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之《浣溪沙》《清平乐春归何处 》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诗词诵读之《浣溪沙》《清平乐春归何处 》

ID:492485

大小:7.6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 古诗词诵读 第5课时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浣溪沙》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 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首感叹时 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 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 仙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与黄庭坚并 称“苏黄”。又工书画,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 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 位散文家并成为“唐宋八大家”。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北京大学 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黄庭 坚论书、鉴画、评诗均以韵字为先,他引鹤 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1.齐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感受诗歌的不同。 3.再读课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 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 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浣溪沙 【宋】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潇潇: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 “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 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 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 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 啼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上阕写了哪些景色?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 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 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 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上阕写的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情怀?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 新的风景画,令人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 执着人生的情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长久。谁说人老之后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 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 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阕诗人是怎么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 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 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 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 自强不息的精神。 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同学们是否怀念春天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宋朝的诗人黄庭坚所写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 踪迹。 唤取:唤来。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 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疑问句对春 的归去提出质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 没有?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 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两句,转而询 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 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惜春的程度,从而使 词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黄鹂(lí):黄鹂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 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 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 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 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下片开头两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无踪迹谁知,除 非问取黄鹂”,既然无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 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 天的消息。这种想象也极为奇特,极富情趣。后两句“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对现实的描述。上面 想象春天踪迹,也许黄鹂可以知道,然而嘤嘤鸟语,谁人 能解?它不过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仅看一阵风起, 它便随风飞过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踪迹,终于无法 找寻,而心头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浣溪沙》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 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 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 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清平乐 》 《清平乐》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 情。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 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1. 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 首词哪两句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2. 《清平乐·春归何处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 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全 词构思新颖委婉,思路回环反复;笔情跳脱,风格清 奇;语言轻巧,淡雅饶味;有峰回路转之妙,有超轶 绝尘之感。谢谢观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