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卷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

ID:461919

大小:526.5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八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专题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24 题,48 分)。 1.下图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进步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化 【答案】D 【解析】据坐标系可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思想、政治运动都在发展, 以政治为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民主革命随之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里的民主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由此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民主 化进程,尤其是政治民主化,故选 D 项;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排除 A 项;“全 面”表述绝对,排除 B 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无产阶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传播,排除 C 项。 2.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随后化工产品、煤油、钢铁机 器等渐居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 70%以上,其后大豆、桐油等日居重要地 位,矿产品出口亦日增。这种状况表明当时(  ) A. 传统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B.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 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 市场价格被西方列强操控 【答案】B 【解析】根据“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 70%以上,……矿产品出口亦日增”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 B 项;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之 后,排除 A 项;当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小农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没有发生 根本变化,排除 C 项;题干没有反映西方列强操控市场价格的信息,排除 D 项。 3.郭嵩焘曾提出“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 法。”“其市舶司由商人公举,督抚考其声名,察其才能檄委之,咨其名于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三年一更易,而量授以官。”这一主张(  )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保证了外贸业的健康发展 C. 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限制 D. 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 【答案】A 【解析】“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 这一做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客观上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故选 A 项; “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这一做 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无法保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排除 B 项;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材料的内容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张,排除 C 项; “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而稍变通其法”,这一做 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为了和西方进行商战,没有突破洋务派的核心思想,排 除 D 项。 4.导致图 1 中 1847—1853 年中英贸易额(英)实际值与预期值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 图 1 A. 天朝物产丰富 B. 闭关锁国政策 C. 自然经济的抵制 D. 洋务运动的兴起【答案】C 【解析】从材料英国在中国的实际贸易值与预期值截然相反,可知英国在中英贸易中 没有如愿打开中国市场,结合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对于商 品需求量有限,阻碍了英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故选 C 项;中国物产丰富是实行自给 自足小农经济的条件,但不是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主要原因,排除 A 项;1840 年鸦 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闭关锁国政策无法实行,排除 B 项;洋务运动兴起 于 19 世纪 60 年代,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5.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 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等。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 市场。这些企业的创办(  ) A. 有效抵御了西方经济的入侵 B. 巩固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 C. 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D.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可知 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吸收私人资本,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故选 D 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经济入侵,排除 A 项;洋务运动冲击 了封建经济,排除 B 项;“实业救国”开始出现于 19 世纪末,排除 C 项。 6.1873—1892 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四次签订航线营业份额合同,轮船 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 38%—55%,北洋航线为 37%—60%,上海至宁波、上海至福 州航线为 50%—55%。这(  ) A. 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 B. 反映了清政府自强求富的探索 C. 说明中外新技术合作的加深 D. 适应了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73—1892 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四次签订航线营业 份额合同,轮船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 38%—55%,北洋航线为 37%—60%,上海至 宁波、上海至福州航线为 50%—55%”,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自强求富,故选 B 项;轮船招商局属于官办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排除 A 项;材料说的是航线份 额,并不是技术合作,排除 C 项;1895 年后清政府才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 D 项。 7.1843 年 3 月签订的“协定税则”规定的进口税率,大体上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上下,比鸦片战争前大大降低了。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订立后,明文规定了值百 抽五原则,主要进口货物税率比 1843 年税率又降低了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六十五。 这一变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是(  ) A. 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推动了总理衙门的建立 C. 