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辽宁省黑山县黑山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ID:461414

大小:32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辽宁省黑山县黑山中学 2021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 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 4 s,第二段用时 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2.冠状病毒表面有很多如日冕般外围的冠状刺突,可吸附在细胞壁上。某同学将一个小球球做成冠 状病毒的形状,用上下两根细杆 、 代替刺突将均质小球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已知 两细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细杆的延长线均过小球的球心,且与竖直墙壁的夹角均为 , 小球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若两细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均为沿杆方向,则 ( ) A. 、 两细杆中弹力大小相等 B. 细杆中弹力大小为 C. 细杆中弹力大小为 1.5 D.A, 两细杆对小球的合力大小为 3. 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加速时,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B.20 s 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40 s 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 200 m D.60 s 时,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4.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 L、劲 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 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A.L+ μm2g k B.L+ μm1+m2g k 22 m/s3 216 m/s9 28 m/s9 24 m/s3 A B 60θ = ° m g A B A 3mg B mg B 2 mg2 C. L+ μm1g k D.L+ μm1m2g km1+m2 5.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 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在路中央,所以又 紧急刹车,经 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a1∶a2=1∶2 B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 x1∶x2=1∶1 C.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之比 v1∶v2=2∶1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a1∶ a2=2∶1 6.如图所示,一光滑半圆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块(可看做质点)静置于槽内最底部的 A 点 处。现用一方向不变的斜向上的推力 F 把物块从 A 点沿着凹形槽缓慢推至 B 点。设物块受到凹槽的 支持力为 FN,则在上述过程中 F 和 FN 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A.F 和 FN 都一直增大 B.F 一直增大,FN 先减小后增大 C.F 先增大后减小,FN 一直增大 D.F 和 FN 都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所示,弹簧 p 和细绳 q 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用小钩勾住质量为 m 的小球 C,弹簧、 细绳和小钩的质量均忽略不计.静止时 p、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6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若 p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 q 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B.若 q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C.若 p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 D.若 q 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 p 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mg 8.A、B 两小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A 车的 x-t 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第 7s 末图象处于最高点,B 车的图象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B.车的初速度为 7m/s C.10s 末两车相遇时,B 车的速度较大 D.A 车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50m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3 9.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物块 A、B 叠放在一起,放于光滑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大小 为 g,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水平外力作用在 A 上,能使 A、B 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外力 F 与 μg 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m 取一更大的值,则图象的斜率变大 B. 若 m 取一更大的值,则图象的斜率变小 C. 若 M 取一更大的值,则图象的斜率变大 D. 若 M 取一更大的值,则图象的斜率变小 10.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 a 处以速度 va 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ta 恰好落在斜面底端 P 处.今 在 P 点正上方与 a 等高的 b 处以速度 vb 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 tb 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 q 处.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a=vb B. ta=tb C. va= v D. ta= tb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 A、B 和 C,质量均为 m,设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 μ,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推物块 A,使三个物块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用 F1、F2 分别表 示 A 与 B、B 与 C 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 μ≠0 ,则 F1 ∶F2 =2 ∶1 B .若 μ =0 ,则 F1 ∶ F2 = 3 ∶ 1 C . 若 μ = 0 , 则 F1 ∶ F2 = 2 ∶ 1 D.若 μ≠0,则 F1∶F2=3∶1 12.如图所示为运送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AB 间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工作时 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 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v B.若 ,则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做加速运动 C.不论 大小如何,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 D.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若 L 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 做匀速运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θ µ tanµ θ< µ sina g θ> ( )sin cosg θ µ θ− 2 24 13.(6 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 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时的步骤如下: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 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再重复操作两次,然后从各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其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 14.(8 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力传感 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实验中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 A.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C.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2)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 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根据该纸带,可求打计数点 2 时小车的速度 大小 v2=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打点计时器 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偏大,则小车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小”“不变” 或 “ 偏 大”)。 15.(8 分)前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中浮游大量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市民的身 体健康,道路交通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某日雾霾天气,路上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 标间的距离)为 60 m,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v0=90 km/h.的速度行驶,该司机的反应时间Δt= 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 a=5 m/s2.5 (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Δt 内行驶多长距离? (2)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旦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汽车能否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16.(10 分)某物理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光滑 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 x0=15 m 的甲、 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 v0=40 m/s 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 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 到了甲、乙两车的 v­t 图像如图(b)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 (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 质量比; (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17 .(12 分)质量为 m 的长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也为 m 的木块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 板,初速度大小为 v0=4m/s,如图所示。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 μ1=0.3,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 数 μ2=0.1,当二者都停止运动时,小木块未从木板上滑出。求: (1)木块刚滑上木板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多长时间,木块和木板达到共速; 的6 (3)木板在地面上滑行的总距离。 18(16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以 v0=15m/s 的速度向右沿水平面运动 12.5m 后,冲 上倾斜角为 37°的斜面,若小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斜面足够长,小物块 经过水平面与斜面的连接处时无能量损失。求:(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物块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2)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7 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答案 9 10 11 12 AD CD AC BC 13.(1)D (2) (3) 14.(1)CD (2)0.411 2.00 偏小 15 解析:(1)汽车的初速度 v0=90 km/h=25 m/s. …………………………(1 分) 在反应时间Δt 内,汽车仍做匀速运动, 故前进的距离 s=v0·Δt=25×0.5 m=12.5 m. …………………………(2 分) (2)设从刹车到静止,汽车前进的位移为 x,则 0-v20=-2ax ……………………(2 分) 解得 x= v 2a= 252 2 × 5 m=62.5 m,……………(1 分) 由于 s+x=75 m>70 m, ………………(2 分) 所以在能见度处出现障碍物时,汽车会与障碍物碰撞. 16(1)在水平面内,弹簧与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 ……………(2 分) 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分) 联立得: ……………(1 分) (2)物块从 B 到 C 由动能定理得 ……………(2 分) 物块在 C 点时 ……………(1 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D C C A D A d t 2 2gh d8 联立得: ……………(1 分) (3)物块从 C 点平抛到水平面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分) 则: ……………(1 分) 17.【答案】(1)3m;(2)3.24s 【解析】(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ma1 ………………(1 分) 可得 a1=-μg=-5m/s2 ………………(1 分) 由速度位移公式 -v02=2a1x ………………(1 分) 解得 v1=10m/s………………(1 分) 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2………………(1 分) 可得 a2=-gsinθ-μgcosθ=-10m/s2………………(1 分) 由速度位移公式 0- =2a2s………………(1 分) 解得 s=5m………………(1 分) 小物块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h=ssinθ=3m………………(1 分) (2)小物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的时间 t1= =1s………………(1 分) 小物块在最高点时 mgsinθ>μmgcosθ………………(1 分) 所以小物块会匀加速下滑,下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3………………(1 分) 2 1v 2 1v 1 2 0 v a −9 可得 a3=gsinθ-μgcosθ=2m/s2………………(1 分) 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时 s= a3 ………………(1 分) 解得 t2= s………………(1 分) 故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t=t1+t2=(1+ )s≈3.24s………………(分) 1 2 2 2t 5 5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