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金榜冲刺卷01 【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化学金榜冲刺卷01 【解析版】

ID:446730

大小:982.2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金榜冲刺卷 01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7.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0 年 3 月 9 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B.白葡萄酒含维生素 C 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 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C.酒精与 84 消毒液混合,可增强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效果 D.聚合硫酸铁 ,是新型絮凝剂,可用来杀灭水中病菌 【答案】B 【解析】 A. 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是无机材料;故 A 错误; 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故 B 正确; C. 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有强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 ,不 仅降低消毒效果,还可能引发中毒,故 C 错误; D. 聚合硫酸铁 能做新型絮凝剂,是因为其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 固体杂质而净水,但是不能杀灭水中病菌,故 D 错误; 故选 B。 8.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 B C D 配制 250 mL 0.10 mol·L−1NaOH 溶液 除去工业乙醇中的杂质 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 物 用标准 NaOH 溶液滴 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2SO ( )2 x 4 y n Fe (OH) SO   2Cl ( )2 x 4 y n Fe (OH) SO  【答案】C 【解析】 A.配制 250 mL 0.10 mol·L−1NaOH 溶液,不能用容量瓶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故 A 错误; B.蒸馏法除去工业乙醇中的杂质,温度计的液泡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 B 错误; C.过滤法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物,故 C 正确; D.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标准 NaOH 溶液应盛在碱式滴定管中,滴定时,眼睛应该注视锥形 瓶内颜色变变化,故 D 错误;选 C。 9.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8g 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的极性键数目为 4NA B.32g Cu 和 32g S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 C.精炼铜时,若阳极失去 0.1 N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 3.2g D.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A.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含有2个极性键,28g 乙烯和丙烯混合物认为含有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则含有极性键数目为 4NA,故正确;B. 32g Cu 和 32g S 充分反应是生成 0.25mol 硫化亚铜,转移电子为 0.5mol, 故错误;C. 精炼铜时,阳极是粗铜,粗铜中的活泼金属先溶解生成离子形式,然后是铜溶解,阴极是铜离子得 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若阳极失去 0.1 NA 个电子,则阴极得到 0.1 N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 3.2g,故正确; D. 钠和氧气或氯气反应时都是生成钠离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电子数 相等,故正确。故选 B。 10.下列各组中微粒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加入的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3+、I−、Cl− NaOH 溶液 Fe3++3OH−═Fe(OH)3↓ B K+、NH3⋅H2O、CO32− 通入少量 CO2 2OH−+CO2═CO32−+H2O C H+,Fe2+、SO42− Ba(NO3)2 溶液 SO42−+Ba2+═BaSO4↓D Na+、Al3+、Cl− 少量澄清石灰水 Al3++3OH−═Al(OH)3↓ 【答案】D 【解析】 A. Fe3+、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 项错误; B. 通入少量 CO2, NH3⋅H2O 优先反应,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 ⋅H2O +CO2═CO32−+H2O+2NH4+,B 项错误; C. 