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D.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订立后,明文规定了值百抽五原则,主要 进口货物税率比 1843 年税率又降低了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六十五”,可知近代中国进 口税率不断下降,加速了列强在中国的商品输入,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故选 C 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排除 A 项;材料说的是近代中国的海关 税,而总理衙门代表中国外交近代化,排除 B 项;民族工业产生于洋务运动,排除 D 项。 8.表 3 为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 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 表 3 以中印总销量为 100 时间 中国红茶 印度红茶 1865—1869 94.0 6.0 1870—1874 87.4 12.6 1875—1879 80.6 19.4 1880—1884 60 32.0 A. 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 B. 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 D. 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答案】A 【解析】依据表格内容,从 19 世纪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中国红茶在英国市场的比列 逐步下降,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的比例逐步上升,这反映出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 争加剧,故选 A 项;材料反映中印两国红茶在英国市场份额的变化,与世界市场的拓 展无关,排除 B 项;材料反映中国红茶在英国市场上受到印度红茶的冲击,无法反映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印红茶在英国市场份额的变化,无法反映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排除 D 项。 9.下表是根据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的晚清 1892—1902 年的新增厂矿数量及其资本的额度,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洋务运动向纵深领域的拓展 B.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侵略 C. 中国进一步卷入了世界市场 D. 清政府因财政压力政策调整 【答案】D 【解析】从 1892 年到 1902 年期间,中国的厂矿数量和新增资本均有显著增长,这主 要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有关,故选 D 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 务运动破产,排除 A 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侵略,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 时期”的原因,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国已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倾销 市场,排除 C 项。 10.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 上海发昌机器厂创立的 目的是为外商船舶提供修造业务,或者从事其他与洋行的进出口贸易紧密相关的业 务;还有 一些民营工商企业直接将厂址设在租界以获得优惠政策。这此现象反映了 民族资本主义(  ) A. 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 B. 缺乏基本民族气节 C. 受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压迫 D. 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为外商船舶提供修造业务”“从事其他 与洋行……相关的业务”“直接将厂址设在租界”可知,民族工业的建立与发展与外 国资本主义息息相关,对其具有依赖性,故选 A 项;据所学民族工业的知识可知,民 族资本家多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并不缺乏基本民族气节,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 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并未提及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排除 C 项;材料并 未提及民族资本的生产情况,无法体现其技术力量如何,排除 D 项。 11.如表为 1900—1921 年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投资机器面粉厂概况,表中变化说明(  ) 1900—1913 年 1914—1921 年 设厂数 资本额(万元) 设厂数 资本额(万元) 民族资本 58 912.7 98 2321.3 外国资本 49 1100.2 25 696.5 A.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B.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间扩大 D. 民族资本开始主导中国经济 【答案】C 【解析】1900—1921 年民族资本投资机器面粉厂在设厂数与资本额方面均远超外国资 本,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发展空间扩大,故选 C 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 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排除 A 项;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 产,排除 B 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经济受列强控制,材料强调民族工业发 展空间扩大,“民族资本开始主导中国经济”说法错误,排除 D 项。 12.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 时间 类别 厂矿 数 资本额(千 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 比 商办 53 4704 22.4%甲午战争 前 官督商办 19 16208 77.6% 商办 63 12465 70% 甲午战争 后 官督商办、官 办 18 5345 30% A.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我国的侵略 B. 民间开矿设厂限制有所放松 C. 官督商办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清政府实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甲午战争后 商办的企业在厂矿数、资本额和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上都高于官督商办的企业,再结 合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政策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民间开矿设厂的限 制有所放松,故选 B 项;西方列强放松对我国的侵略主要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 排除 A 项;材料表明官督商办的企业在大幅下降,这说明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的形式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排除 C 项;“实业救国”是民族资本家的主 张,当时清政府并未实行,排除 D 项。 13.1936 年 10 月开始,政府为推动合作事业,调剂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合作社自有自营 自享的金融机构,筹设四川省合作金库,之后又设立县合作金库。这些合作金库设立 后经营贷款的情况如下表: 抗战时期四川农业合作贷款统计表 (1936 年—1940 年) 单位:元 年代 救济贷款 合作贷款 农产押贷 1936—37 年 238157 360300 891200 1938 年 1221202 1330245 268294 1939 年 12511040 212602 1940 年 13924655 对上表解释合理的是(  ) A. 方便国民政府经济掠夺 B. 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问题 C. 有利中国坚持长期抗战 D. 推动工业布局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从表格可知,从 1936 年到 1940 年,农村合作贷款的增加,是为了发展农 业,农业的发展为中国的长期抗战提供物质基础,故选 C 项;从 1936 年到 1940 年, 农村合作贷款的增加,是为了发展农业,这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不是经济掠夺,排 除 A 项;从表格可知,从 1936 年到 1940 年,农村合作贷款的增加,是为了发展农 业,从资金上进行支持,无法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排除 B 项;从表格可知,从 1936 年到 1940 年,农村合作贷款的增加,是为了发展农业,与工业布局无关,排除 D 项。 