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10月调研卷B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10月调研卷B卷(附解析)

ID:460433

大小:690.0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0-2021 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 10 月调研卷 B 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奴河位于加拿大北部,由南向北注入大奴湖,在入湖口附近形成了广阔的奴河三角洲,三角洲上湖泊 星罗棋布。有学者将该区域的湖泊分为三种类型:蒸发型(湖泊几乎不受河流影响)、洪水型(湖泊在河 流洪水期间接受其补给)、交换型(湖泊与河流的水体交换密切)。随着奴河三角洲持续发育,这些湖泊 的水量平衡关系也随之演变。下图 1 为奴河三角洲不同类型的湖泊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1.有关奴河三角洲湖泊众多的原因分析正 确的有() ① 奴河挟带的泥沙在三角洲上堆积均匀, 造成三角洲多低洼地 ② 雨水、冰雪融水、洪水期外泄的河水在 低洼地聚集 ③ 该地地势凹凸不平,积水不容易排出 ④ 有冻土分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⑤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低洼地积水成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2.该地三类湖泊未来的演化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洪水型湖泊演变成交换型湖泊 ② 交换型湖泊演变成洪水型湖泊 ③ 蒸发型湖泊演变成洪水型湖泊 ④ 交换型湖泊演变成蒸发型湖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如果开挖水道连接奴河和若干蒸发型湖泊,带来的可能影响错误的是( ) 图 1 2 A.连通之后可能导致部分湖泊湖水外泄,湖泊萎 缩 B.连通之后促进蒸发型湖泊向洪水型湖泊转化 C. 割裂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D.开挖河道,破坏岸滩湿地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时露出水面、洪水期 被水淹没的地区。在其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 湿润的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1968 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局部 河段)河漫滩上树木分布情况后绘制了树龄等值 线分布图。 完成 4-5 题。 4.图中陡坎最有可能是( ) A.原来的河岸 B.较早形成的土地 C.地势较高的地区 D.泥沙沉积较厚的地区 5.该河段在调查前 20 年发生了( ) A.河道变宽变深 B.右岸沉积较厚 C.河流裁弯取直 D.地壳持续抬升 “仙女圈”通常指的真菌、植物等在地面分布时自发形成的环形图案。纳米比亚精灵圈广泛散布在纳米布 沙漠局部地区的一些草原上,直径在 2-35 米不等,内部寸草不生,周围环绕着旺盛的野草。科学家推测,“仙 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喜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为保证自己存活,沙漠白蚁将“仙女圈” 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图 3 左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 意图,图 3 右图为仙女圈景观图。据此完成 6-8 题。 6.“仙女圈”所在的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 弱。下列分析,由此有关的是(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③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图 2 图 3 3 ④沿岸寒流造成空气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纳米布沙漠白蚁觅食时间规律最有可能是( ) A.早出午归 B.午出夜归 C.夜伏昼出 D.昼伏夜出 8.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 2 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 却在地下 5 米以下),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①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 ②地下深处土层干燥,适宜白蚁居住 ③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 ④地下深处营养物质丰富,食物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18 年 1 月 3 日,名为格雷森的“炸 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 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 中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下降超过 24 百帕。 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 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 作“炸弹气旋”。图 4 为“美国东部 1 月 3 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 9-11 题。 9.图中降雪量 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10.“炸弹气旋”格雷森 A.生成于热带洋面 B.属于温带气旋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图 4 4 11.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2 米)附近保存有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近来考察人员惊奇地发 现在秦岭太白山 3300 多米的秦岭北坡遍布的岩石破碎(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植被稀疏地带发现 了不少古老的高山捕虫堇。高山捕虫堇为多年生食虫草本植物,称为“美丽杀手”,主要生长在 2100 米至 4500 米的阴湿岩壁或高山杜鹃灌丛下。据此回答 12-13 题。 12.试分析在 3300 多米的秦岭北坡遍布的岩石破碎的原因( )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堆积 B.风力侵蚀后,风力搬运堆积 C.生物风化,重力作用下堆积 D.冻融作用,冰川搬运堆积 13. 高山捕虫堇之所以会在太白山 3300 多米北坡岩石破碎、植被稀疏地带出现,可能的原因是: A.该地降水丰富,地表阴湿,适合高山捕虫堇生存 B.该地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高山捕虫堇生存 C.该地岩石破碎,有利于高山捕虫堇隐藏在碎石之间,躲避冰川时期严寒而生存下来 D.该地阳光充足,植物稀少,避免争夺养分,有利于高山捕虫堇生存 2020 年 5 月 27 日我国登山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三 次成功登上珠峰,开展珠峰高程精确测量,登顶后运用 了 GNSS、雪深雷达、航空重力等技术。