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6节第2课时常见的碱和pH精讲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6节第2课时常见的碱和pH精讲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梳理 考点一:碱的性质和用途 苛性钠 火碱 消石灰 石灰水 白 白色粉末状 极易 微 温馨提示 ► ① 有关干燥剂的选择原则: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如浓硫酸可干燥 O 2 、 N 2 、 CO 2 、 H 2 、 HCl 等气体,但不能干燥 NH 3 ( 碱性气体 ) ; NaOH 固体可干燥 O 2 、 N 2 、 H 2 、 NH 3 等气体,但不能干燥 CO 2 、 SO 2 、 HCl 等酸性气体。 ② 改良酸性土壤不能用 NaOH ,因为它有强烈的腐蚀性。 ③ 强碱沾在皮肤上的事故处理方法:立刻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④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吸水发生潮解 ( 物理性质 ) ,与 CO 2 发生反应而变质 ( 化学性质 ) ,使质量增大,因此必须密封保存。 ⑤ NaOH 固体、 CaO 溶于水会放热, Ca(OH) 2 溶于水不放热。 2 .碱的化学性质 ( 视频链接:酸碱指示剂、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等 ) 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 ________ 。 氢氧根离子 ( 或 OH - ) 蓝 红 2NaOH + CO 2 ===Na 2 CO 3 + H 2 O 2NaOH + SO 2 ===Na 2 SO 3 + H 2 O Ca(OH) 2 + CO 2 === CaCO 3 ↓ + H 2 O Ca(OH) 2 + SO 2 ===CaSO 3 ↓ + H 2 O 2NaOH + H 2 SO 4 === Na 2 SO 4 + 2H 2 O NaOH + HCl === NaCl + H 2 O Ca(OH) 2 + H 2 SO 4 === CaSO 4 + 2H 2 O Ca(OH) 2 + 2HCl=== CaCl 2 + 2H 2 O 3NaOH + FeCl 3 === Fe(OH) 3 ↓ + 3NaCl 2NaOH + CuSO 4 === Cu(OH) 2 ↓ + Na 2 SO 4 Ca(OH) 2 + Na 2 CO 3 === CaCO 3 ↓ + 2NaOH Ca(OH) 2 + CuSO 4 === Cu(OH) 2 ↓ + CaSO 4 温馨提示 ► ①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②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uO + H 2 SO 4 ===CuSO 4 + H 2 O 、 CO 2 + 2NaOH===Na 2 CO 3 + H 2 O 都不是中和反应。 ③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 中和反应的应用:土壤显酸性,可以用 ________ 来调节;工厂排出的废水含有硫酸可以用 ________ 等碱性物质来中和;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 ________ 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熟石灰 熟石灰 氢氧化铝 Al(OH) 3 + 3HCl===3H 2 O + AlCl 3 考点二:溶液的酸碱度 (1)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 pH 的范围通常在 0 ~ 14 之间。 pH________7 ,溶液呈酸性, pH 越小,酸性越强; pH________7 ,溶液呈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强; pH________7 ,溶液呈中性。 < > = (2) 测定溶液 pH 最简便的方法是 __ ______ 。测定时,用 ________ 蘸取待测液滴在 ________ 上,立即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颜色最为接近的即为 pH 。 (3) 改变溶液 pH 的方法: ① 使溶液的 pH 升高,应加水或碱性溶液; ② 使溶液的 pH 降低,应加 _ _______ 。 使用 pH 试纸 玻璃棒 pH 试纸 水或酸性溶液 温馨提示 ► ① 测定溶液的 pH ,不能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不能把待测液倒在 pH 试纸上,也不能先用水将 pH 试纸湿润,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若先用水将 pH 试纸湿润,若为中性溶液,结果无影响;若为酸性溶液, pH 会偏大;若为碱性溶液, pH 会偏小。 ②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 (pH7 的溶液 ) 不一定是碱溶液,部分盐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溶液、草木灰水 ( 含碳酸钾 ) 。 温馨提示 ► ③ 用 pH 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 pH 为 0 ~ 14 的整数值,如 pH = 5.6 , pH = 8.3 等则无法用 pH 试纸测出;用酸度计 (pH 计 ) 则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或几位。 ④ 正常雨水中溶解了空气中的 CO 2 而略显酸性,正常雨水的 pH≈5.6 ,当雨水的 pH < 5.6 时称为酸雨。 重点实验:酸、碱的化学性质 红 蓝 不变 红 溶解 黄 气泡 黄 浅绿 铁锈 Fe 2 O 3 + 6HCl=== 2FeCl 3 + 3H 2 O Fe + 2HCl=== FeCl 2 + H 2 ↑ 蓝 溶解 无 蓝 CuSO 4 + 2NaOH===Na 2 SO 4 + Cu(OH) 2 ↓ Cu(OH) 2 + 2HCl===CuCl 2 + 2H 2 O 红 白 NaOH + HCl === NaCl + H 2 O 难点突破 例题: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 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约 5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________ 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 NaOH + HCl == NaCl + H 2 O (2) 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 NaCl ; 猜想二: NaCl 和 HCl ; 猜想三: NaCl 和 NaOH 。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 。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猜想三 有气泡 产生 【易错点剖析】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溶液为无色,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 2 O ;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生成物一定有,反应物可能有,由于溶液为无色,说明一定不含 NaOH ,故猜想三不合理;故要证明其余两种猜想,实际就是证明是否含有 HCl ,如不含有,则猜想一正确,若含有,则猜想二正确,故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Na 2 CO 3 溶液,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猜想二成立。酸与可溶性碱的中和反应一般都没有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变色或 pH 试纸显示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对反应过程中,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在中考中属于重点,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可溶性生成物; ② 酸过量,碱不足时,溶质为可溶性生成物和过量的酸; ③ 碱过量,酸不足时,溶质为可溶性生成物和过量的碱。 同类变式: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_____________ 。 Ⅱ.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 CaCl 2 和 Ca(OH) 2 ;猜想二:可能只有 CaCl 2 ;猜想三: __________ __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Ca(OH) 2 + 2HCl===CaCl 2 + 2H 2 O 可能是 CaCl 2 和 HCl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_______ 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____ 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______ . (2)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_______( 填序号 ) 。 a . pH 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 或溶液不变红色 )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反应物的用量 ac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