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二)(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二)(解析版)

ID:444636

大小:12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二) 【时间:150 分钟 分数: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当时,周 武王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进至牧野。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大量奴隶,开赴 牧野迎战。以数量而论,商军的兵力超过了周军,但由于匆忙结阵,士气低落,加上奴隶们阵前倒戈,最 后招致惨败。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受(纣王)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 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 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这里的“《书》”特指 《尚书》,亦即《书经》。《武成》是其中的一篇。孟子认为,《尚书》中的记载未可尽信,并举出了具体实 例。这一论断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同。宋代理学家张载、朱熹等,还就此做了进一步的引申与发挥,强调 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 《公羊传》中有所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其实,成文的历史,又有哪一种 不是间接的传闻呢?那类“生无旁证,死无对证”的事,所在多有。何况“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东汉王 充《论衡·艺增》篇,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专门揭露了古代一些典籍增益其事以致失实的现象。他说, 《尚书》中赞美帝尧的德政,说是“协和万国”,实际上,当时“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 说是“万国”,“褒增过实”了。他还指出《尚书·武成》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 流如此……亦太过矣”,“案武王伐纣于牧之野。河北地高,壤靡不干燥。兵顿血流,辄燥入土。安得杵 浮”。再者,“周、殷士卒,皆赍盛粮,无杵臼之事,安得杵而浮之”。 这种种陈述与批驳,都至为确凿。古时是这样,那么近世呢?王充接着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 郎中贲光上书光武帝,言孝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以颂美文帝。光武帝当即予以驳斥:文帝 当时并不居于明光宫,断狱的也不是三个人。正式澄清了事实。为此,王充慨叹道:“汉为今世,增益功 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 当然,这里还有一层复杂的关系。如果把包括《诗经》在内的经书都看作史书的话,那么,对其所记 失实予以切责,当然没什么可说;但《诗经》本身又是文学作品,如果句句都去这样要求,就有些失之苛 刻,甚至是“刻舟求剑”了。比如,《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王充加以批驳,说“言其闻高远, 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这就未免吹求苛刻了。看来,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摘编自王充闾《国粹:人文传承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认为周武王是仁君,商纣王是暴君,因而牧野之战不会惨烈到“血流漂杵”的程度。 B. 一些宋代理学家不仅认同了孟子关于《尚书》的怀疑,而且还发展了孟子的“怀疑”论。 C. 王充认为从牧野之战的作战地点和行军习惯来分析,当时既无杵,更无“漂杵”的可能。 D. 对《尚书·武成》的质疑,孟子着眼于仁人无敌于天下,而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牧野之战”为立论基础,从古时到近世,列举了史书失实的现象并指出了原因。 B. 本文多次引用王充对《尚书》的陈述与批驳,这些都能佐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 C.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 可贵。 D. 王充列举汉光武帝驳斥贲光上书之事是为了证明近世之事尚且易流于不实,况远古之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中出现记载失实现象的原因,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 B. 要传承国粹人文,就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去伪存真,产生新学说。 C. 在学术研究中,文学作品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因而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D. 本文认为王充对《诗经》的质疑苛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 点。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 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D 项,“王充更注重亲往实地调查考证”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亲往实地调查考证”于文无 据。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 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 进结构)两种。 的C 项,“对比论证”表述错误,根据第一段“对此,《尚书•武成》篇记载”,第二段“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 孟子,披览至此,大不以为然”,第三段“《公羊传》”“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第四段“王充接着 又列举了汉代言过其实的事例”以及最后段,可以看出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 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 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 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 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A 项,“即记载者为迎合‘俗皆爱奇’的风气而穿凿傍说”表述错误,以偏概全,“俗皆爱奇”只是原因 之一,根据倒数第二段“增溢功美,犹过其实”看出,“增溢其事”也是其原因; B 项,“有了怀疑的精神,就能产生新学说”表述错误,根据第二段“调读书要‘有疑’,且在‘无疑处有 疑’,要‘濯去旧见以求新意’.