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56774

大小:332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下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当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 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闪电 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 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纸质阅读将何以安顿?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 其实,“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若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算进来的 话,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 80 年代少,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 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 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有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 该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 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的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显得规范、严谨,想 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显得活泼、生动,也 更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 创作者”;客体转变成了主体。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 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这是一种挑战。问题不在于使用哪一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 容。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 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 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 那必然是一种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 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严肃书”。内容艰深繁难的 书读起来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对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 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时尚 的阅读。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难书”读“慢书”,便越发显得可贵。应该警惕的是, 当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 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 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同时能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把读屏的便捷与阅读的深度融合起来。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得看一个国家谁在看书, 看什么书,怎么看书。有效的阅读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所以政府提倡“书 香社会”。有人感叹:“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事实上,阅读这一社会问题虽然不像 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那么急迫、及物,但它是一个影响长远的问题,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 和精神结构。 (雷达《反思阅读方式的巨变》,选文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能够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阅读文化, 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B. 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碎片化、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压倒 了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C. 纸媒文章虽然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活泼、 生动,更接地气,发表也更加便捷,但难免有些良莠不齐。 D. 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但是,新兴的电子阅读如果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 读”“泛阅读”“飘阅读”则足以让一个民族担忧。 2.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让电子阅读显得相对更加轻松、愉悦、便捷,这样,必将挤压纸质阅 读。 B. 抱着一本书看是阅读,电子阅读,如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同样是阅读,只是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 解体。 C. 新媒体让读者可以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作者的下一步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可以转变成 为主体。 D. 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那种细嚼慢咽的,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能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的严肃阅 读。 3.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媒体冲击下的当前时代,纸质阅读的人数虽然减少,但由于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所以现在读书人的 总量并不比上世纪 80 年代少。 B. 阅读形式的变化使当下的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 阅读”则日渐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C. 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容易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得到答案, 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 探寻、求索新知识的能力。 D. 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问题比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影响更长远,将影响到社会、 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神结构。