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安康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ID:455280

大小:35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陕西省安康中学 2020 届高考模拟训练文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3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1. 西周以分封作为立国的根本,天子执掌封君大权,诸侯必须听从天子的“王命”,诸侯国内的大卿也由天 子任命。此外,周天子还用宗法来区分亲疏远近,用礼制来维系君臣关系,又用联姻来巩固宗主与异姓诸 侯的关系。这表明西周时期 A. 执政集团权力集中 B. 家国一体特征凸显 C. 地缘政治渐趋成熟 D.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周以分封作为立国的根 本”、“周天子还用宗法来区分亲疏远近,用礼制来维系君臣关系,又用联姻来巩固宗主与异姓诸侯的关系”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宗法分封制下的家国一体特征凸显,故选 B 项;西周时统治集团并未实现 权力集中,故排除 A 项;材料中的宗法分封制属于血缘政治,不是地缘政治,故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 王权和神权的关系,故排除 D 项。 2. 下表为汉代不同史籍对社会现象的相关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 B. 棉纺织业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C. 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D. 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逐渐分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手工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表中信息反映了汉代纺织、采铜和 冶炼等行业发展的表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故选 C 项;材料反映当时部分手工业 的状况,不能说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情况,故排除 A 项;汉代时棉花种植尚未得到推广,材料中的纺 织并非棉纺织,故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逐渐分离,故排除 D 项。 3. 唐朝科举状元较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状元的数量占据唐代有籍可查的状元总数的多半。 但自宋代开始,状元多出自南方,虽然北方个别地区的状元数量也不少。对“唐宋状元分布的变化”的合 理解释是A. 科举取士日益公平公正 B. 皇帝个人好恶决定政制走势 C. 国家统一促进制度传播 D. 时局变化影响科举取士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宋科举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是大一统时期,北方是政治、经济重心,宋代时的中国未完全实现统一,尤 其是南宋,偏东南一隅,但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状元分布,由此可知时局变化影响 科举取士格局,故选 D 项,排除 C 项;材料中状元分布地区的变化不能体现科举取士日益公平公正,故排 除 A 项;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 如图为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缓所作的《屈子行吟图》,该图把屈原与画家本人相映照,整个画面叙事有效地 结合了历史与现实。这反映出当时 A. 程朱理学的世俗化 B. 士人对理想人格的独特追求 C. 画家喜好发生变化 D. 文人画成绘画主流创作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艺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 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中屈原高冠广袖,身佩长剑,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塑造了-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形象,再结合材料“把屈原与画家本人相映照,整个画面叙事有效地结合了历史与现实”和所学知 识可知,《屈子行吟图》折射出当时以作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故选 B 项;《屈子行吟图》 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不能反映理学观念的世俗化和画家喜好的变化,故排除 A、C 两项;材料中没 有对比,仅凭漫画不能得出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创作形式这一结论,故排除 D 项。 5. 19 世纪 90 年代,梁启超把乐观纯真、与时俱进 性格特征渗入家庭教育之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立身垂 范,影响子女们的成长,推动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运用与确立,成为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鲜明特色。这 一做法 A. 说明家庭教育成为救国的重要途径 B. 使“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的C. 开启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D. 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推动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运用与确立,成为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鲜明特色”可知,19 世纪末的家庭教育领域有了可喜的进步,这折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故选 D 项;材料并未明确家 庭教育进步的原因,仅凭材料叙述无法推断出救国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排除 A;如果 B 项成立,那么后面的 新文化运动也就不会发生了,排除;材料没有说明 19 世纪 90 年代之前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没有对比, 故无法得出“开启”的结论,排除 C。 6. 1914 年 3 月,北洋政府颁布的《矿业条例》规定“凡与中华民国有约之外国人民,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 股,取得矿业权”“外国人民所占股份,不得逾全股份十分之五”。这一规定 A. 兼有引进外资与维护主权之意图 B. 便利了列强攫取中国的矿产资源 C. 不利于中国民族工矿企业 发展 D. 旨在扭转中国重工业薄弱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规定“凡与中华民国 有约之外国人民,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股,取得矿业权",有利于外国资本进人中国的矿业领域,“不得逾 全股份十分之五”又防范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矿业的控制,这体现了引进外资与维护主权的双重意图,故选 A 项,排除 B 项;适当地引进外国资本有利于民族工矿业的发展,故排除 C 项;虽然这一规定有利于中国重 工业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此举的目的就是为扭转中国重工业薄弱的局面,故排除 D 项。 7. 下面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著名战役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 A. 促进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实现 B. 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提升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力 D.