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ID:459764

大小: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第Ⅰ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试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 2、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 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您的包裹已放在小区快递柜,取件码 XXXX,请及时领取。”这样的短信对于习惯网购的用户来说并 不陌生,与此同时,快递小哥送货的电话却日益稀少,“不告而投”和“懒人快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 意,投递快件后应及时通知收件人。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用户从快递柜取件,多数是免收服务费的,但快递员存件需要付费,其中最小的 格口费用是两角钱,中号的格口是四角钱,最大的格口是六角钱。虽然有些快递公司会给快递员进行补贴 或者费用返还,但也有不少公司规定,快递柜使用费由快递员承担。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快递员愿意自 掏腰包,有快递员表示,通过智能快递柜派件的效率提高很多,原先一天往往派件 100 个快件左右,但如 今通过智能快递柜可以派 150 到 160 个。在效率和成本压力之下,快件入柜也成了多数快递员的无奈选择。 (摘编自“央视财经”2019 年 10 月 31 日) 材料二: 快递送货上门、当面验货是基本要求。《快递暂行条例》对快件投递当面验收也有明确规定。有些价值 较高的货品必须当面验收,如果不顾用户要求,将快递一律放到快递柜里让用户自取,既不合法也不合情 理。尽管部分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不太强烈,也有消费者认可超时存放收费的做法,但提前征求消费者 的意见很有必要。 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快递公司要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秉持用户至上原则,要求快递员在 把快递放进货柜之前,先征得客户同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同时,应加大对快递自动化、 科技化软硬件的逐步升级,科学派单,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快递员也要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对 于一些大件物品、必须当面验收的物品及收件人主动要求送货上门的物品,必须依照与用户约定的要求提 供服务,不能图自己方便,给消费者造成不便。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 年 10 月 30 日) 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丰巢快递柜取件时出现“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有市民质疑,丰巢快递柜存在诱 导付费行为。对此,丰巢方面回应称,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赞赏,亦可“跳过”直接取件。 10 月 9 日,家住成都的周女士下班回家收取快递员暂放在丰巢快递柜的包裹时,发现屏幕上显示该件 巳保管 7 小时,需要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取货。付款后回家上网搜索,才发现支付步骤是可以跳过的。 有用户吐槽称,丰巢快递柜默认提示支付一元钱赞赏才能开柜取件,而“跳过赞赏”字样不但是灰色 的,还又小又透明,网上误付款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对此,丰巢客服回应称,存件大于等于 7 小时,丰巢快递柜确实会弹出赞赏打款的页面,但可以点击“跳 过赞赏”进行免费取件,不会强制收费,即使超过 24 小时也不会强制收取費用。 丰巢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模式的实施是实际运营中摸索出的必然结果。“由于市场巨大,快递柜投 放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导致丰巢快递柜在免费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占柜’行为,为了提高快递柜使用 率,公司逐渐开始对快递员收费。” 《电商报》了解到,《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2019 年 10 月 1 日正式施行。该管理办法对运营 智能快件箱企业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保 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另据了解,2019 年 9 月 25 日,全国首张快递柜经营许可证诞生,由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获得。 (摘编自“观察者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因为效率和成本压力,很多快递员自掏腰包使用快递柜投递快件,但不告而投的行为是违反有关规定的。 B. 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秉持用户至上原则,加快软硬件逐步升级,就能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 C. 丰巢快递柜收费的理由是免费阶段出现大量的“占柜”行为,收费能提高快递柜使用率,收费是必然结 果。 D. 效率和成本的压力使快件人柜成为一种选择,而快递服务新规也使快件人柜这一行为日趋规范化。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用户从快递柜取件,多数是免收服务费的,而快递员存件需付费,且费用由快递员自己承担。 B. 使用智能快递柜提高了派件的效率,存放超时收费也被部分消费者接受,但仍要事先征求消费者意见。 