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专项复习:古诗词表达技巧!(针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分不清?)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词专项复习:古诗词表达技巧!(针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分不清?)

ID:459545

大小:22.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古诗词专项复习:古诗词表达技巧!(针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分不清?) 诗词鉴赏常用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起兴 【概念】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例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 【赏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虚实结合 【概念】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例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 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 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联想 【概念】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 型。 【例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 章《咏柳》) 【赏析】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 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概念】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 思维过程。 【例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 锡的《望洞庭》) 【赏析】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 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衬托或烘托 【概念】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 模的衬托。 【例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 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赏析】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 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 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渲染 【概念】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赏析】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 【概念】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 感情。 【例句】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赏析】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对比对照【概念】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例句】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 【赏析】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 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抑扬 【概念】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 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 龄《闺怨》) 【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 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 题。 照应 【概念】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 胄》) 【赏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 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动静 【概念】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句】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赏析】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概念】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 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例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 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 【赏析】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 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 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胸臆 【概念】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例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 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抒情 【概念】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 抒发感情。 【例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言志 【概念】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 易《杨柳枝词》) 【赏析】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用典【概念】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 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 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赏析】这首词除回顾作者 43 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写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杜牧诗,表现往日扬州繁荣景况, 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今日所见的凄凉,是实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昔盛今衰 的感慨。 修辞手法 比喻 【概念】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 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 然一体。 借代 【概念】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 达事物的作用。 【例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赏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概念】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赏析】从篇法结构讲,四联八句,句句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 尽长江”使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 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赏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 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 到极点。 排比 【概念】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赏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句】“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句】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赏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