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 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B 项,“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碎片化、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消遣阅 读压倒了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说法错误。原文表述是“实用阅读在 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表明时间是“正在”,而不是已经取代和压倒。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 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 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D 项,“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那种细嚼慢咽的,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能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的 严肃阅读”说法错误。文中对什么是“有价值的阅读”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 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 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A 项,“新媒体冲击下的当前时代,纸质阅读的人数虽然减少,但由于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所以现在读 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 80 年代少”说法错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与“读书人的总量”没有因果联 系。 B 项,“阅读形式的变化使当下的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 读’‘浅阅读’则日渐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说法错误。阅读形式的变化固然会给阅读文化带来影响, 可这只是阅读文化有可能改变的原因之一,但显然并非全部,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经 济大潮的冲击等等,原文虽然没讲这些,但恰恰说明选项推断错误。D 项,“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问题比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影响更长远,将影响到 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神结构”说法错误。文中对比的是“阅读”与“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的 紧迫性与及物性,并非“影响”本身。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移动社交是指用户以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为载体,以移动网络为技术支撑,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来实 现社交应用功能的产品形式,社交内容形式覆盖图文、语音、长短视频、直播等。这种社交与传统的 PC 端 社交相比,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创造并分享内容,玩法多样且不断创断,让网络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个人的 现实生活。目前我国移动社交行业格局暂时稳定,平台型应用用户活跃度高,移动社交与泛娱乐产业的联 结更紧密,用户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整体移动社交用户仍以年轻人为主,长尾市场[注]体量大。 (选自《我国移动社交行业现状浅析》) [注]长尾市场: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形成的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 材料二: . (选自《2019 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专题报告》) 材料三:随着未来技术发生变革,社交产品结合视频发展将成为行业大趋势。而随着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 用户逐渐成为移动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对该部分人群的需求满足成为社交平台获得发展空间的重点。娱乐 是年轻用户的核心需求,移动社交平台将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此带来用户规模的增长,带动平台商 业价值的提升。 在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中,腾讯系产品微信和 QQ 短期内仍将维持对竞争者的绝对领先优势。微信已成 为移动端最大的社交平台,它利用订阅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等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服务。但腾讯 系产品目前存在大量问题,实行变革势在必行,微信在 2019 年初的大改版已显示出其变革决心。未来微信 将发挥流量优势,进一步渗透至用户生活各方面;另一方面,往结合视频发展方面布局,抢占视频社交市 场也是微信变革重要方向。 目前泛娱乐社交平台中,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在产品用户技术和 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均占有优势。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社交软件属性决定其在资源 和用户上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势。 (选自《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材料四: 传统大众媒介主要以公共服务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交流,更加注重大制作、大篇幅、大视野、大深度 的“巨内容”。而移动社交媒介则与此相反,它“补救”和“补偿”了传统大众媒介在建立、维系社会个体 关系功能上的不足,更加注重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需求,并突出了生活化、个性立、维系社会个体关系功能. 上的不足,更加注重人们的交流和互动需求,并突出了生活化、个性化特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 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交往的语境。从社交方式上看,它由共同的爱好聚合成,虚拟社区、由平 等地位确保互动共享、由多个体支持单双向交叉;从社交内容上看,没有大众媒介的限制、没有长短的要 求、形式上可简可繁、语言上可雅可俗,一张图片、一段微视频、一段语音,甚至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都 可以用于个体之间的社交表达。这既是社交平台微介质的技术架构使然,也是人们社交行为圈子化、小众 化、精准化的要求。这样,那些内容短小、形式活泼、表达幽默的内容往往成为社交文化产品的主力,人 们也从中进一步固化了短(简短)、直(直白)、快(快速)、多(多语言)、视(视频)的文化体验,而这 种文化体验,既是当前社会文化消费的基本心理。也是对自我个性的强化,同时也是对传统积淀式、总体 式文化固有路径的否定。 (选自《论移动社交媒介的文化特征》)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动社交是借助终端、网络技术、应用程序等来实现社交功能的一种产品形式。 B. 目前我国文字社交领先于其他移动社交方式,有近六成 网民选择熟人社交。 C. 腾讯系社交产品虽存在许多的问题,但短期内其地位在即时通讯类社交应用中不容动摇。 的D. 移动社交媒介与传统社交媒介相比,满足了人们在生活化、个性化方面的需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我国移动社交总体状况良好,行业格局暂时稳定,用户活跃,市场容量大,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逐 渐增多。 B. 从调查情况看,我国网民使用移动社交软件的目的多样,获取信息和满足生活需求方面占比较高,满足 工作需要的占比较少。 C. 