道理就在于,怀疑方能开启觉悟之门”,看出说法片面绝对; C 项,“文学作品无需关注史实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表述错误,根据最后段“学术研究应该合理区别历史 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可一概而论”,看出是推断错误。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事件:据《人民日报》报道,位于四川成都市成华区的仿古特色街区龙潭水乡,投资巨大, 占地面积达 220 亩,历时 4 年打造,街区内是清一色江南仿古式建筑,曾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园”景 区刚开业的时候很热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好景不长,如今,酒店、婚庆基地、饭店等绝大多数商铺 纷纷关门,平时游人很少。 微评一:龙潭水乡失败之处在于其东施效颦,既没有自己的旅游特色,也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连可 以附会的人文典故、历史建筑都没有,只是花巨资打造的一个仿古小镇,这就注定了它行之不远。 微评二:不难发现,这一现象并非特例。一些地方不顾实际,缺乏科学规划,投入巨资打造仿古小镇, 表面上看古色古香,有小桥流水、复古宅院、雕梁画栋,实则缺乏文化底蕴和独特性。 微评三:打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应谨慎,不能简单模仿、生搬硬套,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需要精细 筹划建设,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才能将旅游产业 做得更长远。 【(摘编自《特色小镇建设,要防止跑偏走样》,《广西日报》2019 年 2 月 15 日) 材料二:“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至石 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 200 千米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 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 2200 余名诗人中,先后有 300 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 1300 多首诗歌。而特色小 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行行描绘天台山风光的 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 代诗僧寒山子曾在此隐居 70 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 山小镇”前景一片大好。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 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编自《“诗与远方”犹在 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 年 2 月 17 日) 材料三: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旅游有着良好的向往和期盼。 有资料显示,由于投资大、周期长、规划设计同质化严重、缺少独特的文化创意和内涵等因素,全国 3 万多家景区中,有 8 成左右面临亏损困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以来营收颇丰, 远超预期。而资料显示,内地有 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 10%实现盈利。为什么会这 样?这是因为迪士尼的独特创意。该乐园收入中,1/3 来自门票、1/3 来自酒店收入、1/3 来自独特的文创 商品,其创意带来的诸多原创卡通人物形象,引得全球几十亿人热烈追捧。而且,其创意还持续地注入新 价值:《冰雪奇缘》上映后不到一年,影片中的一款公主裙仅在美国就售出 300 万条。同时,其特许经营 权也让它赚了一大笔。而国内的一些主题乐园往往更注重买过山车等游乐设施和出售商品房,很难有真正 受人青睐的独特创意。 (摘编自《仿古小镇别总在同一条河里“湿鞋”》,《工人日报》2019 年 2 月 13 日) 材料四: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人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和丽江 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文旅特 色小镇从单纯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 享受到。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 年 2 月 28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潭水乡案例表明,没有自身文化底蕴,只懂得东施效颦而打造起来的仿古小镇,缺少足够的活力,很 难走得更远。 B. 唐诗“物化”是天台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的重要过程之一,这也凸显了“诗 路文化”的特色。 C.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裕起来的国人对旅游有良好的向往和期盼,所以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 发展得最好。 D. 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旅游发展型、历史文化型与工业发展型是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 设最多的类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则材料虽然在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上能表明目前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需要 克服的问题。 B. 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中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等活动方式都 融入了唐诗元素。 C. 从上海迪士尼的成功经验来看,一些主题乐园想要赢利就要有独特的文化创意,要在园区内修建酒店, 开发文创产品。 D. 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由最初对古城古镇单纯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这种转变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 提高有关。 6.通读上述材料,概述要建设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创意的特色小镇应该怎么做。 【答案】4. C 5. C 6. ①要考虑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不能一味地模仿,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意。