图 5 为此次珠峰 测量登山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此次登顶选择了 5 月中下旬的“窗口期”(最适合攀 登的时段),原因是(  ) A.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利于冲顶 B.高原季风和西南季风势力弱,风雪天少 C.白昼变长,气温高,减少服装厚重 D.风力较小,所建营地不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15.此次登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是(  ) 图 5 5 A.暴风雪 B.强紫外线 C.流雪 D.泥石流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 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 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 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 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图 6 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 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1)简析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河流特征的变 化。(4 分) (2)分析不同季节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 (6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感潮河段,即河流流量和流速受海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江大通以下是我国最长的感潮河段, 每年 7、8 月份江阴以下河段潮位达到年内最高值。 材料二:长江河口地区常年春秋季节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丰水年份的春秋季节土壤积盐较严重。 材料三:图 7A 为长江河道示意图,图 7B 为长江大通水文站多年月平均流量占全年百分比分配和月均 水位图。 图 6 6 (1)说明长江下游形成最长感潮河段的原因。(4 分) (2)描述大通水文站流量与水位的关系,分析江阴以下河段 7、8 月份出现年内最高潮位的原因。(6 分) (3)分析长江河口地区丰水年份的春秋季节土壤积盐较严重的自然原因。(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距今 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 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 23.7Ma,南 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 2.48Ma,青 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图 8)形成了“山高 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 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 18.6 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 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 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 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3 分)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 的形成过程。(6 分) (3)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6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见图 9 左图),主要受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最终流入塔 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于田以下克里雅河深入沙漠腹地,形成 300 多千米的绿色长廊,两岸沉积物具有 风力和水力沉积物交错特性,植被以胡杨林和红柳灌丛为主,在距河较远的沙漠中分布着流动沙丘和很多 干枯的胡杨。 A 图 7 B 图 87 材料二 图 9 右图为克里雅河中段距今百万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宽度、相对高度示意图,甲、乙、 丙分别代表从早到晚不同时期的河床。 (1)比较甲河床与现代河床形成过程的差异。(4 分) (2)分析克里雅河现代河床两岸沉积物具有风力和水力交错特性的原因。(4 分) (3)推测沙漠中干枯胡杨遗迹的自然形成过程。(6 分) 2020-2021 学年福州市高三地理 10 月调研卷 B 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D 2.C 3.B 4.A 5.C 6.C 7.D 8.C 9.C 10.B 11.B 12.D 13.C 14.B 15.C 16.(10 分) (1)简析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河流特征的变化。(4 分) 当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 增大,在河流的入海口,河道分汊较多。 (2)分析不同季节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6 分) 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温度最高,融化量最大,水量最大,河流的搬运作用 强,再加上湖泊水位相对较高,河湖交汇带沉积物较多,因此夏季三角洲沉积的面积最大;春季、秋季, 图 98 冰川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冬季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河流的搬运作用弱,携带的泥沙少,沉积的 面积最小。 17.(16 分)(1)下游河道宽阔;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枯水期流量较小,水位低。(4 分) (2)流量与水位关系:流量和水位最高值均出现在 7 月份,最低值均出现在 1 月份;流量越大,水位越高 (流量与水位正相关)。 最高潮位的原因:天文大潮潮水位高;台风导致风暴潮顶托;河流流量大,水位高;夏季风影响。(6 分) (3)丰水年份,地下水埋藏浅;春秋季节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蒸发导致盐分在地表累积;春秋季地下水位 下降,海水易入侵。(6 分) 18.(15 分) (1)变化:西南季风增强。 成因:(受板块运动影响,)横断山区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差异增大。 (2)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随着地层 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 距较近。 (3)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 样;山高谷深,环境封闭,受外境的干扰少,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 19.(14 分) (1)甲河床形成时期,该河段落差小,流速较小,侧蚀作用为主,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宽阔河谷; 现代河床因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强烈,河床变深,变窄。 (2)夏半年河流水量大,输沙量大,河流沉积物多:冬半年河流水量减小,冬半年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 繁,风力沉积物较多,所以河流两岸沉积物兼具风力和水力的特性。 (3)沙漠河流每年定期泛滥,两岸地下水位较髙,胡杨依靠地下水或河流水得以生长;河流泥沙淤积河床 不断抬高,导致河流决口改道,或流动沙丘阻挡,河流被迫改道,原始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胡杨干 枯 。(河道变化或河床变化二者答一个)气候干燥,胡杨树干不易腐烂,得以保存。 2020-21 福州市高三地理 10 月适应性练习 B 卷(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9 奴河位于加拿大北部,由南向北注入大奴湖,在入湖口附近形成了广阔的奴河三角洲,三角洲上湖泊 星罗棋布。有学者将该区域的湖泊分为三种类型:蒸发型(湖泊几乎不受河流影响)、洪水型(湖泊在河 流洪水期间接受其补给)、交换型(湖泊与河流的水体交换密切)。随着奴河三角洲持续发育,这些湖泊 的水量平衡关系也随之演变。下图为奴河三角洲不同类型的湖泊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1.有关奴河三角洲湖泊众多的原因分析正 确的有() ① 奴河挟带的泥沙在三角洲上堆积均匀, 造成三角洲多低洼地 ② 雨水、冰雪融水、洪水期外泄的河水在 低洼地聚集 ③ 该地地势凹凸不平,积水不容易排出 ④ 有冻土分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⑤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低洼地积水成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D 解析:奴河挟带的泥沙在三角洲上堆积不均,造成三角洲多低洼地;雨水、冰雪融水、洪水期外泄的河水 在低洼地聚集;该地河网密布、河流弯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冬季寒冷,有冻土分布,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低洼地积水成湖。 2.该地三类湖泊未来的演化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洪水型湖泊演变成交换型湖泊 ② 交换型湖泊演变成洪水型湖泊 ③ 蒸发型湖泊演变成洪水型湖泊 ④ 交换型湖泊演变成蒸发型湖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C10 解析:交换型湖泊有河道与河流相连,随着奴河干支流泥沙的不断淤积,交换型湖泊与奴河干流之间 水流不畅,逐渐演变成洪水型湖泊或蒸发型湖泊。 4. 如果开挖水道连接奴河和若干蒸发型湖泊,带来的可能影响错误的是( ) A.连通之后可能导致部分湖泊湖水外泄,湖泊萎缩 B.连通之后促进蒸发型湖泊向洪水型湖泊转化 C.割裂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D.开挖河道,破坏岸滩湿地 3.B 解析:开挖河道,破坏岸滩湿地;割裂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若蒸发型湖泊水位高于奴 河水位,连通之后易导致湖水外泄,湖泊萎缩。只有交换型湖泊演变成洪水型湖泊的可能。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时露出水面、洪水期被 水淹没的地区。在其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的 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1968 年, 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局部河段)河漫滩 上树木分布情况后绘制了树龄等值线分布图。 完成 4-5 题。 4.图中陡坎最有可能是( ) A.原来的河岸 B.较早形成的土地 C.地势较高的地区 D.泥沙沉积较厚的地区 5.该河段在调查前 20 年发生了( ) A.河道变宽变深 B.右岸沉积较厚 C.河流裁弯取直 D.地壳持续抬升 【答案】4.A 5.C 【解析】4.据图中树龄年代等值线可知,这里曾经有河曲。陡坎的形成过程: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11 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水位上涨,弯曲的河道截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 流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故选 A。 5.据图中树龄年代等值线可知,上游有一段陡坎内测树龄为 10—20 年。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 1968 年绘制, 最老树龄为 20 年,说明河流的截弯取直至少在 20 年前。故选 C。 “仙女圈”通常指的真菌、植物等在地面分布时自发形成的环形图案。纳米比亚精灵圈广泛散布在纳米布 沙漠局部地区的一些草原上,直径在 2-35 米不等,内部寸草不生,周围环绕着旺盛的野草。科学家推测,“仙 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喜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为保证自己存活,沙漠白蚁将“仙女圈” 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左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右图为仙女圈景观图。据此完成 6-8 题。 6.“仙女圈”所在的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下列分析,由此有关的是(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③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④沿岸寒流造成空气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纳米布沙漠白蚁觅食时间规律最有可能是( ) A.早出午归 B.午出夜归 C.夜伏昼出 D.昼伏夜出 8.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 2 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 却在地下 5 米以下),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①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 ②地下深处土层干燥,适宜白蚁居住 ③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 ④地下深处营养物质丰富,食物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2 【答案】6.C 7.D 8.C 【解析】 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据材料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 “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同时位于大陆西岸,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 带,气流下沉:沿岸寒流使近地而大气降温,造成该地气温下冷上热,空气稳定,不易产生对流现象,因 此对流运动较弱,上升气流极弱。