短视频社交应用平台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拥有优势,它将成为未来泛娱乐社交平台 的头牌。 D. 人们所喜欢的移动社交文化产品具有内容短小、形式活泼、表达幽默等特征,其文化体验是对传统积淀 式等文化固有路径的否定。 6. 请结合材料,分析今后我国移动社交的发展要从哪些方面突破。 【答案】4. B 5. C 6. ①向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延伸与拓展,扩大长尾市场用户规模;②加大移动社交产品与视频结合发展 的力度,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③抓紧实现即时通讯类社交的变革,短视频社 交应用尽快角逐出头部平台。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 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 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 项,“有近六成的网民选择熟人社交”错误,从材料二图 2 社交对象方面来看,“以熟人社交为主”的 占比是 57. 6% ,但这并不意味“近六成的网民选择熟人社交”,而应该是“以熟人社交为主”。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 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它将成为未来泛娱乐社交平台的头牌”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三段“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 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和“未来短视频社交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 势”的信息可知,只有当短视频社交应用在资源和用户上做到一家独大时,才能成为领跑者。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 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 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目前我国移动社交行业格局暂时 稳定,平台型应用用户活跃度高,移动社交与泛娱乐产业的联结更紧密,用户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整体移动社交用户仍以年轻人为主,长尾市场体量大”,即向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延伸与拓展,扩大长尾 市场用户规模;“随着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用户逐渐成为移动网民中的重要群体,对该部分人群的需 求满足成为社交平台获得发展空间的重点。娱乐是年轻用户的核心需求,移动社交平台将结合更多的泛娱 乐内容,以此带来用户规模的增长,带动平台商业价值的提升”,即加大移动社交产品与视频结合发展的力 度,结合更多的泛娱乐内容,以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目前泛娱乐社交平台中,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 短视频应用将是该领域的领跑者,在产品用户技术和发挥社交连接属性方面均占有优势。未来短视频社交 应用要角逐出头部平台,社交软件属性决定其在资源和用户上需要做到一家独大才能发挥优势”,即抓紧实 现即时通讯类社交的变革,短视频社交应用尽快角逐出头部平台。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 水 田中禾 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做饭,风箱呼嗒呼嗒的,猪在院里哼唧。他睡不着,可又不想起来。 麦种完了。他早对秋水说过:“种罢麦,一定要找个门儿挣钱。”可如今,啥门儿也没找到。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格子,直射在金保的床前。他想起从前在学校可没这么笨,总在前十几名里。下了 学,庄稼种得也不赖。起先,他想投稿儿,买书,订杂志,没日没夜地写。寄出去十几篇石沉大海的文章, 。 的一场梦也就结束了。后来他想学修收音机、钟表。谁知那进修班跟哄人差不多,白扔了 30 块学费。 “唉,钱难抓呀!”他叹了口气,开始穿毛衣蹬裤子。“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他皱皱眉,“反 正今年我的棉花争气,一级就卖了 400 斤,还不说加价款。玩去!” 他一脚踏进厨屋,喊:“妈﹣﹣”厨屋里雾腾腾的。风箱呼嗒呼嗒,没有人应声。他又喊“妈”,却听 见妈在背后说话:“你瞧你,还不快穿上袜子鞋!真真是……” 妈一手端着糠瓢,一手向屋里指着。金保听见灶前传来低声的嗤笑,他一看,原来是秋水在那儿拉风 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哟,这么早来了?” “早?太阳晒着……”秋水没把下句话说完,咯咯地笑着使劲拉风箱。 妹妹放早学了。秋水把馍饭端上桌,妹妹忙忙地喂鸡,妈给猪拌食。 “吃!都吃了再弄。”秋水这么说着,夺过妈手里的糠瓢。 “二姨!”﹣﹣没过门,她还不便叫妈。“今年花收得好呀?” “好哩。” “卖了多少一级?” “总有两三百斤吧。” 屋里忽然有些沉默。问到花,就等于问钱。谈到钱,大家就未免神经紧张。 “金保,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叫着金保的名字,眼睛却望着妈。 秋水的眼睛不大,很秀气,滴溜溜的,很有神儿。 “那还用说,先尽你们办事用呗。”妈款款地说。 秋水的脸一下子红了﹣﹣她还和在学校那会儿一样,爱红脸。 “我不是说那……” “我刷,我刷!”金保站起来去拾掇碗筷,话头就这样打断了。 秋水把扯旗一样搭在屋里绳上的脏衣服收下来,拿了棒槌和棉油皂去下塘。静静的塘边立刻响起嘭嘭 的声音。银亮亮的水珠迸溅起来,清澈的塘水泛起涟漪。金保最爱看秋水洗衣服。她半蹲着,向水里探着 身子,短发辫一只向前一只向后,两只手在石条上来回搓,细细的腰肢随着胳膊起伏。 照往常习惯,过了午,金保就推出自行车送她回家。七里路,走一后晌。可今天,她竟把脸一摆说:“我 不回呢。”“不”字咬得挺重,连妈都感到诧异了。 她斜着身子,用手指着背后的水塘说:“你瞧这水多好!清得像水晶样。” 他很有些茫然,好像读一首朦胧诗。 “俺姨夫在县鱼苗场。我跟他说了,这一冬,你帮他干义务工去,跟他好好学。开了春,买千把尾鱼 苗,把这口塘承包了。”“那……那靠得住吗?” “我知道你专走保险门儿。没听俺爷说:喂猪不如喂羊,喂羊不如养塘。如今鱼价一年年涨,街上都 卖一块二一斤了!” “这是过水塘,下了雨,鱼都跑了!” “我知道!”秋水拿火辣辣的眼睛盯着他,“你呢,要你那手干啥!” “得一笔本钱。” “你呀……那卖花的钱呢!压在箱底能生儿吗?”秋水声气不高,金保却如猛地听了炸雷﹣﹣天爷, 那宝贝钱,他连摸都怕摸脏呢! 妈倒先应了:“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秋水说了,你就试试。” “家里你放心。”秋水说,“我住俩月,等你过年回来再走。” 金保咧开嘴笑了,一头扎进屋去收拾行李。他弯着腰,忙活着。呼啦,从他肩膀上摔下来一本书,只 见那上边有四个字:淡水养鱼。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看你别老盘算挣钱,倒不如先盘算到手的钱咋花?”秋水说这句话时是想要金保家把卖棉花的钱拿 来办婚事,这样她就能明正言顺地过来帮助金保家脱贫。 B. 面对婆家并不富裕的现状,秋水不嗔不怨,面对不思进取、胆小无能的未婚夫,秋水有批评亦有诱导, 最终唤醒恋人潜藏心中的斗志,也燃起一家人新的希望。 C. 小说选取了一段并不复杂的农村恋曲,通过一个个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来一步步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 的人们抗争的不易,读来平淡质朴,给人真实之感。 D.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哪云彩眼里有个挣钱门儿呢?”“保儿!你这上不得山打不得狼的脾性” 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8. 请简要分析秋水洗衣时环境描写的作用。 9. 金保是本文一个重要人物,请结合金保这一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谈谈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答案】7. D 8. 写出水的清澈和环境的清幽,侧面烘托秋水善良美好的心灵、勤劳(能干)的品格、 充满活力的形象,与下文秋水指着水塘说的话相照应,也为写秋水建议金保承包水塘的情节作铺垫。 9. ①塑造以金保为代表的农村创业青年形象,金保投稿、学修理都失败了,想创业致富缺少勇气与决心, 最后在未婚妻的鼓励下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②作者借此肯定年轻一代的农民有理想有追求,同时揭示 他们创业时缺乏远见,有畏难情绪.