②立足区域资源,结 合本地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小镇。③加强特色小镇的管理与运营,不断创新,巧妙拓展,使小 镇永葆活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 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C 项,“所以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发展得最好”错误,强加因果。结合材料“而特色小镇建设 加快了唐诗……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 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可知,选项中的表述是原因之一,但关键还是这些小镇能利 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发展自我。 故选 C。【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 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 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 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C 项,“要在园区内修建酒店”曲解文意,从材料“资料显示,内地有 70%的……通人物形象,引得全球 几十亿人热烈追捧”来看,主题公园想要赢利,重点是要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有没有修建酒店并不是重点。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 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要求概述要建设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创意的特色小镇应该怎么做。本题结合“打造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应 谨慎,不能筒单模仿、生搬硬套,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需要精细筹划建设,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富 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可以概括为:①要考虑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不能一味地模仿,要 有自己独特的创意;根据文本“龙潭水乡失败之处在于其东施效颦,既没有自己的旅游特色,也没有自己 的文化底蘊,连可以附会的人文典故、历史建筑都没有,只是花巨资打造的一个仿古小镇,这也注定了它 行之不远”可以概括为:②立足区域资源,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小镇;根据文本“这 是因为迪士尼的独特创意。该乐园收入中,1/3 来自门票、1/3 来自酒店收入、1/3 来自独特的文创商品,其 创意带来的诸多原创卡通人物形象,引得全球几十亿人热烈追捧”可以概括为:③加强特色小镇的管理与 运营,不断创新,巧妙拓展,使小镇永葆活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抵押 梅寒 十几年前,母亲拿着一本厚厚的账本儿走进镇银行的大院。 那位银行主任大约头次遇到这样的贷款户拿一本厚厚的账本儿前来办理贷款,他听母亲条分缕析地讲 完,一口茶差点就笑喷了:喊,“这位大嫂,我们这里是银行,不是福利院,你家孩子读书要用钱,还债 要用钱,我很同情,但原谅我们不能给你办这个貸款,贷款要有担保有抵押。你拿这个来给我们看,没什 么用啊。” 那账本儿上,记的是我家欠着亲威朋友的两万多块钱的债。 母亲大约是头次听到“担保”“抵押”这样的新鲜词儿,她原以为来贷款只要跟他们讲清贷款的理由就好。 担保是什么?抵押是什么?母亲满脸茫然。 银行主任耐心地给母亲讲了大半天,站起来要送母亲出门。谁料母亲听完那些竟然笑了:要担保,要 抵押,这好说啊。 银行主任举到半空的手又落下了:“你家有可抵押的财产?” “当然有啊。”母亲满脸的茫然已经变成满脸笃定。 可母亲接下来的话,却让那位主任彻底地哭笑不得了:“我家有房子,但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住哪 里?我家有一头老牛,还值点儿钱,也不能抵押,抵押了我们家耕地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家那口家传的大 水缸,倒有了 100 多岁了,可你们要那个干吗,你们都喝自来水……”母亲还要喋喋不休地说下去,银行 主任却没有耐心了:“这位大嫂,你说话有点重点好不好?你家到底还有什么可抵押?我们这里可忙着 呢……” “有啊,俺有仨孩子,抵押给你们吧。” 母亲此话一出口,全柜台后面的头都抬起来,一双双眼睛齐刷刷投过来。 母亲就当没看见,依旧几 自说下去:“俺有仨孩子,大闺女在北京读大学,二闺女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小儿在市里读中专。俺们家 穷,是不差,可俺穷是为了供俺孩子读书。学费这么贵,地里出产这么少,不借不贷,孩子咋读得了书 啊?” “有困难,找政府,不是你们说的么?这不,俺就来找政府了。像俺们这种贷款户,你们应该热烈欢 迎才是啊。俺还不是那做买卖的,做买卖还有赚有赔呢。赚了还好,你们也跟着赚;赔了呢,你们就惨了, 要账都找不到人儿。俺这生意,可是稳赚不赔。” “你想想,俺家就在那里,长不了腿跑不了,你们想啥时找就去找。俺们孩子在那里,一天比一天能 耐,等他们都读了书长了本事,就只管赚钱给国家做贡献了,到后候,莫说你们贷我们三万两万,就是贷 个十万八万,俺仨孩子一人担一份儿,说不定不到一年就还上了。”“何况,俺们现在也还年轻,能劳动。 你们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是给国家培养人才。 ”母亲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听得银行里那些工作人员全都 咧嘴乐了。 大约也是那天银行主任心情好,他竟然被母亲的一篇长篇大论给说服了,破例答应给母亲想想办法。 第二天早上,母亲拿着我们全家人的身份证,乐颠颠地去办理了三万块钱的货款手续。完了,一一给 我们打电话告知:现在咱们全都是一根儿纯上的蚂蚱了,你们都给我听好:你们都被我当抵押抵押给银行 了,你们都得給我好生混……咱得说话算话,到时连本带利一厘不少还给国家…… 此后,就是我们一家人漫长而又艰辛的还贷路。 那三万块钱,母亲拿出两万五,把这些年的新账陈账都一一还上了,还剩下了五千块钱,当流动资金。 买了几只羊,买了几窝长毛兔,又买了几十只下蛋的鸡……从年头到年尾,像侍候小孩儿一样上心地侍候着那些小生灵。 她跟父亲,年年都为还那笔昂贵的利息在奋斗。 母亲不怕跟人说自己穷,甚至还扬言说自己是村上最富的人家:一个庄户院儿里一下子供出三个大学 生,你问问,十里八乡可有?众人当面附和,掉转身就撇嘴:“看把她烧的。” 母亲说得没错,债是越还越少的,到点就会还完。 母亲的那笔“巨債”总算是还完了。不但还完了,还有了她平生以来的第一张银行卡,我们姐弟几个 都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安了家。平日里寄钱給她,她不含得花,全存上,自己还养鸡养兔子,弄点掌花钱, 也存上。 “你还存那么多钱干嘛?现在也缺不到你们钱花了。”回老家,劝母亲不要再那么省俭。 母亲笑笑, 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年缺钱缺怕了,从来没有过银行卡。当初为贷款把你们几个都抵押了,想 想都怪对不住你们。