①③④对。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而该地在南回归线附近,因此可 排除其余选项。故选 C。 7.据材料中的白蚁的生长习性可知,白蚁喜阴凉潮湿,该地白天地表温度高,不利于怕热的白蚁活动,而 夜晚地表凉爽,利于白蚁外出觅食,因此其昼伏夜出,故 D 对,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 D。 8.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 符合白蚁喜阴喜湿,①对;白蚁喜湿,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 对充足,符合白蚁喜阴喜湿,③对,②错;白蚁多以地表草类植物为食,④错。故选 C。 2018 年 1 月 3 日,名为格雷森的“炸 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 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 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下降超过 24 百帕。该 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 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 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 1 月 3 日降雪 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 9-11 题。 9.图中降雪量 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10.“炸弹气旋”格雷森 A.生成于热带洋面 B.属于温带气旋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11.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13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9.C 10.B 11.B 【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 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 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 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 3—6 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 1, 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 错误。故答案选 C 项。 10.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 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 答案选 B 项。 11.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 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 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 正确。故答案选 B 项。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2 米)附近保存有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地貌。近来考察人员惊奇地发 现在秦岭太白山 3300 多米的秦岭北坡遍布的岩石破碎(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植被稀疏地带发现 了不少古老的高山捕虫堇。高山捕虫堇为多年生食虫草本植物,称为“美丽杀手”,主要生长在 2100 米至 4500 米的阴湿岩壁或高山杜鹃灌丛下。据此回答 12-13 题。 12.试分析在 3300 多米的秦岭北坡遍布的岩石破碎的原因( )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堆积 B.风力侵蚀后,风力搬运堆积 C.生物风化,重力作用下堆积 D.冻融作用,冰川搬运堆积 13. 高山捕虫堇之所以会在太白山 3300 多米北坡岩石破碎、植被稀疏地带出现,可能的原因是: A.该地降水丰富,地表阴湿,适合高山捕虫堇生存 B.该地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高山捕虫堇生存 C.该地岩石破碎,有利于高山捕虫堇隐藏在碎石之间,躲避冰川时期严寒而生存下来 D.该地阳光充足,植物稀少,避免争夺养分,有利于高山捕虫堇生存 【答案】12.D 13.C14 【解析】12.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第四节冰川地貌显著,说明地质时期冰川作 用显著,海拔高,气温低,在冻融作用下,岩石变成碎块,碎块又随着冰川向海拔更低处的移动, 堆积形成岩石破碎的地貌;冰碛物的特点是大小不分、杂乱无章。因此选 D。 13.该地位于秦岭北坡,降水较少;该地海拔高,岩石破碎,植物少,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少;该 地是秦岭北坡,是阴坡,阳光相对较少;该地冻融作用和冰川搬运堆积,岩石破碎,有利于古老的 高山捕虫堇隐藏在碎石之间,躲避冰川时期的严寒生存下来。因此选 C。 2020 年 5 月 27 日我国登山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三 次成功登上珠峰,开展珠峰高程精确测量,登顶后运用 了 GNSS、雪深雷达、航空重力等技术。如图为此次珠峰 测量登山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此次登顶选择了 5 月中下旬的“窗口期”(最适合攀 登的时段),原因是(  ) A.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利于冲顶 B.高原季风和西南季风势力弱,风雪天少 C.白昼变长,气温高,减少服装厚重 D.风力较小,所建营地不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15.此次登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是(  ) A.暴风雪 B.强紫外线 C.流雪 D.泥石流 14.B 解;积雪融化,地表裸露,攀爬难度大,安全系数低,不适宜攀爬,A 错;:5 月份,西南季风势力小,高原季风风力小, 风雪天气少,适宜攀爬,B 对;5 月份白昼时间长,五月珠峰的太阳高度不是最大,气温不是最高,登顶线路海拔高,气温 低,还应注意御寒,C 错;前进营地由于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D 错。 故选:B。 15.C 解: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每年的 10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是风季,6 月到 9 月为珠峰的雨季,4 月和 5 月正 值风季与雨季交替的短暂时期,风雪天气相对较少,而 5 月的天气一般优于 4 月,因此 5 月常被视作攀登珠峰的最佳时间,5 月份,气温回升,部分积雪融化,积雪变得零散,在风的吹拂下,易发生流雪。15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