③启示读者,人不仅要有理想有追求,而且要审时度势,找准自身的 定位。 【解析】 的【7 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 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 项 中秋水问棉花钱主要是希望金保将钱用来养鱼,并不是想用钱为他们办婚事;B 项对人物“不思进取、胆 小无能”的评价不准确;C 项错在“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的人们抗争的不易”上,过分拔高了主题。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要结合文章的内容着重分析小说环境描写在文章的一个侧重作用,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秋水 洗衣服时周遭的环境描写充满一种冷静,清幽的环境氛围,极具内涵心,从某种角度上形象塑造人物,渲 染一种美好的环境,侧面烘托秋水善良,能干,坚毅美好的品格,同时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奠定基础。 【9 题详解】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小说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 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 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 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 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表明创业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头脑 与眼光,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失败不应气馁,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点睛】规范答题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如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等.审清题 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 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 定数。要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 (4)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二 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答出概括内容(概括中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 答,则是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 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 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 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 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 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 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 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 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 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 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 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0.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赠送礼物 B.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没:陷没 C.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讨论 D.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使......相斗 1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B.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为降虏于蛮夷 而君幸于赵王 D. 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2.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苏武 的浩然正气。 B. 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的时候,本危险不大,但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活动,连 累了苏武。 C. 从选文来看,虞常虽然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自己汉朝人的身份,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完全是出于 爱国之情。 D. 卫律劝降苏武时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是徒劳无功,始终没有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 高气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2)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开颜。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 如本题“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 项,“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意思是“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论”,判罪。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 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B 项,两个“因”都是介词,通过,经由。 A 项,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 C 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引出动作的施动者,被。 D 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件事。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 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较分析。 C 项,“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之情”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 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由此可 知,虞常想杀卫律,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在牟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 再者,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能叫做“行动”。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 逐字进行翻译。 (1)中,“如此”,像这样,到这种地步;“及”,牵连,涉及;“见”,表被动,被;“乃”,才;“重”, 更加;“负”,对不起。 (2)中,“引”,拿起,端起;“以”,连词,来;“自酌”,自斟自饮;“眄”,看;“柯”,树木;“怡 颜”,使开颜,“怡”,使动用法。