现在有钱了,就想使劲存使劲存,把那张卡存满,你们姐弟个个用钱的地方多着 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两次写厚厚的账本,不但表现出母亲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次数多,而且表现了母亲过日子的精打 细算,这说明当时“我”家很贫穷的状况。 B. 村镇银行主任是一位有耐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面对母亲的不懂之处他耐心解释,最后能够贷款给 母亲,表现了他对农村教育以及孩子未来的重视。 C. 母亲给三个孩子挨个儿打电话,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要告知孩子贷款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对孩 子的期望和鞭策,希望他们为将来的生活更加努力。 D. 母亲跟人说自己家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众人当面附和,背后撇嘴,这个情节属于侧面描写,体现了母 亲对家中供三个孩子上大学非常自豪,到处跟别人夸耀。 8. 请简要分析小说三处画线句体现的人物心理。 9. 小说为何写母亲要去贷款却不知“抵押”这一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母亲明白了什么是抵押,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抵押”,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未来 充满信心。 ②工作人员被母亲的想法和说话方式逗笑,表现了对母亲行为的赞赏。 ③母亲为孩子的孝顺感到欣慰,为自己的“爱钱”行为感到不好意思。 9. ①凸显人物形象,说明母亲是一个没见过太多世面的农村老太太,和她为了孩子的未来所做的努力形成 一定的反差,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②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母亲抵押三个孩子的情节,才有了打动主任的结果。③烘托文章主题,说明了母亲贷款的困难,凸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烘托了小说对母爱颂扬的主题。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 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 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表现了他对农村教育以及农村教育未来的重视”属于过度延伸,于文无据。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请简要分析小说三处画 线句体现的人物心理。然后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 ①由“银行主任耐心地给母亲讲了大半天,站起来要送母亲出门……当然有啊。’”可知,母亲明白了什 么是抵押。联系下文“有啊,俺有仨孩子,抵押给你们吧。”可知,母亲想到自己的孩子可以“抵押”。联 系下文“你想想,俺家就在那里,长不了腿跑不了,你们想啥时找就去找……你们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 是给国家培养人才”可知,母亲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②由“‘你想想,俺家就在那里,长不了腿跑不了,你们想啥时找就去找……俺们现在也还年轻,能劳动。 你们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是给国家培养人才。’母亲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听得”可知,工作人员是被母 亲的话逗笑了,但同时,也表现了对母亲行为的赞赏。 ③联系下文“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年缺钱缺怕了,从来没有过银行卡。当初为贷款把你们几个 都抵押了,想想都怪对不住你们。现在有钱了,就想使劲存使劲存,把那张卡存满,你们姐弟个个用钱的 地方多着呢……’”可知,母亲在因孩子的孝顺而欣慰的同时,也因自己的“爱钱”行为而不好意思。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情节作用的鉴赏能力。小说阅读中重要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人物、主 题、手法、效果等方面进行作答。作答本类题型,首先应明确题干:小说为何写母亲要去贷款却不知“抵 押”这一情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回到文章中去,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①从人物形象上看,由“母亲大约是头次听到‘担保’‘抵押’这样的新鲜词儿,她原以为来贷款只要跟 他们讲清贷款的理由就好。担保是什么?抵押是什么?母亲满脸茫然”可知,母亲是一个没见过太多世面 的农村老太太。 由“此后,就是我们一家人漫长而又艰辛的还贷路。那三万块钱,母亲拿出两万五,把这些年的新账陈账 都一一还上了,还剩下了五千块钱,当流动资金。买了几只羊,买了几窝长毛兔,又买了几十只下蛋的 鸡……母亲说得没错,债是越还越少的,到点就会还完”可知,母亲为了孩子的未来过得非常艰辛。二者形成巨大的反差,表现出母亲虽然没什么见识,但在对孩子的未来上具有“远见卓识”,使母亲的形象 更加高大。 ②从情节上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一情节引出了母亲的突发奇想,“创造出”抵押三个孩子的“奇 想”,打动人心。 ③从文章主题上看,这一情节写出了生活的艰辛,更母爱的伟大和值的歌颂,烘托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褚,字仲康,谯人也。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 寇。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石置四隅。褚飞石 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贼来取牛,牛辄奔还。褚乃出陈前,一 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贼众惊,遂不敢取牛而走。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太祖徇淮、汝, 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 迁校尉。从讨袁绍于官渡。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 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 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从围邺,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从讨韩遂、马超于潼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 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 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溯船,仅乃得渡。是日, 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 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超不敢动,乃各罢。