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的【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图 中“陕甘宁”“晋察冀"“我军行动方向”、铁路交通线和敌人的据点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图 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提升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影响力,故 选 C 项;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实现即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 1924 年,这与图示信息不符,故排除 A 项;打破 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平型关大捷,故排除 B 项;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 里跃进大别山,故排除 D 项。 8. 1955 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深山探宝》,讲述了一群资源勘探队员们的故事。他们高歌:“哪怕高山无边 的森林,哪怕河水道路艰难,我们骄傲地高举着队旗,勇敢地走向生活,为了寻找地下的宝藏,把青春献 给祖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基本实现 B. 矿产资源开采取得重大进展 C.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社会共识 D. 经济战略激发群众劳动热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考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材料时间“1955 年"可知,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歌词内容反映出资源勘探队员们的工作热情, 故选 D 项;A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显示的是资源勘探队员们去探测,其成果未知,故排除 B 项; C 项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 9. 在罗马法文本中,《法学阶梯》只论述私法,附加一些刑法和程序法的媒介性主题;《学说汇纂》也是如 此,仅在第一卷不成系统地讨论了一些官员的职责;《汉漠拉比法典》十二卷也只有最后三卷涉及公法。 仅从数量上言,罗马法中的大量篇幅皆为有关私法之规定。这说明 A. 自然法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B. 古罗马重视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 C. 罗马法确立了现代人的私权意识 D. 罗马法强调个人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考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材 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私法所占比重大,说明古罗马重视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故选 B 项;材料 反映了私法精神,而不是自然法精神,故排除 A 项;罗马法重视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对现代人的私权 意识产生了影响,C 项中“确立”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故排除 D 项。 10. 卢梭认为,与自我保存、精于算计和自私自利相比,作为人们共同意志体现的公意更适合作为国家社会的基础。自由作为人的天性,在社会状态下,是被“公意”所约束的。据此可知,卢梭 A. 主张建立英式君主立宪政体 B. 阐释了代议制民主的合理性 C. 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D. 认为社会契约是政治合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欧洲启蒙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卢梭主张通过签订社 会契约,建构以“公意”为基础的道德自由理想国,说明卢梭通过公意来阐明个体签署社会契约的目的, 进而使社会契约成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故选 D 项;材料中的“公意"表现为法律,没有沙及君主立宪政体 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A 项;B、C 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均不相符,排除。 11. 下面是 1921—1929 年美国货币(美元)在市场的投放量情况统计图(单位:10 亿)。据此推知,这一 时期美国 A. 积极的财政政策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B. 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抑制了经济衰退 C. 社会经济繁荣背后潜伏着一定隐患 D. 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时间 “1921—1929 年”可知这是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之前,再结合曲线图可以看出美国货币(美元)供给 不断增加,这会导致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故选 C 项;1921—1929 年美国 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故 A 项中的“经济危机”、B 项中的“经济衰退”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表现明 显不符,排除;表中货币(美元)供给不断增加体现的是政府行为,不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排除 D 项。 12. 1949 年上半年,苏联作家协会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进步活动家论美国》 《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苏联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反美题材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再次 出版《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图书。苏联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的做法 A. 说明美苏的关系走向缓和 B. 表明苏联掌握了冷战主动权C. 助推了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D. 适应了苏联对外战略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 能力。根据材 料时间“1949 年上半年”和苏联出版的著作名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 的做法适应了当时美苏冷战的需要,配合了国家对外战略,故选 D 项;根据材料时间“1949 年上半年”可 知,当时美苏正处于对峙状态,两国关系紧张,故排除 A 项;苏联在冷战中掌握主动权是在 20 世纪 60 年 代末 70 年代初,故排除 B 项;C 项表述夸大了苏联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做法的作用,排除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连续性和中国疆域的拓展变化是一致的。秦汉王朝致力于边疆的开拓,在 夏商周疆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对我国版图的莫定和疆域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统治者 接受并极力倡导“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并在全国各民族当中广泛传扬,使这一观念成为其完成统一事业 的思想基础。至此,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 的各个民族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连续性及疆域的延续性基本保持着向心力。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必须伸展 到整个中国文明的广阔疆域,必须包纳所有作为中国文明的分子的全体子民,不论其属于哪一个民族。中 国的政治形式,也从未受到过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否定或严重挑战。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和历代疆域的关系》等 材料二 从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一词是在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之下,无 数国人在近代以来特别是民主革命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明确提出来的新概念并且不断赋予 其新的内涵。