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 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 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 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 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 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 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 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 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 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 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所 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 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 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 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 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 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 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 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 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 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 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 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 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 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 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 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 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 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 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 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 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 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 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严陵:曾助刘秀起兵,后拒官隐居,终日垂钓富春江上。世人多讽严陵钓鱼是假,沽名是真。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两句描写了小舟的轻快,如惊飞的鸿雁掠过水面,反映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急 切与惬意。 B. “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生机盎然 的江景图。 C. 这首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归真返璞的人生态度,暗含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 的人生哲学。 D. 上片写水,下片写山,或远或近,或详或略,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 略的特点。 15. 本词上下片结尾均以一字领三个三言句,评家对此评价甚高。请简要赏析上片结尾“过”字领起的三 个短句。 【答案】14. A 15. ①“过”字领起三个短句,高度简练地记录了沿途的景色和主观的感受。②三句剪接 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有时空的转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③寓情于景(或景中含情),水流湍急时 高兴紧张,水面清凉时寒意料峭,水月澄明时仿佛心灵都得到了净化,传达出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 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 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反映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急切与惬意”错误,从词中来看,“一叶舟轻,双桨鸿惊”两句描写小 舟的轻快,反映的是诗人此时内心的轻松惬意,无急切之情。 故选 A。 【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形象以及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 题“简要赏析上片结尾‘过’字领起的三个短句”,然后找到这三个短句,理解短句的意思,分析短句所写 的景象,把握景象的特点以及使用的手法,分析达到的效果。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是说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 明亮的水晶世界。这三句中“沙溪”“霜溪”“月溪”等概括记录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而“急”“冷”“明” 则展现了人物对此的主观感受。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 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 了船之行程,也借助景物的变化展现人物的心情,如“急之沙溪”展现的是湍急水流时的高兴和紧张,而“霜 溪冷,月溪明”借助水面的清凉和澄净展现心情的轻松愉快,词人把个人的心情融入景物之中,寓情于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重要意象。诗人送客人远行,喝醉了酒,黯然辞别,不禁吟咏 “______”;琵琶女演奏结束,船上的听众沉浸其中,寂静无声“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别时茫茫江浸月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悟已往之不谏 (6). 知来者之可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 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 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浸、唯、蜉蝣、渺、沧、粟、悟、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许多奏章极富盛名,其中被誉为“清代第一奏折”的《三习一弊疏》是御史 孙嘉淦提出的。所谓“三习”,是说人为官时间久了,往往 _________地生出三个坏习惯,即耳习、目习和 心习。孙嘉淦还详细分析了“三习”________ 养成过程。耳习——(  )。目习——刚开始是排斥不礼 貌的人,而后讨厌那些对自己_____的,再后来连对自己尊敬但不会办事的,都觉得厌烦了。心习——原本 认真地工作,可时间一长,便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再后来不管自己有什么想法,都________了,不允许有 不同的意见产生。“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就是“三习”的恶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随着曾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已成为历史过客,尘埃落定的历代中国王朝兴衰史亦不能改 变,它们都能给人启迪,给人智慧。