后数日会战,大破超 等。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太祖崩,褚号泣欧血。文帝践阼,进 封万岁亭侯,甚亲近焉。明帝即位,进封牟乡侯。褚薨,谥曰壮侯。 (选自《三国志·许褚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B.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C.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D. 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 太祖,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例如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有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文中指的是曹操。 C.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臣。 D.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褚智勇双全。汝南葛陂率领万余贼人攻打他所在的壁垒,许褚掷石杀敌,敌人不敢前进,他还假装与 敌人议和,获取食物。 B. 许褚官运亨通。许褚投靠太祖后,受到太祖赏识,当天就被任命为都尉,做了近身侍卫,后来因征讨张 绣,以军功升任校尉。 C. 许褚为人心细。常从士徐他等人想要刺杀太祖,许褚提前察觉而守在太祖帐中,击杀了徐他等人,太祖 更加亲近和信任许褚。 D. 许褚谨慎重义。许褚生性谨慎,奉守法度,持重话少,但在太祖去世时,许褚哭泣得吐血,以报答太祖 的知遇之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2)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船夫被飞箭射中而死,许褚用右手划船才过了河。当天,没有许褚太祖就可能会丧命。 (2)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中打算上前突袭太祖,一向听说许褚勇猛,怀疑骑马跟从太祖的就是许褚。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 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 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 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 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曹操打算向北渡河,到了济河,先让军队渡过,只和许褚以及一百多勇士留在南岸断后。马 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攻打曹操的军队,箭如雨下。 B 项,从词性来看,“渡”和“临”为两个动词,主语都是“太祖”,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 两项。 从句子结构来看,“来奔”应该有宾语,就是“太祖军”,“来奔太祖军”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 项。 故选 B。【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 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 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 项,“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表述错误,一般指开国之主或国家奠基者。曹操并没有做过皇帝,死后 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晋太祖、清太祖也没有称帝。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 项,“许褚提前察觉而守在太祖帐中”表述错误。从原文“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 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来看,许褚到了住处心绪不宁,立即回来守卫太祖。徐他等 人不知道,进到帐中看到许褚,非常惊恐,脸色大变,许褚发现,当即击杀了徐他等人。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①“溯船”,划船; “乃”,才;“微”,没有;②“负”,自负;“阴”,暗中、偷偷的;“突”,突袭、偷袭。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 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 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 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 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 义。 参考译文: 许褚,字仲康,谯地人。他身高八尺多,腰粗十围,勇气和力量过人。东汉末年,他聚集青年男子以 及同族人好几千家,共同筑起坚实的壁垒来抵御贼寇。当时汝南以葛陂为首的贼寇一万多人攻打许褚的壁 垒,许褚人少抵挡不住,奋力作战极度疲劳。士兵的箭用光了,于是让壁垒中的男女,收集石头放置在壁 垒四角。许褚用石头投掷敌人,所打中的骨头都被击碎。敌人不敢逼近。粮食缺乏,许褚就假装和敌人讲 和,用牛和敌人换粮食,敌人来取牛,牛就跑了回来。许褚于是走到阵前,一只手倒拽着牛尾,走了一百 的多步。敌人都很惊恐,于是不敢来取牛而撤走了。因此淮、汝、陈、梁一带,听说过这件事的人都畏惧忌 惮他。太祖巡行淮、汝,许褚带领众人投靠太祖。太祖见到他认为他很雄壮,说:“这是我的樊哙啊。” 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让他做自己的近身侍卫。许褚跟随太祖征讨张绣,率先登上城墙,此仗斩首敌人数 以万计,许褚升任为校尉。又跟从太祖在官渡征讨袁绍。当时曹操的常从士徐他等人密谋造反,因为许褚 经常侍卫在太祖左右,忌惮他而不敢发动叛乱。等到许褚歇班的时候,徐他等人怀藏着刀进入太祖帐中打 算行刺。许褚到了住处心绪不宁,立即回来守卫太祖。徐他等人不知道,进入帐中看到了许褚,非常惊恐。 徐他脸色大变,许褚发觉了,当即击杀了徐他等人。太祖更加亲近信任他,一同出入营帐,不离自己左右。 许褚跟随太祖围攻邺地,奋力作战有功劳,封爵位为关内侯。他又跟从太祖在潼关征讨韩遂、马超。太祖 打算向北渡河,到了济河,先让军队渡过,只和许褚以及一百多名勇士留在南岸断后。马超率领步兵骑兵 一万多人,来攻打太祖的军队,箭如雨下。许褚于是扶太祖上船。敌人攻得很急,士兵们都争着过河,船 太重将要沉没。许褚砍死了争着登船的人,左手举着马鞍保护着太祖。船夫被飞箭射中而死,许褚用右手 划船,过了河。当天,没有许褚太祖就可能会丧命。此后太祖和韩遂、马超等人单马会谈,身边的人都不 让跟随,只带着许褚。马超对自己的力气很自负,暗中打算上前突袭太祖,一向听说许褚勇猛,怀疑骑马 跟从太祖的就是许褚。就问太祖说:“您有个叫虎侯的将军,在哪里呢?”太祖回头指着许褚,马超不敢 动手,于是各自回营。后来过了几天双方交战,大败马超等人。军中因为许褚的力气像老虎一样而且痴傻, 所以给他起个绰号叫虎痴。许褚生性谨慎,奉守法度,质朴憨厚,言语不多。太祖死时,许褚哭泣得吐血。 魏文帝即位,加封许褚为万岁亭侯,对他非常亲近。明帝即位,加封许褚为牟乡侯。