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微考点:从长江白鲟灭绝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附:考点链接)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地理高考微考点:从长江白鲟灭绝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附:考点链接)

ID:446410

大小:52.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理高考微考点:从长江白鲟灭绝看生物多样性保护(附:考点链接) 背景材料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近日发布研究,预计 2005-2010 年“中国淡水鱼之 王”长江白鲟已灭绝。科研人员 2003 年以来没有再发现过白鲟。白鱀豚、长江鲥鱼已 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目前仍被评为“极危”等级。 “千斤腊子,万斤象。”“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白鲟体型 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 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 十年前,2009 年,IUCN 对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 但十六年来,白鲟始终未在渔民和科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中现身。2003 年大年初一, 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救助一条白鲟、放生并跟踪。但随后, 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 没人能想到这可能是人们最后一次发现白鲟。失去这一条鱼,也失去了整个物种。 长江白鲟的灭绝警告我们,长江禁渔刻不容缓!从 2020 年开始,长江进入全面 10 年休 养生息期。十年禁渔对长江水生生物意味着什么?除了白鲟,长江那些珍稀物种现状是 什么样的呢? 热点解读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 数量及分布、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 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考点链接 1、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①物种数量:500 万---5000 万种。 ②分布:约 3/4 生活在热带地区。 ③物种寿命:平均约 500 万年。 2、历史上的地球:五次物种大灭绝 (1)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奥陶纪历经 6500 万年。奥陶纪--海洋无脊物动物的全盛 时期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 4 亿 4 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 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2)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泥盆纪--鱼类的时代。泥盆纪历经约 5000 万年。第二次 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气候变干、缺氧事件和海洋 退却。 (3)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生物圈重大变革时期:。二叠纪历经 4500 万年。 第三次物种灭绝发生在 2.5 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毁灭了 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 70%的 陆地物种,灾难的主要原因专家仍有争论。可能是地球剧烈的内部运动、火山爆发说、 陨石撞击说、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三叠纪--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三叠纪历经约 5000 万年。 在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研 究专家认为这一次灭绝的原因也是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强烈。 (5)第五次物种大灭绝:6 千 5 百万年前--中生代末大绝灭:。最为著名的第五次 物种大灭绝发生在 6 千 5 百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 90%的地球物种在这个时期被毁灭。 科学家认为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 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小行星还引发了地震和海啸,致使火山大量喷发, 云层厚几千米,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 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 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是 恐龙。3、物种灭绝的原因: 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的自然过程。 (1)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2)自然条件的变化,使野生生物不能适应于环境; (3)生物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影响着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4)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滥砍乱伐:森林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空气、地面湿度 降低,使许多植物,尤其是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使动物种类 减少,以至濒临灭绝。 (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 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的遗体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并产生有毒 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 (4)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 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 (5)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得当地的动植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 质,导致其种类和数量的减少。 归纳:极速物种灭绝的人类活动 森林乱砍滥伐;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对动植物资源过量开发利用及偷猎偷采; 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环境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 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渔业资源的过渡捕捞;旅游、采矿、围垦湿地等活动。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2)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3)潜在使用价值:指目前尚未被人发现的使用价值。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在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 (3)离体保护,建基因库。(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 (4)法律保护,国家颁布相关的法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 (6)思想教育 (7)国际合作,建立保护基金、达成共识 (8)个人行动: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低碳生活、节 约资源;加入宣传、监督的行列: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活动。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