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始时只是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后来便逐步发展成讨好的话说得水平不高也不爱听,最后连他人说 不顺耳的话都不行 B. 开始时只是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不顺耳的话也不爱听,最后连讨好的话说得水平 不高都不行 C. 开始时只是不爱听不顺耳的话,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最后连讨好的话说得水平不 高都不行 D. 开始时只是不爱听不顺耳的话,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不喜欢听讨好水平不高的话,最后的与目出连别人有 不同意见都不行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由自主 日久年深 敬若神明 自命不凡 B. 不能自已 日久年深 敬若神明 自命不凡 C. 不由自主 日积月累 敬而远之 自以为是 D. 不能自已 日积月累 敬而远之 自以为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曾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已成为历史过客,尘埃落定的历代中国王朝兴衰史亦不 能改变, B. 随着曾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已成为历史过客,尘埃落定的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亦不 能改变”, C. 中国封建社会曾持续了两千多年才衰亡,历史成为了过客,尘埃落定的历代中国王朝兴衰史亦不能改变, D. 曾持续了两千多年才衰亡的中国封建社会,已成为历史过客,尘埃落定的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亦不能改 变,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 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 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由四个选项中“开始时只是”“后来便逐步发展成”“最后连”可知,后面紧跟的三个短句有层层递进关系,从程度上应先是“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然后“不顺耳的话也不爱听”,最后“讨好的话说得水平 不高都不行”,态度越来越极端,这样就可以排除ACD 三项。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 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不由自主”,意思是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一般指不由自主做某事;“不能自已”,指 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句中指“生出三个坏习惯”,是控制不住自己做某事,所以用“不 由自主”。 第二处,“日久年深”,形容时间久远;“日积月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根据句中“养成过程”,可知 是一天天积累的过程,所以用“日积月累”。 第三处,“敬若神明”,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敬而远之”,意为尊敬却有所顾 虑不愿接近。句中指讨厌不愿接近自己的人,所以用“敬而远之”。 第四处,“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 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根据后句“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产生”,说明该横线词语应是“不接受他 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所以用“自以为是”。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 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 断。 “随着曾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已成为历史过客,尘埃落定的历代中国王朝兴衰史亦不 能改变”,“随着……已成为”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随着”引导的句子不能作为后句的主语,“已成为 历史过客”缺少主语,正确的应是“中国封建社会”已成为历史过客,所以把前面分句改成“……的中国 封建社会”,让它作后句的主语。 AB 两项缺少主语; C 项,“历史成为过客”错误,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已成为历史过客,只有 D 项最符合。 故选 D。 20.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农人告余以春及A. 既自以心为形役 B.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 信义安所见乎 D.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特殊句式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 式的种类,然后结合句子特点辨析,最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翻译句子。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例句“农人告余以春及”是状语后置句,“以春及”是“告”的后置状语; A 项,“既自以心为形役”是被动句,“为”表被动; B 项,“验之以事,合契若神”是状语后置句,“以事”是“验”的后置状语; C 项,“信义安所见乎”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D 项,“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是定语后置句,“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留在汉者” 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 故选 B。 2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褒扬都江堰?还是弘扬一种 文化精神? B.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C. 京剧的生态环境,包括传统审美观念、表现手段等,如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京剧艺术在多年探索、 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新鲜活力。 D. 这些情况生动地表明,缺乏文采的文章,的确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A 项,“这是褒扬都江堰?还是弘扬一种文化精神?”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 A。 22.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 ①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②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③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④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答案】黑匣子是一种装在飞机座舱里,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飞机失事后可依其记录分析失 事原因的飞行记录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短句变长句首先是找一个短句作为长单句的主干句;其次将其它 短句变成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等,并按照一定的语序组合在主干句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句。本题的句 式转换还需要符合下定义的要求。 本题中,“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为主干句,再把其它信息(装在飞机的座舱里、用来记录飞机飞行 中的各种资料、飞机失事后可依其记录分析失事原因)变成修饰语插入句子即可。 