许褚去世,谥号壮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注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③湓城:即浔 阳,取境内湓水为名。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年年”与“事事”、“渐见”与“堪伤”、“南方物”与“北客情”等对仗工稳。 B. 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来状写眼前见闻,其中包孕诸多感情。 C. 颈联说客人所乘之船驶离青草湖,船只行驶在蒙蒙细雨中,连衣服都打湿了。 D. “黄梅雨”指因时值梅子黄熟而得名的连绵阴雨,诗句点出节令特征又寓情于景。 15. 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14. B 15. ①多年客居他乡 伤感;②与朋友离别时候的伤感,留恋;③对朋友分别后生活的关 注(以后得不到友人消息的担忧) 【解析】 【14 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 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 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 项,“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 来状写眼前见闻”赏析错误,颔联是诗人对客前往湖南途中的情景的设想,且“山鬼”是传说中的事物, 不是眼前见闻。故选 B 项。 【15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 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 词句。由诗题“送客之湖南”可知,本诗为送别诗,“峡猿哀怨过三声”借景抒发与朋友离别时候的有舍 和伤感。“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有多年客居他乡的伤感。“别后双鱼难定寄”,有对朋友 分别后生活的担忧。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 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 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 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 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 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 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 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 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 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 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 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 的(2)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表明自己作为布衣在乱世中的心志。 【答案】 (1). 位卑则足羞 (2). 官盛则近谀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苟全性命于乱世 (6).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 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谀”“作客”“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 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爱之情便__________。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红彤彤、圆溜溜的番 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赠予的爱 称——西红柿。 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才在餐桌上_____________。大约公元前 500 年,阿兹特 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不过,番茄在 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 )。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 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最终总会出现_________的人。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 美丽而“有毒”的浆果。有一天,他_____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回味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 待去见上帝。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现在,无论中餐、西餐, 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与时俱进 崭露头角 敢作敢为 鬼使神差 B. 与日俱增 崭露头角 敢为人先 阴差阳错 C. 与日俱增 初露头角 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 D. 与时俱进 初露头角 敢作敢为 阴差阳错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B. 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C.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D. 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摸过番茄植株后手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敬而远之 B.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C. 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敬而远之 D. 摸过番茄植株后手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结合“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爱之情便”分析,语境主要指感情增长,选用“与日俱 增”。 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结合“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 的历程,才在餐桌上”分析,语境主要讲才刚刚在餐桌上出现,选用“初露头角”。 敢作敢为:意思指行事不怕风险,无所顾忌。