14.下面分别是 1920 年和 1936 年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与其中的变化有关的是 (  )A. 洋务派引进西方进行技术的诱导 B. 清政府实行奖励兴办实业的政策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D 【解析】上图表明从 1920 年到 1936 年中国境内的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都有长足进 步,这一变化和国民政府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故选 D 项;甲午战败意味着 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引进西方进行技术的诱导是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材料的 时间与之不符,排除 A 项;清政府实行奖励兴办实业的政策是在甲午战后,排除 B 项;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民国初年,排除 C 项。 15.下面这张面额 60 亿的钞票上写着“折合金圆券一万元”,其购买力在当时只能买 77 粒大米或一盒火柴,与这张纸币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 A. 北洋政府滥发货币极大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刺激出口实行货币贬值 C. 货币严重通胀促使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 D. 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造成了货币贬值 【答案】C 【解析】据材料 60 亿的钞票“在当时只能买 77 粒大米或一盒火柴”,巨额面值的金圆 券只能购买极少量商品,说明当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金圆券 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所以这张纸币对应的历史背景应该是货币的严 重通胀促使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故选 C 项;金圆券是国民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 发行的纸币,排除 A 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处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排除 B 项;当时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但金圆券的贬值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排除 D 项。 16.1920 年,湖南长沙出现霍乱传染事件,长沙卫生局与当地商会、妇女会、青年会、 学生联合会的志愿者联手,沿街张贴标语,挨家发放传单。这些标语和传单上的文字 都很接地气:“没烧开的水不要喝” “不要吃生冷水果”“杀老鼠的赏他长生不老” “我们不杀苍蝇,苍蝇就杀我们”……由上述材料可知(  ) A. 民族资本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B.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抗疫主要手段 C. 北伐前夕各地割据势力控制地方 D. 疫情促使当地民众改善生活习惯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沿街张贴标语,挨家发放传单。这些标语和传单上的文字都很接地 气”,可知通过张贴这些接地气的标语,目的在于改善民众的生活习惯,而针对霍乱 出现的情况,政府牵头宣传,从而也说明疫情促使改善民众生活习惯,故选 D 项;材 料强调的是社会各界针对疫情共同努力来改善民众生活习惯,而非强调资本家的社会 责任感,排除 A 项;材料中仅是借助大众媒体宣传来改善生活习惯,并不能说明,大 众传媒是抗抗疫的主要手段,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各界共同抗议,而未涉及 当时地方割据的社会形式,排除 C 项。 17.1912 年陶然亭茶馆开张,特设有一球房,据称是要提倡西方“文明”“健康”的娱 乐,还提供电话、报纸和食品等服务。悦来茶馆是成都新式娱乐的先驱,它首次把话 剧搬上成都的舞台。这些现象说明(  ) A. 崇洋媚外风气十分盛行 B. 反抗清政府成为主流思想 C. 西方文化影响日常生活 D. 自由民主思想已普遍传播 【答案】C 【解析】娱乐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材料中引进西方娱乐方式的现象,说明西方文 化正逐渐影响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故选 C 项;崇洋媚外指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 人,不符合题意,“十分盛行”更无从体现,排除 A 项;材料并未提及陶然亭茶馆以 及成都话剧有与清政府相关的信息,无法体现反抗清政府成为主流思想,排除 B 项; 引进西方新式娱乐方式并不等同于传播自由民主思想,且“普遍”一词无从体现且表 述错误,排除 D 项。 18.旗袍泛指旗人穿的长袍。清军入关,统治者力图用满族服饰来同化汉人……20 世纪 20 年代,旗袍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良,进入千家万户……20 世纪 50 年代末旗袍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1984 年,旗袍被国 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材料中旗袍的演变(  ) A. 见证了我国各个政权的更替 B. 体现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融合 C. 说明服饰改革是政治的需要 D. 反映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变化 【答案】D 【解析】旗袍从旗人的长袍到成为同化汉人的手段,从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不断推广 到作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淡出人们生活,最后成为女性外交人员的礼服可知,旗 袍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故选 D 项;20 世纪 50 年代后中国再 没有发生政权更替,排除 A 项;旗袍体现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只是在 20 世纪 20 年 代,排除 B 项;20 世纪 20 年代,旗袍的改革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而不是政 治的需要,排除 C 项。 19.下图反映了我国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 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 国民人格平等观念逐渐形成 C.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民众觉醒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礼节由“跪拜”变为“鞠躬、握手”,称呼由“老爷、奴才”变 为“先生”等,体现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社会习俗受到冲击,国民人格平等观念逐渐 形成,故选 B 项;“彻底”说法错误,排除 A 项;图片反映礼仪习俗的改变,无法体 现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C 项;图片反映民国时期受辛亥革命的推动导致社 会习俗的变化,“民众觉醒”无法体现,排除 D 项。 20.1872 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占伊犁 “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英国垂涎云 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材料表明李鸿章 修建铁路是为了(  ) A. 抵御列强经济、军事侵略 B. 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朝统治 C. 解决举办洋务的运输问题 D. 利用西方文明来挽救清王朝【答案】A 【解析】根据“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英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 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可知,李鸿章修建铁路是为了抵御英、俄等西方 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故选 A 项;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就已经被被镇压,时 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解决列强在边疆的侵略问题,而不是举办洋务的运输 问题,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借西方的侵略来修建铁路,以维护边境的稳 定,而不是利用西方文明来挽救清王朝,排除 D 项。 21.