C. 丰巢快递柜的诱导付费是针对存件大于或等于 7 小时的情况,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D. 目前新规已明确智能快递柜收费需收件人同意,且要设定免收服务费的保管期限。 3. 请结合材料概括智能快递柜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理由。(6 分) 二、文言文阅读 (共 4 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丛兰,字廷秀,文登人。弘治三年进士。为户科给事中。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先以罪摈斥, 复夤缘还京。兰因清宁宫灾,书陈六事,极论芳等罪,诸人遂废。时命拨团营军八千人修九门城濠,兰言 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迁通政参议。 正德三年进左通政。明年冬出理延绥屯田。俄擢户部右侍郎,督理三边军饷。六年,陕西巡抚都御史 蓝章以四月寇乱移驻汉中。会河套有警,乃命兰兼管固、靖等处军务。兰上言:“陕西起运粮草,数为大 户侵牟,请委官押送。每镇请发内帑银数万,预买粮草。御史张彧清出田亩,请蠲免子粒,如弘治十八年 以前科则。灵州盐课,请照例开中,召商籴粮。军士折色,主者多克减,乞选委邻近有司散给。”从之。 是年冬,南畿及河南岁侵,命兰往振。未赴而河北贼自宿迁渡河,将逼凤阳。乃命兰以本官巡视庐、 凤、滁、和,兼理振济。河南白莲贼赵景隆自称宋王,掠归德,兰遣指挥石坚、知州张思齐等击斩之。九 月,贼平,论功赉金币,增俸一级,召还理部事。部无侍郎,缺,乃命添注。明年,大同有警,命巡视居 庸、龙泉诸关。寻兼督宣、大军饷,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大、山东军务。令内地皆筑堡,寇至收保如塞 下。寇五万骑自万全右卫趋蔚州大掠,又三万骑入平虏南城,以失事停半岁俸。 十年夏,改督漕运,寻兼巡抚江北。中官刘允取佛乌思藏,道兰境,入谒,辞不见。允需舟五百余艘、 役夫万余人,兰驰疏言其害。不报。居四年,以事忤兵部尚书王琼,解漕务,专任巡抚。宁王宸濠反,兰 移镇瓜州。十五年,迁南京工部尚书。 世宗即位,御史陈克宅劾兰附江彬。帝以兰素清谨,释勿问。兰遂乞休去。卒,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兰言/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 B. 兰言/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 C. 兰言/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 D. 兰言/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三边,古时通常为三个不同地区的合称,在各朝代含义有所不同,泛指边境、边疆。 B. 盐课,课是课税、征税的意思,盐课指的是古代政府对食盐产制运销所征的税。 C. 漕运,本意指水路运输,后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D. 太子少保,官职名,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合称“东宫三少”,明清时拥有实际的职权。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丛兰极力弹劾权奸,无所顾忌。对于宦官梁芳等人通过攀附关系回京一事,敢于直言指斥。 B. 丛兰督理三边军饷,建言为民。在其兼管军务时,也不忘上疏请求按以前的田赋标准减免子粒粮。 C. 丛兰曾受命赈灾平定贼寇,命令内地都修筑堡垒。后又亲率五万骑兵奔向蔚州,平定叛乱。 D. 丛兰的清廉谨慎,深得皇帝信任,就连御史弹劾他依附江彬,皇上也不追问。 7.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兰因清宁宫灾,书陈六事,极论芳等罪,诸人遂废。(5 分) (2)允需舟五百余艘、役夫万余人,兰驰疏言其害。不报。(5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6 题,共 21 分) 8.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组是( )(3 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_①__ 离不开酒.__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 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清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唐代文人之醉酒,_ ④ 有忘 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 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_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 清气恣横。___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A B. B C. C D.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小题。 中国古代人们在造物活动中不止于满足“形”下之“致用之器”,更不断探寻着“形”上之“自然之 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合”“和”思想,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道德经》所言“万物负 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彼此相“和”才能 。“合”则“和”, 儒家和道家对“和”的理解 ,无论是道家倡导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儒家说的“中庸”之道, 本质都是“以和为美”“以和为贵”。( )。《考工记》指出,好的器物制作所需之“美材” 要符合“天时地气”,然后“巧者合之”。“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无不是先因其地、 以其时而取材,然后能工巧匠加以制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 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西周思想家史伯认为“和”是在差异中寻求平衡与统一,而非简单的 趋同。