而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新中国”名词出现和内涵发展中,更是无数中国人探索国家未来的 结果的具体表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献,使“新 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主要旗帜。在解放战争进程中,毛泽东又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 政》,中国共产党时建立“新中国”的途径问题也有了思考和转变。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大 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等《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在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对“新中国”未来的 政治构想,并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积极探索的重大意义。 【答案】(1)特点:统一是主流;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巩固;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共同缔造等。 的成因:内向型的地理环境;统治者对“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宣扬;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民族政权 和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战争;民族迁徙等。 (2)政治构想: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要求;革命派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诉求;中共的构想 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意义:这种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推动中 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由材料“秦汉王朝致力于边疆的开拓……对我国版图的莫定和疆域的形成起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由材料“到了清代……一个清晰完 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带来巨大的影响”可知,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巩固; 由材料“历史上的各个民族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连续性及疆域的延续性基本保持着向心力”可知,统一多 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结果;由材料“中国的政治形式,也从未受到过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否定 或严重挑战”可知,古代中国统一是主流。 成因:由材料“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倡导“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使这一观念成为其完成统一事业的思想 基础”可归纳为统治者对“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宣扬;由材料“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必须伸展到整个中国 文明的广阔疆域,必须包纳所有作为中国文明的分子的全体子民”可归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另外再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民族、地理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上看,民族政权和人民之间的经济文 化交流的需求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民族上看,民族战争和民族迁徙等因素加速了中国民 族融合的进程;从地理上看,中国身处内向型的地理环境,这种内向型的区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产生,又 使多元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走向统一。 (2)政治构想: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先后出现了这么一些政治派别,包括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 革命派、中国共产党等,它们对未来的政治构想分别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 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内外两个角度论述它们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不同学者时人类文明史社会阶段的划分。社会阶段依据人类文明进程的前沿轨迹划分, 时间节点是相对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并不同步。 。——摘编自何传启《世界整体和六个重点领域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 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18 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呈现多样性特征。 论证: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也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 发展的转折,亦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第一阶段,现代化在西欧率先启动,18 世纪以来,英国率先 走向工业革命, 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率先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第二阶段,现代化在欧美扩展,从 18 世 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推动着现代化进程在欧美(法国、美国)逐次扩展;第三阶段,现代化在全球扩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的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 俄国等, 北美和东亚的美国与日本先后实现了现代化;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自我更新和多样化模式出现,20 世纪以来,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应对严重的经济 危机过程展开了多次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自我更新,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同时,苏联社会 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人类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 中国家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得、多样化的现代化模式。 【解析】 【详解】首先,阅读材料,提出观点,如根据材料“社会阶段依据人类文明进程的前沿轨迹划分,时间节点 是相对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并不同步”及表格内容,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可提出 18 世纪以来的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呈现多样性特征;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先解释定义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 程,接着,分四个阶段,阐述不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第一阶段,现代化在西欧率先启动,以英国为例, 第二阶段,现代化在欧美扩展,以美国、法国为例,第三阶段,现代化在全球扩张,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为例,第四阶段,现代化的自我更新和多样化模式出现,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 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最后,组织语言,表述成文。