下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 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 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日……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 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  ) A. 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 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 C. 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 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广告反映出新式交通工具汽车价格低廉,为家庭成员的出行提供便利,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 A 项;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并未建立, 排除 B 项;材料反映出轿式汽车对寻常百姓家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已经普遍进 入”,排除 C 项;民国十三年是 1924 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还未建立,排除 D 项。 22.表 1 中的电影作品反映出(  ) 表 1 1935 年上海联华公司出品的三部儿童电影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小天使》 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造就一个理想的健全的儿童 《迷途的羔羊》 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流浪儿童的挣扎与奋斗 《幼年中国》 在整个民族求生存的背景下,儿童如何训练使用自己的力量 来为新中国造就一线曙光 A. 大众传媒注重塑造儿童的价值观 B. 政府致力于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 C. 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D. 电影创作表达作者的艺术想象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三部儿童电影的主要内容,可知该公司通过电影塑造了一个在近代 中国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思想健全、努力奋斗、为国奉献的儿童形象,结合电影的教 育、传播功能,体现出大众传媒通过电影来塑造儿童的价值观,故选 A 项;材料反映 的是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内容,没有涉及政府的措施,排除 B 项;材料仅体现了上海 联华公司拍摄的三部电影,不能体现出上海成为电影制造中心,排除 C 项;材料中涉 及的三部电影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在近代民族危亡背景下的中国人的抗争与奋 斗,不完全是作者的艺术想象,排除 D 项。 23.下表是《申报》关于时论的统计表 《申报》时论统计(1882 年 1 月至 6 月) 题材 本埠 全国 国外 数量 57 篇 80 篇 37 篇 比例 33% 67% 据此可知,当时(  ) A.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B.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加的开放 C. 崇洋媚外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 D. 大众传播媒介助推中国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申报》创办于 1872 年,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申报》的时论涉及全国和国外 的题材占据绝大部分,这表明《申报》关注国内外的时政,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 转型,故选 D 项;材料未涉及维新思想,排除 A 项;材料只涉及时论的题材的范围, 没有涉及到题材的内容,故无法看出上海民众的心态,排除 B 项;崇洋媚外不是当时 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 C 项。 24.以下三幅图片都是《东方杂志》上刊登的广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重工业取得了突破 B.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C.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D. 广告营销契合时代潮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东方杂志》创办于清末(1904 年 3 月)时,终于 1948 年 12 月, 根据材料三幅广告中有“请用国货”“著名国货”“精良国货”等广告语可知都是倡导 国货,适应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情绪高涨的时代潮流,起到广告的效果,故选 D 项;根据材料展示的图片反映的都是轻工业的广告,不能反映重工业的发展情况,排 除 A 项;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于 19 世纪末,与题干中报刊时间不符,排除 B 项; 材料中的广告无法体现当时中国的工业结构,且近代中国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工业结 构不合理,排除 C 项。 二、材料阅读(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 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 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 年,户数由唐初 200 万增至近 900 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 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 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 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 ——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 2.6%。中 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 10%的耕地,生产世界 1/4 的粮食,养活世界 1/5 的人口。自 1982 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 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 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2002 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 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2015 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 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7 分) 【答案】 (1)特点: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措施比较全面。(4分) 影响:推动了农业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政 府的财政收入。(6分) (2)人地矛盾尖锐;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加快。(8分) (3)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 政府土地政策调适;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7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可知继承 发展历史经验;从材料一“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 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可知措施比较 全面。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一“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可知推动了农业和 经济恢复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材料一“从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 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可知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从材料一“粮食 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可知改善了民众生活。