中国传统造物活动正是不断地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从自然万物 发展变化的规律中, 探究“和谐共生” 之道。 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生生不息 如出一辙 必须 周而复始 B. 绵绵不绝 如出一辙 必需 循环往复 C. 生生不息 异曲同工 必需 周而复始 D. 绵绵不绝 异曲同工 必须 循环往复 1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造物 最高境界 B. 造物最高境界莫过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C. 中国传统造物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天人合一” D. 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是造物的最高境界 1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以和为美”,但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 B.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和而不同”,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 C.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提倡“和而不同”,但同时也强调“以和为美”。 D.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提倡“以和为美”,同时也强调“和而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 育。” B.专家们试图根据人类改变地貌的情况:例如修健新的农场或道路,来弄清楚下一波疾病可能会在哪里危及 人类的健康。 C.“读书无用论”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但若说读书有用,它对什么人有用?有用到什么程度?怎样才叫有用? 也是值得探究的。 D.世界行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比欧洲的消费者年轻十四、五岁,比美国的年轻二十五岁。 (摘自) 13. 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6 分,每空一分) 示例:比赛夺得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 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____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 语,可以说“______”;甚至还可用“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局,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 卷”“______”“______”“______”。 的 的 第 II 卷 四、古诗文默写(共 4 题共 8 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在《蜀道难》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传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4)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五、作文(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出生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 乐,但我也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现在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 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 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班级将举行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材料中的苏珊、荆青、王杰三人,你最欣赏谁?请结 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答案 分值:120 分 一、实用类文本 1. B (3 分)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 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 “制定详细、完善的规章制度,秉持用户至上原则,加快软硬件逐步升级,就能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 以偏概全,且“就能落实”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内容可知,要落实好快递柜服务新规,除了选项 中叙述的内容之外,原文还提到“快递员也要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必须依照与用户约定的要求提供服务, 不能仅顾自己方便,给消费者造成不便”。 故选 B。 2. A (3 分)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 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而快递员存件需付费,且费用由快递员自己承担”表述绝对。材料一中说有些快递公司会给快递员 补贴或返还费用,所以并不是使用快递柜产生的费用都由快递员承担。 故选 A。 