15. 材料 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代的传 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实施,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 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和平民百姓等阶层为对象,以“医乃仁术”为宗旨,以实施医疗福利和稳定社会秩 序为目的,通过奏议、诏令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颁发,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建立,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的 医疗福利体系。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决策过程,主要通过颁布诏令以实施。皇帝诏令中所包含的医疗福利 内容有赈济灾民、救治疫病、抚恤鳏寡笃疾、收养弃儿、关注军事医疗、掩瘗尸骸等,这些诏令与诸臣奏 议形成对应关系,反映出帝王对于臣子所奏事项的积极回应。诏令内容体现了对平民百姓医疗福利的重视, 这与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讲求仁政治国,稳定国内环境相关 ——摘编自杜昔《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影响。 【答案】(1)原因: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的影响;理学思想的形成;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2)影响: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有利 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可知,民本思想、仁政思 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代的传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可知,理学思想 的形成;根据材料“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实施”可知,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根 据材料“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以······ 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 可知,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医学发展进步的角度分析可知,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根据所学知 识,从民众损失的角度分析可知,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的角度分析 可知,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社 会稳定的角度分析可知,促进社会的稳定。 16. 材料 与一战后不同的是,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 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 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制定和平宪法,走 上和平非战的道路,成为战后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盟军的占领,以强制的方式对德、日进行了改造, 使其脱离了原先的发展轨道。在某种程度上,德、日两国可以说获得了新生。当然德、日两国在接受改造的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区别。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 庭是人类在战争处置上的一大进展。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伸张正义对战犯实施惩罚,还受害者以公道,也是 对后来者以警示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领土占领与民主改造相结合;联合占领与单独占领相区别;改造程度因国而异;对战 争罪犯予以国际审判。 (2)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铲除法西斯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进程; 伸张了正义,警示了后人。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可知,领土占领与民主改造相结合;根据材 料“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 行了民主化改造"可知,联合占领与单独占领相区别;根据材料“当然德、日两国在接受改造 程度上存在着 很大区别”可知,改造程度因国而异;根据材料“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可知,对战争罪犯予以国际 审判。 (2)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打击法西斯主义的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进一步铲除法西斯主义,维护世界 和平;从推动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进程的角度分析可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进程;从 伸张正义、警示后人的角度分析可知,伸张了正义,警示了后人。 17. 材料 宋恕,浙江省平阳县人,我国清末一位重要的维新改革思想家。宋恕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 成年后主张维新变法,其女性解放思想颇具特色,被称为“近代改良派中系统批判‘夫为妻纲’的第一 人”。宋恕对旧的婚姻制度提出了批判,认为包办的婚姻“不得自由之事,莫过于强行判合”,宋恕主张改 变传统的婚嫁礼律,在选择结婚对象的过程中,要尊重男女的意见,妇女还可以提出离婚然后再婚,并给 予经济保障。宋恕主张女性应该多接受教育,他认为“女子无学”是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女子无 学”也是国家贫弱的重要原因,兴办女学对于个人的成长,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女性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陋习,为使女性较快地摆脱缠足之苦,宋恕曾用白话文写了《遵旨婉切劝谕解放妇 女脚缠白话》,文章通俗易懂,论述了女性缠足的害处和放足的好处,并且介绍了具体的放足方法 ——摘编自信海茹《宋恕女性解放思想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恕女性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恕女性解放思想形成的原因。 的【答案】(1)主要内容:提倡婚姻自由;注重女性教育;禁止缠足;宣扬男女平等。 (2)原因:西方文明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思想的影响;宋恕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进 步。 【解析】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宋恕对旧的婚姻制度提出了批判,认为包办的婚姻‘不得自由之事,莫过 于强行判合'”可知,提倡婚姻自由;根据材料“宋恕主张女性应该多接受教育”可知,重女性教育;根据材料 “宋恕曾用白话文写了《遵旨婉切劝谕解放妇女脚缠白话》”可知,禁止缠足;根据材料“要尊重男女的意见, 妇女还可以提出离婚然后再婚,并给予经济保障”可知,宣扬男女平等。 (2)原因,结合晚清时期的时代背景,从西方文明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可知有西方文明的影响;从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维新思想的推动的角度分析可知有维新思想的影响; 从宋恕个人的素质的角度分析可知与宋恕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进步有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