正值隆冬 , 芍药并未抽蕊开花 , 但扬州芍药向来以 “ 甲天下 ” 著称 , 词人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 , 而名都已成空城 , 更何况国难未息 , 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 ? 全词至此一声长叹 , 真有点儿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状况 , 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 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 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5 . 山一程 , 水一程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夜深千帐灯。 剖析: “ 山一程 , 水一程 ” 仿佛是亲人送了 “ 我 ” 一程又一程 , 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是使命在身 , 行色匆匆。 “ 夜深千帐灯 ” 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 , 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独有的壮观场景。 “ 山一程 , 水一程 ” 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 ,“ 身向榆关那畔行 ” 激荡的是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的萧萧豪迈情 ,“ 夜深千帐灯 ” 催生的是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 , 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 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1 . 《积雨辋川庄作》一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提示: 本诗通过描写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 营造出阔远幽静、物我相惬、祥和闲适的意境 , 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2 . 《旅夜书怀》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提示: 颈联写出了诗人的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 , 却因文章而扬名 , 读来令人心沉 ; 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 岂 ”“ 应 ” 是关键字眼 , 上下关联。尾联触景而情发 , 景以自况 , 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 ,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3 . 《新城道中 ( 其一 ) 》中 “ 东风知我欲山行 , 吹断檐间积雨声 ” 一句 , 诗人为什么不直说天气由阴转晴 , 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的雨声呢 ? 提示: 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 , 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 “ 东风 ” 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 ,“ 我 ” 要进山 , 东风马上吹散阴霾 , 为进山创造了条件 , 使 “ 我 ” 心想事成。一方面有表达委婉之妙 ; 另一方面 , 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 , 急切期盼天晴。因为对檐间没完没了的 “ 积雨声 ” 特别厌烦 , 特别敏感 , 所以 , 雨一停 , 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 “ 吹断 ” 了。 4 . 《扬州慢》词前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 有什么作用 ? 提示: 交代了词作的时间、眼前所见所闻的扬州景色、写作的缘由及其他人的评价 ; 为全词奠定了 “ 《黍离》之悲 ” 的感情基调。 《积雨辋川庄作》 以禅入诗的手法。 王维的田园诗常常借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 传达出深邃的宗教体验。 “ 山中习静观朝槿 , 松下清斋折露葵 ”, 这在世人的眼中未免太过孤寂寡淡的情调 , 到了诗人笔下却蕴含着深沉的禅意 : 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 远离了名利的争斗 , 回归自然 , 回归原始的真我。品读诗句 , 扑面而来的是淡雅、宁静、幽寂 , 以及诗中洋溢着的惬意。这种以禅入诗的手法 , 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 , 而禅理与静谧的绘画美的融合 , 更使这类田园诗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艺术极致。 《旅夜书怀》 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 , 诗眼是 “ 独夜舟 ” 。舟泊于岸 , 所以首句写岸 , 次句写舟。 “ 独 ”, 数量极少 ;“ 夜 ”, 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 , 而是寓自己内心的孤独于景。第三、四句承 “ 夜 ” 字写诗人所见景色 : 远处 , 星空低垂 , 原野辽阔无边 ; 近处 , 月光下 , 江水汹涌澎湃 , 奔流不息。此情此景 , 难免使诗人感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 , 它的命运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 , 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将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 , 由此下面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新城道中 ( 其一 ) 》 1 . 意境优美 , 诗意盎然。 《新城道中 ( 其一 ) 》意境优美。这里 , 山岭白云缭绕 , 树梢朝阳悬挂 , 野桃笑脸迎人 , 溪柳摇曳多姿 , 溪水清澈见底 , 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嬉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 诗意盎然 , 散发着泥土的馨香和生活的气息。与其说这是一首诗 , 毋宁说它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2 . 比喻、拟人并用 , 形象生动。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 东风 ” 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己 ,“ 我 ” 要进山 , 东风吹断了阴云和积雨 , 为进山创造了条件 , 使 “ 我 ” 心想事成 ; 岭上的云像顶绵帽 , 枝头的太阳像只铜钲 , 大自然的面目居然有些幽默 ; 野桃含笑 , 柳条摇曳 , 草木也是那样欢快自得。 《扬州慢》 1 . 今昔对比。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 “ 名都 ” 来反衬今日的 “ 空城 ”; 以昔日的 “ 春风十里 ” 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 ——“ 尽荠麦青青 ” 。下片以昔日的 “ 杜郎俊赏 ”“ 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 ” 等风月繁华 , 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 以昔时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的乐景 , 反衬今日 “ 波心荡 , 冷月无声 ” 的哀景。总之 , 写昔日的繁华 , 正是为了表现今日的萧条。 2 . 景中含情 , 化景物为情思。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的写景 , 不俗不滥 , 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 , 即为抒发 “ 《黍离》之悲 ” 服务。词人到达扬州之时 , 只摄取了两个镜头 ——“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和满城的 “ 废池乔木 ” 。这种景物所引起的思绪 , 就是 “ 犹厌言兵 ” 。词人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 连 “ 废池乔木 ” 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 , 物犹如此 , 何况于人 ! 《长相思》 风格独具特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 , 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 ; 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 , 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 , 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 , 集豪放、婉约于一体 , 凝结成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 , 深受后人喜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