(2)从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 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 衰败之中”,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分别从经济领域和政治 局势等方面,说明近代中国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的 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从材料二“清代康乾以来,政府允许并鼓励 从他国输入粮食”,结合康乾时代人口增长速度高于耕地增长速度,可知近代粮食危 机出现的原因是中国长期的人地矛盾尖锐。 (3)从材料三“自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 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 可知政府土地政策调适;从材料三“200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 立法保障”,“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 面”,可知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立法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结合新中国的国家性 质和人民地位的史实,可知人民劳动积极性增强;结合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时代背景,可知科技投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关于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得失成败问题,中外学者基本上 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途径,”也是“中 国近代化过程中应该积极肯定的历史阶段”!但它离中国近代化的总目标相距甚远,“不会 有直接的结果”。第二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培养资本主义 萌芽、实现资本主义化的前提条件,但又同时保留着自己的全部矛盾性和落后性,保留着阻 碍私人企业发展的封建垄断,很难发展近代化。第三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从根本上阻滞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虽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却没有为持久的近代化创造条件,那些年就是中 国经济发展错失了机会的年代。 ——李德征《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关系的几点看法》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答案】 答案示例: 观点:洋务运动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条件,但又同时保留着自己落后因素,很难发展近代化。 论证:洋务派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一定程度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 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制,给中国 增添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但洋务派是一 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地主阶级官僚集团,洋务派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只能在不改 变制度的基础上,引进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很难发展近代化。 由此可知,洋务运动为争取中国国家独立、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自身局限 性,难以推动中国近代化。 【解析】本题通过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考查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首先,阅读 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某一位学者的观点。如根据“第二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 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培养资本主义萌芽、实现资本主义化的前提条件,但又 同时保留着自己的全部矛盾性和落后性,保留着阻碍私人企业发展的封建垄断,很难发展 近代化”,可以提炼出观点“洋务运动既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 前提条件,但又保留着自己落后因素,很难发展近代化”;其次,根据自己提炼的观点,结 合洋务运动的相关所学知识,合理引用史实进行辩证论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 据充分。如观点“洋务运动既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条 件,但又保留着自己落后因素,很难发展近代化”,可以一方面结合洋务运动的具体措施, 从经济上促进生产力发展,军事上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主权等角度进行积极评论;另 一方面,结合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根本目,以及其自身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等角 度进行消极方面的评论。最后,可以根据自己提炼的观点,结合上述两方面的辩证评析, 做出总结。 27.【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1904 年,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奏请试办大清户部银行并参考汇丰银行章程,草拟了《试 办银行章程》,得到清廷批准,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章程规定,户部银行为 有限公司,归国家保护。章程规定了银行业务项目,主要有:经营存、放款项,买卖荒金荒 银,汇兑划拨公私款项,折收未满限期票,代人收存紧要物件等,并享受铸造货币、代理国 库、发行纸币的特权。户部银行开办资本由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实际 为官商合办。1908 年,鉴于“近年来风气开通,官立私立各项银行,日益增多,亟须颁布 则例”,度支部特参考东西各国通告章程,揆诸中国商务之风俗习惯,颁布了《大清银行则例》。其中规定:“大清银行就户部银行改设,原有资本银分为十万股,股票概用记名式, 由国家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 ——摘编自孔曼《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财政法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财政改革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财政改革的影响。(9 分) 【答案】 (1)特点:学习外资银行经验;政府主导;银行业走上法制化;银行功能与国际接轨,逐 渐近代化;实行股份制,官商合办。(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2)影响:有利于清政府财政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中国财务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揭 开了中国近代财政立法的序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抵制国外金融侵 略上有一定的贡献;为后世财政改革提供借鉴;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每点2分,答出4点给9分) 【解析】 (1)由材料“参考汇丰银行章程”可知,学习外资银行经验;由材料“户部银行开办资本 由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可知,政府主导;由材料“度支部…… 颁布了《大清银行则例》”可知,银行业走上法制化;由材料“原有资本银分为十万 股,股票概用记名式,由国家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及“实际为官商合 办”可知,实行股份制,官商合办;由以上内容可知,清末银行功能与国际接轨,逐 渐近代化。 (2)本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展开。积极性,由材料“《试办银行章 程》……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银行法规”可知,此项改革揭开了中国近代财政立法 的序幕,推动了中国财务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有利于清政府财政秩序的建立和完善, 为后世财政改革提供借鉴等;此外,财政改革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材料“由国家认购五万股,其余限定本国人承买”可知,此项 改革在抵制国外金融侵略上有一定的贡献。局限性,可以从此项改革并没有触及腐朽 的封建制度、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这一方面来回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