3. (6 分)①快递柜取件在规定时间内是免服务费的,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②快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柜派 件,效率提高很多。③部分消费者对送货上门的需求不太强烈。④出台的一些管理办法促使快递柜提供商 的管理逐渐趋于规范。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 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要求“请结合材料概括智能快递柜能够存在并 发展的理由”,如原文中的“记者发现用户从快递柜取件,多数是免收服务费的”“有快递员表示,通过智 能快递柜派件的效率提高很多,原先一天往往派件 100 个快件左右,但如今通过智能快递柜可以派 150 到 160 个”。“尽管部分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不太强烈,也有消费者认可超时存放收费的做法,但提前征求消 费者的意见很有必要”,由此知智能快递柜存在并发展的理由,主要体现在快递柜的出现给消费者及快递员 都带来一定的便利,并且已经被消费者接受。同时,各项制度的出台也为规范快递柜的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文言文阅读 4. D (3 分)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 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此句大意:丛兰说:“臣不久前检阅团营军队,陛下诏令准许他们专门从事训练,不再差遣调任,诏命下 达没多久,很快就又派他们服役,怎么处理以前的诏令呢?”于是罢除派遣。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看,“兰言”后的文句全部是是“兰言”说的内容,其中“臣”是“丛兰”自称,故“臣 顷简营军”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然后从“诏”这个动词入手,在古文中,“诏”一般指皇帝下命令,故 “(陛下)诏许专事训练”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据此可排除 A 项。假设考生知道“未几”“旋”是两个 表时间的词语,是“不久、很快”之意,它们应分属两个句子,不能放在同一句中,可依据此排除 C 项; 依据语境,“命下未几”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据此,可排除 B 项。故此句断句:兰言:“臣顷简营军, 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 故选 D。 5. D (3 分)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 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 项, “明清时拥有实际的职权”表述有误。“太子少保”汉代开始设置,隋唐以后仅为加官、赠官的虚职,清朝 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不再有实际职 权。故“明清时拥有实际的职权”表述有误。 故选 D。 6 C (3 分)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 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 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 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C 项,“丛 兰……后又亲率五万骑兵奔向蔚州,平定叛乱”理解有误。依据原文文句“寇五万骑自万全右卫趋蔚州大 掠,又三万骑入平虏南城,以失事停半岁俸”的翻译,“贼寇五万骑兵从万全右卫奔向蔚州,大肆抢掠,另 有三万骑兵进入平虏南城,丛兰因战事失利被停半年俸禄”故是“贼寇亲率五万骑兵奔向蔚州,大肆抢 掠”,不是“丛兰……”,且丛兰不仅“未平定叛乱”,且“因战事失利被停半年俸禄”。 故选 C。 7. (2 题共 10 分 每题 5 分)(1)丛兰因为清宁宫遭灾,上书陈述六件事,极力论说梁芳等人的罪过,这些 人于是被废黜。 (2)刘允需要五百余艘舟船、一万多役夫,丛兰疾驰上疏言说其危害,没有得到回复。 (1)采分点:“因”,因为;“书”,上书;“遂”,于是;“废”,“废黜”;“诸人遂废”是一被动句式,译 时要加“被”。 (2)采分点:“疏”,上疏;“害”,危害;“报”,回复;“允需舟五百余艘”是一定语后置句,译时要体 现出定语后置的特点。 参考译文: 丛兰,字廷秀,是文登人。弘治三年进士。担任户科给事中。宦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先前因罪被 弃除,又攀关系回京。丛兰因为清宁宫遭灾,上书陈述六件事,极力论说梁芳等人的罪过,这些人于是被 废黜。当时皇帝命令调拨团营军八千人修建九门城濠,丛兰说:“我不久前检阅团营军队,陛下诏令准许 他们专门从事训练,不再差遣调任,诏命下达没多久,很快就又派他们服役,怎么处理以前的诏令呢?” 于是罢除派遣。晋升丛兰为通政参议。 正德三年晋升丛兰为左通政。第二年冬出任管理延绥屯田。不久提升任户部右侍郎,监督管理三边军饷。 六年,陕西巡抚都御史蓝章因四月敌寇袭扰,率军移驻汉中。恰逢河套有危急情况,朝廷于是命令丛兰兼 管固、靖等处军务。丛兰上疏说:“陕西起运粮草,多次被大户侵占掠夺,请求委派官吏押送。每镇请调 发国库银几万,预备购买粮草。御史张彧清出田亩,请求按弘治十八年以前的田赋标准减免子粒粮。灵州 盐税,请照例输粮入边换盐,招商籴粮。军士的布帛银钞,多被主管将官克扣,请选派邻近主管部门分 给。”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这年冬,南畿及黄河南面歉收,朝廷命丛兰前往赈济。还没有赴任而黄河北面的贼寇从宿迁渡过黄河,将 进逼凤阳。朝廷命丛兰以本官巡视庐、凤、滁、和,兼管赈济。河南白莲贼赵景隆自称宋王,抢掠归德, 丛兰派指挥石坚、知州张思齐等进击斩杀赵景隆。九月,贼寇被平定,按功劳赏赐丛兰金币,增加俸禄一 级,召回朝廷管理户部事务。户部没有侍郎,空缺,于是命令他等候委任。第二年,大同有紧急情况,朝 廷命令丛兰巡视居庸、龙泉等关。不久兼任督宣、大军饷,晋升右都御史,总管宣、大、山东军务。丛兰 命令内地都修筑堡垒,贼寇到了,就像边塞一样收缩到堡垒中。贼寇五万骑兵从万全右卫奔向蔚州,大肆 抢掠,另有三万骑兵进入平虏南城,丛兰因战事失利被停半年俸禄。 十年夏,改督漕运,不久兼任江北巡抚。宦官刘允从乌思藏取佛,取道丛兰的辖境,入府拜访,丛兰推辞 不见。