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含答案及评分细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昌平区2020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含答案及评分细则

ID:445963

大小:4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昌平区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期第二次统一练习 历史试卷 2020.6 本试卷共 8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一直沿用西周的法律。公元前 536 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 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 513 年,晋国将范宣子所制刑书“铸之 于鼎”,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文法。之后各诸侯国纷纷颁布本国法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各诸侯国间争霸战争频繁 B.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加强 C.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巩固 D.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 2.公元前 216 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即令地主和有田农民呈报所有土地实际数 额,并按规定缴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承认和保护。其土地载入户籍,户籍中 有年纪、土地等项内容。以上措施 ①推动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②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有效统治 ③解决了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 ④使得国家征收赋税有了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史书记载:唐朝的长安城,宫城、皇城位于北部正中,中央官署在宫城前。城北是渭河, 象征江河山川横贯;西北是禁苑草坪,象征拓展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东北是人工修凿的 大明宫太液池,象征东海,池中的土山名曰“蓬莱山”;东南是曲江池和杏园,象征江南水 乡;西南郊的昆明池水,象征云南的滇池。此记载中长安城的这种布局,体现了唐朝 A.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理念 B.奉行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C.长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4.图 1 是宋代诗人分布图,据此判断影响宋代诗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宋代 图 1 ①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②政治中心的东移南迁 ③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④科举取士以诗赋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明末小说《三言二拍》中,描写使用白银的社会阶层十分广泛,上至皇帝、官吏、富商, 下至家丁、商贩、僧尼,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当介绍人物时,伴随着籍贯、年龄、职业的 介绍之外往往还要附上家庭财产状况,比如“家资巨富”、“广有家财”,或“富民”、 “富翁”等,一个人所拥有财富的多少已成为其身份的标志。由此可知明末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倡导求实精神,平等观念传播 C.商人地位提升,传统社会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化 6.19 世纪 30 年代,有英国人描述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 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然拥有这样大宗的土特产和农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 从外地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一描述反映了 A.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 B.英国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原因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 D.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结果 7.近代以来,天津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有人说:“海河两岸的潮起潮落,实际上就 是近代中国的历史缩影。”天津可以见证的中国近代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有 ①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②架设中国首条有线电报线 ③太平天国的北伐失利        ④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浙江龙泉县司法档案记录了自清咸丰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的司法案件。清末, 原、被告双方所提交的诉状、辩诉状等法律文件的结尾,都使用“号泣青天大老爷 明鉴”之类的用语。民国初期,“请求县政府恩准”逐渐取代了旧式用语。之后, 则统一使用“谨诉龙泉地方法院公鉴”的用语。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清末到民国政权更迭频繁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效显著 C. 清末到民国的司法改革初见成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效实践 9.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些重要会议上发布的决议节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①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③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0.图 2 是 1947 年 5 月 4 日,东北解放区发行的纪念五四运 动的邮票。票面上描绘了一把斧头斩断锁链,左右印刷了 宣传口号“打破专制枷锁,争取民主自由”。此邮票反映 了 A.政协协议得到有效贯彻 B.辽沈战役取得重大突破 C.人民反对专制求民主的诉求 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图 2 11.“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 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 不能免于灾难。”持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2.16 世纪晚期,欧洲一幅名为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美洲》的绘画非常有名,其以 新旧世界对比的隐喻方式描绘了文明欧洲与原始美洲相遇的场景。画中,航海家穿戴整 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性主义;而赤身裸体、 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洲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欧洲人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 B.欧洲殖民的目的是传播工业文明 C.现实主义美术流派在欧洲的盛行 D.此画真实反映了当时美洲的全貌 13.下表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看法,其共同点是 伏尔泰: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 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孟德斯鸠: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二者用否决权彼 此约束,并与行政机构相互制约。 A.主张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倡导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猛烈抨击了教会的特权 D.强调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14.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英国削减了海关 750 个税目的进口税,废除了羊毛的出口税,废除 了机器出口禁令。1846 年,英国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1849 年,英国废除《航海条 例》,使得航运业务对所有国家开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B.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获得发展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 D.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阶段 15.1950 年,美国中情局出资 2 亿美元资助“文化自由大会”,并给叛逃到西方的波兰诗人 颁奖,给东欧和苏联诗人支付高额稿酬,推销反苏联的文学作品。