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下册《扬州慢》ppt课件33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性必修下册《扬州慢》ppt课件33

ID:492121

大小:1.0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扬州慢 姜夔 1.作者简介; 2.小序解读; 3.作品解读; 4.小结全文; 5.布置作业。 •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 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 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 的词,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 词派的代表。 • 由于精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不根据旧 谱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度曲17首,《扬州 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作者简介 格律词派: 北宋后期形成的一个流派。此派的特征是: 讲究词章结构的严密妥贴、密针细线,音律的谐 协和婉、精细严格,字声的曲折顿挫,语句的雕饰琢 磨。 创始人是北宋后期的周邦彦,南宋时期的姜夔、 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周密、张炎、王沂孙等是 此派的主要作家。 自度曲: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在旧 词调之外自己新创词调。 慢词: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 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指依慢 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词谱》卷十慢词“ 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才开始流行。 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 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 ,“十里长街市井连”,“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 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 变得破败不堪。 背景介绍 •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 • 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 一空。 • 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 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那里仍然是满目疮 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 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 扬州痛史: • 1.南朝宋时经历一次屠城,鲍照写下著名的《芜城赋》 • 2.明朝末年史可法守扬州,清兵破城后大肆屠城。 扬州慢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 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 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 写作时间 •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 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 • 感慨今昔 千岩老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 整体感知 黍离之悲:指 国破家亡之 痛 《毛诗序》说:“《黍离》,闵宗周也。周 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 和沧桑感对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 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痛惜伤感的悲痛之情。 小序在词中有何作用?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上阙写词人路经扬州时所见到的情景。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 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下阕写词人在扬州的心情和感慨。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扬州是淮河流域东面一个繁华的名城都会,人只要 一到城北门外五里远的竹西亭,就能够强烈地感受 到扬州的歌舞繁盛。初到扬州的姜夔,自然要在这 里稍作停留,体验心目中扬州繁华的样子。 • 思考:作者一开始就写扬州昔日的繁华有什么作用 ? • 是为了与下文写扬州的破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照。 • 姜夔通过杜牧的诗歌,早就对扬州的繁华心生向往, 他慕名而来,就是要亲身感受一下扬州的繁盛,没 想到眼前的景象竟是这样的破败。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这两句说,当我走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 长街时,看到的竟是满目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 年的繁华盛况,反而显得极其荒凉残败。 • 思考:这里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用典”和对比的手法。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典。 赠别(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 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 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成语:豆蔻年华 杜牧用描写、比喻、 特别是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那个少女的娇 美迷人,也写出了扬 州令人为之陶醉不已 之处。“春风十里” 是繁华的代名词。 以当年扬州的繁华与下句“尽荠麦青青”形成对比, 表达强烈的盛衰之感。 以前是“春风十里”,多么的令人迷恋。如今触目之 处,尽是青青的野生荠麦,荒凉无比。此情此景,使 诗人十分痛心。 思考:“荠麦青青”“彼黍离离”“城春草木深”在 表达效果上有何共同之处? 都是以废墟长出茂盛的庄稼、草树来表现衰败的情景, 给人以非常强烈的昔盛今衰之感,显得非常的痛心。 “春风十里”这个典故的好处: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这几句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指第二 次),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 场侵略战争。 • 思考: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好处是什么? • 借代(胡马)拟人(言) 废池乔木对于当年敌寇的烧杀掳掠,尚且如此憎厌, 人们的憎厌和沉痛,就可想而知了。