加入硝酸钡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亚铁离子,所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还有: NO3−+3Fe2++4H+═NO↑+3Fe3++2H2O、SO42−+Ba2+═BaSO4↓,C 项错误; D. Al3+与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阴离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B.W 与 Z 形成晶体的基本单元为平面结构 C.X 与 Z 在自然界中均不存在游离态 D.W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耐火材料 【答案】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 的简单离子为 X+、Y3+,则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是 1、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则 W 为 O、X 为 Na、Y 为 Al,由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图所示可知 Z 为+4 价,且化合物中 Z 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 8 由分析知:W 为 O 元素、X 为 Na 元素、Y 为 Al 元素、W 为 Si 元素; A.Na、Al、Si、S 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 Na>Al>Si>S,而 O 和 S 为同 主族元素,S 的原子半径大于 O,则原子半径 Na>Al>Si>O,故 A 正确; B.O 与 Si 组成的 SiO2 是原子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故 B 错误; C.Na 是活泼金属,而 Si 是亲氧元素,则 Na 和 Si 在自然界均只有化合态,不存在游离态,故 C 正确; D.Al2O3 的熔点高,是高温耐火材料,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B。 12.实验室利用如下反应合成洋茉莉醛 W, X, Y, Z X>Y>Z>W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M 与 N 互为同分异构体 C.Q 中含氧官能团为醛基、酯基 D.理论上 1molQ 最多能与 4molH2 加成 【答案】C 【解析】 A. M 中含有苯环,则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 正确; B. M 与 N 分子式相同,碳碳双键位置不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B 正确; C. 酯基中含有 ,而 Q 中含有—CHO 和 C—O—C 为醛基、醚键,C 错误; D. 1mol 苯环可以与 3molH2 加成,1mol—CHO 可以与 1molH2 加成,所以 1molQ 最多能与 4molH2 加成,D 正确。 答案选 C。 13.某三元羧酸 H3A 在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润滑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常温时,向 10 mL 0.01 mol·L−1 的 H3A 溶液中滴入 0.01 mol·L−1 的 NaOH 溶液,H3A、H2A−、HA2−、A3−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 pH 的关 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H3A 的电离常数 Ka1=10−a B.若 b=7,加入 20 mL NaOH 溶液时,溶液的 pH<7 C.NaOH 溶液的体积为 30 mL 时,溶液中:c(OH−)=3c(H3A)+2c(H2A−)+c(HA2−)+c(H+) D.反应 2H2A−⇌H3A+HA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10a-b 【答案】B 【解析】 由图像可知 pHc( H2A-),pH=a 时,c(H3A)=c( H2A-),pH=b 时 c(HA2-)=c( H2A-),pH=c 时 c(HA2-)=c( A3-),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电离平衡常数进行分析计算。 A.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H3A 的一级电离常数看图像左侧的第一个交点,故 Ka1=c(H+),故 A 正确; B.加入 20 mL NaOH 溶液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HA,位于 pH=b=7 的右侧,此时溶液的 pH>7,故 B 错误; C.NaOH 溶液的体积为 30mL 时,物料守恒表达式为 , 电荷守恒表达式为 ,两式联立可得题中表达式, 故 C 正确; D.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共 58 分,第 26~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5~3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 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3 分。 26.(14 分)铝热法冶炼金属铬的矿渣中含有 Cr2O7、Al2O3 及少量 Fe2O3,从中提取铬与铝有酸法和碱法两种工 艺。请回答: I.酸法。矿渣经硫酸浸取后,浸取液通过电沉积得到单质 Cr;向剩余溶液中加碱回收得到 Al(OH)3。 (1)为提高矿渣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两点)。 (2)电沉积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II. 碱法。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后固体成分为 Na2CrO4、NaAlO2、NaFeO2。 ② 、Zn2+均可与EDTA1:1结合成络离子;Zn2+可与PAN1:1结合成紫红色络合物,且结合能力弱于EDTA。 (3)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Fe(OH)3。则“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浸取”后所得溶液中 Al 的含量可用 EDTA 滴定法测定: ①取 20.00mL 浸取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c1mol•L-1EDTA 标准液 V1mL(稍过量); ②依次用盐酸、醋酸钠—醋酸缓冲溶液调溶液至酸性,加热后滴入 PAN 指示剂; ③用 c2mol•L-1ZnSO4 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呈紫红色,消耗标准液 V2mL。则“浸取”后所得溶液中 Al 的含量 为_________g•L-1(填计算式即可)。 (5)“碳分”时通入 CO2 后,通过_____ (填操作名称),即可得到纯净的 Al2O3。 + - 2- 3- 3 2c Na =3 c H A +c H A +c HA +c A( ) ( ) ( ) ( ) ( )   + + - 2- 3- - 2c Na +c H =c H A +2c HA +3c A +c OH( ) ( ) ( ) ( ) ( ) ( ) + 2- a-b3 a2 - - + a12 2 c(H A) Kc(H ) c(HA )K= = =10Kc(H A ) c(H A ) c(H ) ⋅ × ⋅ - 2AlO(6)“还原”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7)“沉淀”时,当 c(Cr3+)≤10-5mol•L-1 时,应调节溶液的 pH 至少为_________。(Ksp[Cr(OH)3]=1.0×10-32) 【答案】 (1)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升高反应温度、减小矿渣粒径、增加浸取时间、搅拌(任意两点) (2 分) (2)Cr3++3e- = Cr (2 分) (3) +2H2O= Fe(OH)3↓+OH- (2 分) (4) (2 分) (5)过滤、洗涤、加热 (2 分) (6)8 +3 +34H+=6 +8Cr3++17H2O 或 4 +3 +26H+=6 +8Cr3++13H2O (2 分) (7)5 (2 分) 【解析】 Ⅰ.结合浸取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电解池原理分析解答; Ⅱ.由题干信息,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可知,矿渣中加入纯碱在空气中焙烧生成 Na2CrO4、NaAlO2、NaFeO2,再加 水浸取,发生反应 +2H2O=Fe(OH)3↓+OH-,浸渣为 Fe(OH)3,向浸取液中通入 CO2,发生反应 2H2O+NaAlO2+CO2=NaHCO3+Al(OH)3↓,过滤后滤液中含有Na2CrO4,再向滤液中加入Na2S2O3和稀硫酸,Na2CrO4 被还原为 Cr3+,再加入氨水沉淀可得到 Cr(OH)3,据此分析解答。 Ⅰ.(1)酸浸时,可采用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升高反应温度、减小矿渣粒径、增加浸取时间、搅拌等方法提高矿 渣的浸取率,故答案为: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升高反应温度、减小矿渣粒径、增加浸取时间、搅拌(任意两点); (2)电沉积时,C3+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 Cr,电极反应式为 Cr3++3e- =Cr,故答案为:Cr3++3e- =Cr; Ⅱ.(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加水浸取,发生反应 +2H2O=Fe(OH)3↓+OH-,浸渣为 Fe(OH)3,故答案为: +2H2O=Fe(OH)3↓+OH-; (4)已知 、Zn2+均可与 EDTA 以 1:1 结合成络离子;Zn2+可与 PAN1:1 结合成紫红色络合物,且结合能 力弱于 EDTA,则 消耗的 EDTA 的物质的量为(c1V1-c2V2)×10-3mol,则 Al 的物质的量为 (c1V1-c2V2)×10-3mol,其质量为 27g/mol×(c1V1-c2V2)×10-3mol=27(c1V1-c2V2)×10-3g,则溶液中 Al 的含量为 ,故答案为: ; (5)“碳分”时,向浸取液中通入 CO2,发生反应 2H2O+NaAlO2+CO2=NaHCO3+Al(OH)3↓,过滤得到 Al(OH)3 沉 淀,将沉淀洗涤后加热可直接分解得到纯净的 Al2O3,故答案为:过滤、洗涤、加热; (6)过滤后滤液中含有 Na2CrO4,再向滤液中加入 Na2S2O3 和稀硫酸,Na2CrO4 被还原为 Cr3+,根据氧化还原反 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 +3 +34H+=6 +8Cr3++17H2O 或 4 +3 +26H+=6 +8Cr3++13H2O,故答案为:8 +3 +34H+=6 +8Cr3++17H2O 或 4 +3 - 2FeO ( )1 1 2 227 c V -c V 20 2- 4CrO 2- 2 3S O 2- 4SO 2- 2 7Cr O 2- 2 3S O 2- 4SO - 2FeO - 2FeO - 2FeO - 2AlO - 2AlO ( ) ( ) -1 -3 -3 1 1 2 2 1 1 2 227 g 27= g L20 10 L c V -c V 10 c V -c V 20× ×  ( )1 1 2 227 c V -c V 20 2- 4CrO 2- 2 3S O 2- 4SO 2- 2 7Cr O 2- 2 3S O 2- 4SO 2- 4CrO 2- 2 3S O 2- 4SO 2- 2 7Cr O 2- 2 3S O+26H+=6 +8Cr3++13H2O; (7)根据沉淀溶解平衡 Cr(OH)3 Cr3++3OH-可得,Ksp[Cr(OH)3]=c(Cr3+)·c3(OH-),则当 c(Cr3+)=10-5mol•L-1 时, ,则 pOH=-lg[c(OH-)]=9,pH=14-pOH=5,所以应调节溶 液的 pH 至少为 5,故答案为:5。 27.(14 分)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Ⅰ.化学上采用 处理 不仅可以消除污染,还可作为工业生产的能量来源。 (1)工业上可采用 N2(g)+3H2(g)⇌2NH3(g)的方法合成氨。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研 究了在催化剂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图 1 为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吸”表示各气态物质在催 化剂表面吸附。 ①该反应历程中正反应的最大活化能为________ 。 ②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向三个容器中分别投入相同量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测得不同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 的 物质的量分数如图 2 所示。 ①M 点的 ________N 点的 (填“>”、“7.6 3NO− 2N 62mg 3NO− pH = 192kJ molH −∆ = − ⋅ 25 108 3 2 22NH 3NaClO=N 3NaCl 3H O+ + + 3NH 3NO− 2NO−(4)① (2 分) ② 10 (2 分) 【解析】 (1)①由图可知,正反应的最大的活化能为 ,故答案为:79。 ②反应热=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故答案为: 。 (2)①M、N 两点的压强相同,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 M>N,因为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 向移动,所以 ,M 点的 点的 。