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二

ID:437835

大小:201.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注意事项: 第 I 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 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佛教东传日渐兴盛 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D.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2.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 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3.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 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 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4.下列图片所示为《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三个故事。由此可以推知《西游记》塑造的“孙悟空” 形象蕴含了(  )A.社会众生平等的精神 B.反抗封建专制的精神 C.佛教因果报应的精神 D.主宰自己命运的精神 5.明末清初张履祥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 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 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B.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6.下表反映的是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情况,1840 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 4000 万两。据此判断,下列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 战争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 万两 约 4000 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 万两 约 4000 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减少了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7.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年 份 1875 年 1905 年 1919 年 1931 年 比 重 78.1% 78.7% 65.53 % 61.6% A.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D.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8. 1890 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 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作者意在(  )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 9.图 7 载于 1908 年《戊申全年画报》。 这说明当时图 7 A.新旧势力对自由的不同态度 B.革命派思想宣传方式需调整 C.政权变更对民众观念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10.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 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11.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力、 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 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以上做法() A.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B.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 C.适应了当时国家战略需求 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 12.雅典民主制下绝大多数官职通过抽签产生,当选者会被严格审查,接受全体公民监督,如不称职, 随时可被罢免或起诉。若被判有罪,轻者罚款,重者处死。所以在雅典历史上,尽管官员众多,且多由 抽签选出,也没有多少贪官污吏和过于无能之辈。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A.陪审法庭为最高权力机关 B.精英阶层的统治保证廉洁 C.民主监督的机制比较完善 D.公民大会决定官员的任免 13.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是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但 1690 年得到“议会特许状”的哈德 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 了。”这说明英国(  ) A.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B.法律体系逐渐完善C.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14.下图是 1928~1986 年苏联工农业结构关系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苏联(  ) A.农业生产长期落后 B.经济持续协调增长受限 C.重工业贡献比重大 D.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停滞 15.下面为 1965~1995 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 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5 个小题,共 55 分。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6.(9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 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 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 “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 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 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1)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法制的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4 分) 17.  (1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八年(1753 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算海关 征收的“区区税银”,仅把开海贸易作为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恩赐,所以关税正额定得比较低。1757 年,乾隆帝将西洋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仅限定于广州一口,由粤海关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 税。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中英双方议定 税率时,以粤海关原有的正额税率为参照基础,但实际上正额税率极低,粤海关在征税过程中,除了正 额税收,尚有行用、规礼、羡耗等杂项征额,且征收比例较高。新税则把此类征项一律摒弃,因此,新 税则所议定的进出口税率比原来的正额税率有所提高,但比原实征税率则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蔡晓龙《对近代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 1950 年 1 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海关 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必须以保护国家工业化为主”。1951 年 5 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 52.9%。 ——摘编自张忆良《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乾隆年间与道光年间关税政策的差异。(6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晚清关税政策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关税政策实施的 意义。(5 分)18. (10 分)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料。阅读下列材料, 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精英人士认可“公理”、“公例”,即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演变体现了某种或某 些共同的规律。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认为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是人类社会进 化的普遍规律。孙中山却指出:“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而无公理”。在此 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则以‘物质生产力’为最高动因,全社会的表象都要依附于最高 动因的变化,及经济构造。” ——庁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材料二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范畴,由于出发点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的理解不同,观点也不同。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二十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 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二十世纪初,从 1900 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 年俄国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两种见解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等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精英历史观变化的原因。(4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唯物史观论证材料二中的第一个观点。(6 分)(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维多利亚,英国女王,1837 年登基,1901 年去世,在位 60 余年。后人把她在位的时期称 为维多利亚时代。以下是这一时期发生的部分大事: 公元 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公元 1840-1842 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 1846 年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 公元 1851 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 1852 年 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 1854 年伦敦霍乱大流行,后被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有关; 公元 1857 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公元 1859 年英国 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 1860 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公元 1862 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公元 1868 年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 公元 1872 年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开端; 公元 1890 年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 公元 1901 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 20.(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 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 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 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 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 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 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 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 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要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 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 国之重器》(1)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4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