这里作者把废池 乔木拟人化,表明侵略者的暴行,天怒人怨,草木共 恨。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 “犹厌言兵”的“厌”字, 写得极其传神。 “无数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无 此韵味。”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黄昏不知不觉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 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 • 思考:“黄昏”“清角”“空城”等意象有什么共 同特征?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 这些意象有伤感、悲痛的意味。它们组合在一起能 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也衬托出作者此刻 沉痛的心境。 • “清角吹寒”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的,增加了一个 感受空城的角度,能让人更强烈地意识到,扬州城 此时是多么的破败荒凉! 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 上阕:空 景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即使是像杜牧那样有极高鉴赏力的人,此时重新来 到扬州的话,也一定会为眼前破败荒凉的景象大吃 一惊。 • 劫后的扬州,哪有一点昔日“春风十里”、“歌舞 升平”的繁华影子! • 这两句诗总起下阙,由上阕的写景转入下阙的抒情。 俊赏:眼光极高的鉴赏力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纵然是杜牧那样写出轰动一时,为人们所称颂的 《赠别》、《遣怀》等名篇的人,现在也难以抒发 他对扬州的赞美之情了。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这里运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 借用典故,感慨扬州面目全非,繁华不再。使“黍 离之悲”更加深化。 • 一方面从杜牧的角度看,假如他面对这满目疮痍的 景象,自然是难以写出赞美扬州的美丽诗篇的。 • 另一方面,从姜夔的角度看,他纵然有过人的才情, 置身今时今日的扬州,内心的痛苦也难以完全抒发。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当年杜牧描写过的二十四桥还在,但只见桥下流水 冷清,微波之中摇荡着孤零零的月影,寂然无“玉 人吹箫”之声。 • 这里与上阕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相呼应, 对今日的扬州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请品味“荡”字的妙处。 • 1.“荡”字联结起名桥、冷月,静中有动,摇荡在 寒冷的江水中的桥和月亮,似乎是在默默无声中, 倾诉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今夕的伤感。 • 2.“荡”字,增加了动态色彩,感染力更强。 • 3.“无声”与杜牧诗歌中“玉人教吹箫”相映衬。 此时无声,显得荒凉;当年箫声,风流俊美。两相 对照,昔盛今衰之感又表现出来了。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想那桥边鲜红的芍药花年年开放,可曾知道为谁开放 为谁生!——芍药花虽好,如今却已无人欣赏,或无 心欣赏了。 • 结句以委婉的手法抒情,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 思考:这两句词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 以乐景写哀情。这里用昔日繁华的痕迹,来增强物是 人非,山河变异的悲伤感情。以感叹抒情的方式结尾, 韵味悠远。 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两字?为什么? 上阕:空 下阕:惊 景 情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 杜郎俊赏,难赋深情 拟想 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 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小结 虚 实 相 生 今 昔 对 比 借 景 生 情 • 内容上:写扬州过去的繁华热闹,与现在的萧 条冷落形成对比,寄寓词人家国盛衰的感慨。 • 手法上:今昔对比; 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 大量使用典故 小结全文 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黍离》之悲 扬州芍药甲天下(暗用) 细柳新蒲为谁绿(化用) 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大量使用典故的作用? 1.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2.点明这首词的主旨——《黍离》之悲; 3.杜词的精炼概括,可为自己省却许多笔墨。 课后作业:这首词大量引用杜牧描写扬州的诗句, 请逐一分析各处引用的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是什么。 • 参考答案: • 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的意象所蕴 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 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很好地抒发了作者的“黍 离之悲”。 • 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 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膏”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 今不如昔的感慨; • 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 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疮痍满目 的扬州,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表达作者此刻难 言的忧伤; • 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 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 • 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 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 得以曲折、深度的表达。 日本名歌 荒城之月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读 外 国 诗 每 有 种 他 乡 忽 遇 故 知 的 喜 悦, 会 领 导 你 回 到 本 国 诗。 — — 钱 钟 书 • 《荒城之月》又叫《寂寞的荒城》,这首诗描述 了月下荒城,并由此产生种种浮想,不禁让人追 古思今。 • 我们可以想象,暮秋的寒月下,树叶片片飘落, 诗人踩着地上的落叶,秋风阵阵,呼应着暮秋的 哀诉,让缕缕微凉沁过肌肤滑至心底。他穿行于 蔚然肃立的树林中,走在古城铺满碎石的小道上, 惨白的月光从树枝间漏下来,把他的身躯拉成长 长的影子。 • 他脚步沉重,思绪凌乱,一颗心如身后那飘拂的 长长的影子,鼓荡在萧瑟的风中,觅不到归宿。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