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13 会变的花、树、叶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下册13 会变的花、树、叶 教案

ID:46818

大小:6.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一课    会变的花(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 (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 ·学习与创作:                                                                                                                                    1、观察与写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 (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 (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 (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并设想它的用途。 2、全班同学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图案设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展示以花卉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并作介绍。如南方航空公司的红色木棉花标志、东盛医药的绿色菊花标志、上海电视台的玉兰花标志等等。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会变的花 闻——花香                           看——花魅 画——花形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为花设计特定场景,使得学生的画面更显生动——从无计划的聚合转向情节性描绘,这一转变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