苏联则实行严格的报 刊审查制度,限制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文学作品,禁止在文艺创作中肯定西方文化。以上 现象可以说明 A.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不断地升级 B.美苏冷战思维扩大到了文化领域 C.表现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D.美苏非常重视两国间文学与艺术的交流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5 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 16.(8 分)《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 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 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 以民亡。” 材料二 1993 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 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 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2 分)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 说明。(6 分) 17.(13 分)中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一 16-18 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在不违背基督教教义和教规的 前提下,采取了“技术传教”或“文化传教”,他们将西方的天文学、历算学、几何学、解剖 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炮弹制造、天文仪器制造等实用技术传到中国。明清皇帝重用 传教士,康熙曾研习西洋历算。徐光启等人与传教士合作,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传教士将中 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欧洲社会兴起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 对儒家的治国理论推崇备至,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18 世纪初,罗马教皇与康熙帝之 间进行了“中西礼仪之争”。罗马教皇认为,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等行为,与基督教的“一 神”观念冲突。康熙帝认为,禁止中国人祭祖、祭孔干预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冒犯了皇帝的 权威。1706 年,康熙皇帝下旨驱逐传教士,禁止基督教传播。 材料二 1861 年,冯桂芬指出:“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复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 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 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1897 年,严复完成了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名著《天演论》, 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 1902 年,梁启超指出: “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 学术界所窘(困),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范围)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迷 惑),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了解)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深奥)也,他界 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咀嚼)其华, 融汇而贯通焉。” 结合所学,解读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演变历程。(13 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12 分)“沉沦”与“上升” 有学者认为,1912-1923 年,是中国社会从“沉沦”到“谷底”并转趋上升的时期。 中国社会内部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治 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长,并终于取代旧势力开始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中“1912-1923 年,中国社会内部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这一 观点。(12 分) (要求:多角度说明,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10 分)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过去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 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行政活动,扩大了总统的立法职能。为了创办和管理新建的 大量国家事业或公共工程,罗斯福增设许多新的独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 政职能。从前属于州权范围的,如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工业管制、劳资关系等权力,均 受到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干预。 材料二 1933 年,一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 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罗斯福)已使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和土耳其的凯末尔十 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材料三 1950 年,美国学者施瓦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写道: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力 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 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的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 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政治制度的变化。(4 分) (2)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6 分) 20.(12 分)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时段 对外贸易情况 1949-1952 年 国家颁布一系列对外贸易法令和法规,把全国对外贸易经营活动 置于国家集中领导、统一管理之下。同时,积极发展与苏联、东欧国 家的经贸关系,大量进口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所必需的物资与抗美援朝 物资,出口农副土特产品及原料产品。 1953-1957 年 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指出:“生产是贸易的基础,贸易为生产 服务,要有计划地扩大对外贸易,有计划地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 为此,我国分别从苏联、东欧国家进口 156 项和 68 项重点建设工程 所需技术设备。 1958-1965 年 进口物资中粮食等生活资料比重大幅度增加,生产资料比重下降。 对外贸易额从急剧增加到大幅度下降后转为逐步回升。 1966-1978 年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停滞下降到回升,并创建国以来的历史新高。 1978-1992 年 调整外贸管理机构,实行外贸代理制和出口承包责任制。扩大外 贸经营权,建立对外贸易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减少国家对出口商品的 管控。 1992-2001 年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步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 证限制,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 2001-2007 年 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降低关税,对货物贸易法、对外贸易法、 知识产权法、外资法等法律进行调整。 结合材料和所学,采用新的时间尺度重新划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 并对划分依据进行说明。(12 分) (要求:阶段划分合理,说明准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昌平区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2020.6 第一部分 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D 2.B 3.A 4.C 5.D 6.A 7.C 8.C 9.D 10.C 11.C 12.A 13. D 14.B 15.B 第二部分 共 5 题,共 55 分。 16.(8 分) (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传世文献;材料二是出土文献。