【点睛】散句变整句,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按照前后连贯或逻辑顺序的原则,对要求变更的部分进行 排序;第二步,选择要求变更部分中的一句作为基准语句,再把其他语句改写成与基准语句句式结构一致 的句子。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 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林清玄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面对世界的心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和尚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 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那么——拥有一颗明亮的心,就拥 有一个明亮的世界。 顾城说:“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 需要的是窗;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心的领域很小很小,世界很大很大,世界很大很大,心的 领域很小很小。 面对外面,用窗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面对自我,用镜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我们常伫立窗前,面对 纷绕的花花世界,我们总是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事物,感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何等的幸福,睁大双 眼细致观察,我们用的是放大了的窗口。而回到屋里时,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用的是挑剔的心态,无论 什么细小的不雅都逃不出我们的眼晴,一块晒斑,一个黑痣,甚至是我们的皮肤与休型。 面对自己,感叹岁月的无情,于是烦恼不请自到,殊不知,哀愁是受传染的,你的一个不自然的苦笑,都会影响一天的心情,你把自己缩在笔墨中,硬要找出十个理由来,证明自己就是跟不上形势,赶不上潮 流,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了老太太,于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还美其名世界摈弃我,而不是我容不下世界。 其实,窗或镜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是大的,那世界也就小了,什么都在你的视 野之内,看什么都那么近,任何事物经过你的面前时,你都能坦然面对。你的心大了,房间也就自然大了, 你的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镜,就看见自我;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浅笑,给自己的, 柔美的动作,给自己的。生活多美妙,你就多美妙,世界就多美妙。 淡泊明志,安详致远,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心态。用平时心做事,用平时心为人,用平时心生存,这样 面对世界的心一定是恬静的;有多少人面对世界时,其实不用心,而是用有色眼镜,所以才有了说不出的 悲哀;有多少人面对世界上的不公时,选择的是逃避与躲闪,所以才会有麻木的灵魂与无动于衷的看客。 朋友,把心窗打开,坦然面对世界吧,阳光普照 大地正张开双臂欢迎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 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 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本题材料由两段名言组成。顾城的诗句意在强调让窗子给我们带来光明;林清玄的语段从“心如 窗”“心如镜”两个比喻角度形象阐释了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的意义,而“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是观点句,意在强调一个人“内心”“心态”的重要性。写作时应由窗子和镜子的特征出发,立意可以百 花齐放、各呈异态,写“窗子”可以观照世界,开阔视野;写“镜子”可以照见人生的缺憾,察己正身; 可以洞见历史的正误,明路前行;可以俯瞰社会的伤疤,疗伤治病等等。从写作实践看,可以直抒胸臆, 流畅明达地表述人生态度、社会观点、历史见解;也可以含蓄委婉地讲述故事、描写细节,以此来呈现生 活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对自身前行的影响或人生的启示。 参考立意:(1)心如明镜(2)给心灵开一扇窗(3)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4)打开心窗,坦然面 对世界 参考素材: (1)从古到近总有一部分人,常常自以为分析问题能力全面、透彻,并且一下子就能越过表象抓住事物的 本质特点,作出令人折服的判断,常用“心如明镜”来自诩。古代的衙门口也常常高悬四个烫金大字,“明 镜高悬”,以彰显大老爷洞察秋毫、公正执法的气势和威严。德国有一个时事评论杂志,为了表明自己的评 论逻辑严密、客观公正,干脆就叫《明镜周刊》。 (2)不错,镜子是一个好东西,能照出和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现实生活中,也离不开镜子。唐太宗李世 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潜兴”。除此之外,关于镜 子我们还有过更深的思考吗? 的(3)夜读禅学小册子,颇有感触。其中一篇提到,修行时要向镜子学习,为什么?镜子不住相,照的时候 相在里边,但没有住在里边不出来。不但不照的时候没有相,即使照的时候也不住相。但是我们凡夫的心, 却好像照相机的底片一样,照一次曝光(底片上的化学物质反应)一次,落一个相在里头,照两次又落一 个在里头。如此这般,里边一塌糊涂,心灵上何来真正的清静? (4)仔细一想,可不是这样吗?今天张教授说吃这些东西对身体好,明天王博士又说如此这般才是真正的 养生;今天听别人说孩子应该这样教育,明天又出了另外一种教育理念;别人炒股赚钱了,我要不要也炒 股;有人说爬山旅游好,有人说太极武术棒,我应该参加哪一个?明天单位开会,我是不是要发言,应该 怎么说才能既显出我的才能,又能让领导满意?有人做安利直销发了,我是不是也该加入?美国攻打伊拉 克,有的专家说拿下巴格达至少得一个月,另外一个说得 10 天半个月,结果美军不到三天就占领巴格达, 我该相信哪一个专家;打开电视、网络,广告铺天盖地,不断地刺激你你欲望,名人示范、专家真诚推荐、 红唇美臀,还有所谓的真人访谈,无所不用其极,吃的用的,让你眼花缭乱,买这个还是买那个,到底该 不该买?是马上就买,还是等等看?效果真的就那么好?真真假假,雾里探花,真恨不能上帝能给我一双 火眼金睛。 (5)看一看我们的心灵和大脑,一天有多累,要接受多少次这样无休无止的轰炸,留下多少的“弹坑”。 除非你是得道高人,做到了心静如水、物我两忘的境界。有谁想过,当我们在用到“明镜”二字的时候, 想一想你我的心灵和真正的“明镜”之间的还有多大的差距? 结构示例:《面对世界的心》,议论文文体。开篇以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引入,亮明观点:拥有一颗明亮 的心,就拥有一个明亮的世界。正文部分首先论述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一个人面对自 我时,需要的是镜。然后分析窗或镜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再指明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世界。 结尾呼吁“把心窗打开,坦然面对世界吧”,收束全文。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 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 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 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 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 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 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 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 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 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