故答案为:”、“ (1 分) 硝酸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而乙酸形成的是分子间氢键,乙酸熔融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克服分子间氢键,所以乙酸的熔点高于硝酸 (2 分) (5)①硼氢化钠是离子晶体而硼氢化铝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高 (2 分) ② 8 (2 分) (2 分) 【解析】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A 排布为基态,能量最低。当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能量得到 原子发射光谱,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能量得到原子吸收光谱。状态 C 中高能级电子数比状态 B 多,能量 高,电子由状态 C 到状态 B 释放能量故所得光谱为原子发射光谱。 (2)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式为 ,可知分子中的两个 C 原子的共价键数分别为 4 和 3 且无 孤电子对,所以 C 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和 两种。 (3)由于 O 的电负性大于 C,乙酸分子上碳氧双键上的 C 原子带部分正电荷,碳氧单键的电子发生偏移导致氢 氧键极性变大,所以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乙酸比乙醇易电离出 (或在溶液中 比 稳定,所 以乙酸比乙醇易电离出 )。 (4)两者均为分子晶体,但是硝酸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而乙酸形成的是分子间氢键,乙酸熔融时需要消耗较多 Na+ -3ρg cm⋅ AN ρ AN 3sp 2sp H+ 73 A 76 10ρN × 3sp 2sp H+ 3CH COO− 3 2CH CH O− H+的能量克服分子间氢键,所以乙酸的熔点高于硝酸。 (5)①硼氢化钠是由活泼金属离子与硼氢根离子组成,属于离子晶体,而硼氢化铝熔点为-64.5℃属分子晶体, 微粒间作用力弱,离子晶体的熔点高。 ②晶胞拓展为 可知晶体中 的配位数为 8,晶体的密度 ,晶胞的体积 ,因此晶胞的边长 。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L 为磷酸氯喹,研究表明其对“COVID-19”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已知:醛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成甲基。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 A 为糠醛,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____组吸收峰。 (2)D 与 E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反应⑦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⑤若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其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有机物 E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羧酸和酯的有______种,在这些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属于羧酸且 含有手性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5)以 2—丙醇和必要的试剂合成 2—丙胺[CH3CH(NH2)CH3]:(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__。 【答案】(1)醛基、醚键 (2 分) 4 (1 分) (2)同分异构体 (1 分) (1 分) (3)加成反应 (1 分) CH3COCH2CH=CH2(或 CH3CO(CH2)3O(CH2)3COCH3) (2 分) (4) 13 (2 分) CH3CH2CH(CH3)COOH (2 分) (5) (3 分) 【解析】 Na+ A MZ N V ρ = 3 21 32 10 cmV a −= × 73 A 76a 10 nmNρ= ×有机物 A 为糠醛,根据逆推法,C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D ,故 C 为 ,则反应①为加成反应,B 可 能为 ,反应④醚键断裂生成 ,E 在浓硫酸环境下与 NaBr 反应取代羟基,生成 G, 在无水乙醇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H, 继续在无水乙醇环境下发生消去反 应,生成 I,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3-CH(NH2)-(CH2)3-N(C2H5)2,最后与 反应生 成 K 。 (1)有机物 A 为糠醛,根据结构可知,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醚键,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4 组吸收 峰,A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H)2+NaOH +Cu2O↓+3H2O。 (2)D 与 E 分子式相同,关系为同分异构体,根据逆推法,C 的结构简式为 。 (3)根据分子式可知,反应⑦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⑤若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包括羟基的消去反应 或成醚反应,其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CH3COCH2CH=CH2(或 CH3CO(CH2)3O(CH2)3COCH3)。 (4)有机物 E 为 ,分子式为 C5H10O2,其中属于羧酸有 4 种,酯有 9 种,共计 13 种,在这些同分 异构体中,有一种属于羧酸且含有手性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CH3CH2CH(CH3)COOH。 (5)以 2—丙醇和必要的试剂合成 2—丙胺,根据逆推法和题中信息,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