敢为人先:指比别人早预知的事情,果断的作出相应的决策, 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结合“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但 最终总会出现”“人”分析,指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选用“敢为人先”。 鬼使神差:意思是好像有鬼神在指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阴差阳错:比喻由于偶 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结合“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回味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 帝”分析,语境主要讲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选用“鬼使神差”。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 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 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B 项,语序不当,“虽然”应该放在“番茄”后面;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该是“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 环境”。 C 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该是“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D 项,语序不当,“虽然”应该放在“番茄”后面。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 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 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分析,此处主要讲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为后面“敬 而远之”的原因,所以只能“把它当作观赏植物”,排除A 项、C 项。 D 项,前句主语为“味道”,不能作为后句的主语,缺主语,排除D 项。 故选 B。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雄鹰有了蓝天的陪伴,才有“鹰击长空”的豪迈;骆驼有了大漠的陪伴,才有“沙漠之舟”的美名; 人生有了失败的考验,才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见识。 【答案】菊花有了寒霜的陪伴,才有“此花开尽更无花”的美名;青松有了大雪的陪伴,才有“青松挺且 直”的坚韧;人生有了磨难的锻炼,才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气。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 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 面进行考虑。排比句,指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 一起组成的句子。分析例句,句式“……有了……的陪伴,才有……”,主要讲“陪伴”,引用一些相关的 诗句或名句。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 21.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节”,其中有以短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活动,假设你有作品入选,请拟写一段文字放 在短视频开头做推介语。 要求:(1)短视频可以戏曲、中国结、饺子、书法中任意一个为素材;(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90 字 左右。 【答案】戏曲,一个台,一场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 的风格,荟萃成一场视听盛宴。无论是《红楼梦》,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经过戏曲的诠释,情韵都变 得更加浓郁醇厚。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节’,其中有以短视频介绍传统文化的活动,假设你有作品入选,请拟写一段文字放在短视频开头做推介 语”“短视频可以戏曲、中国结、饺子、书法中任意一个为素材”,选取自己平时有积累的素材,运用恰当 的修辞手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推介语”,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指把好的人或事物 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有推广介绍之意。如“中国结”,在人们手指间缠绕出吉庆有余、福 寿双全、双喜临门。赠与亲朋好友,将美好的节日祝愿传播到四方。“饺子”,一盘饺子,象征的是团圆; 一盘饺子,代表的是思念;一盘饺子,蕴含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书法”,饱蘸浓墨,提笔悬腕,纸上便 会诞生一个个艺术精灵。书法从古传到今,早已不是简单的书写,更承载着浓厚的中国文化。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著名企业家到商学院演讲,许多年轻人期待听到他对“区块链”“流量池”等新兴商业 概念的理解,结果他们在长达 4 个小时的演讲中听到的都是些普通的常识。 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 呢?”胡适答:“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材料三:《学习进行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 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分享。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王守仁。明武宗正德三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讲学,首次 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即认知或良知;“行”,主 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即行为、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砥砺前行”,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积极 的。 《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言,无论何种知行 观,都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 。萨迪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这告诉我们,知中 有行,行中有知,只有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才会有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竞争无 处不在。