(2 分) (2)参考答案要点: 发现 说明 两段文字内容有相似性(1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可能参考或引用了战国竹简《缁 衣》中的相关记载;或两段文字使用了同源史料。 (答出 1 点给 1 分) 内容上,都体现了民本思想,说明西汉《小戴礼记》 是对先秦儒学思想的继承。(答出 1 点给 1 分) 个别表述不同,如将“心好则体安之, 君好则民欲之”改为“心好之,身必 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如将 “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 “改 为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 亦以民亡。”(答出 1 点给 1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和战国竹简《缁衣》参考了不 同版本的《缁衣》。(1 分) 西汉的《小戴礼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图,顺应 了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趋势;且“必”字更强调民 依附于君的必然性。(答出 1 点给 1 分) 《缁衣·体全章》真实的存在(1 分) 二重证据法证明《缁衣》的真实性。(也可给 1 分, 总分不超 6 分) 17.(13 分)评分参考: 等级 描述 等级三(10-13 分) 准确归纳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演变; 准确结合近代西方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史实和阶段特征, 全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正确分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等级二(5-9 分) 能够归纳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演变; 能够结合近代西方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史实和阶段特征,能够分 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能够正确分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逻辑较清晰、史论结合较好。 等级一(0-4 分) 仅归纳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演变; 不能结合近代西方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史实和阶段特征,不能全 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不能正确评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逻辑不清晰、不能做到史论结合。 参考示例: 16-18 世纪,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1 分)新航路开辟后,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君 主专制加强,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2 分)此时期,一方面,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基督教 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西传, 对启蒙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2 分) 18 世纪初,。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清朝政治上的皇权至上,思想领域以儒 家思想为主流思想,与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发生冲突,中西方交流受到阻碍。(2 分)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主,清政 府开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主张由“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到“中西方文化要融会贯通”。(4 分) 认识:中西文化交流与不同时期中西方双方发展状况紧密相关,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 不断深入,国人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 文化有一定影响。(1 点 1 分共 2 分) 18.(12 分) 参考答案要点: 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3 分) 为反对袁世凯等旧的封建势力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发起了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1915 年,先进知识份子开展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 与科学为旗帜,促进了思想解放。(4 分)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 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5 分) 19.(10 分)参考答案要点: (1)分析:罗斯福新政冲击了美国政治制度中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和联邦制原则。依据 1787 年宪法,美国中央政府内部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不容许其中某项权力 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罗斯福新政,扩大了总统和政府的行政权力。(2 分)依据 1787 年宪 法,凡没有明确列为联邦政府行使的权力,各州可以独立行使权力,罗斯福新政对州权进行 干预,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2 分) (2)评价:材料二对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私人经济的不满。材料三肯定了罗斯福新政 中国家干预经济和实行国家福利政策的举措。(2 分) 原因:两则材料评价者的身份、立场和所处的时代不同。材料二是当时人的演讲稿,以 资本家的立场,从政府干预私人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材料三是后人的历史著述,以研究者 的立场,从新政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挽救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等方面进行评价。(4 分) 20.(12 分)评分参考 等 级 描 述 等级三(9-12 分) 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信息, 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等级二(5-8 分) 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信 息,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史实较充分,逻辑较清晰。 等级一(0-4 分) 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 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没有史实,逻辑不够清晰。 参考示例: 第一阶段:1949-1978 年: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国家统一集中计划领导和管理对外贸易, 并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具体措施。这个阶段可以再分两个阶段:(2 分) 1949-1957 年,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国家确立了统一管理 对外贸易的政策。(2 分) 1958-1978 年,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大跃 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外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制定“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周恩 来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先后主持调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加之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中美 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对外贸易由下降转为回升。(3 分) 第二阶段:1978 年至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国 家逐步减少对外贸的直接管控,扩大对外贸易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促进外贸发展。(2 分) 1978 年-1992 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对外贸易的自主权,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 分) 1992 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市 场为基础的对外贸易体制。2001 年中国加入 WTO,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家不断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促进外贸市场化、自由化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