刘允需要五百余艘舟船、一万多役夫,丛兰疾驰上疏言说其危害,没有得到回复。过了四年,丛兰 因事触犯兵部尚书王琼,被解除漕务,专任巡抚。宁王朱宸濠造反,丛兰调任镇守瓜州。十五年,晋升南 京工部尚书。 世宗即位,御史陈克宅弹劾丛兰依附江彬。皇帝因丛兰向来清廉谨慎,搁置不予追问。丛兰于是请求退休 离去。去世,追赠太子少保。 三、语言文字运用 8.D(3 分)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多用排除法。这类题目 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通过把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关联词。文段主要是讲中国古代的 文人墨客喜欢饮酒。第①空,总说,结合前面语境中分析的无论这些人情况怎样,都离不开酒。选“都”。 第②空,与“那么”照应,应提出假设,构成假设关系复句,应选“如果”。第④空,根据“更多的是壮志 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处有让步的关系,应选“固然”。第⑤空,从前文“不仅”,此处应表递进, 应选“而且”。第⑥空,对整段话进行概括总结,应选“所以” 由以上分析可知,第③空,应不需要填写。 故选 D。 9. A (3 分)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 “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生生不息:不断地 生长、繁殖。绵绵不绝:形容多,连续不断。此处用来修饰“世间万物”,用“生生不息”恰当。第二处, 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异曲同工: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 事情产生相同的效果。原意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响,同样精彩。此处是说儒家和道家对“和”的理 解本质相同,应用“如出一辙”。第三处,必须:副词,一定得要。必需:动词,一定得有。此处在“符合” 这个动词前要用副词来修饰,因此选“必须”。第四处,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含重新开始的意味。 循环往复:强调重复出现或者进行。此处用来形容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是重复的,因此用“周 而复始”恰当。 故选 A。 10. C (3 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 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 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语段陈述的话 题是“中国传统造物活动”,而括号后面有文字“然后能工巧匠加以制作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可推知括号内的句子要以“造物”开头,故可排除 AD 两项;“中国传统”应该修饰“造物”,而非“天 人合一”,故排除 B。 故选 C。 11. D(3 分)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 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 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 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虽然……但”错误, 在这里是多余的,应该为递进关系“不仅……也”;从上下文内容可以看出“以和为美”与“和而不同”的 语序是错误的,应该前后交换。A 项用了“虽然……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故排除 A;B 项将“以和为美” 与“和而不同”的语序弄错,故排除 B;C 项同时具备两处错误,关联词和语序都不当,故排除 C 项。故选 D。 12.A(3 分) B 项,"例如修建新的农场或道路"是插入语,可把冒号与“道路"之后的逗号都改成破新号,C 项, 应将三个问号都改为逗号,“十四、五岁"中的顿号应去掉,约数不用顿号 13(6 分,每空一分) (1)败北/折戟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 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 难决雌雄/平分秋色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根 据题中要求可知,“讲究措辞”指在不同场合中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所谓的“文雅”“形象”指的 是“有文化意蕴”“形象生动”。本题要求讲究措辞文雅,需要选择文雅的书面语来表达。第一处语境要求 写决赛失败的文雅的词语,如用两个字,可以用“败北”或者“折戟”。败北:打败仗。折戟:形容失败惨。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铩羽而归”或者“屈居亚军”。铩羽而归: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光 彩地返回。用以形容失败归来。如用“句子来表达”,可以说“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第二处语境强 调比赛平了,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用“握手言和/难分伯仲”或者“决雌雄/平分秋色”。握手言 和:指竞赛双方不分胜负。难分伯仲: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难分雌雄:不分上下;平 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四、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一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4)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五、作文(60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