“当今世界有多少人才”,“又有多少人才没有岗位”,“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 思考的问题。众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你必须有能力才能争得一席之地,没能力根本不可能立足社会,卓越 的成就,向来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那怎么做到有能力,立足社会呢?求知,求知,不断求知;实践,实践,坚持实践。人生就像选择题, 的无法回避,你我都得做出选择,若要如何,全凭自己!最怕的是你甘于平庸不愿进取,也怕的是不甘平庸 却又不去行动!想追求成功,就得愿意塑造自己,强大自己,成长自己。只有让勇气配得上志气,做到知 行合一,成功才有希望!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正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奔跑。习总书 记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 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也有责任了解和关注社会,增强 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在自己的学习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知行合一,不断砥砺前行。 命运,本来就是勇者的游戏。放下借口,努力拼搏,才是知行合一!让行动和信念保持一致,才是知 行合一!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让梦想落实在行动中吧。因为,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做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材料 触发的“联想与思考”结构全文,是要求在作文中做到联系材料,在材料涉及的范围内进行审题立意。“以 上三则材料”,暗示最好的立意是兼顾三则材料,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写作中心,要注意文体特征。 明确要求和答题方向后,分析三则材料。材料一讲述了著名企业家到学校演讲,商学院的学生期待听到他 对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但企业家显然认为更适合他们的是普通常识,由此可知,学习不能好高骛远,要 从基础学起。材料二讲述了胡适对待学习的态度,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可知,学习是一个无尽的过 程,要注意一点一滴的积累。材料三讲述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由材料可知要知行合一。总结三则材料, 其共性是都在讲学习知识的方法、态度,其不同点在于三则材料分别侧重学习的基础、积累和实践。据此 可知综合各材料,总写学习三要素,也可以选择某一材料,或者综合两则材料进行立意。 立意参考: 1、要做到知行合一。 2、要明确学习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要树立科学的求知态度。 4、求知要始终保持欣喜的心态。 素材: 1.“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 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 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 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山,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句话出自旬子的 《劝学》,由此可见,积累是尤为重要的。一点一滴的知识的积累,使人拥有渊博的学识。试想,如果没有 那一步步的积累,怎会有千里之行?如果没有那一条条小溪的积累,怎会有海的波澜壮阔?如果没有那一 本本书里知识的积累,又怎会有渊博的学识呢?积累是垒起通向成功之门的阶梯的砖石! 3.“知行合一”,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俗话说:“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 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们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别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 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别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 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行文结构: 这是一篇发言稿,注意格式,开头要注意礼貌性的称呼、问候,结尾表达感谢聆听之意。 1.开头先介绍发言的主题,即本文标题“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2.介绍“知”和“行”两个概念,明确自己的观点“做到‘知行合一,砥砺前行’,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积极的”。 3.分析为什么,怎么做。论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只有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才会有发展和进 步”“那怎么做到有能力,立足社会呢?求知,求知,不断求知;实践,实践,坚持实践”。 4.联系现实,向老师和同学发出呼吁:“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 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5.结尾“放下借口,努力拼搏,才是知行合一!”再次点题。“知行合一,砥砺前行,是对自己最好的投 资,是实现梦想的前提”有极强的号召力。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 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 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 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 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 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 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 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 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 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 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